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疑引思 彰显高中语文课堂魅力
2019-06-25王静
摘 要:开展高中语文教学时,对具有启发性和趣味性的提问的设计,是语文教师所要重视的问题,因为这些问题的设计不仅可以调动学生的思维能力,还可以培养学生的智力;它还可以反映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这是培养学生能力的关键。语文教学中需要研究一定的艺术,不仅需要学习学科的自身规律,还要区分不同的教学目的,设计不同的教学方法。而众多的教学方法中,设疑引思尤为重要。
关键词:设疑引思;高中语文;魅力
一、 设计新颖问题,激发兴趣
人们都有好奇心,而强烈的好奇心会让人们充分注意外界信息,这些好奇心还可以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所以,课堂上的提问需要讲究方法,如:在提出问题时要考虑提问的方式,适当改变提问的角度,使得提出的问题可以让学生引发深思,能够激起他们的好奇心。当然,那些传统古老,平淡无常的问题,还是不要出现在课堂中。比如:“四个季节都有什么特点?”这个问题,我们会发现,当学生回答问题时,答案有很多种,但是当你改变一种方式进行提问时:“请让学生说出春,夏,秋,冬季表现人物行为的句子。”在这个时候,学生会很顺利找到它。比如说,老农在地时辛苦的劳作,刚刚洒下种子,这就可以体现出春耕的特点。
二、 注重课堂提问的互动性
课堂提问在大多数情况下指的都是教师对学生的提问,这是不符合课程标准的,其实,课堂上学生也需要向教师提出质疑。这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方法。因此,学生在阅读文本时会有不同的反应,会有疑问,学生之间的差距可以通過同伴之间的互助形式得到补偿。比如:在教授《沁园春·长沙》时,你可以采用同学互动的方式,同时教师还要对文章的内容进行简单的讲解,让同学们主动参与到课堂的讨论之中,提升课堂参与度,活跃课堂气氛,提升课堂效率。
三、 问题要难易适度,适合学生
教师在设计问题时,要充分考虑到问题的难易程度。教师提出的问题过于容易或者过于困难,所有这些都对学生的学习产生了负面影响,使他们无法进行互动学习。因此,问题的难易程度要由学生的认知能力来决定。只有符合学生认知的题目,学生才可以结合自己的学习经验,按照套路进行思考,并找到答案。通过这种方式,可以确保学生经过自身的努力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案,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因此,这要求教师在编写课程时要认真设计问题,把握问题的难度,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事先预测学生可以轻松回答哪些问题,以及思考后可以回答哪些问题。还能让学生体验解决问题时的快感和养成善于思考的习惯。
四、改变心理状态,使问题具有激发性
应该指出的是,我们在这里所说的“激发性”不同于以往的“矛盾性”。矛盾性其实质是从学生思维的对立面引导其争议和讨论,而无须变换问题的提出方式;而激发性的本质是教师推断学生的思维并使其对学到的或未学习的知识产生争议。如在《林黛玉进贾府》一文的教学中,我们可以让学生默默地阅读文本,掌握林黛玉的人格形象,总结他们的人格特征;然后让他们欣赏视频片段,这样他们就可以找到电视剧中人物与著名作品中人物的区别,然后提出问题思考差异的原因,然后再考虑一下。“在塑造人物时,对文学作品还是影视作品更为有益吗?”这样,既可以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可以深刻理解学生的文学艺术价值和表现力。
五、注意语言准确性并保持问题的确定性
所谓的“确定性”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问题的设计在语言上一定要准确,不可以模棱两可。第二是问题的设计要尽可能考虑到学生的思维水平,不可以忽视学生的思维差异。如在说明文《中国石拱桥》开始教学之前,老师们经常会问“学生们,今天我们来看看这篇文章如何描述中国石拱桥。”这样的问题并不能反映学生阅读或学习的内容,也没有考虑到学生思维方面的差异。因为教学的一个重要部分是课堂提问,可以说课堂的教学过程实际上是由几个问题组织的。因此,教师在课堂上提出的问题质量关系到课堂教学的质量以及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课堂问题的严谨性,课堂问题的互动性是影响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因此这就要求在课堂上设计高水平、高质量的问题,帮助学生学会思考。
六、 总结
新课程标准规定我们需要根据学生的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来设定目标。这对学生的语文课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为了追求更好的课堂效果,引导学生学会主动思考,教师不能设计那些华而不实的问题,应当设计一些能够提升学生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的问题,切实提高高中语文课堂魅力。语文仿佛一杯芳香四溢的茶,品尝一口,动人心扉,回味无穷,因此,现代语文教学应该是教师传授语文魅力的过程,学生的学习过程必须伴随着思维,而学生思维的意义和价值,大多取决于教师课堂提问的设计水平。今天,随着新课程的发展,课堂提问具有不可替代的意义。作为教师,课堂提问艺术越来越受到重视,通过问题的设计,让学生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得到更全面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马寿荣.语文也用“疑”兵之计——略论高中语文合作学习中的课堂设疑策略[J].现代语文,2017.
作者简介:
王静,贵州省遵义市,贵州省遵义市第十七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