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埙:由土而生 迎风而鸣
2019-06-27
依古而兴 以秦汉为最
埙是我国汉族特有的闭口吹奏乐器,在世界原始艺术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相传埙起源于一种叫作“石流星”的狩猎工具,古时候人们常常用绳子系上一个石球或者泥球,投出去击打鸟兽。有的石头上有自然形成的空腔,当先民们用这样的石头投击猎物时,石头上的空腔由于气流的作用而产生哨音。这种哨音启发了古代先民制作乐器的灵感,于是早期的埙就产生了。
考古发现证明,距今约六七千年左右,已出现了埙的雏形,如长江流域的河姆渡,黄河流域的半坡等古文化遗址中均有发现。早期的埙顶端有一个吹孔,埙体上有的无按音孔,有的则有1~2个音孔,多为陶制品。中国迄今为止所发现的年代最早的埙,是1973年浙江省余姚县河姆渡遗址出土的呈椭圆形的单孔陶埙,距今7 000多年,只有一个吹孔,可发一个音;陕西西安半坡村仰韶文化遗址发现的两个橄榄状陶埙,距今已有6 700多年,其形略如橄榄,也只有一个吹孔,用细泥捏塑而成,这是埙的原始形态之一。这表明了在远古时期中国先民音乐听觉的思维模式初步形成。
埙还在我国山西、甘肃、河南、山东等地出土过。从出土文物看,埙经历了漫长的发展阶段,大约在四五千年前,埙由一个音孔发展到两个音孔,能吹三个音。进入奴隶社会以后,埙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前些年在甘肃玉门火烧沟出土的父系社会晚期至奴隶社会初期的埙,有三个音孔,能吹四个音。到公元前1 000多年的晚商时期,埙发展到五个音孔,能吹六个音。到公元前700多年的春秋时期,埙已有六个音孔,能吹出完整的五音阶和七音阶。埙由一个音孔发展到六个音孔,经历了3 000多年的漫长岁月。
在商代,人们“尚鬼神”,祭祀活动非常频繁,祭祀活动中歌舞是重要的仪典之一。埙则作为祭祀的乐器在乐队中使用;在诸多乐器中,商人对埙特别看重,把它抬高到祭器的地位,成为祭祀祈祷的礼器。商代的埙有陶制、石制和骨制的,以陶埙最为常见,形体多为平底卵形。战国时期陶埙也多为平底卵形,但也有其他形状的。
随着文化的融合,汉代埙逐渐流传到日本,对日本弥生时期的埙有较大影响,在日本下官发现的七孔梨形陶埙就属于这一时期。在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里就有“伯氏吹埙,仲氏吹篪”这样一句话,意思是说兄弟两人,一个吹埙一个吹篪,表达和睦亲善的手足之情。秦汉以后,埙主要用于历代的宫廷音乐。在宫廷音乐中,埙分成颂埙和雅埙两种。颂埙形体较小,音调稍高;雅埙形体较大,音调浑厚低沉,常常与吹管乐器篪配合演奏。
散落民间 逐渐失传
隋唐时期随着丝弦乐器及外来乐器的高速发展,对埙的冲击很大,再加上埙自身的性能限制,音量较小、音域窄,使得它难以适应较高水平的音乐艺术表演,埙在乐队中的地位逐渐被其他乐器所替代,散落于民间,成为小孩子的玩具。据《宋史乐志》记载,宋代埙又逐渐流行,木埙盛行,大有取代陶埙之势。但统治者以它有违八音(金、石、丝、竹、匏、土、革、木)古制而明令禁止制作和使用,木埙也因此失传。
在明清时期,由于对汉文化的推崇,复古风盛行,埙这一古老乐器在文人和音乐界得以复苏盛行,宫廷音乐偶尔也使用到埙。光绪年间殷代五音孔陶埙被复制出来,关于研究埙的专著及曲谱也逐渐涌现出来。
伴随着人类历史发展的进程,从新石器时期的原始社会到高度文明的现代社会,埙的身影始终浮现于整个华夏文明历史的长河之中。由于封建社会朝代更替、外族入主汉族社会,殖民主义者入侵中国,以及作为乐器本身制作工艺缺陷等多方面的因素影响,埙曾经出现了断代,从秦汉时期作为宫廷雅乐的鼎盛繁荣逐渐衰败,到20世纪三四十年代,埙几乎濒临失传。
专家创新 获得生机
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后传统艺术得到了拯救复苏,经过多位音乐艺术家的挖掘、研发、创新,埙终于又重现在了人们眼前,重新回到人们的艺术生活中。
新中国成立以后,民族音乐和民族器乐走向繁荣,特别是20世纪70年代末曾侯乙编钟的出土,引起世人瞩目,从而掀起一股研究古乐的热潮。80年代以来,埙的研制、改革工作得到了很大的发展,比较有代表性的品种有:北京曹正先生自制的十孔陶埙,天津陈重先生的九孔紫砂陶埙,天津陆金山先生的十二孔埙、鸳鸯埙,90年代张荣华先生用新型材料制作的埙以及21世纪初曹建国先生的随意埙。这些埙既保持了传统埙原有的外形和音色,又增大了音量,扩展了音域,使它成为可以转调的乐器,艺术表现力不断得到丰富与加强,同时演奏技巧也不断创新,而且音色古朴醇厚、低沉悲壮,极富特色。音色低沉浑厚、空灵柔美的十孔埙,还解决了埙难以吹奏高音的缺陷。这些埙的面世,标志着中国古埙重新获得了生机。
正是由于诸多专家对埙多年来的研制与探索,才使千年古埙重获新生,并引起了中外音乐家对它的关注。埙空灵淡雅的音色和简淡和谐的演奏风格与我们现代人由于精神紧张而产生的寻觅精神家园、回归大自然的返璞意识相吻合。它对陶冶性情有很好的效果。是它让生活在21世纪的我们还能分享到本来要悄然离去的文化遗产,还能让我们从远古淳朴、迷人的音色中找回人类文明发展的足迹,得到精神慰籍。
音色古朴 幽深哀婉
一个个空心的“泥土蛋子”,或六孔或十孔,不均匀地分布于周身,放在嘴上一吹,便产生悠远之音。埙是古人寄情咏志的主要载体,对于埙和埙乐的描述也成了古人文学作品里的主要题材,《尔雅》:“埙,烧土为之,大如鹅子,锐上平底,形如秤锤,六孔,小者如鸡子。”
埙的声音幽深旷古,仿佛能深入你的灵魂。也许正是埙这种特殊音色,古人在长期的艺术感受与比较中,就赋予了埙和埙的演奏一种神圣、典雅、神秘、高贵的精神气质。埙和埙的演奏,体现着中国传统的儒家礼教文化在中国历史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从某种意义上说,埙,不是一般用来把玩的乐器,而是一件沉思的乐器,怀古的乐器。
经典的埙曲有《哀郢》《长门怨》《伯牙吊子期》《长亭怨慢》《高山流水》《关山月》《阳关三叠》《苏武牧羊》《山鬼》等,或演绎了中国的古典名曲,或专门由埙乐来演绎某种韵味,或用此来表达某种心情。几乎所有的埙曲都脱不了悲凉和伤感的情绪,而某些埙曲借助它独特的音色,可以把哀伤演奏得荡气回肠,这是其他任何乐器都不能取得的效果。
传统文人多性情者,也多有情绪化的忧思,埙本身独特的音色兴许恰好能反映传统文人这方面的气质,因而被很多传统文人所喜爱,却为布衣、寻常之民等所不齿,那些喜好热闹喜庆之人更不喜好听这种乐器。埙只为某些钟情于它者所喜欢。据考据,除了一些独奏外,埙更多是用在一些民间乐曲中,或者是在某些古典名曲中做个点缀的特效乐器。
亟待拯救 坚守传承
埙被誉为音乐史上最古老的文明,以其古雅深沉、凄婉动听、感人肺腑的特殊音色及表现力孤傲古今。
7 000年前的一塊泥土宣告了埙的诞生,华夏文明的首日封上,镌刻着它模糊的影子。纵观埙的起源与发展,宛如一部浩瀚的历史长卷。随着现代化时代的到来,埙终于迎来了属于它自己的机遇,透过厚厚的历史尘埃见到了希望的曙光。近十几年来,埙突然成了音乐界的宠儿,越来越多地被运用在音乐和影视舞台上。
埙的改良与发展之所以能够重获新生,并焕发灿烂的艺术光芒,是与历代音乐家,尤其是当代中国音乐家们对这一艺术瑰宝所怀有的珍爱之情和强烈的艺术责任感分不开的。埙经历了几千年的演变历史,相比于其他的民族吹奏乐器,音域方面有局限性,加之制作工艺复杂,对制作人员技术要求比较高,导致从业人员稀少,埙乐受众群体不是十分广泛,需要投入更多精力去传承、推广和发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