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当前中学德育教育实效性探究

2019-06-25郭任斯

读写算 2019年1期
关键词:方法探讨实效性德育教育

郭任斯

摘 要 德育教育在近些年来越来越受到大家重视,德育教育对一个人的品质塑造是十分重要的。而在这个过程中,老师在德育课堂上的引导很重要,但是学生的参与性也十分重要,这样也更有利于学生生从小就开始意识到身体的成长过程,关注自身,保护自己。而学生德育课堂教学方法的创新选择恰恰就是针对这些特点产生的。

关键词 中学课堂;德育教育;实效性;方法探讨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9)01-0029-01

本身德育课堂的开设是一件符合现代对于教育理念的要求的事情,关于德育课堂的开设越来越受到重视,这不仅仅体现在大学,中学的课程开设上,在很多学生课堂上也得到了充分的重视。因为学生课堂对于一个学生的影响是很大的,它不仅仅是文化知识基础的奠基过程,也是很多思考模式,逻辑理念的培养过程。

一、目前中学德育教育的进步和困境

(一)德育教育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德育教学方法是基于一定的教学目标来进行的方法尝试探讨,其中学生德育课堂其实是针对学生的特点来进行解决方案的制定的。因为在学生阶段,学生对于知识的学习兴趣并没有完全被激发出来,相较于沉闷枯燥的环境,对于生动化的新鲜环境更加有兴趣,所以学生德育课堂就是在尽可能的给予学生生们一种新鲜感,保持住学生生们的学习兴趣,能够主动的对学习产生乐趣,对以后的学习发展奠定下一个良好的基础。此外学生德育课堂情境创设也是一种教学上的创新,尽管说是针对学生们的特制进行的研究解决方案,但其实这个理念可以应用到很多的教学中。

(二)德育课堂教学手段的原始

但是针对学校建设上的诟病,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难以集中注意力,对枯燥的纯说理性的讲解就很难产生兴趣。但是现在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思维还是停留在以往的状况上,在方面的拓展活动和实践活动上都没有新的尝试,而且尽管说现在互联网的发展速度也很快,但是真正全面走进初中课堂,真正运用到教学当中的,还是少之又少,而且发挥出来的作用性也没有预想当中的大。所以一方面单纯希望学生们能够提升的能力,但是有没有进行新型方法的探讨和創新,一昧的指望学生们能够主动地接收课堂知识的教育,这其实是不太现实的。其实知识学习能力,甚至于理解内涵和吸取经验的提升,其实都是在故事当中来带给学生感悟,但是课堂一项重视的不是故事而是总结出的理论得到呈现,但是这种理论知识的教育方式其实是压抑了学生对课程学习的兴趣,是初中课堂教育手段的原始带来的不良反应,是对于课程教学方式的陈旧沿袭。

二、增强德育课堂教育实效性的方法探讨

(一)注重教师引导和集体效应的重要性

德育教学方法的探索要有着一定的理念规则支持,在这过程中要注重教师的引导和集体效应的和谐,在学生德育中开展拓展训练的过程中,老师作为引导者,学生作为参与者,在训练互动的参与中不可避免的互相进行接触交流。其实这对于学生生们也是一个成长的方面,关键在于它不再是单纯的讲解知识上的一方阐述,一方聆听,它更多的是需要集体或者伙伴合作,在老师手把手地指导交流中进行学生德育课堂活动的参与,在这个过程中也是锻炼了学生生们人际交往的能力。在另一方面,学生生们在与伙伴的互相交流合作中,也学会了人际交往的能力,感受到合作与集体团结的价值,这会使学生生们在未来的成长过程中,更加有主动交流的积极性和人际交往的能力,这也是德育教学方法的不同给学生带来的不同的成长,也是德育教学的目标意义。

(二)创造轻松的学习氛围

其实更多的学生对初中课的不感兴趣一部分是可能是因为不了解带来的,另一部分还有可能是因为课堂在讲解知识时课堂气愤的过于严肃,使得学生感觉到压抑和沉闷,所以很难抱有积极的心态认真听讲。所以老师们在进行讲课时要适当调节课堂气氛,增加一些互动环节,让学生主动地参与课堂学习。而且在讲解上可以大范围的利用到故事讲解替代理论讲述,在讲述故事的时候就可以多多增加讲述故事的趣味性和悬疑性,老师要打破沉闷,构建一堂趣味和知识同在的课程其实老师也可以进行引导学生生们进行自我创造新游戏新规则,在已经耳熟能详的游戏上加上新东西,增强趣味性,在这个过程中其实也是在培养学生生们的创新意识,打破原有的束缚,创造出新的东西,养成一种不同看待事物的角度。这种培养创新意识的活动未必不是学校尝试的一种好办法,在学生们接受教育的初期,就开始着重注意到学生们创新意识的培养,保持住这份纯真的质疑性,这份现在极度珍贵的思想的自由性,和面对生活与工作可以事半功倍的创新能力。这也是强调德育教学方法创新的意义所在,德育教学方法的适用的确会对整个德育教学活动产生较好的作用效果,对于德育课堂的教育成果产生不一样的意义。

三、结语

以上针对学生德育课堂教学效果的分析,不管是从教育的初衷来看还是从对学生产生的各方面影响来看,其实都是具有鼓励性质的,都让人们看到了教育的多样,在之后的教育上都是值得推广的。

参考文献:

[1]孟玲云.当前中学德育教育实效性的探究[J].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05):85-87.

[2]王瑛.中小学德育实效性的概念?判断及主要影响因素[J].教育科学,2014(2):44-48.

[3]刘天娥,龚伦军.中学德育教育现状及提高德育实效性的措施[J].教育前沿:综合版,2018(10).

猜你喜欢

方法探讨实效性德育教育
“主讲主问主评”工作法:提升党课教育吸引力实效性
利用微视频提高小学美术教学实效性的实践与研究
精梳巧练 理性分析——提升小学数学复习课实效性的教学策略
试论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企业研发支出会计处理探讨
优化作业设计 提升数学教学的实效性
初中科学课程中利用情境教学法渗透德育的探讨
浅析小学校园文化的德育教育
初中政治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渗透分析
德育在新传媒时代播音主持专业教学中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