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春来喜看贵茶绿

2019-06-26

宁夏画报 2019年3期
关键词:茶园茶叶贵州

近年来,贵州始终坚守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落实产业发展“八要素”,把茶产业作为贵州省的重要农业支柱产业来打造,加快茶业强省建设,助推脱贫攻坚进程。

4月15—20日,由贵州省农村产业革命茶产业发展领导小组、中共贵州省委宣传部、中共贵州省委网信办、贵州省农业农村厅主办,贵州画报期刊传媒集团、贵州新闻图片社承办的“春来喜看贵茶绿—一全国画报媒体走进多彩贵州主题采风活动”顺利举行。来自中央、省、市级画报媒体的社长、总编、记者组成的30余人采访团先后走进余庆、凤冈、都匀等地,聚焦贵州茶产业发展。

这次活动旨在展示贵州茶产业作为优势特色产业、绿色生态产业、脱贫攻坚主导产业、乡村振兴重点产业进行培育取得的突出成绩,进一步提高贵州茶知名度和美誉度。

绿色余庆,生态好茶

余庆建县于1601年,至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它位于黔中腹地、遵义东南角,地处遵义、铜仁、黔南、黔东南四地的边缘结合部。贵州省最大的河流乌江横穿余庆县境内68公里。余庆幅员面积1623.7平方公里,这里山清水秀,气候宜人,年平均气温在16.4℃左右,平均海拔高度约800米,森林覆盖率达56.7%,境内生态良好,生物资源丰富,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雨热同季、植被丰茂,县内无工业污染,对发展茶产业具有得天独厚的生态优势,是“干净茶”的理想产地。

余庆县从20世紀50年代就开始推广茶叶种植,但受各种因素的影响,相较于贵州省内其他产茶大县(如湄潭、凤冈、都匀),无论规模、品牌、产值都有不小的差距,目前,全县茶园面积达到182万亩(绿茶102万亩、苦丁茶4.2万亩、白茶3 8万亩),投产茶园12 5万亩、幼龄茶园5.7万亩,种茶大户500余户。2017年全年茶叶产量达5036吨,产值3 5亿元。成功打造了以乌江流域为主的苦丁茶产业带、以江北为主的绿茶产业带、以飞龙湖为主的白茶产业带的雏形,无性系良种茶园面积提高到96.1%,形成了以木犀科小叶女贞、福鼎大白茶、安吉白茶(白叶1号)为代表的良种系列。从基地建设上适应了消费市场多元化的需求。

余庆县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县,全县无工业污染,森林覆盖率达62%,荣获“全国绿化模范县”“全国绿色小康县”等称号,有着“天然氧吧”的美誉;乌江河横贯余庆县境长达68.5公里,河谷及两岸山地丘陵由于受到乌江河谷蒸腾水汽的影响,常年云雾缭绕、形成雨热同季现象;余庆县茶园80%属大户所建,便于统一培训、指导、管理,而且茶园之间有自然的生态林和丘陵地带隔离,茶树的病虫害不易传播,病虫害相对较少,造就了余庆茶得天独厚的生长环境和生态优势。

2015年以来,余庆县积极探索余庆茶产业发展之路,选择以“余庆茶,干净茶”的发展思路统领全县茶产业发展,打生态牌、走绿色路,适应消费需求的新变化、新趋势,打破余庆茶产业规模不大、品牌不响、产品附加值不高等桎梏和瓶颈,走出一条茶产业发展特色之路。

为发展“干净茶”,余庆严把茶叶加工关,在采摘和运输过程中,对工人进行严格要求,对用具制定了统一标准,以免茶青受到污染或受闷变质。在加工环节严控进入关,一律拒收检测农残超标的茶叶,并改造升级加工车间,推行标准化、现代化加工,避免二次污染。严格质量溯源,茶园实行24小时远程监控,实时记录“余庆干净茶”从萌发到生长、从茶园到茶杯的全过程,为茶叶办理“身份证”,实现茶产品“生产有记录,信息可查询,流向可追踪,问责可追究,产品可召回”追溯体系,保障“舌尖上的安全”。建立诚信制度,茶叶协会为茶企业和茶农建立诚信档案,凡在生产管理和加工经营过程中不按规定操作,将被列入诚信“黑名单”,政府取消一切项目、扶持、奖励补助等优惠政策。

通过实践与探索,余庆“干净茶”做出了品质、千出了成效。在2016—2017年度抽检的66个送欧陆分析检测的茶样中,有96.97%的茶样达到欧盟477项检测标准, “干净茶”已成为余庆茶叶的名片,得到业界的广泛认可和关注。余庆茶叶过硬的品质,得到客商的青睐,白茶、苦丁茶产品供不应求,客商是先打款、后发货;另外浙茶集团、联合利华、福建客商纷纷与余庆茶企合作,订单收购余庆的绿茶产品。余庆“干净茶”的发展理念,吸引了浙江、江苏等地商人投资发展茶产业。2015年以来,余庆先后引进贵之缘茶业有限责任公司等4家公司落户余庆建基地、搞加工。实践证明,选择打生态牌、走绿色路,做“干净茶”的思路是正确的,余庆将“让天下人喝上干净茶”作为余庆茶产业发展矢志不渝的追求,持之以恒坚持走下去。

东有龙井,西有凤冈

在贵州北部,乌江之滨,有一颗璀璨的绿色明珠一一凤冈。凤冈县国土面积1883平方公里,辖14个乡镇,86个村(社区),总人口44万。长期以来,受交通条件落后、基础设施薄弱、信息闭塞等因素的制约,全县欠发展、欠开发、不充分、不平衡的现状十分突出,被列为国家武陵山扶贫开发片区县。2014年识别贫困人口10871户41754人,贫困发生率达10.48%。

要脱贫致富,产业支撑是关键。凤冈县委、县政府结合土地资源、气候条件实际,经深入调研,确立了“以茶富民,以茶兴县,以茶扬县,以茶奔小康”和“人均1亩茶”的发展目标,用茶产业推动大扶贫战略落地。

何坝镇知青文化园是凤冈茶旅融合的一个示范点,茶园规划总面积14.3平方公里,主要由知青茶山、知青文化长廊、水河公社、茶海红心,知心亭、知青文化墙、凤凰阁石林、夜郎古甸、太极景观图、醉美坳上新农村示范点、太极洞宗教文化景观等景点组成。

1968~1979年,来自上海、遵义的知青230余人来到水河村,他们在这里开荒种茶、带领当地的群众一起种植茶叶,为凤冈县的茶叶产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目前,茶产业发展带动该村884户3512人增收致富,其中,带动贫困户121户352人稳定脱贫。

永安镇田坝村是凤冈县茶产业的龙头,这里出产的锌硒有机茶源源不断销往全国各地,并通过了欧盟481项检测指标出口欧洲,同时打开美国、加拿大和俄罗斯等市场。这里的农民种茶有收入、采收有收入、制茶有收入,在茶园景区开办农家乐也有收入。永安镇现有茶园面积52万亩以上,75%的老百姓都是茶农,有机认证茶园1.91万亩。茶叶加工企业74家,其中国家级龙头企业1家、省级龙头企业5家、获QS认证企业12家。省内外开设“凤冈锌硒茶”专卖店81间,在淘宝、天猫、京东商城等电商平台开设网店20个,茶区拥有经营茶庄6家。茶叶年产量达5100吨,实现综合产值5.4亿元。据统计,在该村2125户农户中,拥有千万元以上资产的达6户,百万元以上资产的达200余户,农民拥有家庭轿车600余辆,早已实现了户户通公路、家家奔小康。

凤冈县现有茶园面积50万亩(其中有机茶园面积5.18万亩)。2018年投产茶园45万亩,总产量达到5.5万吨,产值45亿元,综合产值70亿元。现有茶叶加工企业280家。拥有国家级产业化龙头企业1家、省级龙头企业32家、市级龙头企业44家;获SC认证企业96家、有机认证茶叶加工厂9家、出口茶叶企业9家。2017年成功进入中国茶叶博物馆馆藏,被列入首批100个中欧互认地理标志产品名单和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目录。在2018年中国茶叶区域公用品牌价值评估中, “凤冈锌硒茶”品牌价值16.49亿元,全国排名第44位。真正实现“茶叶改变凤冈”的目标。

都匀毛尖,香满人间

都匀毛尖是中国十大名茶,具有2200年种荼史、1000多年贡茶史、100多年品牌史,曾于1915年与贵州茅台同获巴拿马万国博览会金奖。素有“北有茅台、南有毛尖”之美誉。2018年,都匀毛尖荣获中国产业区域品牌价值十强;2019年又荣获全国绿色农业十佳茶叶地标品牌,成为贵州唯一入选的茶叶品牌,是当之无愧的贵州第一茶。

近几年,在中共贵州省委、贵州省人民政府主推“三绿一红”茶业领军品牌的战略部署下,都抢抓发展机遇,把茶产业作为一县一业主导产业,集中在抓基地、上项目、强加工,塑品牌上集中发力,聚焦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着力推进茶产业提质增效、转型升级、融合发展,都匀市茶产业继续保持了快速发展的良好势头。

截至2018年,都匀市茶园面积已达37.83万亩,其中可采茶园面积19.3万亩、有机茶园认证面积2.5万余亩、无公害茶园认证21.3万亩。茶叶总量为7224吨,茶叶综合产值为18.4亿元。

在决战脱贫攻坚之际,都匀紧紧依托荼产业带动农户脱贫致富。在2018年,都匀市新增茶园面积3000亩,有效带动了茶产业精准扶贫的大发展。通过新建茶园补助、荼青销售、茶园管护劳务费等方式,茶产业的发展带动了贫困户的脱贫致富。

绿色茶叶,贵州珍宝

近年来,贵州始终坚守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落实产业发展“八要素”,把茶产业作为贵州省的重要农业支柱产业来打造,加快茶业强省建设,助推脱贫攻坚进程。通过全省上下努力,茶产业现已成为贵州脱贫攻坚的主导产业、乡村振兴的重要产业、绿色生态的新兴产业,成为多彩贵州的一张靓丽名片。截至2018年年底,贵州省茶园面积达700万亩,投产面积561万亩,产量36.2万吨,总产值394亿元,连续6年排名全国第一。以铜仁、遵义、黔南、黔东南等茶区为主的武陵山茶园面积达到500万亩以上,已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国绿茶新金三角。

当前,贵州正以打造全国知名的茶叶品牌为目标,聚焦“贵州绿茶”,全力推进品牌建设。贵州茶按照工业化的理念,推行大生产与专业化分工,以大企业(集团)为平台,推动初精制分离以及拼配的数据化、智能化,确保贵州茶叶的标准、品质稳定,为开拓大市场奠定了基础。随着茶叶品牌的打响,贵州茶叶大量出口海外,2018年贵阳海关检验检疫出口茶叶2834吨,茶叶成为贵州继白酒、烟叶之后的第三大出口农产品。據了解,贵州新制(修)订的系列茶叶品牌地方标准,将水浸出物指标定在40%以上,高于国标(34%)6%;氨基酸含量3%~5%,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树立了中国绿茶的新标杆。此外,贵州还大力开展“清源行动”,在全国率先禁止使用水溶性农药,提出“宁要草,不要草甘膦”,禁限农药在全国55种的基础上提高到120种。率先建立茶叶质量安全监测网络体系,上线企业已有121家。创建“国家级出口茶叶质量安全示范区”9个,占全国总数的1/4,排全国第一位。

猜你喜欢

茶园茶叶贵州
《牛采茶叶》
2021年5月国际茶叶拍卖市场行情
咏松阳大木山茶园
茶园观色
“贵州制造”的前世今生
乱倒茶叶导致美国独立
西双版纳州:传统茶产业焕发新的生机
贵州教育出版社
印尼农业部拨款改善提高茶园产量
便携式茶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