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刍议农村小学数学“学困生”的转化策略

2019-06-25李银

读写算 2019年1期
关键词:转化对策成因学困生

李银

摘 要 数学“学困生”在农村小学普遍存在,他们对数学学习兴趣淡薄,学习态度消极,进而产生自卑感,严重影响着身心的发展。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实施,让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已渐渐成为广大教师的普遍共识,同时也是大家关注的难点。因此,研究和分析“学困生”的形成原因,寻找解决策略是当前农村小学数学教育教学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 学困生;成因;转化对策

中图分类号:A,S152.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9)01-0159-01

原国家教委副主任柳斌说:“学校要十分重视对差生的转化工作,转化一个差生与培养一个优秀生同样重要、光荣、有价值”,素质教育就是要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个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都能得到应有的发展。但在实际的教学中,许多教师往往有这样的同感,讲了很多遍的问题,学困生还是不懂,或是一知半解,这些学生在学习上有明显的困难。针对这一现象我对此作了一些研究,摸索出了一些方法和措施。现就如何转化农村小学数学“学困生”,谈谈自己在教学实践中的几点体会。

一、了解学困生的成因,做到心中有数

每个学困生的情况各有不同,家庭教育环境更是差异较大,因此利用课堂学习、课后作业及交流等途径,全面掌握每个学困生的思想动态、学习现状、能力水平,掌握他所能达到的学习程度,哪部分知识点存在思维障碍,学习态度及习惯如何,父母及家庭教育氛围等等,从点滴熟悉掌握他们的学习情况,做到心中有数,才能有的放矢地进行帮扶转化教育。

二、家校联系,形成教育合力

家长是学生的第一任老师,也是对孩子影响时间最长的一位老师。因此,孩子的学习态度养成、学习习惯培养等,都与家庭教育有着直接的联系。“学困生”的家长在对待学生的态度上、教育方法上或多或少都有其不科学的地方。如果不改变家长对待学生的态度、教育方法,那么老师对“学困生”的转化效果就会大打折扣。所以,老师一定要取得家长的配合,家长、老师拧成一股绳,共同搞好“学困生”转化工作。教师要在充分调查的基础上,针对不同类型的家长,采取不同的措施。

三、尊重和“赏识”学困生,唤起学习的积极性

学生犹如一个巨大的宝库,蕴含着巨大的能量。教师犹如一把钥匙,如果钥匙能把宝库打开,就是一把好钥匙,而“学困生”要想获得成功并非一件容易的事情,当他们获得成功时,教师要及时给予鼓励。有了鼓励,学生才能树立起自信和自尊。

一般来说“学困生”的自尊心是很脆弱的,经受不住刺激,渴望老师对自己“以诚相待”,不歧视,不讽刺,不打击,不揭短。学困生有一个怕遭冷落的共同心理。因此,只有对“学困生”抱有诚挚的爱,平等的尊重,才能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热爱学生,融洽的师生感情是转化学困生的思想基础和前提。在教学过程中,要把爱生的情感投射到学生心里。比如:在数学课堂上,老师提出问题时,随之对后进生投去一个充满信任的、亲切的目光,一张和蔼可亲的笑脸等都会在他们心中掀起波涛。老师心中有“学困生”,“学困生”心中才会有老师,师生感情上的一致性,会引起双方信息的共振,此时学生的接受能力最强,教学效果最佳。

四、正确的思想教育会培养、激发学困生的学习动力

一般说来,“学困生”的学习动力不足,他们往往缺乏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经常处于被动的学习状态,也缺乏刻苦钻研精神和克服困难的意志,更缺乏学习的信心,认为“努力也学不会”有破罐子破摔的思想。因此,对于学困生学习动力的培养和激发有着特殊重要的意义。在教学中,应结合所学内容向学生进行理想教育,介绍名人的先进事迹等等;帮助学困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觀、价值观。

五、加强学法指导,帮助学困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

虽然有些“学困生”有兴趣,也肯下功夫,但是他们的数学成绩却总是上不去。其重要原因就是他们缺乏数学学习方法,不会对信息进行加工储备,不会反思调控自己的数学认知过程与方法。教师要逐渐让他们掌握数学的基本学习方法和学习技能,培养他们善于灵活应用各种方法去学习数学的能力,从而使他们慢慢地对数学学习产生兴趣,驱使他们主动地调整自己的思维,不断地展示自己,优化自己、发展自己、提高自己,能较大幅度的提高“学困生”的数学成绩。只有这样,才能较好地转化数学“学困生”。

六、耐心引导,持之以恒

“学困生”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因此转化工作不可能一蹴而就。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心平气和,因材施教,尊重学困学生,营造一个相对轻松、和谐、民主、平等的教学氛围,提高学困生的参与意识,注重培养学困生良好习惯的培养。开始对他们可以适当降低要求,先端正学习态度,教育他们按时、认真完成作业;然后从基础抓起,重视对基本概念的理解、计算能力的提高,逐步培养他们分析、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他们理解力差,掌握教材所花的时间,要比大多数普通学生要多得多。对于新知学习他们往往不去理解,死记硬背,记得慢、忘得快。对此,教师要花时间辅导。怎样解决辅导的时间问题呢?一是让学优生自愿与他们结成“一帮一”对子,利用活动课或课与时间进行作业辅导。“学困生”有进步,优生和“学困生”都能得奖。二是利用电话联系解决他们的问题,并规定不管什么时间每问一个问题能得一个五角星,久而久之他们自己也能主动请教,学习的积极性也提高了。但由于他们的基础弱、接受能力差,进步是缓慢的,因此教师必须有足够的耐心。

总之,“学困生”的转化工作是一项长期工程,只要我们广大教师能够付出足够的爱心和耐心,并辅以行之有效的方法和方式,一定会得到回报的。

参考文献:

[1]周玉仁.小学数学教学论[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2]李献林.学困生心理特征与教育[M].人民出版社,2008.

猜你喜欢

转化对策成因学困生
用爱和机智帮助学困生转化
垛田形态多样性的自然成因探索
自相似视角下相对贫困成因分析
基于青少年心理特点的校园欺凌成因及对策
浅谈转化学困生的几点体会
罗素悖论的成因
罗素悖论的成因
用爱托起明天的太阳
小学数学学困生的转化问题研究
学校教育视角下的初中数学学困生成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