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科学院科技期刊融合出版现状调研与分析

2019-06-27张晓宇翟亚丽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19年6期
关键词:科技期刊期刊微信

■朱 琳 张晓宇 刘 静 翟亚丽

中国科技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北京中科期刊出版有限公司,北京市东城区东黄城根北街16号 100717

2014年8月18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1];2015年3月31日,原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财政部发布了《关于推动传统出版和新兴出版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2](为叙述方便,以下将这两个文件统称为两个《意见》)。两个《意见》均强调了坚持以先进技术为支撑、内容建设为根本,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在内容、渠道、平台、经营、管理等方面的深度融合。后者更明确指出推动传统出版和新兴出版的融合发展,把传统出版的影响力向网络空间延伸,是出版业巩固壮大、宣传思想文化阵地的迫切需要,是履行文化职责的迫切需要,是自身生存发展的迫切需要[2]。同时,要适应新兴媒体的传播特点,加强内容建设,创新采编流程,优化信息服务,以内容优势赢得发展优势。我国科技期刊要在出版融合发展的浪潮中获得源源不断的力量,为自身带来新的生机与活力,首先需要切实了解自身发展现状。目前国内学者针对我国科技期刊融合出版已经从多个角度进行了论述与探讨,但大多是理论研究,或者针对某种期刊[3-7]。2018年3月—8月,笔者面向中国科学院科技期刊进行了问卷调查,旨在深入了解中国科学院科技期刊融合出版工作的实际情况,总结主要发展模式的优势与不足,寻求合适的发展路径,把握出版融合发展带来的机遇。

1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截至2018年6月,中国科学院主管、主办期刊358种,其中科技期刊339种,涉及多个学科,学术质量相对较高,对新媒体、新技术的应用也走在前列,且近年来中国科学院一直在推动科技期刊平台和集群化建设等工作,因此,本研究选择中国科学院科技期刊作为研究对象,研究结论具有中国科技期刊的典型代表意义。

根据两个《意见》的精神,以及对国内科技期刊融合出版相关文献的调研,课题组设计了21道题目,主要内容包括以下5个方面:(1)期刊基本信息;(2)创新科技期刊内容生产和服务;(3)扩展科技期刊内容传播渠道;(4)加强科技期刊融合出版经营管理;(5)挑战·机遇·未来。于2018年6月—7月利用问卷星向中国科学院科技期刊进行问卷调查,截至2018年7月31日共回收有效问卷232份,有效问卷回收率为68.4%。

2 结果与分析

2.1 对融合出版的认识

2.1.1 融合出版是大势所趋

只有深刻意识到融合出版的重要性,具备融合发展的理念和思维方式,才能在行动上更好地实现融合发展。调查显示,除极少数科技期刊(3.46%)从业者不关注融合出版,一些期刊(6.03%)满足于现状,认为融合出版存在不确定因素而持观望态度外,绝大部分期刊(90.52%)已经意识到融合出版是大势所趋。57.76%的期刊有意开展融合出版相关工作,但还未落实到具体行动;32.76%的期刊认为必须加快融合出版进程,并且已经开展了相关工作。调查结果表明我国大部分科技期刊已经具备了融合出版的认识基础。

2.1.2 面临的主要问题

面对融合出版发展的新形势,科技期刊编辑的传统工作方式已经不能适应融合出版发展的趋势,人才问题已成为影响传统出版产业进行转型升级、媒体融合出版发展进程缓慢的关键因素[4,8];由于缺少资金的支持,数字版权保护技术以及新媒体技术的应用与更新困难[9]。此外,由于我国科技期刊历史沿革的问题,体制机制、配套政策的不完善,已成为其媒体融合出版发展的桎梏。本次调查结果显示,排在前三位的科技期刊融合出版问题是资金资助匮乏、专业技术人才稀缺和体制机制制约(图1)。

图1 科技期刊融合出版存在的主要问题

2.1.3 最佳实现途径

我国科技期刊正处在媒体融合出版的探索阶段。调查结果显示,借助国内外成熟的数字出版平台开展融合出版是编辑部开展融合出版工作的首选方式,也有不少期刊选择组建期刊联盟,以及借助成熟社交和自媒体平台等方式(图2)。

图2 期刊融合出版的最佳实现途径

2.2 内容生产、服务与传播

调查中大多数科技期刊已经建设了官方网站,也开通了官方微信公众号,少数期刊还建立了移动客户端(App),有了线上线下初步的“融合”,但在内容生产方式、展现形式、信息量、网站功能与服务项目、影响力等方面存在着很大的差异。

2.2.1 内容生产与呈现

(1) 生产方式。科技期刊媒体融合发展在内容生产方面的目标是要推进数字化改造,实现生产模式的升级和创新[2],而当前的现实是大多数期刊的实际工作模式仍是线下完成大部分流程,并未充分利用新媒体手段的优势。如图3所示,虽然绝大部分期刊实现了在线投审稿,但采用在线协同排版和检校、按需印刷、在线制作和生产富媒体等的期刊还较少。此外,各种社交媒体和App交互便捷,充分利用这些优势能够有效增强科技期刊用户黏性,提升信息的采集和传播速度,为其内容生产方式提供了新的可能,但此次调查显示,仅有37.93%的科技期刊微信公众号实现了在线查稿,17.67%的期刊实现了在线审稿;10.77%的期刊已经开发移动端App,在App实现投稿查稿、审稿的比例均为3.01%。

图3 期刊网站生产流程相关服务/功能项目使用率

(2) 呈现形式。在期刊网站展示论文内容及格式方面,43.53%的参与问卷调查的中国科学院科技期刊提供摘要和PDF全文阅读;43.10%的期刊提供HTML全文;1.72%的科技期刊实现了全文语义出版。从移动平台来看,分别有36.21%、23.71%的期刊利用微信公众号发布论文全文的PDF版、HTML等格式文档;分别有5.71%、2.59%的期刊通过App发布论文全文的PDF版、HTML等格式文档。调查结果说明大多数期刊采用相对不适合移动端阅读的PDF内容发布形式。

2.2.2 在线服务与功能

(1) 网站。期刊网站是期刊向用户提供服务的主要窗口。由图4可知,69.83%的期刊利用网站提供在线优先出版、邮件推送目次信息等服务,59.05%的期刊支持基于关键词的论文、资讯等个性化定制内容的邮件推送,约1/3的期刊提供RSS订阅、针对专业人士提供个性化阅读的数字专辑制作和按需印刷服务。较少期刊提供社交功能、ORCID或者其他作者ID以及广告服务。可以看出,参与问卷调查的科技期刊针对用户提供服务的个性化、精准化程度较低。

图4 期刊网站服务与功能项目

(2)微信公众号及App。调查显示,65.95%的期刊通过微信公众号向用户提供每期的目次、摘要等,52.59%的期刊推送相关学科领域的热点内容。除少量期刊微信公众号(4.74%)和App(2.59%)用于发布论文相关内容外,其余期刊的微信公众号也会加入广告、培训、电子商城等功能,虽然同一期刊可能并没有同时开展多项服务,但已经对新媒体的应用进行探索。极少期刊通过微信公众号和App进行更加个性化、更深层次的服务,如为用户提供解决方案或工具(图5)。

2.2.3 传播渠道及影响力

图5 期刊利用微信公众号和移动App开展的部分服务项目

(1) 传播渠道类型。根据回收的232份有效问卷,中国科学院科技期刊的主要网络传播渠道包括单刊网站、国内的期刊数据库平台(同方、万方、超星等)、高校/研究院所/学协会的期刊群网站、国际出版商、微信公众号等(图6)。

图6 科技期刊主要的网络传播渠道

(2) 影响力情况。①网站日访问量。在拥有期刊网站的224种期刊中,日访问量普遍较少(图7),多数网站日访问量在1000次以下,25.45%的期刊网站日访问量为1000~4999次;日访问量达到万次以上的期刊仅有11种,占比4.91%,其中有4种期刊来自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这与中国激光杂志社所建中国光学期刊网的较高影响力应该有着直接的关系。②微信“粉丝”数。微信平台因为用户覆盖面广泛,成为科技期刊编辑部融合新媒体出版的首选,但大多数微信公众号的影响力较小。调查显示,49.18%的微信公众号“粉丝”数在1000以下,37.16%的微信公众号“粉丝”数在1000到4999之间(图8)。③App。调查显示仅有8.62%的期刊搭建了App;其中大多数期刊App的下载量在1000次以下(11种,55.00%),App下载量为1000~4999次的期刊有5种;10000~99999次的有3种期刊(全部来自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图7 期刊网站日访问量分布

图8 期刊微信公众号“粉丝”数量分布

2.3 经营管理与人才队伍

随着科技期刊出版与科技融合的日益深入,传统的运作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当今的时代发展,科技期刊需要在数字出版、网络化、新媒体方面有所布局。

2.3.1 资金投入

调查显示,90.09%(209种)的期刊表示会在数字出版、新媒体方面增加资金投入,说明绝大多数期刊对出版融合发展已经有了初步的思考与探索。这些期刊主要的资金投入方向集中在网站建设和升级、内容更新、论文数据加工等方面;约1/3的期刊表示将会增大投入到微信功能如小程序、微官网等的研发,以及新媒体数字出版方面的人才引进;期刊App的开发、采购/加工非论文资源也是一些期刊在考虑的方向(图9)。

2.3.2 盈利方式及收入

调查显示,87.50%的科技期刊2017年度在其网站及新媒体运营方面并不盈利。盈利的29种期刊的主要收益方式为广告收入、付费阅读、学术/项目合作等;部分期刊的会员费、电子商城、信息服务、培训教育等均也实现了盈利(图10)。

调查显示,除传统经营收入外,51.29%的期刊实现了在融合出版运营方面的盈利。在实现盈利的119种期刊中(与上述网站、新媒体运营中实现盈利的29种期刊不同,此处侧重在数字出版收入,包括期刊数据库销售的费用),大多数期刊的收入在10万元以下(图11)。

图9 期刊资金投入方向

图10 期刊在网站、新媒体运营中主要的盈利方式(2017年)

图11 期刊数字出版方面总体收入状况(2017年度)

2.3.3 有效盈利点分析

在融合出版迅猛发展的时代,付费阅读、在线销售与发行这种较为“传统”的盈利点或许已经不是主流;深度的知识服务、解决方案和工具、学术/项目合作将成为科技期刊的主要收入来源。超过一半的期刊认为知识服务/在线工具和学术/项目是科技期刊融合出版最有效的盈利点,然后才是网络广告、付费阅读、在线培训、在线销售/发行等(图12)。

图12 最有效的融合出版盈利点

2.3.4 人才队伍建设

数字出版对传统出版产业的生产方式、运营模式、管理方式等产生巨大影响,传统出版产业急需培养一批新媒体技术人才,打造新型人才队伍[8]。调查中也发现,超过半数的期刊认为专业技术人才稀缺是融合出版存在的最主要问题(图1)。对于人才队伍现状的调查显示,除13.36%的期刊选择了“未开展任何融合出版工作”外,有53.02%的期刊选择“没有专人,期刊原传统编辑兼职运营,并计划维持现状”;14.66%的期刊虽然没有专人运营,但是在计划引进相关专业技术人才;10.34%的期刊有1位专业数字、新媒体方面的人才;也有6.03%、2.59%的期刊有2~5人、5人以上的专职团队。在前文中提到的4种由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主办的光学类期刊中,有3种选择了“5人以上的专职团队”,说明在出版融合发展中,相对于单刊而言,集约化的运营在人才结构优化方面更有优势。

3 启示与建议

基于问卷调查结果,中国科学院科技期刊在融合出版方面已经有了一定的发展,但是进展依然缓慢,整体来看与真正意义上的融合出版还有一定的距离。首先,在内容生产和服务方面,大多数期刊内容生产方式并未实现全流程数字化改造,内容呈现形式在一定程度上灵活性不足,期刊为用户所提供服务的个性化、精准化程度较低。其次,在网络传播渠道和手段方面,大多数期刊仍然主要依赖于中国知网、万方、超星,以及国际出版商等的数据平台进行传播,新媒体传播手段较为单一,对各种传播手段尤其是新媒体手段的运用不够充分,且各传播渠道影响力不足,自主构建的网站、微博帐号、微信公众号、App等数据处理和传播渠道影响力还偏弱[10]。最后,在人才队伍建设和经营管理方面,缺乏专业技术人才。聘有专业技术人员的期刊不足1/5,多数期刊为传统编辑兼职开展融合出版工作,2017年度多数期刊的网站、新媒体运营并未实现盈利。针对上述问题,建议中国科学院科技期刊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加以提升。

(1) 积极学习国际先进的融合发展理念和模式,探索创新出版流程,加强新理念、新技术、新方法的引进,顺应媒体融合发展的潮流,加强互联网思维,树立用户观念,改变过去媒体单向传播的方式,注重用户体验的提升,及时改进对于生产流程及内容呈现中不利于融合出版发展的环节,及时满足用户多样化、个性化的信息需求。

(2) 注重加强多种新媒体手段的运用和期刊品牌的打造,除微信、微博、App等常见的传播手段外,还可提供如Webinars(在线交流)、Audio and Video Interviews(声频视频采访)、Podcast(播客)等国际期刊使用的内容宣传形式[9],以多样化呈现、多层次衍生、多角度交互以及多渠道服务的方式,力求做到即时化、精准化、个性化、差异化传播的要求,提升用户体验,增强互动性,吸引更广泛的用户群体,提高期刊影响力。

(3) 着力打造一支专业的期刊融合出版人才队伍,加强相关方面的培训,推动已有期刊出版人才积极“走出去”开阔视野,必要时要引进成熟人才;可采用多种期刊集群化发展、集约化经营的方式以降低单刊风险,提高人才培养效率和效果,以提高期刊在该方面的经营收益和竞争力。

科技期刊出版融合发展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找到问题所在并解决,充分利用各种媒介资源进一步更新内容生产与传播方式,才有可能抓住媒体融合的机遇,全面提高期刊影响力和竞争力。

4 结语

通过对中国科学院科技期刊融合出版现状的调查,可以看到大多数期刊从业者已有了融合出版意识,实际上也开展了利用网站、社交媒体进行内容生产、传播和服务等融合出版的相关工作,大多数期刊明确表示在未来会增加融合出版方面的投入;期刊集群化发展和集约化经营有助于融合出版工作的开展。目前,科技期刊媒体融合发展任重道远,但相信在国家政策指引和期刊自身积极探索下,我国科技期刊能够在保持内容资源质量的同时,发挥新媒体优势,提升市场竞争力、扩大国际影响力,焕发出新的生命活力。

猜你喜欢

科技期刊期刊微信
期刊更名启事
期刊简介
《计算机应用》获评“川渝一流科技期刊”
科技期刊的分类
科技期刊的分类
期刊问答
科技期刊的分类
微信
微信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