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自主、互助课堂之我见

2019-06-24王影

世界家苑 2019年5期
关键词:意识课文课堂

王影

摘要:蝴蝶失去了翅膀就无法飞翔,鱼儿离开了水就无法生存,学生离开了课堂,就会失去求知的源泉。但什么样的课堂能够适应现在的中学生呢?今年,有幸参与了自主互助式课堂改革的实验。我身在其中,改革使我茅塞顿开,使我如同走进了花的世界,徜徉其中。使我的孩子们受益匪浅,下面,就我自己的改革实验谈一谈自己的体会:

1 自主式课堂把课堂真正还给了学生

以前的语文教学就是老师讲为主,失去了原本课堂的活力。而“自主互助式教学”,教师营造宽松、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将微笑、信任、赏识、竞争带进课堂。例如我讲《纪念白求恩》一课,提出一个问题:白求恩是一个怎么样的人?为什么要纪念他?学生分成小组,开始讨论。有的小组找的很快、很准。这样组与组之间就有了竞争意识,小组成员之间就有了合作意识。大胆放手让学生自主实践,相信学生的能力。凡学生能自己探索出来的绝不包办代替,凡学生能独立发现的绝不暗示,最大限度的增加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完善自主发展的人格,这样,才能真正的把课堂还给学生。

2 拓展学生的自主学习时间

以前我的语文教学,课堂都归“我讲,学生听”为主。失去了语文课堂应有的活力。学生根本没有充裕的时间独立思考。老师占用的时间多了,学生活动的时间相应的不足。可自从“自主互助式课堂”实验以来,我说的时间很少了。比如我讲《猫》这一课,学生围绕我家一共养了几只猫?每只猫作者如何写的?我家自此不再养猫的原因是什么?学生开始自由读课文,然后四人小组讨论,把众人的所长集中起来,就是这篇文章的学习重点了。自主式课堂使我明白:学生能读懂学会的坚决不讲。学生读不懂的请求小组其他成员帮助,小组解决不了的,组与组之间解决。合作探究,时间是你们的,老师不会占用一分一秒的。

3 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增强了

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一堂好课应该让学生带着问题来,又带着满脑子的思考走。例如:讲朱自清的《春》,一共描写了几幅图画,春天是如此的美丽,如此的迷人,在遇到描写春天的作文时,我们是否能够有朱自清写得好呢?

3.1 要让学生敢问

要激活学生的问题意识,必须改变学生阅读的心理状态,清除学生的心理障碍。为学生营造宽松、民主的教学氛围,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发现问题去标新立异、异想天开。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只要学生提出问题,教师就鼓励。对于提问错误的同学,教师应启发他换一个角度或换一种方法去思考。敢问才是思索的结果。例如:再讲《散步》一文时,末句“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学生提问:为什么是整个世界?这个问题很有价值。很值得研究,问其他同学,谁知道?学生答:“这是形容他们走得很小心,唯恐有什么闪失,特别是母亲,是经不起摔跤的。实际上还有更深层得含义:中年人肩负重大的责任,他们既要赡养老一代,又要抚养下一代,一个家庭是这样,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也是一样的。

3.2 要指导学生会问

学生提不出问题,不会提问题,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学生还没有掌握质疑的方法。学习一篇课文,要掌握的内容无怪乎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在“自主互助课堂”研究中,我是这样做的:学生对所有的课文养成“四问”的习惯:(1)文章写了什么?(2)、是怎样写的?(3)为什么这样写?(4)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其次,要让学生根据经验质疑。学生的提问能激发、唤醒他们已有的知识储备。在学习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一文时,我先播放一段为教学准备的幻灯片,将课文内容所描述的景象与意境通过幻灯片的形式生动、直观的展现给学生面前,这首曲写了什么?是怎样写的?为什么这么写?让学生自己提问、自己学习、不会的小组讨论,文章表达了漂泊在外的游子的思乡之情。

总结: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自主互助式课堂,学生们受益很多,这是真正的把课堂还给学生的实验,我已经爱上这种课堂模式了,让我们共同努力,为培养出一届一届优秀的学生而努力拼搏。

(作者单位:黑龍江省齐齐哈尔市克山县西城中学)

猜你喜欢

意识课文课堂
如何培养孩子的节约意识
欢乐的课堂
例谈概率统计备考的五个意识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
端午节的来历
背课文
初一学生符号意识的培养应从“理解”入手
写字大课堂
消防意识
一条鱼游进了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