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生海海》:英雄的秘密

2019-06-26戴文子

方圆 2019年11期
关键词:海海谍战麦家

戴文子

人生海海

作者:麦家

出版社: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出版年:2019年4月

在中国当代作家的序列里,麦家是一个绕不过去的独特存在。2008年他凭借《暗算》荣获第七届茅盾文学奖,2013年当选浙江省作协主席,2014年《解密》入选英国“企鹅经典”文库,作品被翻译成三十多种语言,使麦家一举成为国际出版界的宠儿,而根据其长篇小说改编的影视剧更是人气爆棚,开启了中国影视圈“谍战片”的新浪潮,收视率与口碑双制霸。然而,世俗意义上的成功并没有给麦家带来多少喜悦,反倒是恐惧与不适接连而至。谍战小说是麦家的醒目勋章,也是他这些年极力摆脱的标签。一系列的影视改编给麦家戴上了“中国谍战小说之父”的称号,可他平静的生活也被随之打破。

成功也是一种障碍

在创作上,麦家始终保持着一种“边缘人”的心态。以前他是埋头创作的“宅男”,成名之后不得不参加各种宣传活动,在植物园的写作地点也被媒体挖出,引来不少人慕名前去,害得麦家经常找不到写作状态。2011年出版的《刀尖》延续的是麦家过往的套路,从品质上来说依旧是一部水准之作,但麦家自己却直言“破绽百出”。

麦家坦言,谍战题材塑造了他,给他带来巨大名声,却也伤害了他的文学追求与抱负。“成功也是一种障碍,写多了容易自我重复,我不想再循着套路打转。”也是在2011年,麦家令人意外地宣布退出谍战题材,他没有继续走这条已得到验证的路,而是选择激流勇退,随后更是在当了一届作家協会主席之后便坚决辞任。从名利的高光和世俗的标准中抽身出来,这个中年男人最割舍不下的,还是自己最自在、最单纯的初衷:写作。麦家觉得,写小说就像过日子,幸福且残酷,“好小说像一棵树的成长,非得要扎深了根,历经生死跌撞,才能长成参天大树”。

和故乡的一次和解

在此以后很长一段时间里,麦家逐渐淡出大众视野,鲜出席活动,也没有新作问世,以至于连他的母亲都以为麦家的家里“已经揭不开锅了”。但这八年来,麦家的写作却从未懈怠。他要写一本关于故乡和童年的小说。这部作品对于麦家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也倾注了他大量的心血。就在作品即将完成之际,麦家仍在不停地修改文稿。虽然每次修改后都信誓旦旦地说“累了累了不碰了”,可第二天一大早他又会“失言”,继续“碰”稿子,反复思考和调整看似不够完美的细节。就这样,从 2014 年至今,历经5年打磨,七易其稿,曾被故乡深深伤害过的麦家,终于用写作达成与故乡、童年的和解,也完成对自己内心深处渴望到达的文学高峰的一次跨越。就像他的新作书名,人生海海,起落沉浮,潮落之后是潮起。

麦家的童年过得并不那么愉快,敌意、伤害、孤独是家常便饭。每天放学回家拎只篮子到山上去割兔草,一个人割完草回来喂兔子,兔子养大了把兔毛拔下来去卖,这就是麦家一年的学费来源。一般的孩子都是三五成群去做这些事,麦家因为家庭成分不好、地位低,没人愿意跟他一起。无人陪伴的孤独、物质的匮乏、被伤害的记忆,让故乡和童年成了麦家一直逃离和回避的东西。

麦家的写作之路,从13岁就开始了,一个偶然的机会,麦家在亲戚家的柴火堆里,捡到一本书,这本书一下打开了麦家的内心,也给他开启了一方视窗:原来自己生活的小小乡村外,还有一个宽广的大世界,还有很多人,在以自己不曾想象过的方式在生活。也是在那段时间,麦家收到了一个远方亲戚送的笔记本,如获珍宝的麦家从此开始了大量、长期地写日记。没有玩伴的麦家,将无人交流的情感都存放在文字里,文字成了他孤独童年的安身之所,也成了他写作最初的文字训练。直到1981 年,麦家才终于有机会离开家乡。

写作生涯的头二十年,麦家一直试图在逃离故乡和童年,最后却发现每个人都不可能真正逃离。后来随着年龄与阅历的增长,逃离的感觉少了,麦家想装下故乡。他不停地回望自己、打开内心,曾经一直想要摆脱的故乡,被文学一点点放回心里。童年所经受的苦难、伤害、仇恨,今天的麦家回忆起来都成了财富,使他能够一步步走到今天。这些过程和改变,都被麦家放到了新作《人生海海》中。

朴素生活中蕴含的风险与风光

如果说《解密》里从事破解密码的特殊职业者,以天赋极高的智商、孤僻冷漠的性格、幽深莫测的命运,吸引读者一路追看;《暗算》塑造秘密天才的依次登场、绝地厮杀,那么《人生海海》更多的是普通人的命运和朴素生活中蕴含的风险与风光。《人生海海》讲述了一个人在时代中穿行缠斗的一生,藏着日常况味,也有时间带来的仁慈。《人生海海》的故事,来源于麦家童年的一件小事。那年,麦家还只有11岁。一天下午,他与同学一起到生产队劳动,远远地看到一个老人,老人正在挑粪,看起来十分落魄。一个稍大点的同学告诉麦家:“别看那人现在生活窘迫,那个人其实上过战场。而且,他在打仗的时候……男人最重要的地方受了伤。”从那之后,这个人就一直生活在麦家的脑海里面,像个种子,种在他的心里。而这后来也成为了《人生海海》故事的核心,成为了《人生海海》中上校极力守护的那个秘密。

在《人生海海》里,麦家一如既往写人性,不过这次的写法要更加残酷现实。故事从缠绕着很多谜团的主人公“上校”展开,这位不知为何原因隐没在村里的上校,曾经风光无限,却因为一个看似微不足道的秘密而“败落”。而叙述的视角,来自一个十来岁的小孩。在“我”这个小孩看来,上校行为举止古怪,能扳着手指头一个个数来。想要知道秘密的人和藏着秘密的人都极尽所能达成自己的目的,可恨可气又可悲的小瞎子、聪明一世糊涂一时的爷爷、重情重义却引来流言蜚语不断的父亲等,他们与主人公的人生纠葛交缠,故事也在窥探欲与守护欲的对抗中快速推进。最终所有的矛盾都在一夜之间爆发,人物的命运也随之扭转。而几十年后,当初的孩童在海外历经世事变迁,再一次回到故乡,才真正揭开上校曲折人生的全貌。这个曾立功无数的传奇人物因为什么离开军队?后半生为何在村子里度过?又为何被人称作太监而不反驳,反而决定终身不婚?人生、命运的答案,都在这一刻揭晓。

《人生海海》的故事看似猎奇,但却与《苦妓回忆录》《睡美人》《黄金时代》等优秀的作品一样,性的外衣下藏着纯洁的内核,呈现着人性的荒唐与高尚。人性如此荒唐,以至于一个人会被最可笑的欲望、最莫须有的流言击垮,引发一连串悲剧;而人性又是如此高尚,能够支撑一个人在经历潮落的人生中坚守自己,静待潮起的那一天,尽管可能被别人贬为笑柄,那也是他坚持的英雄主义。

人们常说“戏我不分”,写小说到耳鬓厮磨乃至走火入魔,人物角色反而会从作家的笔端独立,日益强大,影响作家的潜意识。“生活让他穿越了生死恐惧和世态炎凉,变得大彻大悟,笑傲江湖。他知道怎样在风光处耀目,也知道怎么在卑贱中生活。”麦家曾如是说道。《人生海海》中几乎每个人物都经历过艰辛、抉择,最终找到自己与人生相处的方式。就像书名“人生海海”,它来自一句闽南方言,形容人生像海一样复杂多变,每个人都会经历苦难。而麦家的解读使这个词又更深一层:既然每个人都跑不掉逃不开,那不如去爱上生活。

猜你喜欢

海海谍战麦家
毛莠莠
AI谍变
和海海去放羊
沈安娜:按住蒋介石脉搏的谍战玫瑰
DECODING A SPY SAVANT
DECODING A SPY SAVANT
蚁多推山山也倒,人多戽海海也干——荣县生活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