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2019-06-27
1.中路终止收购“膜法世家”,化妆品A股之路道阻且长
2019年3月20日,中路股份发布公告称,由于在延期的30个工作日内难以回复《中国证监会行政许可项目审查一次反馈意见通知书》(181962号,以下简称“反馈意见”),且本次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购买上海悦目化妆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海悦目”)资产的有关问题需要进一步落实和完善,因此经董事会审议研究,决定向中国证监会申请中止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购买资产并募集配套资金暨关联交易事项的审查。
而这起持续了1年零2个月的收购案的终止,也意味着美妆跨界收购难度之大。对比去年另外四起收购案,至今只有青松收购诺斯贝尔成功,除了华仁收购韩后尚无结果,其他三起无不折戟沉沙。
2. 广东拟出台全国首部化妆品安全地方性法规
2019年3月26日,《广东省化妆品安全条例(草案)》(以下简称“草案”)提请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三审,并将于28日表决。若表决通过,我国首部保卫老百姓“面子安全”的地方性法规,将于广东诞生。
值得关注的是,草案明确列出了14种禁止销售的化妆品,包括未取得化妆品生产许可证生产的或者超出许可范围生产的;未履行化妆品产品注册或者备案手续的;不能提供质量检验合格证明或者标记的;标签不符合国家有关标准或者规定的;超过保质期、变质或者被污染的等情况。其中,明确规定禁止化妆品经营者销售擅自分装、配制的化妆品。
对于违反规定销售生产企业超出许可范围生产的化妆品,销售未备案的非特殊用途化妆品,销售伪造、变造或者冒用证照、标签、说明书、检验报告、检疫证明、批准证明文件的化妆品,销售化妆品经营者擅自分装、配制的化妆品,或者销售无法证明合法来源的化妆品的,将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化妆品监督管理部门没收违法所得、违法经营的化妆品,并处违法经营的化妆品货值金额3倍以上5倍以下罚款。禁止销售的化妆品用于经营性服务或者作为促销赠品、有奖销售活动奖品,也将视同为经营行为。
3.化妆品消费“陷阱”:造假仿冒成本低 售后维权取证难
2018年,全国市场监管部门收到的消费者投诉中,化妆品消费投诉同比增长排名第一。爱美之心驱使之下,化妆品成为大众最为关心的消费领域之一。
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发布《2018年消费者投诉举报呈现八大特点》。2018年,全国市场监管部门共收到消费者投诉、举报、咨询1124.96万件,比去年同期增长20.74%。其中,升级类消费投诉猛增,化妆品的消费投诉同比增长排名第一,高达246.7%。
除了常见的质量问题,购买化妆品的渠道和售后也是消费者容易“掉坑”的环节。相较于线下销售,互联网因其成本低、监管难成为假货销售的最佳“庇护地”。
根据国家食药局近年来发布的市场监督检查公告信息,违规化妆品高发于祛痘、抗敏感、祛斑类产品。一些违规的产品会添加激素、抗生素、重金属(汞)类物质,分别可能引起激素依赖性皮肤,细菌耐药,皮肤损害、重金属蓄积性中毒和外源性褐黄病等。
2019年伊始,新电商法落地实施,对在电商平台上销售假冒商品进行了额外的规定,电商平台需对线上经营者积极监管,若已知经营者侵害消费者权益却未采取必要措施,平台依法承担连带责任。
4.湖畔大学第五期正式开学,化妆品行业85后女创业者成其中一员
气味图书馆创始人娄楠石被湖畔大学第五期录取,2019年3月23日晚上湖畔大学举办第五期开学典礼。
据了解,湖畔大学第五期共有1400多人报名,最终有40人被录取。而过去四届,学院录取数分别为:36人,40人,44人,50人。湖畔大学第五期学员中,还有汽车之家创始人李想、歌手胡彦斌、keep创始人王宁等明星学员。
除了气味图书馆创始人娄楠石,过去四期有御泥坊创始人戴跃锋(第一届)、阿芙创始人雕爷(第二届)、澳希亚集团董事长陈丹霞(第三届)、云集创始人肖尚略(第四届)等4位化妆品行业人士被录取。
5. 国货化妆品正在回潮
无论是国际还是本土的化妆品企业,对国潮概念、中国元素的关注度都在提升。
上海家化2019年3月23日举办的品牌大会就将“国潮”设为主题,通过年轻化的本土元素吸引新兴受众。欧莱雅集团2月发布的美妆十大消费趋势中,“China Chic中国范儿”上榜,欧莱雅认为,越来越多含有“中国元素”的产品成为消费爆款,“新国潮”正在兴起。
过去一年,化妆品与“故宫”IP的跨界营销是“新国潮”趋势中的一个例证。百雀羚曾与故宫珠宝设计师合作推出过粉饼、彩妆礼盒,羽西与故宫文创珠宝宫喜礼推出新年限量产品,而故宫口红、故宫淘宝彩妆更是引发了相当大的市场反响与热议。
国货本身在产品品质、营销策略上的升级,加强了对消费者的吸引力。更重要的是,以“90后”为主题的“国潮青年”在消费心态与习惯上的变化推动了国产品牌的崛起。
眼下,中国已经成为全球第二大化妆品市场,在渠道、消费者洞察、营销等方面占据优势的本土美妆品牌有很大的发展机会。
此外,在国货回潮的趋势下,强化中国本土元素成分也是美妆品牌构建差异化优势的契机。与外资品牌竞争中,本土品牌可以强化自身优势,比如通过传统中草药、珍珠美肤等独特卖点抓住目标人群。
6. 爱茉莉太平洋“妆典生命”项目评估报告发布会在沪举办
2019年3月22日,由爱茉莉太平洋携手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以下简称妇基会)共同举办的“妆典生命”项目评估报告发布会暨影像展在上海举行。通过数据分析和影像资料相结合的创新形式,展现了“妆典生命”两癌防治公益项目在农村及城市地区,从意识提升、疾病筛查、患者救助到术后康复实现全程关护的社会绩效。
“‘妆典生命’两癌防治公益项目有效帮助贫困地区女性实现‘早筛查’ ‘早预防’ 。通过免费筛查和健康知识宣传的方式,带动了近20万贫困地区女性健康意识的提升和健康习惯的改变,成为了国家‘两癌’筛查工作的有益补充。”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秘书长张建岷表示,“同时,项目还通过创新的方式在城市地区宣传防治女性‘两癌’健康知识,帮助‘两癌’患友重建信心。女性为家庭和社会进步贡献了不可估量的力量,她们的健康对于社会发展十分重要,我们也希望每一位女性都能行动起来,为自己的健康赢取保障。
7. 广州5家化妆品企业停产整改,其中2家涉嫌违法被立案调查
2019年3月15日,广东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了《广东省化妆品监督检查通报》,其中有5家化妆品企业被通报批评。涉及的企业分别为:广州市白云区激至精细化工厂、广州弘芙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广州市嘉倩化妆品有限公司、广州市丝露杰精细化工有限公司、广州市壹佰雅化妆品有限公司。
广州市药监局根据《广东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食品药品监督检查管理办法》,重点检查了企业的生产车间、原料库、成品库、实验室、留样室等场所及质量管理文件、记录等情况。
广州市白云区激至精细化工厂本次被检查出的问题主要有:仓储区未设置合适的照明和通风、防鼠、防虫、防尘、防潮等设施;未设置专门区域储存易燃易爆等危险品;在露天环境下开展称量工序等。
2018年7月,广州市白云区激至精细化工厂因为生产未取得批准文号的特殊用途化妆品被罚款5万元。该企业生产的新丝源染发膏也多次因为质量问题被药监局通报。
8. 韩国科玛成功收购CJ HEALTHCARE后,韩国再掀兼并收购风潮
韩国科玛成功收购CJ Healthcare,销售额突破1万亿韩元后,预计化妆品行业将再次掀起兼并和收购(M&A)风潮。
根据2019年3月审计报告,CJ Healthcare累计销售额3331亿韩元,助力韩国科玛跨入1万亿韩元俱乐部。
但随着1月和2月访韩中国游客逐渐恢复,免税店化妆品销售呈急剧增长趋势,对化妆品行业M&A的关注的企业正不断在增加。这对于出售谈判破裂的化妆品中坚制造商Spheretech、思亲肤和自然乐园等正在进行M&A的企业来说是好现象。
虽然品牌店正在衰落,萨德之后向东盟国家出口等新起之秀减少,化妆品产业却令人惊讶地拥有成功M&A的充分条件。
根据2019年3月12日WSJ报道,2018年年末,海外私募基金规模达到2万亿美元,正敲打M&A市场。WSJ认为私募资金积极打开M&A市场,对想要出售的企业来说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这是因为与正在急剧增长的韩妆有关的化妆品企业,对私募基金来说是有魅力的待出售商品。萨德风波后,随着一度停滞的市场重新焕发活力,2019年化妆品行业的版图变动即将开始。
9. 想让广告投资回报更透明,联合利华列出代理商“白名单”
2019年3月,联合利华宣布成立一个名为“联合利华可信供应商(Unilever Trusted Publishers )”的列表—类似一个合作白名单,联合利华将筛选自己的供应商、投放渠道,将可信的放入白名单中,未来与其长期合作。
早在2018年6月,联合利华曾在戛纳广告界宣布了一项营销改革:永久拒绝与买粉、数据造假的网红合作,并优先考虑与打击数据欺诈行为的平台合作。而更早之前的2018年2月,在广告透明度和数据欺诈上,联合利华就曾表示用98亿美元的年度营销预算来推动相关变革,并与IBM合作开发一个区块链项目,利用区块链追踪数字广告预算流向,优化投资回报比和预算透明度。
而随着欧盟最严数据保护法GDPR(通用数据保护条例)的生效,也多少将影响到全球范围内广告主的数据收集、数据利用和转化率的计算。一些平台比如Facebook、 Google向来以拥有大量用户数据和精准的洞察为优势,但面临它们逐渐曝光的品牌安全度、数据泄露等一些问题,消费者开始怀疑在“科技越来越懂你”的背后付出隐私权的代价。对于广告主来说,重新衡量与他们的关系以及如何投放也是必要的。
10. 丝芙兰权威发布了8大全球美容潮流趋势
新品对于品牌来说,重要程度不言而喻,不仅能持续吸引消费者,增加消费者的新鲜感,同时也代表着品牌对于市场的认知和判断。
2019年3月21日,著名化妆品零售商丝芙兰SEPHORA在上海发布了2019春夏全球美容潮流趋势,通过融合美妆与时装的时尚跨界,共同带来一场八个环节的视觉享受,同时,现场更汇集了25个仅在丝芙兰发售的独家品牌及各具特色的新品。
据了解,为揭开美力趋势的面纱,丝芙兰特别从四大时装周后台收集了“流行创造者”们的诸多观点,并结合丝芙兰独家大数据,总结出了美容潮流趋势!
11.浙江省增设义乌和金华两个进口非特化妆品备案受理点
为稳步推进化妆品监管“放管服”改革,提高进口非特化妆品备案管理效率和质量,进一步改进营商环境,2019年3月27日,浙江省发布《浙江省药品监督管理局关于在金华市和义乌市设立进口非特殊用途化妆品备案受理点的公告》(公告2019年第1号),举行揭牌仪式,在金华市和义乌市分别设立进口非特化妆品备案受理点,承担辖区内的境内责任人首次进口非特化妆品备案工作。至此,除省局受理大厅外,浙江省已在舟山市、金华市和义乌市设立三个备案受理点。
2018年11月,浙江省局出台了《关于贯彻落实进口非特殊用途化妆品备案管理工作有关事宜的通知》,明确了实施进口非特殊用途化妆品备案审核的能力要求,拟在符合条件的市场监管部门设立进口非特备案受理点。金华市、义乌市等地市场监管部门根据当地进口化妆品产业发展实际,积极做好机构、人员配备,通过考察学习、挂职锻炼等方式提升备案审核能力,并于近期相继通过了省局的能力考核验收,取得授权开展备案受理工作。
下一步,浙江省局将加强对备案受理点的工作指导和督查,确保备案工作有序开展。并继续指导各地加强化妆品监管人员配备和能力建设,根据工作需要,在其他符合能力要求的市局设立受理点,直接办理备案管理工作。
12.《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新增5项修订4项检测方法
2019年3月22日,国家药监局发布关于将化妆品中游离甲醛的检测方法等9项检验方法纳入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的通告(2019年 第12号)。
国家药监局组织起草《化妆品中游离甲醛的检测方法》《化妆品用化学原料体外兔角膜上皮细胞短时暴露试验》《皮肤变态反应:局部淋巴结试验:DA》《皮肤变态反应:局部淋巴结试验:BrdU-ELISA》《化妆品用化学原料体外皮肤变态反应:直接多肽反应试验》《化妆品中斑蝥素和氮芥的检测方法》《化妆品中10种α-羟基酸的检测方法》《细菌回复突变试验》《致畸试验》共9项检验方法,经化妆品标准专家委员会全体会议审议通过,其中,前5项检测方法为新增检测方法,纳入《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后4项检测方法为修订的检测方法,替换《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中原有检测方法。
自2020年1月1日起,化妆品注册、备案及监督检验相关检测应当采用本通告发布的检测方法。
13. 陕西严查违法宣称“药妆”化妆品,下架23个品种
针对市场上发现的一些宣称“药妆”“EGF”(表皮生长因子)、干细胞的国产非特殊用途化妆品经备案后进入市场销售问题,省药品监督管理局集中一个月时间,在全省开展违法宣称的非特殊用途化妆品清查工作。此次重点对违法宣称“药妆”“EGF”(表皮生长因子)、干细胞产品进行进行全面清查,对发现的问题产品依法清理注销和处置。清查过程中,对备案平台中的4455个品种进行了逐一核查,要求全省38家化妆品生产企业对已备案产品进行自查。
此次清查共发现问题品种25个,涉及18家企业,其中宣称“EGF”的品种1个,宣称中药护发的品种1个,省药品监管局对上述2个问题品种进行了强制注销;其他23个品种主要问题为标签标识用语不规范、使用医学术语和暗示治疗效果等,各地监管部门给予产品下架等相应处置。
据了解,“药妆”又称医学护肤品,指从医学角度来解决皮肤美容问题,由医生配伍应用的化妆品。而在我国和世界大多数国家,并没有“药妆”的概念。国家药品监管局明确我国对于“药妆”“医学护肤品”“药妆品”概念的监管态度—即以化妆品名义注册或备案的产品,宣称“药妆”“医学护肤品”等“药妆品”概念的,均属于违法行为。
14. 全球日化巨头宝洁公司宣布公司股票申请除牌
全球日化巨头宝洁公司2019年3月6日在美国宣布,由于公司证券交易绝大部分集中在纽约证券交易所,公司已申请将其股票从巴黎泛欧证券交易所除牌。
宝洁摘牌消息传出后,引发各界关注,“宝洁退市,快消巨头辉煌不再”“4次更换CEO,砍掉百个品牌”等消息接踵而至。对此,宝洁大中华区公关部副总裁许有杰在朋友圈称,“一觉醒来,收到很多朋友慰问,放心,我没有失业……”他还“希望更多优秀人士加入我们团队。”
宝洁一再重申,这次不是“退市”,只是“转场”,因为该公司证券交易99.9%以上都在纽交所进行,出于“更有效进行证券市场行政管理”的考虑,公司主动申请将其股票从巴黎泛欧证券交易所除牌,集中在纽交所交易。
宝洁方面称,此举与公司经营业绩无关,也不会影响股东权益。因为,不希望出售在泛欧交易所持有宝洁股票的股东,将自动转到纽交所继续持有;希望出售的股东,则可在2019年3月11日至3月22日,将所持股票交付给法国巴黎银行证券服务公司,宝洁公司将承担相关交易手续费用。宝洁方面强调:“转场”对中国市场不会有任何影响。
15. 爱马仕将全面进军美妆市场
据FashionNetwork援引消息人士透露,自创立以来一直以皮具手袋为核心业务的法国奢侈品牌爱马仕终于决定迈出大胆的一步,将正式进军美妆行业,计划于2020年大规模推出美妆产品。
爱马仕首席执行官Axel Dumas早前在接受法国媒体Le Monde采访时透露,在行业竞争越发激烈的当下,品牌非常有必要全面布局化妆品、香水和个人护理市场,以提升品牌自身竞争力。
据悉,爱马仕为美妆业务的推出筹备已久,整个过程由Axel Dumas亲自监督,但品牌未公布进一步的细节。
实际上,与其他奢侈品品牌一样,爱马仕早在20世纪30年代起就推出了香水产品线,但没有受到集团太大的重视,在门店中也只陈列在不起眼的角落中,作为小礼品和配件的角色存在,直到2004年爱马仕才任命Jean-Claude Ellena为首位专属调香师。
16. 英敏特公司提出小包装美妆产品流行与“单身经济”有关
市场调研公司英敏特在《2019全球美妆个护趋势报告》中提出,小包装美妆产品的流行也与“单身经济”相关。
迷你包装的兴起,其实跟年轻女性的美妆消费行为有关。她们一方面在消费观念上更自主、悦己,另一方面也开始逐渐回归理性化。
美妆消费上,“90后”“95后”女性正成为主流人群,她们对新鲜事物更容易种草,愿意为尝鲜而买单。以口红为例,为体验各种色号而“囤口红”的女性消费者众多。另外,趋于理性化的消费者也越来越多,为追求“零浪费”的生活方式,她们开始反思自己的消费方式。因此,提供了多元选择的小包装套装受到欢迎。
逐渐壮大的单身人群催生了许多新的商机,也让各类消费品向“迷你”“一人份”方向发展。天猫在2018年发布的数据显示,过去10年,从快消品、家电、家居,到美妆护肤、日用品都在集体变小,功能更加细分。
但与其他品类考虑使用便利性而“变小”不同,美妆产品的“小包装”化与单身经济下消费者观念的变化有关。在需求提升、生产逐步成熟的背景下,未来,市场上可能会出现“迷你眼影”“迷你彩妆综合盘”等小包装美妆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