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为什么输不起
2019-06-26孔沁刚
孔沁刚
没人愿当失败者
聂先生是一家户外培训机构的督导师,在一次家庭教育年会上与我共处一室三天,相谈甚欢。他告诉我,每年暑假他都会接待数百名中小学生,并与他们同吃同住,所以对孩子们的身心素质有较深刻的认识。说到中国孩子最显著的特点,他斟酌了一下词句,吐出三个字:“输不起。”
为了佐证自己的认识,他给我讲了好多夏令营里的故事。
9岁的小波因为象棋比赛输棋,当场翻脸,抓起棋子向对方的脸上砸去。
12岁的叶子因为唱歌选拔落选,痛哭了一晚,并执意要求退营。让人不解的是,叶子的父母居然同意了,当晚乘飞机赶来,第二天上午接走女儿。
10岁的阿鼎与营友比赛掰手腕,事先郑重声明自己输了就去死,吓得没人敢赢他。
14岁女孩晓枫在夏令营举办的成语接龙比赛中获得亚军,人们都为她高兴,可谁也没想到,她居然把走上前来向她表示祝贺的冠军获得者推倒在地,然后恶狠狠地吼道:“不公平!我才应该是冠军!我在学校就是冠军,没人能赢我!你算老几?!”
“闹得最厉害的是小泽。”聂先生忍不住边笑边说,“小泽是一个8岁的男孩,刚上小学二年级,虎头虎脑的,跟13岁的表哥一起参加夏令营。有一天,因为早操迟到,辅导员批评了他两句,扣了他所在小组2分,以示训诫。小泽当时没说什么,只是鼓着腮帮子生气。谁也没想到,这个小家伙居然在此后的一周里,独自实施了一系列的报复行动!往辅导员衣服上抹丙烯颜料,往辅导员水杯里吐唾沫,捉一只癞蛤蟆放到辅导员的皮靴里,等等,最恶劣的是往辅导员的咖啡壶里撒尿!对了,我是不是忘了说了?辅导员是个21岁的女大学生。”
我问:“对这样的孩子,你们怎样管教?”
聂先生耸耸肩说:“还能怎样管教?说服教育呗。小泽要求退还被扣的两分,还要求辅导员当众道歉。我们不能接受,否则夏令营就要失控。您说,现在的孩子怎么都这样输不起呢?一点苦也吃不得,一点委屈也受不得,真不知道家长都是怎么教育的。”
我笑道:“或许,家长也没办法,所以送到夏令营接受再教育,结果夏令营也被他们闹得鸡飞狗跳。”
聂先生说:“不瞒您说,夏令营早期规划了许多吃苦项目,重点培养孩子们抗挫折能力,后来都被砍掉了,因为孩子们不配合,家长们也有意见。有时候我想,如果没有挫折,不能适当模拟真实的社会生活,举办夏令营还有什么意思?干脆改成观光旅游算了。”
我说:“其实,没人想当失败者,想赢怕输是人类的正常心理,孩子也不例外。问题是,缺乏对挫折的容忍力,孩子早晚要吃大亏。”
容忍挫折做强者
聂先生说:“其实,我女儿玲玲也是一个输不起的孩子,平时在家陪她玩游戏,我必须让她赢,否则就会惹哭她。我知道这样不是办法,可又不知道怎么办。请问,心理学上对输不起是怎么解释的?”
我告诉他,所谓输不起,心理学的解释是意志软弱,承受挫折的容忍力比较弱。心理学认为,挫折是指人的行为或需要受到阻碍不能实现时所产生的情绪状态。挫折是每个人日常生活中都难免遇到的,有的人经受得住,有的人经受不住。这种是否能经得起挫折、是否能摆脱困境的耐受能力就叫容忍力。在遇到挫折的时候,有的人意志坚强,能够合理地调适自己的心理,使自己稳定地度过挫折期。而另一些人则意志软弱,不能正确地认识挫折和接受挫折,一步一步颓废下去。“未成年人的人生观和世界观都还没有形成,对各种事物的认识能力和分析能力也相对较弱,因此很容易产生挫折感。有时,一个极小的挫折也如同大难临头,使他们感到无法承受。”我说。
聂先生问:“无法承受的表现有哪些?”
我告诉他,一个人在受到挫折时的反应是多种多样的,总的来说有以下4种表现:
1.出现攻击性行为。前面提到的小波、晓枫和小泽的异常表现就是典型的攻击性行为。或许,他们此前在学校已经经受了一些小挫折,考试发挥不理想、被老师批评等,由于挫折不是那么明显,失落情绪日复一日地在心中积攒,没有发泄出来,终于在夏令营遇到了激烈的对抗,严重的挫折感突破了隐忍的临界点,后果自然有些严重。
“不可否认,目前学校的应试教育以及被应试教育裹挟的家庭教育,会给青少年创造许多体验挫折感的机会;换言之,孩子们都有脾气要发。”我说。
对我的评论,聂先生报以莞尔。
2.表情冷漠,内心绝望。当孩子产生挫折感以后,内心一定非常不快。久而久之,失落的情绪积累起来,生活态度消极的人就转化为冷漠。冷漠的表现是不爱参加学校的集体活动,对什么事情都不感兴趣,极少说话,内心充满了失望甚至绝望。比如,有的孩子因为成绩不理想而整日愁眉苦脸,不爱和大家在一起谈话、玩乐,变得孤独内向。
“我猜,您在夏令营中一定没少碰到这样的孩子吧?”我问。
聂先生迅速点头:“太多了!这样的孩子连玩都不会,往往是到了夏令的最后几天才进入状态,所以总是恋恋不舍。作为家长,我觉得这样的孩子很可怜,还不如像小波、晓枫那样发发脾气呢,至少发完脾气他们心里能舒服一些。”
3.行为变得幼稚。在遇到挫折不能承受时,有的孩子变得歇斯底里,如上文提到的小波、晓枫,这种行为实际上是一种病症,病源和症状都带有幼稚性。另外,有的儿童因为买玩具的要求得不到满足而就地打滚,或是扯着大人的衣服又哭又闹,这种行为也是容忍能力差,经受不起挫折的表现。
“我女儿玲玲下棋耍賴也属于此类幼稚表现。”聂先生不无忧虑地说,“想想真让人担心,明年她就要上小学了,会遇到多少挫折啊,要是再不增强意志品质,恐怕中学没毕业就要得抑郁症!您有没有培养挫折容忍力的方法?”
失败乃成功之母
我告诉聂先生,孩子输不起的后果,从长远来看必然是彻底的输,所以,家长有必要采取有效措施,帮孩子迈过这个坎。具体可采取以下五步骤:
第一步,与孩子共情。当孩子遭遇挫折,比如考试得了70分,委屈得直哭,家长柔情安慰多半不管用,必须动用“共情”这个亲子沟通的法宝,就是讲一个或编一个自己经历过的,跟孩子的经历相似的,但一定要悲惨一百倍的故事。“爸爸上小学的时候,有一次考试犯了跟你一样的错误,没看到试卷的反面也有题,结果只得了58分!全班就我一个不及格啊!那人丢大了!现在想想脸都发烫。”听到这里,孩子会想,爸爸这么厉害都考过58分,那我的70多分真不算啥了,于是情绪基本平复。
第二步,建立正向思維。心理学家研究显示,大多数人在遇到挫折时,会选择五种反应:攻击、退化、压抑、固执与退却——把失败当成一项纯粹的负资产,对自己一味地责备和否定。而正向思维的人则认为这就是真实的世界,是每个人成长的必经之路,并善于总结失败的经验教训,愈挫愈勇。培养正向思维应该从娃娃抓起,让孩子从小知道“失败乃成功之母”这个道理。引导孩子把自责的情绪转移到如何解决问题的思路上来:这样做不成功,下次可以试试另一种方法,如果还不成功,还有其他几套方案。通过这样的方式,孩子会形成一种习惯性的反应模式——相信方法总比问题多,此路不通,他路必通。
第三步,演示多元竞争。不可否认,孩子的天赋存在差异,不排除反复受挫也达不到成功的可能。这时候,需要让孩子理解世界的多元化,不必执着于某一领域的竞争。每个孩子的自带基因里都有一定的优势和劣势,而未来是一个多元化竞争的时代,如果有条件,尽量给孩子更多的学习体验,培养全才很难,但总能发现一些适合孩子的舞台。无论什么样的舞台,只要有掌声存在,孩子就能找到自信,不会因某一方面的失败而否定自我。
第四步,培养规则意识。比如下棋,没有规则就没法玩,所以遵守规则就是游戏本身。教孩子遵守规则,除了正面教育,还可以反其道而行之。有位妈妈陪6岁的儿子下跳棋,儿子输多了不开心,要求妈妈让让他。妈妈答应了,故意输了好多盘。最后儿子不答应了,对妈妈说:“妈妈你下棋认真点,要不多没意思啊!”妈妈这是用实际行动告诉儿子,有输有赢才好玩。
第五步,专注于解决问题。暂时性失利之后,通过努力,下一次赢回来,这是振作信心的根本信念。很多失败,其实离成功很近,只在关键节点缺一点点技术。家长若能适当介入,教孩子一些核心技术,便能助推孩子成功。比如,第一次玩滑梯的孩子,不敢从高高的滑梯上下来,或者是第一次没滑好不敢再继续,父母要怎么做呢?可以告诉孩子,咱第一次玩,不知道怎么玩,玩不好没关系,咱先看看别人是怎么玩的。然后带着孩子边看边总结要领,还可以示范几次,然后就可以在滑梯下头展开你的怀抱,鼓励孩子滑下来。这样一来,孩子慢慢就会知道,碰到困难时不用担心和逃避,因为他可以通过自己的观察、思考和学习、尝试等,去逐步克服困难。
聂先生听后大喜:“太好了,回家就照方抓药,培养玲玲的挫折容忍力!今年的夏令营,我会建议领导增加几个挫折教育的项目。”
我提醒道:“培养孩子的挫折容忍力千万不可矫枉过正。对于孩子而言,从出生到长大,本身就是一个充满挑战和挫折的过程,家长只需要帮助孩子处理好每一次或大或小的挑战与挫折,小到一次喝奶、一次摔跤、一次打针,大到一次批评、一次考试失利、一次比赛被淘汰等,让孩子从中获得营养与力量,就已经足够了。”
【编辑:陈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