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作者投稿IP识别的中介代投论文特征分析与防范对策

2019-06-27白雪娜张辉玲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19年6期
关键词:中介机构IP地址邮箱

■白雪娜 张辉玲

1)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农村发展研究所《广东农业科学》编辑部,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金颖路31号 5106402)农业农村部华南都市农业重点实验室,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金颖路31号 510640

近几年,新兴的论文中介机构常打着“可发核心期刊、与某些杂志合作”的幌子,将一些虚假或剽窃的论文以不同作者身份投至多种期刊;一些科研人员急功近利,视学术论文买卖为科研产出的捷径之一。2015年12月,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教育部、科技部、卫生计生委、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七部委联合印发了《发表学术论文“五不准”》,明确规定不准由第三方代写、代投、修改论文等;2016年教育部发布的《高等学校预防与处理学术不端行为办法》也明确指出,“买卖论文、由他人代写或者为他人代写论文”为学术不端行为。而2017年4月施普林格出版集团一次性撤销107篇中国作者发表的论文,这些论文涉嫌第三方中介机构实施的学术不端行为。可见,尽管我国科技界已越来越重视对学术不端行为的治理,也表明了严厉打击代投论文的决心和力度,但各种明文规定似乎对论文中介机构及科研人员的约束力还不够强。

作为期刊质量的守门人、科研诚信的卫士,一些编辑已结合实践工作对中介机构代投论文的行为进行了研究[1-2],其中以医学领域期刊最多,如汪勤俭等[3-7]重点探讨了第三方代投医学科研论文的作者基本信息及论文特点。另外,余菁等[7]从采编系统登录密码、刘清海等[8]从作者电话归属地与作者单位不一致等方面提出辨别代投论文的方法。关于从作者登录IP地址识别中介机构代投论文及农业领域期刊中介代投论文特点的研究鲜有报道。《广东农业科学》属于综合性农业学术期刊,于2015年启用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开发的采编系统。随着工作经验的积累,笔者逐渐发现一些投稿作者的登录IP地址异常,与单位所在地不符,疑为中介代投。为进一步了解目前农业领域期刊中介机构代投情况,笔者调查了《广东农业科学》2018年1—10月所有来稿作者的登录IP地址,归纳分析了疑似中介机构代投论文作者的登录IP地址、注册信息特征及论文特点,以期更好地为期刊编辑尤其是综合性农业期刊同行识别和防范中介代投稿件提供参考。

1 方法

《广东农业科学》2018年1—10月共收稿847篇,在采编系统后台逐一查看每篇论文作者的登录IP地址,筛选出与作者单位所在地不一致的论文58篇。排除作者多次登录中偶有可能因出差或假期异地登录的情况,结合注册邮箱编码规则、单位所在地、联系电话归属地等综合判断,发现其中40篇论文作者的登录IP地址异常,疑似中介代投。

对40篇疑似中介代投论文的作者注册信息(含注册邮箱编码规则、密码设置特点、联系电话等)及论文特点(研究内容、基金项目、作者数量及单位级别等)进行深入调查与剖析,并通过学术不端检测系统(Academic Misconduct Literature Check, AMLC)及中国知网检索追踪其发表情况。

2 结果与分析

2.1 作者登录IP地址特点

40篇疑似中介代投论文作者的登录IP与注册信息见表1,40篇疑似中介代投论文的作者只在注册投稿时登录1次,与其他作者多次登录、随时关注并查阅稿件处理进程的情况明显不同[5]。从表1可以看出,40篇论文作者登录的IP地址多为116.1.或113.13.开头,出现多篇文章投稿IP地址相同的情况:如古圣*投8、9号论文与钱*投12号论文、曲*投14、15号论文的登录IP地址相同(116.1.80.228);汪*投11号论文、刘依*投20~22号论文、刘跌*投23~25号论文的登录IP地址也相同。经百度查实,这些IP地址均来自广西桂林,笔者怀疑这些代投论文出自同一中介公司,IP地址相同的稿件应是同一中介人在同台计算机操作管理。

2.2 作者注册信息特征

2.2.1 注册邮箱均为“字母+数字@163.com”形式

邮箱为作者的重要联系方式之一,《广东农业科学》来稿中,正常来稿作者注册的账号多采用qq邮箱或为作者姓名全拼、缩写等形式的其他邮箱。而40篇疑似中介代投论文作者注册的邮箱均为163邮箱,邮箱账号编排方式为字母+数字,与作者姓名关联度不高,疑是中介机构自行编制或采用机器随机生成。该编排方式与罗云梅等[4]、余菁等[7]、王景周[2]、王雁等[5]的研究结论稍有不同:投至《广东农业科学》的疑似中介代投论文的注册邮箱虽是@163.com形式,但账号中没有出现tg、tgyx和yxtg等(前人研究[4-5]提出可能为投稿、投稿医学及医学投稿的拼音首字母)。这可能是因为不同的中介机构或同一机构的不同人员专门负责某一个投稿范围,由于中介机构或中介人不同,注册邮箱的编码方式有一定差异。

40篇疑似中介代投论文共涉及注册邮箱20个,出现同作者、不同注册邮箱的情况,如作者杜雪*有3个注册邮箱,古圣*、胡升*均有2个注册邮箱;同作者连续投稿时采用的是同一注册邮箱,下次投稿时却更换邮箱。而正常来稿作者一般不会频繁更换邮箱。

2.2.2 登录密码设置相同

一般来说,密码具有较强的隐私性,其设置方式具有较为鲜明的个人特征。逐一查证20个注册账号的登录密码,发现密码竟然相同,均为456389。用该密码在《广东农业科学》投稿系统后台连接的日常业务邮箱进行搜索,还发现了不在本次调查时间范围(2018年前)的一些作者也采用了该密码。可见,密码设置相同的稿件应来自同一中介机构甚至同一中介人,是中介机构为方便管理操作而为之。这点与余菁等[7]的研究结果较为一致。

2.2.3 不同作者联系电话相同

40篇疑似中介机构代投论文共涉及不同第一作者16位、联系电话10个,所留联系电话均为手机号码,出现不同作者手机号相同的情况:任忆*和古圣* ,汪*和阳小*,魏晓*、胡升*和李如*,钱*、刘跌*和张明*所留电话相同。由此推测:1个中介人负责多篇稿件代投业务,为便于后期跟踪,所留联系电话是中介人的,非作者本人的真实联系方式。经笔者后期联系,电话多处于无人接听状态,有的即使接听,对方也是支支吾吾,对是否作者本人闪烁其词。10个手机号码中,7个是170开头,2个是130开头,1个155开头,用搜狗搜索发现,电话号码归属地与作者单位所在地多不同(仅3个相同),且多显示“U.友通信”或医疗健康等标记,在百度百科与搜狗百科搜索170号段,显示170号段属于虚拟运营商专属号段。

2.3 论文特点

2.3.1 研究内容均为农业经济方面

40篇疑似中介代投论文多以“****研究”或“****分析”为题,涉及农业经营主体、农村医疗改革、农户脱贫等方面,基本归属《广东农业科学》“农业经济”栏目。全文结构整体相对完整规范,行文大多呈“调研—模型分析—对策”型框架结构,看起来中规中矩,带有一定的蒙蔽性;参考文献数量不多,多为10~20条。

表1 40篇疑似中介代投论文作者的登录IP与注册信息

注:按论文收稿时间排序。

2.3.2 基金项目标注不实

40篇疑似中介机构代投论文有19篇标注了基金项目,其中不乏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省自然科学基金等。核查发现,基金标注存在4种情况。(1)同作者多篇论文标注项目相同。(2)不同作者的论文标注项目相同,如钱*的2篇文章与刘跌*的2篇文章均标注了“江苏省社科(16GLB016)”。(3)标注项目疑似不实,如作者杜雪*的6篇文章均标注了“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4BJY174)”,而该项目申请单位实为另一单位(电子**大学);汪*的2篇文章均标注了“湖南省教育厅项目(17C0001)”,该项目实为保险**学院的项目;钱*与刘跌*标注的项目也是如此。(4)1个基金项目无从查证,疑为凭空捏造。以上情况反映出中介代投的论文常套用他人或编造的基金项目装点门面,以提高稿件被录用的概率,这就提醒编辑初审稿件时须注重基金项目的真实性鉴别与审核[9-11]。

2.3.3 作者单位与署名个数

40篇疑似中介机构代投论文中有31篇署名1个作者,占77.5%;8篇署名2个作者;署名3个作者的论文仅1篇。16位第一作者共来自12家高校或科研院所,其中985、211工程重点高校5家,普通本科院校3家,高职院校2家,科研院所1家,台湾地区高校1家。40篇疑似代投论文出现作者署名同所高校同一学院的情况,如署名中国海洋大学管理学院的3位第一作者投稿8篇,署名南京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的3位第一作者投稿8篇。笔者怀疑,与中介机构进行的学术买卖行为已在一些高校课题组中蔓延。有2篇文章正文中无作者介绍、单位等信息(仅在注册系统的投稿界面有作者信息),疑为中介未确定稿件归属,为方便后续补充,正文先不署名。其他38篇论文中均有单独一段,对作者个人姓名、邮箱、电话、研究方向等有较为详细的介绍,且格式较一致,应是中介公司让作者按统一模式提供。

2.4 通过中国知网追踪发表情况

2.4.1 重合度

截至2018年12月20日,通过ALMC对40篇疑似中介代投论文检测发现,重合度高于40%的文章22篇,其中在40%~60%的8篇,高于60%的14篇。其他18篇论文的重合度较低,但不能代表文章本身质量好、非编造,极有可能是因为目前该文还未与合适的作者成交,尚未发表,笔者将继续关注这些论文的发表情况。

2.4.2 追踪“一稿多投”

通过ALMC的“稿件追踪”功能发现,有39篇文章投至其他期刊的次数达10次以上,其中>15次的35篇,>20次的9篇,验证了论文中介机构为增加稿件录用概率和尽量缩短发表周期,会同时向多种期刊“撒网”式投稿,属于严重的一稿多投行为,后续可能会带来撤稿改投、重复发表等不良后果。

2.4.3 发表情况

经在中国知网搜索发现,重合度高于40%的22篇文章中有6篇高度重合于其他作者的硕士或博士学位论文。考虑到学位论文多由高校把关上传,原创性较强,认定这6篇文章应是中介为快速成文而抄袭。另外16篇文章与其他作者的已发表文章的主体内容基本相同,仅是题目稍作改动、作者变换为他人,经下载已发表文章与《广东农业科学》的疑似中介代投论文比对,考虑有2种可能:(1)已发表文章的收稿日期与投至《广东农业科学》的疑似中介代投论文日期较近(相隔2个月以内)的,该论文应是中介以不同作者身份代投至多种期刊,并以录用期刊的文章作者发表;(2)已发表文章的出刊日期在投至《广东农业科学》之前(间隔3个月以上)的,投至《广东农业科学》的疑似中介代投论文可能是抄袭已发表文章内容,ALMC检测重合度高。

2.4.4 审稿状态

40篇疑似中介代投论文中,有38篇在《广东农业科学》初筛或初审阶段因内容创新性不足、非《广东农业科学》重点报道范围、疑似中介代投稿等直接被退稿。因编辑经验不足,也有2篇通过了《广东农业科学》严格的审稿流程并录用,但作者一直未办理后续手续,电话一直处于不通或不接状态,经《广东农业科学》几次邮件催促,其中1位作者邮件回复撤稿,另一篇一直没有回应。

3 对策建议

3.1 登记来稿时查实作者登录IP地址

期刊编辑经过一定时间的积累和总结,可逐渐摸索出所在期刊的疑似中介机构代投论文的特点及其防范方法。《广东农业科学》在稿件登记环节,已将作者登录IP地址及该文投稿次数(使用ALMC的稿件追踪功能)作为重点关注的信息之一,反复查实作者登录IP地址异常的投稿,尤其是登录IP地址为广西桂林的稿件会重点关注,辅以查看邮箱编码规则及密码设置特点、验证注册手机号码的归属地等其他方法仔细甄别。如碰到难以确定的可疑论文,还会电话联系注册手机号码,与之交流,看能否发现端倪,争取在稿件审理初期就鉴别出中介代投稿件。

3.2 当好防范学术不端的守门人

代投论文从需求适配到代写、代投、发表、缴费等,全流程已被产业化,在制度漏洞和监管缺失中形成了复杂而隐蔽的产业链[12-14]。这条产业链联结着有发表论文需求的庞大作者、以赚取高额利润为目的中介机构,以及作为论文刊发载体的学术期刊,对学术研究的健康发展造成了恶劣影响。期刊编辑首先应该坚守职业操守,不能因利益而与任何中介机构私下合作,不能助长中介机构代投论文的不正之风;同时还应利用期刊官方网站、微信公众号、微博等公众平台做好学术不端常见类型及相应整治措施的宣传工作,使科研工作者从思想上认识到学术不端的危害。目前,包括《广东农业科学》在内的许多期刊均在网络或纸刊上发布了“未与任何中介机构合作办刊”的声明,警醒作者不要为了发论文而“发论文”,更不要铤而走险,委托论文中介代写、代发论文的行为属于学术不端行为,以此逐步影响作者、读者自觉端正学风、遵守学术规范,从“源头”上切断这条产业链的需求端。

3.3 出版环节设置代投稿件障碍

由前文分析可知,中介机构代投的每篇论文在未确定稿件归属前,会大量投向不同期刊,待有期刊录用并找到归属作者时,便会出现修改作者及单位、撤稿、改投等学术不端行为。一些重合度不高、内容相对完善等表面看起来质量较好的论文很容易蒙混过关,对此,编辑部可采取收审稿费、签订出版协议等手段,对其是否一稿多投进行试探和抵制;投稿时要求信息齐全(作者简介、联系方式、署名等),投稿后不能更换第一作者、单位、主体研究内容等,以对中介代投论文后随意转卖署名起到约束作用;同时建立和健全期刊的审稿机制(作者推荐或自荐的审稿人仔细甄别、查实、慎用)、用稿机制(科学、明确的办刊方向和严格、规范的录用标准)、版权协议签订机制、刊前检测机制等。

3.4 重视作者原始数据和详细流程的提供

笔者在前期追溯作者单方面撤稿时无意中发现了2篇疑似中介机构代投论文,其中1篇投至《广东农业科学》时正文中的“本文基于贵州省德江县2010—2016年实施的土地整治项目,对土地整治与生态文明建设耦合机理进行理论研究”(署名是贵州的作者),在发表至其他期刊时已改为“本文基于湖北省房县2010—2016年实施的土地整治项目,对土地整治与生态文明建设耦合机理进行理论研究”(署名为湖北的作者),论文的摘要、数据模型、耦合机理等主体内容均未变,另一篇也是如此。2篇文章的相似之处在于,除研究地点根据作者单位归属地稍作改动外,其他内容全部与投至《广东农业科学》时一致[15]。可见,中介机构代投的论文多是“枪手”的抄袭或造假之作,看起来有确切的调研地点,有较先进的模型与机理,有较详实的数据,实际上是随意改装,缺乏科学性。为避免这些鱼目混珠的论文通过审核并发表,期刊应要求作者投稿时提供原始数据和图片(调查表、调研照片等)、详细的试验流程及公式推导计算过程等辅助材料,以便深入查实论文本身的科学性。

3.5 综合性农业期刊额外关注农业经济类稿件

农业类期刊重在发表对农业发展有较大影响的科技成果,侧重于自然科学领域(种植、养殖、生物技术方面),社会科学领域方面的文章刊载不多,有被逐步弱化的趋势。有些综合类农业期刊已经不再设置“农业经济”栏目,《广东农业科学》近2年每期刊载农业经济稿件4篇左右,约占16%。目前发现,投至《广东农业科学》的疑似中介代投论文基本为该研究领域的文章。推测中介机构倾向于代投该类文章的原因为:(1)与农业自然科学基础研究不同,这类研究不需要严密的大田试验设计、详实的数据分析,与农业实际生产相关性不强,通过模仿同类文章,易编造调查地点、数据或模型,可快速成文;(2)可投期刊的范围较广,农业综合类、农业经济类、经济类期刊等都是目标对象,被录用概率相对较高,有此需求的作者范围也广[16-17]。目前《广东农业科学》编辑已额外关注该栏目的稿件,通过日常工作积累的经验,在初筛阶段判断为中介代投论文的一律作退稿处理;而格式上较为规范、重合度较低、难以辨别的疑似中介代投论文,也会利用多种手段综合辨别,以杜绝造假的学术论文发表。

4 结语

本研究结果表明,查看作者登录IP地址是有效鉴别中介代投论文的途径之一,可以帮助编辑快速识别疑似中介代投的论文。但逐篇查看的方式较为繁琐,工作量较大,如能借助相关软件或在采编系统后台自动识别和比对作者的登录IP地址与单位所属地,无疑会大大减轻编辑的工作量。希望相关的采编系统或其他软件能进一步优化或改进,以辅助编辑更直观、快速地识别中介代投论文,这将有助于期刊出版环境的净化。

论文中介机构像一颗毒瘤,严重干扰了期刊的正常出版工作,破坏了期刊学术风气,已引起各界重视。值得一提的是,期刊编辑与论文中介机构的较量就像是一场博弈,编辑在逐步总结和归纳代投论文特征并加以防范时,中介机构也会研究期刊,不断提升伪装技巧,采用更为隐蔽的形式投稿。只要论文中介机构的产业链存在,编辑的防范意识就不能松懈,在这场较量中,守住最后一道关卡[13,18-19]。

猜你喜欢

中介机构IP地址邮箱
关于变更投稿邮箱的通知
关于变更投稿邮箱的通知
关于中介机构参与地方政府投资项目审计的探讨
铁路远动系统几种组网方式IP地址的申请和设置
没问题邮箱
中介机构参与下联盟企业知识转移的三方利益博弈分析
涉案保荐机构在审项目原则上不停审
公安网络中IP地址智能管理的研究与思考
我国农村土地流转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IP地址及其管理》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