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得“意”不可以明事、明理

2019-06-25谢佳燕

考试周刊 2019年33期
关键词:行文主旨中心

摘 要:高考考试大纲明确规定:“内容充实,中心突出”。这强调了“中心主旨”是考场作文内容的关键。笔者认为,高中作文教学中应教会学生行文时需时刻围绕文“意”,点明主旨,否则不可以明事、明理。设法点明主旨,方法多种多样,笔者在高中作文教学中结合自己所教学生的习作具体例谈。

关键词:作文教学;文“意”;点明主旨

苏东坡云:“不得意不可以明事,此作文之要也”,“意”就是作文的中心主旨。纵观近几年的高考作文,但凡佳作,除了文辞优美流畅,层次结构清晰外,往往都是中心突出,内容有明确的指向性。这样的作文,评卷老师自然就会給予高分。高考考试大纲对作文的“基础等级”做出明确规定:“内容充实,中心突出”。这就强调了“主旨”是考场作文内容的关键。集中、鲜明地亮出作文的主旨,紧扣“意”乃作文之第一要务。笔者认为,高中作文教学中应教会学生行文时时刻刻围绕文“意”,点明主旨,否则不可以明事、明理。设法点明主旨,方法多种多样,笔者在高中作文教学中结合自己所教学生的习作具体例谈。

一、 行文结构中点明文“意”

(一) 开篇开门见山,引出文“意”

开篇点题,将中心思想和盘托出,可以达到突显中心的目的。例如美惠的作文《愿君逞一时之慢》的开头这样写:“慢,是一种专一的态度。因为慢,刘震云的小说经得起推敲;因为慢,高应美的三圣宫历经百年还精妙绝伦。慢工方能出细活,注重品质,才是匠心。唯愿诸君抛开浮躁,逞一时之慢。”

作文主旨是写“慢工出细活的工匠精神”,而开头的这一段话,有效统率了全文,引出了文“意”,中心非常突出,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二)结尾卒章显志,强化文“意”

例如小漫在作文《压力效应》的结尾这样写道:“春天的大树之所以能挺拔屹立,无非是因为它能承载住繁枝茂叶的重量;海底的鱼之所以能自由存活,无非是因为它承受住了海底两万里的压力;许许多多的人之所以在生活的坎坷中不断前行,皆因他们为梦想注入了现实的重量。做人不能得过且过,一点压力也不给自己,负压前行,方能经得起风浪,直挂云帆济沧海!”

在文章结束的时候作者由物及人,把人应“承受压力”这一深刻主旨明确地呈现出来,精确强化了文“意”,完美结题。

(三)文中场面描写,紧扣文“意”

写人记事的作文,都是由一个或若干个场面(以人物活动为中心的“动态”画面)连缀而成的。因此,写好场面,是出色表现人物、突出主旨的前提。

运用最多的方法是借助想象脑补场面细节,让画面呈现出来。如伊睿的作文《静静呵护一朵花开》列举了作家川端康成的事例,这样写道:“此时,我的脑海中浮现出一个画面:在那清冷的月光下,一位叫川端康成的作家,用一只手轻轻呵护着海棠花娇柔鲜嫩的花瓣,将此刻的光影种植在一方素纸上,虔诚地静静地呵护一朵花开。”

作者并没有借助更多的写作技巧,完全以场面取胜,以情动人。环境氛围的概括,以及后面川端康成朴素简单的动作极富表现力,把作家专注于作品创作的场景表现得真实可感,紧扣中心文意“用一生执一事”,深深打动了阅卷老师。

二、 行文修辞中点明文“意”

作文写作中定会运用到多种修辞手法,所以可以有反复点明、设问点明、对比点明、排比点明、引用点明、比喻点明等。

例如文微在作文《老师,爱无上》中这样写道:师者,传道授业,爱无上,君不见“绚烂两代人童年,花白了麻花辫”的支月英,三十六年的坚守带给孩子;君不见“她失去了双腿,却给自己插上了翅膀”的张丽莎,义无反顾把生的希望留给学生;君不见“师至尊者人之楷模”的孟二冬,自甘淡泊地投入到援疆教育的事业;君不见“一双恪尽职守、无私大爱的手臂张开”的谭千秋,用生命诠释爱与责任的师德灵魂……作者将反复和排比相结合,明确点明师爱的伟大,语言整齐,富有气势,扣题清楚。

又如戈津的作文《中国,君子之国》:“何为君子?小则‘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大至‘以天下之忧而忧,以天下之乐而乐,在古代君子无疑是德行修养都极高的人,而如今的‘正能量‘最美‘点赞不正是现在中国君子的所作所为吗?”设问、对比,亦古亦今类比,淋漓尽致地升华了主题。

而苑靖在作文《在宽容友善的路上》这样写:“安德鲁·马修斯说,一只脚踩扁了紫罗兰,它却把香味留在那脚跟上,这就是宽恕。”这个引用再加比喻真是优美精妙,灵性十足。

三、 行文表达中点明文“意”

写作中还会运用到多种表达方式,所以可以有抒情点明、议论点明、叙述点明、描写点明等。在此,仅举一例。智韵在作文《2018之爱等待2035之约》的结尾这样写:“时代在变化,物质会流逝,但我希望无论未来的你们所处的科技有多发达,金属器材有多冰冷,都别舍弃爱的炽热,爱人民,爱社会,爱国家!而我会带着2018时代的爱在2035等同样18岁有爱的你们!”这样的叙述和“爱”的抒情不仅中心主旨明确,而且表达亲切自然,升华了全文。

作文主旨是否突出,中心是否明确,写作文“意”是否清楚,点明主旨的作用巨大,为此也应注意:首先,点明主旨应是文章写作的顺水推舟,水到渠成,不是刻意为之,切忌拔高;其次,主旨表述要集中精炼,不可拖泥带水;再次,中心立场要鲜明,不能含糊其词,模棱两可。

总之,只要认真审题确立中心,并时刻谨记行文不得“意”不可以明事、明理,综合运用各种方式方法,即使写作“文无定法”,我们也必能写出主旨鲜明、中心明确的优秀作文,从而取得更好的作文成绩以及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参考文献:

[1]叶黎明.写作教学内容新论[Z].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2(12).

[2]2014年高考考试大纲——语文(新课标版)[M].教育部考试中心,2014.

[3]2018广东高考年报[N].广东省教育考试院,2018.

作者简介:

谢佳燕,广东省肇庆市,广东省肇庆市高要区第二中学。

猜你喜欢

行文主旨中心
剪掉和中心无关的
在打造“两个中心”中彰显统战担当作为
思维有支架 行文有范式
如何避免行文平淡无奇
主旨演讲
记叙文的选材与主旨
《湘江青年法学》行文体例与注释规范
《锦衣少年行》周行文:没有能与不能,只有想与不想
别让托养中心成“死亡中心”
平淡真实显主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