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语文课程不重视现象之我见
2019-06-25施筱锋
施筱锋
摘 要:大学语文作为一门人文性很强的学科,在大学教育中的地位应该是毋庸置疑的,开设大学语文的目的也是为了进一步地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以备在踏入社会之前更好地练习“听、说、读、写”的基本技能,养成正确学习祖国语言的好习惯。大学开设语文课程存在着些许弊端,学校的不重视,加上开设语文课程的课程量较少,一些教学模式还停留在古老的灌输式教学,没有一个可以建立起来的体系。如何解决大学语文课程教学的问题,当然语文教育界有了很多的方案去解决这个问题,“体验式”教学法就是其中一个比较好的办法。
关键词:大学语文;弊端;“体验式”教学;习惯
一、大学语文课程教学的一些弊端—引起大学语文教学的杂乱
(一)学校课程安排的不当
大学语文跟初高中语文的待遇不一样,作为一门公共课,各高校并没有对其有太多的要求,其地位也是处在可有可无的边缘,有些学校在一些文科专业开设了大学语文这门课程,但是安排的课时却少之又少,导致教师也是稀里糊涂的教下去,最后到考试之前匆忙的划一下范围就潦草了事。
(二)教师对大学语文的定位错误
大学语文,开设这门课程的目的是为了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更好的掌握祖国语言,在原有的基础教育的基础上做提升的。一些教师误以为大学语文在本质上和初高中语文没啥区别,就是初高中语文的一种延伸而已,所以采用的教学方法也比较单一枯燥,使学生产生厌恶的心理,甚至一些学校在教学大学语文课程的方法还是延用初高中的那一套模式,那这必然会导致大学语文教学的失败。
(三)上课模式的问题
大学语文的大课堂模式,大多数都是一两百个人在一起上课,加上教学模式的单一枯燥,老师讲不清,学生不想听甚至听不见,严重影响了大学语文的教学效果,一些学习祖国语言的好习惯反而被丢弃了。
(四)开设语文课程的专业较少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共涉及 125个专业类和专业,其中有106个专业类和专业设置有通识教育课程,这一情况说明当前高等教育界对通识教育的高度认可。在这一标准中,明确开设大学语文课的,有9个专业类和专业,对大学语文均定位为通识教育课程。而其它的专业类和专业,则没有明确说明是否开设大学语文课。[1]
二、“体验式”教学的来源、特点以及运用
(一)“体验式”教学的来源
来源有杜威的经验主义、夸美纽斯的教育思想等。国内而言,“体验式”教学更多来源于国人对于情感的研究,特别是语文这一课程,学习语文的过程不单单是背诵、朗读、写写这些,仅学会这些也只满足了学习“听、说、读、写”这一特点,连语文课程的“工具性”都没达到,学习语文更多的是情感的体验,体验情感,感受文化的熏陶。就语文课程反方面来说,“体验式”教学更多的还是在初始阶段,中小学的运用相对多,到了大学却更少了。
(二)“体验式”教学的特点
学生由被动变成主动,老师不再是牵着学生的鼻子走,学生有足够的空间去自己探索,自己感受。教师只是从旁指导,学生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学习方式,自己评估等。从“听、说、读、写”的基本技能到实现语文课程的“工具性”的特点,学生处在真实的环境下,在学习过程中自然而然会使用所学的语文知识,在使用中又提高自身原有的知识水平,反复,学生在原本的基础上加強了自身“听、说、读、写”的训练,更是达到了语文课程这一“工具性”的要求。学生获得的知识不单单是书本上的知识,在体验中,无论是去实地体验还是课堂上一种虚拟的体验,在与人的互动中,学生学到的知识是一种超越以往的,一种全新的活知识。
(三)“体验式”教学的运用
一种是课内的体验,一种是课外的体验。运用最多的是课内体验,课外体验毕竟要占用课内的时间,在中小学的语文课程中使用肯定是不现实的,大学变得适用,因为大学生的各项智能都远远高于中小学,处在学校和社会的中间阶段,课外体验反而更好的训练语文知识,锻炼各项技能。
课内体验,课内体验主要分为几个模块去进行,课前的准备(ppt、视频、图片、音频等等,教师设置情境对话,分组讨论,辩论赛等)
课外体验,它没有时间、空间限制,生活就是学习,陶行知先生说“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提倡教学做合一,和我们这边所讲的体验式教学有异曲同工之妙,认为人不能死读书,要在生活中学习,体验式教学正是从人们最基本的生活去实地体验。而语文课程又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在具体的生活中,这两方面可以更好地被展现出来。
大学语文课程无论是之前还是现在都是处在一个尴尬的境地,这也许是大学教育的后遗症,也许是社会所造成的,我们应该去探究通过哪些途径去改变这个局面,在学校上?教师身上?还是教学的模式上?学校的改变有助于课程的安排,教师的改变也影响上课的效果,教学模式的改变更有助于更好的教学,从而反过来推动大学语文课程。
参考文献:
[1]韩建立.《国标》视域下的大学语文课程性质与定位[J].武陵学刊,2018.11,43(6):121-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