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核心素养背景下时事资源在高中政治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2019-06-25余茂竹何寅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19年2期
关键词:高中政治核心素养课堂教学

余茂竹 何寅

摘要:随着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成果的发布,核心素养理念正在逐渐深化至各学科领域。时事资源作为高中政治教学的重要资源之一,在新形势下,如何将时事资源更有效地运用于高中政治教学中,是提高政治学科教学质量的必然要求。本文分析了核心素养背景下时事资源在高中政治课堂教学的应用中存在的问题,然后针对问题提出了相应对策,以期能够引起行业内的重视,促进时事资源在政治教学中的有效应用。

关键词:核心素养;时事资源;高中政治;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9)01-0041

思想政治是一门德育课程、五育之统帅。在高中政治课堂中渗透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时事资源,有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接下来我们对核心素养背景下,时事资源在高中政治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情况进行分析。

一、时事资源在高中政治教学中的应用现状

1. 学生对时事政治兴趣不高

时事资源对于学生了解国内外形势,了解国家大事,培养社会责任,形成世界眼光,具有重要意义。政治学科理论性强,难免枯燥,更多的学生不愿意接受政治知识,对时事资料也缺乏兴趣,他们更愿意关注娱乐新闻。还有不少学生认为高中阶段学习任务重、压力大,没有时间了解新闻时事,甚至产生抵触情绪。

2. 教师对时事政治的应用能力有限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时事资源能否在政治教学中得到有效应用,主要取决于教师的政治素质。然而个别教师选择时政材料时随意性强、缺乏针对性,有的与书本知识联系不紧密,有的不能很好地贴近学生生活实际,有的与学生的认知水平不相符。个别教师对时事政治的理解能力有限,讲解过程制作表面文章,不能剖析本质,将简单问题复杂化,学生如坠云里雾里,课堂效果差。

二、时事资源在高中政治教学中的应用对策

1. 合理选取时事资源

课程资源的选择对思想政治课教学效果具有重要的影响,所选的时事材料必须具有以下特点:第一,科学性。所选材料必须真实可靠,不能为满足学生的猎奇心理,故意夸大或歪曲事实。第二,导向性。高中生处于获取知识、形成道德观念、法律观念、政治立场和态度的关键时期,教师在选择时事材料时,要注意选择具有教育意义的材料,向学生传递正能量,有目的地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第三,贴近学生实际。事实材料的选取应来源于学生丰富多彩的实际生活,易于学生接受和理解,这样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时事的热情,让政治课堂教学更加高效。

2. 利用时事新闻导入新课

为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快速进入学习状态中,教师可结合教学内容,选取恰当的新闻事件作为导入,引起学生注意,从而展开教学。例如:2018年9月16日据新华社报道:强台风“山竹”在广东沿海登陆,受台风影响,深圳、海南多个车站、多条线路停运,预计我国华南大部分地区将有大到暴雨,政府相关部门轮班值守,积极备战,确保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这则新闻可用于《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第一框“世界是普遍联系的”的新课导入,具体分析受“山竹”台风影响,交通停运,人们的生活受此影响,内陆地区也被牵连,说明世界是普遍联系的。同时,这则新闻与学生的生活密切相关,易于学生理解,能使学生从生活实际、亲身感受来理解哲学,从生活到哲学,再用所学哲学思维去更好地指导生活实践。同时也让学生感受到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增强政治认同,坚持政治路线,激发爱国情感。

3. 利用时事热点贯穿整个课堂教学

一节课中如果所用的时事新闻过多就有可能显得过于零散,有堆砌之嫌,反之如果能找到一则案例并对其深入挖掘,或者用一条线索把相关时事串联起来,让学生在整体性的时事分析中掌握知识、提升能力,做到理论与实践的统一。笔者在尝试将时事贯穿整个课堂教学也曾做过一些探索。

如在必修4《实现人生价值》第一框“价值判断与价值追求”第一目“自觉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中,可以选取当下热点话题“北京住房公积金新政”展开。近几年来,住房限价限购措施陆续出台,2018年9月发布的北京住房公积金新政策被称为是史上最严公积金政策。

上课伊始,教师介绍房市背景,同时幻灯片播放新政相关新闻,激发学生兴趣,导入课堂,然后以记者采访提问的方式,分阶段设置情境,要求学生分角色进行讨论回答。(1)学生扮演教育部相关负责人接受采访。讨论“国家为什么要推行住房公积金新政?”市场的变化决定政策需要改变,体现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社会历史性。(2)学生扮演采访普通市民接受采访,可分为北京市民、房地产开发商、外省户籍居民以及学生等。回答“你如何看待住房公积金新政,支持还是反对,原因是什么?”不同人的看法各异,体现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个体差异性。(3)让学生扮演专家智囊团、人大代表接受采访,讨论“如何看待大家的不同意见,做个总结”,体现如何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以及应遵循的标准。

4. 利用时事政策总结升华课堂

在一堂政治课将要结束时,可选择时事作为总结,对课堂的主要内容起到升华的作用。例如在必修1《企业与劳动者》第二框“新时代的劳动者”中,运用习近平总书记语录结尾,如“幸福是奋斗出来的”“撸起袖子加油干”,既体现了劳动者为适应市场需求应艰苦奋斗,提高综合素质,又激发学生刻苦学习、努力奋斗,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的热情。紧紧围绕政治核心素养,落实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

总而言之,在核心素养背景下的政治課堂教学中,应注重对时事资源的有效应用,把时事教育贯穿于政治课堂中,培养学生关心国家大事、积极参与社会生活、分析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同时教师要努力提高个人能力,优化教学内容,推动新课改的进程。

(作者单位:①湖南省岳阳市平江县第二中学 414500;②湖南省岳阳市平江县第二中学 414500)

猜你喜欢

高中政治核心素养课堂教学
简约化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索
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融入
数学开放题在初中课堂教学的探索
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初探
高中政治教学中对多媒体手段的有效应用
高中政治教学中的“错题管理”研究
高中政治互动教学有效应用研究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