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动组穴与透穴刺法治疗颈心综合征医案举隅

2019-06-25卞也王立存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下半月 2019年2期

卞也 王立存

【摘 要】 颈心综合征是指由颈椎疾病所致的心血管疾病表现的一组综合征。临床主要可见头晕、恶心、汗出、呼吸困难、心悸、胸痛等症状。西医治疗一般采用注射封闭、手术或牵引等治疗方法;中医则采用中药汤剂、推拿、针灸、拔罐、针刀、穴位注射等疗法。李志道教授的互动组穴与透穴刺法临床上常用于颈心综合征患者的治疗。该方法是李教授在中医理论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临床经验而总结的,可同时治疗心系疾病的症状也可以治疗颈椎的根本问题,达到标本同治的效果。

【关键词】 颈心综合征;互动组穴;透穴刺法

【中图分类号】R245 【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1007-8517(2019)4-0069-2

颈心综合征是指由颈椎疾病所致的心血管疾病表现的一组综合征,临床主要可见头晕、恶心、汗出、呼吸困难、心悸、胸痛等症状,故当患者未做进一步检查时很容易误诊为心血管疾病。

颈心综合征主要有以下5种发病学说:交感神经紊乱学说、颈神经根刺激学说、椎动脉-延髓-交感神经学说、神经免疫内分泌学说和脊髓或脊髓血管神经受压学说[1]。故发病机制可能有以下几点[2]:①颈椎间盘突出、局部骨赘或椎间孔狭窄使支持前胸壁感觉和运动的C4~C7脊神经受压而产生心前区疼痛;②脊神经前根受压,在该神经支配区引起深部“粗感觉”性质样的疼痛;③牵涉痛,颈部的疼痛病灶通过受累的脊神经前根在远处无该神经根支配的区域产生疼痛;④自主神经受累,颈交感神经节发出心上、心中、心下神经构成心交感神经丛,支配心脏的活动和血管舒缩。

西医治疗一般采用注射封闭、手术或牵引等治疗方法;中医则采用中药汤剂、推拿、针灸、拔罐、针刀、穴位注射等疗法。以增大颈椎间隙,减轻压迫,缓解肌肉紧张等。

李志道教授的互动组穴与透穴刺法临床上常用于颈心综合征患者的治疗。该方法是李教授在中医理论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临床经验而总结的,可同时治疗心系疾病的症状也可以治疗颈椎的根本问题,达到标本同治的效果。

李志道教授为天津中医药大学教授,从事针灸临床及教学工作50余年,治学态度严谨,熟谙经典,博古通今,临床经验丰富,形成了独特的学术思想。李志道教授对经络腧穴有其独特见解和用穴规律,临床疗效确切。现将李教授治疗颈心综合征的临床医案一例介绍如下,以飨同道。

1 验案举隅

患者,武某,女,45岁,于2017年9月15日初诊。主诉:间断心前区压痛感伴胸闷憋气10年余,加重半月。现病史:患者于就诊前10年无明显诱因出现心前区压痛感,伴后背疼,胸闷憋气,未行任何检查及治疗。后间断发作,疼痛可忍受。自诉天气寒冷时症状加重,发作时,活动肩部、颈部可部分缓解。偶有疼痛难忍,自行在项背部贴敷膏药,可有缓解。半月前患者自觉症状加重,胸闷、疼痛持续难忍,遂去某三甲医院心内科就诊。查心电图、心脏彩超未见异常;颈部CT平扫示:1.颈椎生理曲度变直,局部稍反凸,寰齿关节左右间隙稍欠对称;2.颈椎骨质增生;3.C3/4~C6/7椎间盘后突出(继发相应水平椎管狭窄)。就诊于李志道教授门诊。刻诊:痛苦面容,心前区压痛感,憋气,项背部疼痛,颈部活动如常。西医诊断:颈心综合征。中医诊断:痹证。

治疗:互动组穴[3]与透穴刺法[4]。①取手三里、外关、中渚、外劳宫穴。首先嘱患者选择舒适姿势坐于治疗床上,常规消毒后,取0.25mm×40mm毫针于患者左前臂针刺外关、手三里,右手背部针刺中渚、外劳宫,针刺四穴后分别行针至出现酸胀感,此时两位医者同时在患者左右两边持续以高频率、小幅度捻转手法行针,并要求患者反复活动头及颈部至最不舒适的位置,行针半分钟后结束互动并出针;②丘墟透照海、内关透间使、郄门。嘱患者取仰卧位,常规消毒后,取0.3mm×75mm的毫针,从丘墟穴进针,针尖对着照海穴后方约3分的位置,保持进针方向,在照海穴后方皮下摸到针尖即可。取0.25mm×40mm毫针从内关穴以45°夹角透刺向间使穴,郄门穴直刺,两位医者于患者两侧,双侧手臂均予针刺,行针至局部出现酸胀感后,同时以小幅度慢频率捻转行针,并嘱患者随医生行针做深呼吸运动,互动1min后出针;③项背部透刺,即背俞穴透夹脊穴。嘱患者俯卧位,于项部及上背部,沿椎体两旁旁开1.5寸斜刺,针尖向椎体方向,留针30min。一周4次,针刺1周后,疼痛缓解,治疗10次后,患者心前区压痛感缓解,疼痛基本消失。嘱其平时注意颈部保护,避免受凉与外伤等。后于门诊间断巩固治疗,随访半年,未复发。

按语:本案患者症状为心前区、项背部疼痛,憋气等,为典型的心绞痛表现。但患者心脏检查未见异常,并且活动肩颈部时,疼痛可以得到缓解,遂考虑该病是否为颈椎因素而引发。结合该患者CT检查,颈椎影像学改变,且为C3/4~C6/7,所以该患者应该诊断为颈心综合征。

2 方法分析

李志道教授常说“经络所过,主治所在”。中渚、外关是手少阳三焦经的腧穴,其经脉“上贯肘,循臑外上肩,而交出足少阳之后”,手三里是手阳明大肠经腧穴,其经脉“上臑外前廉,上肩,出髃骨之前廉”,并交汇于大椎。外劳宫为经验用穴。故四穴合用能更好地缓解颈项酸痛、颈筋挛急、肌肉僵硬等症状。互动疗法,可以更好地治疗患者颈椎问题。

丘墟穴为足少阳胆经的腧穴,胆经的经别过心而上循头部。照海穴为足少阴肾经腧穴,其经脉“络心,注胸中”。故丘墟透照海,两穴共用,增强刺激,可以更好地缓解胸闷憋气等症状。因针体需从踝關节的骨骼中穿过,针刺时较难一次成功,故临床应用时李志道教授一直强调进针位置与方向。李老根据其临床经验与反复实践得出,首先,注意进针方向,针体需与丘墟穴和照海穴共成一条直线,其次为针刺位置,在外踝前下方凹陷最明显处刺入,且保持针尖对准照海穴后方约3分的位置,便可顺利透刺。

《灵枢·邪客》云:“心者,五脏六腑之大主也,精神之所舍也,其脏坚固,邪弗能容也……故诸邪之在于心者,皆在于心之包络也。”内关穴、间使穴和郄门穴均为手厥阴心包经的穴位,其经脉“起于胸中,出属心包络”,应用同经组合穴,加强作用,濡养心脉。

3 小结

颈心综合征在临床中所见不少,根据患者的症状体征,以互动组穴与透刺针法为基础,可视患者症状轻重加减取穴。若以胸闷等心系症状为主症,可另加心经、心包经腧穴;若以肩颈部疼痛较甚为主症,兼见胸闷憋气等症,可加肩三针、天宗等腧穴;或将治疗频率增加至每日一次,均可帮助患者缓解症状,达到较好的疗效。

参考文献

[1]孙建峰,段俊峰.颈心综合征的研究现状[J].临床军医杂志,2009,37(4):719-922.

[2]张卫斌,罗陆一,栾杰男.颈心综合征研究进展[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08,6(12):1440-1442.

[3]王俊婷,黄馨仪,李志道.李志道教授互动组穴治疗颈椎病[J].光明中医,2016,31(7):931-932.

[4]林右翎,孙环宇,李兰媛,等.透穴组方针刺互动法治疗心悸30例[J].中国针灸,2014,34(10):977-978.

(收稿日期:2018-12-21 编辑:杨 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