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旧时手帕

2019-06-25潘爱娅

思维与智慧·上半月 2019年6期
关键词:林妹妹手帕鼻涕

潘爱娅

手帕是什么时候从衣兜里消失的?已经没了具体记忆。只知餐巾纸走进生活之后,也没刻意的摈弃,手帕就自然不见了。想当年,谁人没一条手帕?哪怕再穷的人也会扯块破布塞在衣兜里。

少时,拥有一条漂亮、质地高档的手帕,是足可以在伙伴们面前显摆显摆的。我突然想到自己曾经拥有过的,一条粉红色丝绸手帕。那是一位大城市来的贵客,送给我的小礼物。从来都是用布帕擦鼻子的我,不承想突然拥有了这样“高贵”的丝帕,激动得心都要跳出来。当时的心情,我现在还能回忆得出。

对青年女子来说,手帕不仅仅能用来擦污,也是种装饰品。记得,那条粉红丝绸手帕我一直舍不得用,直到自己辫子长到腰部时,才拿它把两只辫子连在一起,再结成蝴蝶结。那只粉红的蝴蝶在腰后就那么一直翻飞着,不知引来了多少艳羡的目光。

我由手帕联想起了母亲。爱面子讲究仪表的母亲,身上是从来不缺一条干净手帕的。她常跟儿女们说,从一条手帕可以看出一个人的邋遢或干净。手帕洁净,说明那人勤劳爱清洁。相反,一条手帕掏出来脏污污的,一看就令人恶心。

母亲还常给孩子们讲故事,讲从前女子是怎么利用手帕装饰自己。她说她们那年代,年轻女子穿旗袍和绣花鞋,走路不能风风火火,要轻轻巧巧地讲究姿态的娴静。那时手帕也精致,有绸缎的,有白竹布挑花的,有苏绣有十字绣的等等,非常好看。

早上起床,穿好旗袍,必定要拿条漂亮手帕掖在腋下,把手帕一角掖进扣袢里,大部分露出来。身腰袅袅,手帕飘飘,那好看是不亚于把手帕扎在辫子上的。母亲认为,她们青年时代的打扮,要比现在的年轻人有品位。我知道,那是母亲在怀旧。

见过有些老年人,把手帕随便掖在斜襟褂子的纽扣上,并不好看,我以为那是为了方便省事。听了母亲的讲解,才知道原来那是前代人的习俗,被那些老年人保留了下来。

母亲说,给漂亮女子做装饰的手帕,一般不好意思用来揩脏。擦过了鼻涕又掖在旗袍上必定不雅,因此另外还会有备用的手帕藏在手袋里。

说穿了,手帕不过是一块布,有的地方叫手绢。最常见的作用是用来擦鼻涕和脏物的,因为随身带着用起来方便,所以人人必备。在实际生活中,它不仅仅是用来揩脏,其作用的广泛会涉及到方方面面。

孩子在野外没带帽子时,母亲常把一方手帕搭在孩子头上遮太阳。孩子乘凉时如没穿兜肚,母亲也会拿条手帕搭在孩子肚脐上,说是遮个风。妇女串门,碰到要好的要送点小吃的,往往就是拿条手帕把东西包着带回家。居家过日子的女人所有的手帕,基本上都是为了耐用实在,布料也以结实为主。像那绸缎手帕,也只有不做粗事的富贵人家女子才会佩带。

一条手帕,在农人手里是抹汗的,在孩子手里是擦鼻涕的。而在青年男女之间,摇身一变,又成了爱的定情物。

《红楼梦》里贾宝玉送两条旧帕与林妹妹。林妹妹细心揣度,情意缠绵中揣出深意,遂写出《题帕三绝》。林妹妹获悉情变后,泣泪滴血,焚诗毁帕命归黄泉。此帕令多少痴情男女涕泪不止啊!

“不写情词不写诗,一方素帕寄相思,心知接了颠倒看,横也丝来竖也丝。”这首民歌能在民间广为流传,就是因为手帕在爱情中所起的作用。據说,把自己的相思和心事寄托于手帕上,利用手帕传递情意,以手帕为媒介而定情,自古就是民间的习俗,并且形成了一种文化。这样价廉物美的爱情婚俗文化,对于现代的年轻人来说,可能是无法想象的。

我想,随着手帕的远去,失掉的可能不仅仅是爱情文化,更有那生活中可歌可恋的点点滴滴。

(编辑  紫菀)

猜你喜欢

林妹妹手帕鼻涕
花花草草染手帕
洗手帕
手帕游戏1、2、3
鼻涕瀑布
林妹妹在2018
激活与“林妹妹”
受不了
大象会吃到自己的鼻涕吗?
狠撕“柔弱林妹妹”标签请叫我率性蒋老板!
陪你去拍婚纱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