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脑卒中后继发性癫痫60例临床分析

2019-06-26朱海桃

中国社区医师 2019年1期
关键词:发病机制临床分析脑卒中

朱海桃

摘要 目的:探讨脑卒中后继发性癫痫的临床治疗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脑卒中后继发性癫痫患者60例的临床资料,分析发病类型、发病率以及脑卒中各项相关性指标。结果:早发型癫痫81.67%(49/60),迟发型癫痫18.33%(11/60)。继发性癫痫的发病原因主要为出血性卒中和脑梗死(P<0.01)。结论:脑卒中后继发性癫痫与脑卒中类型、发病机制和病灶部位相关。

关键词 脑卒中;继发性癫痫;发病机制;临床分析

医疗技术的不断提升延长了脑血管患者的生存时间,脑卒中包括缺血性卒中和出血性卒中。脑卒中后癫痫是指脑卒中后出现癫痫发作,不包括具有癫痫病史和其他代谢性疾病引发的癫痫[1]。近年来,随着人口老龄化加重,脑血管类疾病的发病率不断上升,卒中后继发性癫痫现已是一种常见的脑血管并发症,损害神经功能,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命健康[2]。为研究脑卒中后继发性癫痫的临床治疗特点,本研究回顾性分析脑卒中后继发性癫痫患者60例的临床资料,探究脑卒中后继发性癫痫病患的发病类型、发病率以及脑卒中各项相关关系,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16年11月-2017年11月收治脑卒中后继发性癫痫患者60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符合国际抗癫痫联盟1981年痫性发作分类方案的诊断标准,均行头颅CT确诊,继发性癫痫结合1981年国际抗癫痫联盟(ILAE)诊断标准确诊,排除代谢类疾病导致的继发性癫痫。其中男33例,女27例;年龄41-83岁,平均(54.87±4.61)岁。排除癫痫发病史、脑卒中患者,排除其他系统性疾病患者。

方法:所有患者的临床各项数据均经病历回顾或随访收集。随访时间为卒中后12个月。本研究中所有患者均积极配合医护人员的治疗工作。针对早期发病的患者,给予短期口服卡马西平治疗。开始发作首日口服3次,剂量0.19g/次,从发病第2天起每天加量0.19g,服用次数与之前相同,但每日最高剂量≤1.29g,疗程30 - 90 d,直至癫痫症状有所缓解为止。针对迟发性发作的患者,则需要结合患者的发作类型和实际病情开展有针对性的治疗,持续治疗时间>180 d。治疗结束后总结并分析所有脑卒中继发性癫痫患者癫痫发作同卒中类型、病灶位置、发作时间之间的相关性。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8.0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比较采用方差分析与f检验,组间比较采用x2检验,P< 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60例患者经过抗癫痫药物治疗后,早发型癫痫49例(81.67%),癫痫症状已得到控制,10例患者的药物治疗时间<4周,停药后无复发。3例患者需要长期维持药物治疗;4例呈癫痫持续状态,其中死亡1例。迟发型癫痫11例(18.33%),经过<3个月抗癫痫药物治疗后停药且无复发6例,4例需要继续治疗。

本研究把癫痫发作当作卒中首发症状,癫痫发作后12例患者出现偏瘫,这种类型为卒中前型。15例在卒中后1天内出现癫痫,其中脑出血患者较为多见,20例在出现卒中后0.5 - 14 d内发生癫痫,即卒中急性期型。21例患者在这之后出现癫痫,即卒中后期型。

所有脑卒中后继发性癫痫患者中,41例为出血性卒中,其中基底节出血21例,脑叶出血11例,蛛网膜下腔出血10例。60例患者中,脑梗死16例,其中10例为脑叶梗死,6例為基底节梗死。60例患者中,3例为混合性卒中。

49例早发型癫痫患者的发病位置在皮层38例(77.55%),包括颞叶16例、额叶6例、顶叶8例、颞顶叶4例、顶枕叶3例、颞枕叶1例。49例早发型患者中,病灶位于皮层下11例(22.45%)。11例迟发型癫痫患者的发病位置在皮层7例(63.63%),其余4例(36.37%)位于皮层下。早发型癫痫的病灶位置与迟发型癫痫病灶位置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讨论

卒中后癫痫是指患者在脑卒中后的一段时间内发生癫痫。确定患者在脑卒中前无癫痫病史,不是脑部以及其他代谢疾病引起的癫痫。本研究结果显示,60例脑卒中继发性癫痫的发病率是8.33% (5/60),大致同国内外文献报道的该病发生率相同。早发型癫痫是指脑卒中患者在发病后14 d内发生癫痫,迟发型是指超出14 d后发生的癫痫。据相关报道,癫痫的发生主要是因为患者自身的神经元异常放电引起的大脑暂时性的一种功能性障碍。癫痫发作具有突发性和重复性。本研究中,早发型癫痫81.67% (49/60),迟发型癫痫18.33% (11/60)。继发性癫痫的发病原因主要为出血性卒中和脑梗死(P<0.01)。早发型癫痫的脑出血能够引发血肿,会影响大脑皮质,使血管附近的组织供氧不足,神经元的稳定性遭到破坏,导致癫痫发作。早期脑梗死的脑组织供氧不足,而且缺血会改变神经细胞内膜的稳定性,而脑卒中后导致的颅内高压直接影响神经元放电功能[3]。迟发型癫痫大多与卒中后组织软化或坏死引起中风囊的机械刺激、梗死后血流动力学改变以及病灶附近神经变性相关[4]。本研究脑卒中后继发性癫痫大多是全面性发作,少数为部分性发作,而且大多数早发型癫痫患者的发病位置在皮层,其余部位少见。这说明人体皮质具有较为丰富的神经元,比较容易放电,皮质下树突较多,神经元较少[5]。所以,脑卒后继发性癫痫同病灶的大小不具有平行关系。所以,要及早预防和控制癫痫的发作。

本研究发现,脑卒中继发性癫痫的发生与脑卒中类型、时间和病灶位置有相关关系。所以,在临床治疗时需要充分结合患者的实际状况以确定合理的治疗方法,确保临床治疗效果良好。

参考文献

[1]何乃泉.60例脑卒中后继发性癫痫的临床诊治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2,(35):195-196.

[2]赵翠玲,韩冰,孙洪.脑卒中后继发性癫痫的临床特征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7,15(10):28-29.

[3]刘长河,孙雪.脑卒中后癫痫64例临床相关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0,12(2):20.

[4]程海军,吕建宁.脑卒中后继发性癫痫82例临床分析[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4,(4):453-455.

[5]梅华斌,MEIHuahin.脑卒中继发癫痫57例的临床分析[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2,25(18):2201-2202.

猜你喜欢

发病机制临床分析脑卒中
厦门市5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重症病例临床分析
389例住院肺结核患者临床分析
痛风免疫遗传学机制研究进展
早期护理介入在脑卒中患者构音障碍训练中的作用
早期康复护理在脑卒中偏瘫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
脑卒中合并脑栓塞症的预防及护理观察
良肢位摆放结合中药熏敷降低脑卒中患者肌张力的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