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下广西壮族传统节日糯食文化影像专播机制研究
2019-06-24黎林红
【摘要】广西壮族传统节日糯食文化的影像传播,主要是以专题片、纪录片为主,传播形式单一,传播内容也停留在浅层,传播范围以族内传播为主。在新媒体环境下,应发挥影像传播的形象性、直观性、创新性和保存的长久性,构建完善的影像传播体系对其进行引导,实现糯食文化保护和传播的双赢。
【关键词】新媒体;广西壮族传统节日;糯食文化;影像传播
广西是壮族的主要聚居地,稻作农业是壮族根本的生产生活方式,稻米是其饮食文化的主角。稻米分为粳稻和糯米,糯米在壮族传统节日饮食中担当“主角”。党的十九大提出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决定了文化自信在整个民族文化发展中的重要地位。饮食习俗是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媒介,糯食在壮族地区具有独特的内涵和民族文化意义,是中华民族传统美食文化的一部分。因此,对糯食文化的挖掘和传播,有利于构建民族形象,增强文化软实力。
一、新媒体下广西壮族传统节日糯食文化影像传播的必要性
QuestMobile2019年7月23日发布的《中国移动互联网2019半年大报告》显示,短视频用户规模大涨至8亿。从微博的“图文“时代,再到快手、抖音等强调“声像”的短视频时代,影像传播成为民俗文化传播的主要方式。影像传播以图像和声音为媒介,在运动的时间、空间里传递信息,把图像、颜色、文字、声音等因素叠加起来创造了一种直观传神的艺术形式。[1]以壮族文化为例,我们想了解壮族的铜鼓文化、稻作文化、饮食文化、服饰文化、歌吁文化等,可以通过阅读相关的文献书籍、参加壮族的节庆活动实现,但是这些会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而影像传播可以突破时空的界限,它可以记录、可以跨时间、跨空间传播。在新媒体时代,影像传播成为我们了解壮族糯食文化的必然选择。
二、广西壮族传统节日糯食文化影像传播现状
在已出版的有关壮族饮食文化的著作中,主要是从民俗学角度探讨其特色、文化内涵及饮食观的变迁。而从传播学视角出发,对“饮食文化”所进行的研究还是很薄弱的。对于影像传播,笔者在知网中输入“广西壮族饮食文化的影像传播”进行检索,并未搜索出任何相关资料。可见,当前对壮族饮食文化影像传播的研究还是很薄弱的。糯食文化的影像传播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电视媒体与短视频平台共同传播
当前,关于糯食文化影像作品的传播,主要是通过电视媒体和短视频平台来实现。电视媒介主要以民俗纪录片和专题片的方式进行传播。如于2016年在广西卫视首播的专题片《广西故事》,里面的《民风传情》篇就展现了广西壮族的民族风情,其中在对民族节日的介绍中,对节日中的糯食习俗进行了展现:而大型电视纪录片《美丽广西·魅力八桂》也已开机,该纪录片也将完整展现广西各个世居民族的文化传承与发展轨迹,亦包括壮族传统节日中的糯食文化。而短视频平台的传播主要是以抖音、快手等APP为传播渠道。以抖音为例,其传播互动性强,准入门槛低,内容生活化、个性化,但在对壮族糯食文化的影像制作上,出现拍摄技术欠佳、内容简单,仅拍摄糯食的制作过程,没能挖掘出背后的文化意蕴,没能体现出糯食是稻作文明的延续,是壮族农业节奏演变的见证。
(二)通过传统节日的电视、网络直播方式进行传播
在传统节日仪式中,参与者需参与到仪式现场中,才能够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而在新媒体时代下,人们可以通过电视、网络直播的方式随时随地观看直播。如广西电视台就联合广西移动,通过SG+VR +8K超高清技术,对今年的广西传统节日“三月三”面向全国观众进行直播,直播内容包含赶歌圩、赏美景、尝美食等。观众可以通过直播,了解到“三月三”这天,壮族人都喜欢制作五色糯米饭,通过选用上等的糯米,将可食用的各种颜色的野生植物汁放在糯米上進行搅拌,即成红、黄、黑、紫、白五种颜色。新媒体下,电视直播、网络直播成为传统文化的传播方式之一。
(三)族群内的人际传播为主
糯食文化的传播范围主要还是以族群内的人际传播为主。如在壮族传统节日仪式中,壮族人民会拍摄节日中所食糯食的制作工艺、糯食用于祭祀的仪式过程、及糯食的共享过程等。这些影像作品主要是通过微信进行传播、分享,这种传播更多的是局限在族群内的人际传播,具有偶然性,传播的内容少,范围窄。同时,电视、网络的直播也更多地是侧重庆祝仪式,大部分受众并没有注意到其中的糯食文化。而广西饮食文化的族外传播较为成功的就是《舌尖上的中国》,该纪录片介绍了广西柳州酸笋和柳州螺蛳粉,使螺蛳粉传播到族群外。但是关于糯食文化的族群外传播,并没有专业的影像作品,传播力度弱。
三、广西壮族传统节日糯食文化影像传播路径
关于广西壮族传统节日糯食文化的影像传播,主要还是以专题片、纪录片为主,传播形式单一,传播内容也停留在浅层,传播范围也是局限在族内传播为主,传播作用非常有限。因此,需构建完善的影像传播体系进行引导。
(一)传播内容应丰富化、专业化
糯食在壮族传统节日中的呈现,并不是偶然的,是稻作文明在当代的延续。在影像传播上,不应仅仅停留在糯食的制作过程、制作工艺上,还应对其背后的文化进行挖掘、传播。如壮族在三月三以五色糯米饭上坟、四月初八用五色糯米饭祭祀牛王、端午节包粽粑、七月十四包糍粑祭祀祖先……特定的节日食用特定的糯食,寄托了壮族特殊的稻作寓意,这是壮族对其农业文明的特殊记忆方式。[2]因此,应丰富影像传播的内容,挖掘糯食习俗背后的文化。
除了传播内容的丰富化外,还应注意叙事视角的平民化、专业化。如壮族文化探秘电视纪录片《丽哉勐僚》,展示了由于历史、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和地理相对封闭的原因,云南尤其是文山州的壮族文化,保留着壮族社会中的印记,那是人文生活中最为鲜明、多样的原生态素材,其因专业化的叙事视角,被称为“中国惟一的一部少数民族影视族群志”。而迄今为止,国内并没有介绍广西壮族糯食文化的专业化影像作品。因此,应弥补空白,对广西传统节日糯食文化进行影像传播,用平民化、故事化叙事视角,贴近受众,挖掘糯食文化中的故事,引起受众情感上的共鸣。
(二)传播渠道应多平台化、风格定位应多元化
在文化传播的渠道日益多元化的今天,短视频对于民俗文化传播的作用尤为凸显。如以古风美食出名的李子柒,在抖音APP拥有粉丝约3435.8万。短视频发放分为移动短视频APP和内容分发平台。前者以抖音、秒拍等社交平台为主,后者包括了微博、微信等社交APP以及优酷、Biliblili等综合平台。[3]糯食文化的影像传播应利用短视频进行多平台化传播,传播渠道应涵盖主流的移动短视频APP和内容分发平台。传播时,除了普通个体用户的传播外,更应该利用专业的团队和组织在进行传播。
同时,在多平台化传播上,还应注意风格定位的多元化。如李子柒的作品主要是以中华传统美食文化为主线,围绕衣食住行四方面进行制作。还原了中国人真实、古朴的传统生活。她打破了食物只能在厨房里烹饪的印象,把厨房搬入大自然,内容贴近生活,使传统饮食文化能够在全新平台上得到传播。因此,糯食文化的传播也应注意风格的多元化,除了记录工艺流程之外,还应侧重故事和情节的展现,挖掘其蕴含的文化和情感表达,才能符合当代受众的接受心理。
(三)可构建“壮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影像博物馆
传统节日中的糯食习俗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壮族的历史和身份密不可分。为适应新媒体的发展,广西应构建属于自己民族的“壮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影像博物馆。这种影像数字的传播方式,不仅仅是静态藏品的展示,更是将一些民间工艺制作过程的历史流变、工艺存在的文化状态,以及民间艺人档案、民艺品类、传播方式、制作工艺、民艺品原材料及民间生活方式等成千上万种文化艺术的全过程,进行数字化编程后存入数据库。[4]在虚拟的数字博物馆里,壮族在春节打糍粑,在清明节以糯饭上坟,四月初八用五色糯米饭祭祀牛王,给牛喂食糯饭,端午节包粽粑,七月十四中元节包粽粑祭祀祖先,重阳节吃糯饭、包粽粑等这些糯食习俗,都可以通过影像传播进行存储、信息共享和文化交流。构建非遗数字化博物馆,以受众喜爱的影像传播形式让受众接触并参与到糯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过程中。
结语
糯食在壮族重大节日中的呈现,是稻作文明在当代的延续,是壮族农业节奏演变的见证、历史记忆的结果。因此,在新媒体下,应发挥影像传播的形象性、直观性、创新性和保存的长久性,构建好糯食文化的影像传播机制,实现糯食文化保护和传播的双赢。
参考文献:
[1]朱晓琳.贵州苗族饮食文化影像传播机制研究[J].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2019(8).
[2]许莲.壮族糯食的历史考察及民俗意义——从田曙岚《广西旅行记》说起[J].江苏社会科学,2017(11).
[3]武亚杰,黄辉.中国饮食文化视频传播的创新路径[J].青年记者,2019(2).
[4]常凌翀.西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影像化传播路径[J].兰州学刊,2010(12).
【作者简介】黎林红,硕士研究生,百色学院讲师;研究方向:民俗传播。
【基金项目】本文为2017年度广西高校中青年教师基础能力提升项目《传播学视域下广西壮族传统节日糯食習俗研究》(项目编号:2017KY0693)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