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淌的渔歌
——评刘涧泉教授改编的惠东渔歌专辑《流淌的渔歌》
2019-06-27文|
文|
惠东渔歌是惠东县沿海渔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出来的宝贵精神财富,是惠东渔民集体智慧的结晶。惠东渔歌作为浅海渔歌,以捕鱼为生的渔民将独特歌唱音律节奏与当地方言相结合,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渔歌艺术。当地人称其为“鲘川歌”或“城歌”。惠东渔歌品种繁多,包括“妹子调”、“啊啊香调”、“咦嗳嗳调”等在内的29种调式。在历史的传承与发展中,惠东渔歌几经兴衰。随着历史的演变,其蕴含的深厚文化艺术价值越来越被人们重视。它分别于2006年、2008年入选广东省省级与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流淌的渔歌》是惠东县第一套惠东渔歌民乐专辑,其中收录13首乐曲。编曲者由韩山师范学院音乐学院刘涧泉教授担任。刘涧泉教授自1970年代起,共创作音乐作品600余首,不少作品发表在《音乐创作》《歌曲》《北方音乐》等刊物上。有30余首器乐、声乐作品在全国、省级音乐作品评选中获奖,并多次担任全国音乐作品评选、各类音乐比赛评委。刘涧泉教授秉承着守护、解读、吸纳的原则,深入民间采风,与惠东民间艺人一起,通过两年多时间整理和改编,推出《流淌的渔歌》这张专辑。专辑结合我国的传统民族乐器,在原惠东民歌的基础上加以改编,使惠东渔歌获得了一种新的生命,使欣赏者获得了一种新的审美期待视野。
笔者通过对该专辑的聆听与鉴赏,获益良多。本文拟从三个方面对惠东渔歌民乐专辑《流淌的渔歌》进行评析。
一、在守护中传承
守护,即守望与保护。出自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种榆白杨》:“能种一顷,岁收千匹。唯须一人守护、指挥、处分。”“守护”是精神与行动的结合,相对传统文化而言,守护文化就是守护精神,是每一位中华儿女都应该践行的首要态度。传承之意为传授与继承。正如当代著名作家王蒙所言:“由于有所共鸣与传承,人类才不至于过分地迷失和绕圈子走老路,由于有所区别,人类才会有发展。”对于传统文化更是如此。守护是传承之根基,传承[1]是守护之动力,二者是相互联系的整体。如惠东渔歌这样的优秀传统音乐文化,在守望音乐的过程中,用实际行动保护与继承其精髓,让惠东渔歌与时代潮流的发展接轨,从而使人类在聆听中传承与发展。
《流淌的渔歌》这张专辑中,13首乐曲均以传统惠东渔歌曲调为原型,在此基础上进行二度创作,力求与原始民歌曲调相呼应。乐曲曲式结构与原有民歌相同,多为五声调式,以“徵”、“宫”两种调式为主,每首乐曲都继承原有民歌的调式,如专辑中的“咦嗳嗳调”、“哎哎香调”、“乙尺上调”等调式力求保持惠东渔歌的韵味。传统的惠东渔歌,在形式上为独唱和齐唱。渔民们以船为家,以打渔为生,在此过程中以歌唱渔歌为乐,因此传统的惠东渔歌均为清唱,无乐器伴奏。《流淌的渔歌》这一民乐专辑,在保持传统渔歌韵味的基础上,运用我国众多传统乐器的组合,融传统乐器独具特色的音色与惠东渔歌婉转悠扬的曲调为一体,在此基础上,既能守护我国优秀的传统音乐文化,又能充分展现惠东渔歌的特色之处,使其独有特色得以传承。音乐的非语义性特征使音乐的音响美对音乐耳朵直接呈现,运用我国传统乐器来展现惠东渔歌这一传统民歌形式是一次创新且颇具意义的独特形式。在乐器声中,我们如置身曲中,感受渔民的喜怒哀乐。如《斗歌》一曲,开头以打击乐铿锵有力的音色描绘出渔民间斗歌的热闹场景,随后笛子、琵琶、扬琴等乐器的出场,交相呼应,描绘出渔民们打渔丰收的欢愉场面。《船到平海娶新娘》中琵琶声声,仿佛描绘出渔民们娶妻时内心的波动与难以掩盖的兴奋,通过乐器的演奏,使聆听者融入乐曲的氛围中,心情格外明朗。从明快优美的乐声,欣赏者能深刻地体会出渔民们的朴实善良以及对大海的热爱,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流淌的渔歌》用我国的民族乐器来演奏惠东渔歌,不仅给予人们美的音乐,更是在弘扬惠东渔歌的基础上,传承与发展我国的传统音乐文化,这一举措,可见出版者之用心,值得人们学习与借鉴。
二、在传承中创新
创新是人类特有的认识能力和实践能力,是推动民族进步和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一个民族的音乐要想走在时代前列,创新思维必不可少。如果说传承是传统音乐文化得以发展的基石,那么创新就是它的灵魂,是其发展的不竭动力。传统文化的发展应在传承中创新,创新中传承。既保持文化的本真,又体现时代性。
惠东渔歌在保持原有民歌曲调的基础上,专辑中的每首乐曲根据原民歌中表现的情感,丰富其旋律,在适当之处融入装饰音,改变原有的单一节拍,使乐曲更悦耳动听,雅俗共赏。如渔歌《天上日月照九州》,在原有民歌调式“哎哎香调”的基础上,保持传统民歌主题旋律的同时,通过旋律优美而自由的引子引出主旋律,丰富了听众的听觉感性样式,使聆听者情感过渡更为自然。此外,这首渔歌中节奏多变也使得曲调更丰富动听。乐曲在原渔歌单一的四二拍节奏的基础上,八三拍节奏型,四二拍与八三拍间的相互转化,不仅让乐曲更为动听,节奏更为律动流畅,而且这一多变性使原本单一的民歌增加了许多色彩,显示出惠东渔歌艺术风格的多样性。在突出惠东渔歌曲调的艺术风格的同时,也满足了当代听众耳朵对优美音乐的追求。在曲调方面,《流淌的渔歌》中的乐曲,在保持本真的基础上,注重曲调的新颖性,与社会音乐发展趋势相呼应,使具有悠久历史的惠东渔歌的音乐音响铭刻在每一位听众的心中,久久不能忘怀。
三、在解读中吸纳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解读分为两类,正如宋代理学家陆九渊的“六经注我,我注六经”这句名言。这是中国传统文化血统中有两种阐释方法。“我注六经”就是阅读者去尽量理解六经的本义,即“文本还原”;而“六经注我”是阅读者利用六经的话,来解释自己的思想,哪怕有些是误读。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传承需要将这两种秩序方法结合,充分发挥听者的主观能动性,结合自己的感受以及音乐体验,从音乐的内容与内涵两方面体味其真谛。“吸纳”一词出自梁启超《政治学大家伯伦知理之学说》:民族最要之特质有八……其始也同一血统,久之,则吸纳他族互相同化,则不同血统而同一民族者有之。吸纳惠东渔歌的精髓,重点在于吸纳其根魂、内涵,其次是它的内容。对于传统文化而言,在解读中吸纳,就是通过对其内涵的深层解读,吸纳文化中蕴含的灵魂,并将这一灵魂注入中华文化的血液之中,世代相传。
这种吸纳后所产生的审美形态效应,著名美学家李泽厚将其分为三个层次:悦耳悦目,悦心悦意,悦志悦神。[1]几个层次在惠东渔歌中得以充分体现。惠东渔歌源于渔民的日常生活,题材广泛,内容丰富多样,曲调优美,不受社会环境等复杂因素的限制。此谓惠东渔歌的悦耳悦目。惠东知名渔歌传人李却妹说道:“渔歌真正唱的是生活。”渔歌富于内容,深于内涵。它源于生活,歌唱生活,聆听生活,以最质朴的形态呈现在人们的面前。渔民生活中的悲欢离合无一不在渔歌中显现,从劳动事宜到婚丧嫁娶,渔歌的内容极为丰富,触及生活中的多种姿态。此谓审美感受中的悦心悦意。同时,《流淌的渔歌》这张专辑中,以音乐这一特有的形式生动描绘出多种形态的渔民生活,简单却又表现出他们的人生百态。从渔歌中,我们感受到无拘无束的渔民们平日里对歌的豪爽、对事物细致的观察、以及那份永远保持着的乐观。作者编曲中充满乐观主义情绪,用乐声表现渔民生活中的酸甜苦辣。在音乐中,作曲家注入优美、快乐、喜悦的旋律,构建出愉快的乐曲氛围,使听众聆听时忘却痛苦,对未来、对生活充满信心。《一枝竹子飘落河》、《快去香港看飞机》、《恭喜大家赚大钱》等渔歌,无一不是通过最质朴的曲调表现出渔民的海上生活、风俗习性、情绪情感、生产作业等日常生活状态。渔民们乐观的生活态度使他们忘却辛劳与痛苦,感恩生活,享受生活给他们带来的正能量。同时我们也从旋律中听到了渔民们对大海的深厚感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憧憬以及对大自然的崇敬等一系列情感,而这些情感的表达,都是以形式多样的惠东渔歌为媒介,从不同侧面表现人性的美好。此谓惠东渔歌为我们带来的最深刻的审美感受——悦志悦神。正如尼采所言:“纵使人生是一场悲剧,我们也要快乐地将它演完。”聆听音乐,更是聆听一个民族的灵魂。惠东渔歌为我们带来的不仅是优美动人的旋律,更是精神上的洗礼与升华。
综上所述,《流淌的渔歌》这一民乐专辑,不仅使听众欣赏到惠东渔歌悠扬的旋律,仿佛在聆听惠东渔民生活的点滴,感受着他们的喜乐悲伤,身心融入进其中,如痴如醉,享受这一传统民歌的盛宴。同时这张民乐专辑对惠东渔歌创新也具重要的艺术价值。它在惠东渔歌中注入传统的优秀文化,又融入现代新活力,传承与创新相结合,成就这一音乐形式的新生命,表现出我国优秀民族音乐的鲜活性。传承与创新我国优秀的音乐文化,是每位音乐人都应该担起的一份沉甸甸的重担与使命,在这方面,刘涧泉教授为我们竖起了一个标杆。
注释:
[1]李泽厚:《美学四讲》,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年,第342-35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