APP下载

上海低碳社区的可持续创新

2019-06-28文图倪欢上海绿色光年环保服务中心

人类居住 2019年1期
关键词:鱼菜垃圾堆水循环

文图︱倪欢(上海绿色光年环保服务中心)

1. 孩子们观察CIGS太阳能电池板

2. 生态阳台的春天

波恩气候大会的中国边会上,体验和互动式探索改造的上海低碳社区作为可持续创新案例分享。不经意的家庭低碳改造项目,让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在这个只有20多平米的小院里得以科普。

2014年7月,上海闵行区一个普通家庭小庭院低碳改造项目完工,中国第一座铜铟镓硒(CIGS)薄膜民用光伏电站在这里落户了。随后,小院陆续增加了新能源汽车共享充电桩,“养鱼不换水、种菜不施肥”的社区鱼菜共生系统*,用厨余垃圾堆肥的肥料种植新鲜蔬菜的垂直小农场,以及小型的自动喷灌系统;宣传示范了国家户用光伏补贴政策和新能源汽车的补贴政策。这个“网红小院”变身成为远近闻名的家庭低碳科技博物馆。

3. 学生们体验鱼菜共生系统

4. 社区的低碳科普参访

2016年4月,小区一处闲置建筑垃圾堆场即被改造成上海市第一个社区级别的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停车场,并结合社区周边高校低碳设施和高新区低碳科技企业的资源,打造了中国第一个由草根社会组织推动的“社区+校园+企业”的体验和互动式低碳科普参观路线。

互动式环保手工课、参与式自然教育和知识宣讲、“科技大咖”进社区等系列科普讲座,与社区周边有低碳和环保元素的实体结合,整合开发成了集知识性、趣味性和参与性于一体的特色游览,迄今已吸引了一万多人参观,成为上海南部的一张低碳科普名片。

低碳科普参观路线激活了很多藏在“深闺”并不为人熟知的科普资源,包括上海交通大学闵行校区里能源独立和水源独立的生态房,有酷炫低碳环保科技的绿色能源楼,使用节能材料打造的电动方程式赛车实验室,以及采用最新国产定位系统的新能源汽车分时租赁管理系统。社区附近紫竹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内英特尔研发中心的节水屋顶菜园,天合光伏研发中心的建筑光伏一体化大楼和光伏充电车棚,都成为体验中国低碳技术的参访点。

在过去四年多里,新增的家庭低碳改造添置了太阳能并网和离网的发电站,厨余垃圾堆肥的有机蔬菜种植也开展起来,社区活动室屋顶打造了一个由太阳能电站驱动的鱼菜共生系统,以及有堆肥实验室的屋顶菜园……植根于城市基层社区的可持续创新,让低碳环保不再神秘,不再复杂,让可持续发展的理念“看得见、摸得着、能体验、会传播”。当我们汇点成线,或成面,未来,将更加美好可期!

*社区鱼菜共生系统,是一种可以在公共空间展示的节水型现代农业技术。一个不用土壤的水培系统,利用封闭自动运行的水循环,使整个系统可以实现水质自动净化。在养殖鱼的同时也种植蔬菜,整个过程的节水和水循环利用率可达到95%。

猜你喜欢

鱼菜垃圾堆水循环
“鱼菜共生”山区帆布池绿色低碳养鱼技术
信息技术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蔬菜喝“鱼汤” 笑当好“棚友”——“鱼菜共生”循环农业项目助力农业提质增效
太原晋源区“鱼菜混养”模式加快推广
翠鸟博士的科学指南:水循环
鱼菜共生的关键技术及发展前景
对一个垃圾堆的观察
青铜峡灌区水循环主要因子及演变规律研究
捡东西
早晨我看到这样一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