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委内瑞拉危机为何突然间“峰回路转”

2019-06-22孙岩峰

世界知识 2019年11期
关键词:瓜伊多马杜罗阵营

孙岩峰

4月30日清晨,委内瑞拉反对派要员、议会主席瓜伊多突然与数十名军装人员现身首都加拉加斯东北部一个空军基地附近,瓜伊多通过社交媒体“推特”宣布“推翻马杜罗政权的运动已进入最后阶段”,公开号召民众走上街头,向总统府进军。但仅仅几个小时之后,基地内军人就开始对瓜伊多等人进行驱离,国民警卫队也出动警车将市中心的示威人群冲散,而马杜罗的支持者开始在总统府等核心机构外聚集。当晚,委内瑞拉政府宣布反对派发动的“未遂政变”失败。第二天的5月1日,反对派筹划已久“五一大游行”也虎头蛇尾草草收兵。相反,马杜罗政府开始了大规模的反制措施。5月20日,马杜罗更是主动宣布可以“提前举行总统和议会选举”以化解国内政治危机。委政府逐渐掌握了朝野斗争主动权,委内瑞拉政权危机有望进入“柳暗花明”新阶段。

2019年5月20日,委内瑞拉总统马杜罗出席支持者集会,提议提前举行国民大会选举。

马杜罗政权为何挺得住

1月以来,委政局急转直下。以瓜伊多为首的反对派,内有情绪高涨的反对派联盟,外有西半球主要国家组成的利马集团的外交声援,更有美国提供的资金、情报、军事支持,马杜罗政府一度风雨飘摇,但在挺过“人道主义救援”“美国石油封锁和金融制裁”“全国大规模停电”等诸多难关之后,特别是经历“未遂军事政变”和“五一大游行”而不倒,凸显马政权仍具有相当韧性。

一是,军方仍较为稳固团结。一方面马杜罗政府多年来对军方赋予了各种优惠待遇,从某种程度上军方尤其是其上层已与执政党形成了“利益共同体”;另一方面,委军方自查韦斯时代,就强化左翼意识形态教育,主权独立、反对外来干涉成为军方政治信条。此外,马杜罗对军队“异见”分子采取毫不留情的清洗政策,也使军方在投靠反对派问题上顾虑较大。

二是,国内政治力量对比不利于反对派。自2013年以来,委内瑞拉大量中产阶层出走国外,目前约有300万人移居他国,其中大多数是支持反对派的中青年男性。因此在反对派掀起的一系列抗议示威中,其队伍中具有“战斗力”的支持者远远少于左翼阵营,所以在街头行动中往往处于劣势。

三是,马杜罗政权政治手腕较为灵活,特别是在拿捏反对派的力度和火候上,显出较高手段。在瓜伊多自我宣称为委内瑞拉的“临时总统”之后,马杜罗在拿不准美国是否下定“军事干预”决心的情况下,采取相对温和措施,对瓜伊多阵营采取极度忍让措施,对瓜伊多在国内举行一系列示威游行、不顾法院旅行禁令私自前往哥伦比亚等国之类的行为不采取强硬反制手段。甚至当瓜伊多公开要求民众包围总统府和呼吁军人“选边站”的时候,委政府也没敢直接出手抓捕。背后的直接考虑,一是担心与美真正“撕破脸”,使博尔顿、卢比奥等美反委强硬派抓到把柄,为美出兵制造借口;二是瓜伊多仍是国民大会主席,虽然国民大会职权已被制宪大会所取代,但仍是法定机构,欧盟等国仍认可瓜伊多的法律地位,贸然抓捕,恐将欧盟推向美国阵营;三是马杜罗政府仍存与反对派“握手言和”的希望,不抓瓜伊多,也为双方后续谈判留下了一线空间。

美俄博弈成为政局走势最大变量

当然,俄在与美角力中逐渐占了上风也是很重要因素。

美早就视左翼执政的委内瑞拉政权为“眼中钉肉中刺”,是美重新控制拉美、恢复地区主导权的最大障碍。加之委石油储量世界第一,但美能源巨头已被查韦斯时期的“国有化”政策全部驱走,夺回“能源蛋糕”成为美颠覆马杜罗政权的经济考虑。此外,委与中俄关系密切,被美视为域外大国进军拉美的“支点”和“跳板”。

俄罗斯为抗衡美在俄周边的“战略挤压”也在全球采取了对冲行动。委距美较近,更易刺激美神经,成为牵制和反制美攻势的有利棋子。同时,普京执政以来,高举“俄罗斯复兴”大旗,欲重振前苏联大国影响力,尤其在拉美这一美国“后院”扩大影响,对俄有巨大政治和战略意义。因此,俄早在查韦斯时期就积极拉委以“反美”为共识打造紧密双边关系。此外,俄在委有庞大经济利益。包括俄从2006年起对委约200亿美元的各种融资贷款,俄国家石油公司也在委奥里诺科重油带拥有五个石油区块(探明储量1500亿桶)开发权以及加勒比海域两块天然气田(探明储量1800亿立方米)30年开采权。委近十年大举购买100多亿美元俄制武器也给俄带来了重要的出口收入。委内瑞拉是俄无法割舍的“心头肉”。

因此,今年以来,面对美全方位的打压,俄罗斯采取“四两拨千斤”方式给予马杜罗政权关键性支持。先是突然高调派出两架军用飞机运送数百名士兵和35吨神秘物资赴委,营造俄将全力“挺马”信号,在关键节点稳定了委执政高层信心;同时允诺对委进行经济和民生援助,通过提供更多融资、增加更多援助、帮助委石油出口等各种方式助马政权挺过难关。与此同时,特朗普“极限施压”的讹诈手段屡屡失效,多次“口惠而实不至”的承诺,不仅使瓜伊多阵营大为失望,更使委国内左右摇摆的群体发现美国“靠不住”。在委内瑞拉危机下的俄美博弈中,主动权正逐渐转移到俄罗斯手中。尤其是5月以来,面对伊朗危机的逐渐发酵,美无力同时应对两场高强度危机,因此也迫切希望在委内瑞拉问题上实现转圜。拉美媒体猜测称,在委内瑞拉问题上寻求“和解和交易”已成为美当务之急。

俄美目前在委内瑞拉问题上分歧巨大,主要有三。一是关于马杜罗目前地位,美国坚决不承认马杜罗为合法总统,认为马必须下台;而俄罗斯认为马仍是是委唯一合法总统。二是俄罗斯坚决反对使用武力;而美国在不同场合表示,解决委内瑞拉问题的所有方案都在桌面上,特别委出现大规模国内人道主义危机时武力不能排除。三是解决危机的前途,俄罗斯希望委朝野通过对话解决争端,特别是通过国际调停机构使双方达成一定时期的政治和解;但美国坚决支持委反对派提出的“马杜罗下台、成立过渡政府、举行选举”三步走方案。目前看,俄美两国分别代表马杜罗和瓜伊多朝野两派利益,就上述关键性的分歧难以形成共识。美俄在委内瑞拉“斗法”仍将持续,但美手中的牌越来越少,俄罗斯的回旋空间越来越大。

朝野和谈是解决危机最佳途径

面对不利局面,后劲缺乏的瓜伊多阵营逐渐有些“黔驴技穷”,甚至说出希望美尽快“军事干预”的言论。有媒体称反对派驻美“大使”已“照会”美南方司令部司令、海军上将克雷格·法勒要求会晤。此举不仅未得到拉美周边国家认同,还被马杜罗阵营猛批为“叛国”,瓜伊多的国内支持率更趋下滑。

与此同时,委政府抓住时机,展开软硬两手回击。一方面加大对反对派强力人物的打压,连瓜伊多的政治导师、反对派领袖洛佩斯也先后“逃亡”至智利和西班牙驻委使馆寻求庇护。5月8日,反对派二号人物、国民大会副主席桑布拉诺被政府拘捕,另外八名反对派高层也被以“涉嫌背叛祖国、煽动暴乱”罪名受审。在被采取法律手段的121名反对派国会议员中,3人被捕、7人议员豁免权被剥夺、3人行动受限、4人议员身份被剥夺,另有10人流亡国外、4人在外国驻委使馆避难,还有支持反对派的25名军人躲入巴西驻委使馆避难,瓜伊多阵营“元气大伤”。另一方面,委政府又释放和谈信号,宣布将与反对派在挪威进行谈判,特别是向反对派中的温和派伸出“橄榄枝”,希望能共同化解政治危机。

5月20日,马杜罗提议在2020年提前举行总统和议会大选,成为分化美欧和利马集团的利器。这一主张不仅迎合了欧盟和大部分拉美国家希望和平解决政治冲突的主张,更可以“堵住”美国及部分强硬拉美国家希望军事干预的法理借口,帮助马政权掌握舆论制高点。瓜伊多也面临两难境地:如果同意大选,就意味着要放弃目前力推的“倒马行动”,今年以来的努力都将付诸东流;如果拒绝提前大选,将背上“破坏和平”的战争贩子恶名,不仅在国内民意、而且在国际舆论上也将大大失分。更尴尬的是,按照惯例,反对派控制的国民大会每年将由各主要党派要员轮流出任主席,瓜伊多注定无法明年继续代表反对派出战,因此瓜伊多的政治命運可能只是“昙花一现”,继续“死缠烂打”的决心和意愿也将大打折扣。委内瑞拉局势走向有望出现“峰回路转”新变局。

(作者为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拉美所副所长)

猜你喜欢

瓜伊多马杜罗阵营
透过实质行动支持盘臂头阵营 Naim Audio推出NAIT XS 3/SUPERNAIT 3合并功放
瓜伊多“神隐”委外长要法国交人
葡调查瓜伊多舅舅被捕事件
特朗普计划会见瓜伊多
普京呼吁瓜伊多“重返地球”
马杜罗誓言击溃“疯狂少数派”
顺丰联手“三通一达”反水对抗阿里菜鸟阵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