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患者的护理体会

2019-06-24王虹光

糖尿病新世界 2019年7期
关键词:生活自理能力脑梗死血糖

王虹光

[摘要] 目的 探讨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 选取2016年7月—2018年7间该院收治90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研究组均4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临床常规护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分析比较两组护理前、后血糖变化及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结果 护理前两组FPG、2hBG、HbAl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研究组降血糖作用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自理能力III级占比显著低于对照组,I级、II级占比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患者而言,综合护理干预的实施具有重要临床意义,可提高血糖控制效果,改善患者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关键词] 糖尿病;脑梗死;护理;血糖;生活自理能力

[中图分类号] R587.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4062(2019)04(a)-0116-02

脑梗死是糖尿病患者常见并发症之一,相较于非糖尿病患者,糖尿病患者发生脑血管疾病的几率是前者的4~10倍,对患者生活质量及生命健康均造成严重危害[1]。随着人口逐渐老龄化,近年来我国糖尿病合并脑梗死发病率逐年上升,具有病程长、并发症多的特点,且致残率较高,患者预后欠佳,故该类患者对临床治疗、护理工作也提出更高的要求。对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患者而言,除早期积极进行科学、有效干预治疗外,临床护理工作的开展也至关重要[2]。该文探讨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患者的临床护理,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该院收治90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研究组均45例。入选对象均知情同意,该研究经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研究组年龄70~87岁,平均(79.83±4.59)岁,病程3~12年,平均(7.25±1.09)年,男女各24例、21例;对照组年龄71~87岁,平均(79.76±4.62)岁,病程2~11年,平均(7.34±1.02)年,男女各25例、20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行比较。

1.2  方法

全部患者均遵医嘱给予活血化瘀、降血糖、抗血小板聚集等对症支持治疗。对对照组患者实施临床常规护理,加强基础护理及生命体征监测,同时做好饮食指导、健康教育及心理护理,根据患者出现的问题进行相应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具体如下。基础护理:为患者营造温馨、舒适、安全的病室环境,保持室内适宜温湿度,定时开窗通风,保持床单位清洁干燥。每日按时翻身,检查患者皮肤黏膜情况,适当按摩受压部位,必要情况下使用气垫床,防止压疮、皮肤感染等情况发生。一旦发现患者皮肤水肿、破溃及时进行相应处理。病情监测:密切观察患者各项生命体征变化,注意患者意识、瞳孔、肢体感觉及活动变化,详细记录出入量。动态监测患者血压波动,指导其合理用药,以免因血压不稳定进一步加重病情。此外,严密监测血糖变化,若出现血糖过高或过低立即报告医师及时进行干预。用药护理:根据不同药物作用机制指导患者正确用药,使患者充分意识到坚持规范用药的必要性,用药期间注意观察药物不良反应。饮食护理:根据患者病情与实际情况制定个体化饮食计划,合理安排患者进食时间,防止发生空腹低血糖及餐后高血糖。以低盐、低脂、维生素丰富饮食为主,适当补充蛋白质。对于吞咽困难患者给予半流质饮食,必要情况下留置胃管。进食后嘱患者保持坐位30~60min,防止发生食物反流现象。功能锻炼:待患者病情稳定后指导其早期进行功能锻炼,每日指导患者进行关节被动、主动锻炼,保持正常活动性,防止发生肌肉萎缩,改善肢体血液循环。对于吞咽困难患者指导其进行吞咽肌群锻炼,严格遵循循序渐进原则。心理护理:注意患者心理情绪变化,主动加强与患者间的沟通交流,相互间建立良好护患关系,及时疏导患者不良心理。充分尊重、理解患者,向其介绍治疗成功病例,帮助患者以积极、乐观的良好心态配合治疗。

1.3  观察指标

①观察两组护理前、后血糖变化,对比两组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BG)及糖基化血红蛋白(HbAlc)。②采用生活自理能力评估量表(ADL)评价两组患者生活自理能力:I级:61~100分;II级:41~60分;III级:低于40分[3]。

1.4  统计方法

应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采集数据进行处理,以[n(%)]、(x±s)表示计数资料、计量资料,分别采用χ2检验、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血糖对比

护理前两组FPG、2 hBG、HbAlc比较无统计学意义;护理后研究组降血糖作用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自理能力对比

研究组自理能力III级占比显著低于对照组,I级、II级占比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糖尿病合并脑梗死的发生与抗凝纤溶系统异常、糖代谢紊乱、血液流变学等因素密切相关[4]。糖尿病可引起高血糖及蛋白质代谢紊乱,血糖异常波动及高血糖状态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無氧酵解,导致脑组织损害进一步加重。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患者的危险因素较多,且患者血糖波动与其神经缺损程度密切相关,直接关系到患者预后质量。因此,临床上应积极进行降糖治疗,密切监测患者血糖,定期评估其认知功能,早期干预改善患者预后[5]。

随着现代医疗模式不断发展,人们对临床医疗、护理工作也提出更高的要求。既往传统护理模式仅针对患者具体疾病实施相应护理干预,缺乏对患者心理、精神、社会功能等方面的重要,无法满足患者身心健康需求。因此,寻求一种更全面、高效的优质护理模式具有重要临床意义[6]。该文结果显示,护理前两组FPG、2 hBG、HbAl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研究组降血糖作用更明显(P<0.05);研究组自理能力III级占比显著低于对照组,I级、II级占比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说明综合护理干预的实施可维持血糖稳定性,提高患者生活自理能力,与当前研究结果基本一致[7]。目前综合护理模式凭借其独特优势广泛应用于临床,充分弥补传统护理模式不足之处,针对性更强,可进一步提高临床护理质量及患者满意度。临床实践中加强针对患者的基础护理及用药护理,密切监测各项生命体征及临床指标,将患者血压、血糖控制在合理范围内。此外,制定个体化饮食计划,鼓励患者加强功能锻炼。同时做好心理护理,帮助患者积极配合各项医疗、护理工作的开展,全面提高整体护理水平,改善患者预后[8]。

综上所述,将综合护理干预应用于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患者中效果显著,对保持血糖稳定性、提高患者生活自理能力、改善预后质量等方面均具有积极意义。

[参考文献]

[1]  周霞琼.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危险因素分析及舒适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17,23(18):90-92.

[2]  陈娟,王瑞杰.老年糖尿病合并脑梗死的护理体会[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7,8(13):162-164.

[3]  殷雪莲.综合护理干预在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患者中的应用观察[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7,2(37):28.

[4]  朱亚妮,杨玉娟,舒小珉,等.脑梗死合并糖尿病病人发生认知障碍的影响因素分析[J].护理研究,2016,30(17):2163-2165.

[5]  门慧慧,郭庆玲,刘艳萍,等.探讨老年糖尿病合并脑梗死的护理效果[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7,8(8):179-180.

[6]  冯仁碧.老年糖尿病、高血压合并脑梗死患者的护理体会[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8,6(1):19-20.

[7]  欧翠玲,吴婵婵,敖友爱,等.高血压性脑梗死患者合并糖尿病和高脂血症及其疾病知晓率和控制率的现状[J].现代临床护理,2017,16(10):25-30.

[8]  易艳.老年糖尿病、高血压合并脑梗死患者的护理体会[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7,2(20):45,51.

(收稿日期:2019-01-08)

[作者簡介] 王虹光(1971-),女,吉林吉林人,大专,主管护师,研究方向:内科护理。

猜你喜欢

生活自理能力脑梗死血糖
细嚼慢咽,对减肥和控血糖有用么
一吃饺子血糖就飙升,怎么办?
64排CT在脑梗死早期诊断中的应用及影像学特征分析
妊娠期血糖问题:轻视我后果严重!
猪的血糖与健康
脉血康胶囊治疗老年恢复期脑梗死30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梗死43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梗死后并发痴呆70例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