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奋乃静片联合氯氮平片治疗残留阳性症状精神分裂症的对照研究

2019-06-26张超张跃坤何丽

中国社区医师 2019年1期

张超 张跃坤 何丽

摘要 目的:探讨奋乃静片联合氯氮平片治疗残留阳性症状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对残留阳性症状精神分裂症患者男60例在已用氯氮平225 - 450 mg/d剂量不变的基础上,随机分为联合组和单用组,联合组给予奋乃静片(16 - 24 mg/d)合并氯氮平片(225 - 425 mg/d),单用组给予安慰剂和氯氮平片(250 - 450 mg/d)治疗,疗程均为12周。选取阳性与阴性症状评定量表(PANSS)和药物不良反应评定量表(TESS)分别对疗效和药物不良反应进行评估,于治疗前及治疗后第4、8、12周均各评定1次。结果:联合组自治疗第8周起PANSS总分及阳性因子分均比治疗前及单用组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5)。结论:奋乃静片联合氯氮平片治疗残留阳性症状精神分裂症患者,可明显消除阳性症状,疗效较好,不良反应少且依从性好。

关键词 残留型精神分裂症;阳性症状;氯氮平片;奋乃静片

临床治疗中,残留阳性症状为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单一加大原用氯氮平劑量治疗,疗效多不佳,并易出现药物相关不良反应;随意更换原抗精神病药物则可能出现较多药物治疗风险。对以残留阳性症状为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在沿用原氯氮平剂量不变的基础上,联用奋乃静片治疗,观察其疗效和安全性,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13年2月-2018年2月收治再次住院的精神分裂症患者60例,符合CCMD-IV的诊断标准,即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4版的诊断标准[1];均为男性;病程≥5年;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总分≥60分,阳性症状分≥30分;至少存在2个明显的残留阳性症状;排除合并躯体及脑器质性疾病、智能障碍患者;排除酒、药物依赖者及合并其他物质滥用者;排除入院前使用过吩噻嗪类药物者。按单双数随机平分成双数、单数组,签署知情同意书,患者均完成本研究。联用组(双数组)年龄26 - 51岁,平均(35.6±8.2)岁;病程5-33年,平均(16-2±7.3)年;氯氮平剂量225 - 425 mg/d,平均(330±90)mg/d。单用组(单数组)年龄25 - 52岁,平均(35.7±8.1)岁;病程5 - 32年,平均(16.4±7.6)年;氯氮平剂量250 - 450 mg/d,平均(345±95)mg/d。以上两组各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方法:治疗期间两组患者继续服用氯氮平。由专科医师将奋乃静片和安慰剂(淀粉)分别装入外观相同的1号、2号空心胶囊中,1号胶囊内每粒装奋乃静片16 - 24 mg,2号胶囊内每粒装淀粉1g。联用组服用1号胶囊,单用组服用2号胶囊。均每日早晚间各服用1粒,疗程12周。治疗结束后揭盲:采用PANSS和TESS量表,评定药物不良反应和药物疗效,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第4、8、12周各评定1次;同时对血常规、血清催乳素、肝肾功、血糖、心电图进行检查。一致性检验Kappa值=0.88。

统计学处理:将数据输入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t检验。

结果

PANSS评分在两组间的比饺:与治疗前相比,联用组自第8周末起PANSS总分、阳性症状分均明显降低(P<0.05),在第12周末的治疗时量表评分减分最显著(P<0.01);治疗后阴性症状分、精神病理分则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ANSS总分、阴性因子分、阳性因子分及精神病理分方面的比较,单用组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用组治疗8周及12周时PANSS总分、阳性症状分均显著降低(P<0.01或P<0.05),见表1。

两组不良反应比较:主要不良反应合用组有头昏、嗜睡;对照组有头痛、唾液增多、便秘,患者可耐受。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ES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常规、血糖、血清催乳素、心电图无明显异常,见表2。

讨论

残留阳性症状为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通常治疗效果不佳,原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氯氮平的继续长期应用,可能带来较大的不良反应。尝试配合选用一种对阳

讨论

卒中后癫痫是指患者在脑卒中后的一段时间内发生癫痫。确定患者在脑卒中前无癫痫病史,不是脑部以及其他代谢疾病引起的癫痫。本研究结果显示,60例脑卒中继发性癫痫的发病率是8.33% (5/60),大致同国内外文献报道的该病发生率相同。早发型癫痫是指脑卒中患者在发病后14 d内发生癫痫,迟发型是指超出14 d后发生的癫痫。据相关报道,癫痫的发生主要是因为患者自身的神经元异常放电引起的大脑暂时性的一种功能性障碍。癫痫发作具有突发性和重复性。本研究中,早发型癫痫81.67% (49/60),迟发型癫痫18.33% (11/60)。继发性癫痫的发病原因主要为出血性卒中和脑梗死(P<0.01)。早发型癫痫的脑出血能够引发血肿,会影响大脑皮质,使血管附近的组织供氧不足,神经元的稳定性遭到破坏,导致癫痫发作。早期脑梗死的脑组织供氧不足,而且缺血会改变神经细胞内膜的稳定性,而脑卒中后导致的颅内高压直接影响神经元放电功能[3]。迟发型癫痫大多与卒中后组织软化或坏死引起中风囊的机械刺激、梗死后血流动力学改变以及病灶附近神经变性相关[4]。本研究脑卒中后继发性癫痫大多是全面性发作,少数为部分性发作,而且大多数早发型癫痫患者的发病位置在皮层,其余部位少见。这说明人体皮质具有较为丰富的神经元,比较容易放电,皮质下树突较多,神经元较少[5]。所以,脑卒后继发性癫痫同病灶的大小不具有平行关系。所以,要及早预防和控制癫痫的发作。

本研究发现,脑卒中继发性癫痫的发生与脑卒中类型、时间和病灶位置有相关关系。所以,在临床治疗时需要充分结合患者的实际状况以确定合理的治疗方法,确保临床治疗效果良好。

参考文献

[1]何乃泉.60例脑卒中后继发性癫痫的临床诊治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2,(35):195-196.

[2]赵翠玲,韩冰,孙洪.脑卒中后继发性癫痫的临床特征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7,15(10):28-29.

[3]刘长河,孙雪.脑卒中后癫痫64例临床相关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0,12(2):20.

[4]程海军,吕建宁.脑卒中后继发性癫痫82例临床分析[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4,(4):453-455.

[5]梅华斌,MEIHuahin.脑卒中继发癫痫57例的临床分析[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2,25(18):2201-2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