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洒”“撒”:不要傻傻分不清
2019-06-26郝铭鉴
郝铭鉴
说到“洒”“撒”二字,有位朋友曾对我说,她傻傻分不清。这位朋友在一家航空报社工作?有一次他们拟了个标题——“把青春sǎ向蓝天”。到底用哪一个“sǎ”字呢,编辑部里争得不可开交。我和这位朋友经过一番讨论,把这两个“sǎ”字的用法,概括为三方面?
第一,人为的“sǎ”看对象。“人为的”,就是“sǎ”的动作和人有关;“看对象”,就是看“sǎ”的是什么,是液体还是固体,凡是液体的,用“洒”;凡是固体的,用“撒”。这方面的例子举不胜举液体的,比如说“洒水车”“一洒同情之泪”“抛头颅,洒热血”,固体的,比如说“撒糖果”“撒豆成兵”“撒出了一把红玛瑙”。这种用法和“洒”“撒”二字的本义有关。“洒”的本义是洗涤,自然离不开液体;“撒”的本义是抛米粒,对象原本是固体。需要补充的一点是,如果这个“sǎ”不是主动的“sǎ”,而是被动的“sǎ”,比如,“袋子破了,大米‘sǎ了一地”“一不小心,汤‘sǎ了半碗”,这种语境中,“洒”和“撒”都可以用。但为了记忆的方便,还是倾向于液体的用“洒”,固体的用“撒”。
第二,自然的“sǎ”看习惯。“自然的”,就是动作非人所为:“看习惯”,就是按照约定俗成的原则处理。生活中很多“sǎ”的现象,都不是人为的。比如,细雨洒在梧桐叶上,花瓣洒在院子里。这时候不管是液体还是固体,习惯上用的郁是“洒”。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一诗中,有“茅飞渡江洒江郊”一句,便是一个典型的例子。茅草并不是人抛撒的,而是秋风卷起来的,尽管茅草不是液体,杜甫用的还是“洒”字。这种用字习惯的形成,可能和“撒”“洒”的动作性有关。相比之下,“撒”的动作性强,是人的主观发力。所以,不是人为的动作,以不用这个“撒”字为宜。
第三,比喻的“sǎ”看语境。“比喻的”,就是“sǎ”不是一个真实的动作,只是一个生动的说法;“看语境”,就是看前后的文字关系。比如,毛泽东的《清平樂·蒋桂战争》中有一句“洒向人间都是怨,一枕黄粱再现”,毛泽东用的是“洒”字 而在我们前面提到的“把青春sǎ向蓝天”这个标题当中,则倾向于首选“撒”字。这两个“sǎ”都是比喻,但语境不同。前一句用“洒”,有像雨点一般落下的感觉,铺天盖地,密密麻麻,和天怒人怨、民怨沸腾有了形象的联系;而后一句中的“撒”,能体现昂扬、奋发的意志,有一种由下而上的力度和气势,可以把航空人的献身精神体现出来有时候,看语境还和相关词语构成有关?比如,“让我们播撒爱心”,和“播”字搭配,只能用“撒”,“满嘴喷洒污言秽语”,和“喷”字搭配,只能用“洒”。这些都是看语境决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