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你的问题是“想太多”

2019-06-25刘柳

妇女 2019年4期
关键词:负性内向过度

刘柳

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有了强烈的自我怀疑倾向,总是过度担忧自己是不是有什么心理问题,抑或是担忧自己的某些表现是不是“正常”的。然而这种过度的自我关注、自我担忧反而成为了真正的问题,因为它会令一个人变得十分敏感。当一个人变得敏感了,就很容易令自己原本正常的身心状态变得“失调”。

“想太多”的本质,是一个人总会不自觉地将过去成长经历中的“负性”事件中的体验,“重复的”、“非理性的”在当前的生活情境中重现。“重复的”指的是,不管现实中的事件多少次证明了自己的担忧是无意义的,但他们还是会一次次地在相似的情境中产生同样的焦虑和担忧;“非理性的”指的是,一旦他遇到和过去的负性事件类似的情境,就丧失了理性的判断能力,会产生很多不符合现实的推测、夸大性的担忧。

-2-

在这里不妨提出一种概念,即认知的“内向化”和“外向化”。“内向化”指的是我们思考问题时的方向,倾向于向个体的内在、心理、人格等这些方向;“外向化”指的是我们思考问题时的方向,倾向于外在的、客观的、现实的等这些方向。最好的看待问题的方式,是将“内在”和“外在”这两个方面同时兼顾,但现在的问题在于,许多人的思维方式过度的“内向化”。

举一个很典型的例子:一个人对于工作有恐惧,他害怕领导,和同事的关系不好,对于工作也总是拖延、不想去做,内心觉得很痛苦、很焦虑,他想知道怎样才能不焦虑。那么通过继续探究我们会发现,这个人之所以在工作中会这样,最根本的原因在于他没有掌握熟练的工作技能,所以工作做不好,担心被老板开除,担心被同事嘲笑。这其中的问题在于,当事人通常好像完全意识不到自己的种种负面情绪,是由于工作技能不到位这个客观原因导致的,而不是他自己的心理和情緒出了什么问题。

如果一个人的思维只会内向化,而不再考虑外在的因素的话,这才是真正的问题。

-3-

这种完全“内向化”的思维方式,类似于“过度的自我关注”,过度关注自己会得到什么、失去什么、成为什么。这种关注一旦过分了,就会令人被自身的种种欲望所裹挟,变得非常敏感。一点小事就会引起当事人产生非常强烈的情绪,比如悲伤、恐惧、愤怒、焦虑等等。心理状态长期处在“敏感”的位置上,外界的一切对他来说都会是需要花费很多精力去应对的“大事”。

当一个人处于“想太多”的敏感之中时,事实上他自身就已经处于一种十分混乱、缺乏有效自制力的状态里了。如果这种混乱到达一定的程度,这个人的行动力和心理秩序在实质上就会完全瘫痪了。

还有一个导致人容易“想太多”的原因,就是——太闲了。人如果太清闲了,就特别容易胡思乱想。“闲”的内涵不只是说一个人总是无所事事,还包括总是过着固化的、重复性的生活。

-4-

那么说到底,“想太多”的这种“病”该怎么治呢?

首先要降低强烈的欲望和自我关注,对人生中的一切秉持一种“处之泰然”的态度。其次是不要令自己的生活过于清闲和重复化,培养一些兴趣爱好,让自己已经陷入常规化的生活多一些新鲜的色彩和刺激。再有就是,在分析问题的时候,要注意归因的“多元化”。譬如前面所举的那个在工作中非常焦虑的例子,他要做的是先集中精力提升自己的工作能力,通常情况下,外在的现实问题解决了,心理问题也会随之消失。如果这个时候心理状态还是很糟糕,再从“内在”的角度出发也不迟。

世上本没有那么多的事,问题和烦恼的来源,在于有时我们自己“内心戏”太多了。

猜你喜欢

负性内向过度
内向的你
无痛分娩用于初产妇的临床效果观察及对负性情绪的影响
画与理
Do you share too much online? 你是 “分享控”吗?
A song in his heart 心中的歌
安宁疗护对老年肿瘤临终患者主要照顾者负性情绪及心理应激的影响
非负性在中考中的巧用
过度保护会剥夺幸福感
当下流行“过度病”
抓住特征 剖析本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