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活方式设计学科”的构建探讨

2019-06-22张越文静

设计 2019年9期

张越 文静

摘要:跨界整合多学科资源优势,逐步消解当代科技进步与生活方式研究滞后之间的“认知盲区”问题。文章以当代科技进步、生活方式与设计学的协同发展为前提,从意义、内容、方向、方法与创新的研究基础上,探究当代科技进步与生活方式的动态平衡机制。提出系统型“生活方式设计学科”研究框架。“生活方式设计学科”将为未来21世纪“人类生活方式设计共同体”的全球共识所服务。

关键词:生活方式与设计学 当代科技进步 生活方式设计学科 人类生活方式设计共同体

中图分类号:J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069(2019)05-0113-06

Abstract:Cross-border integration of multidisciplinary resource advantages to gradually resolve the problem of cognitive blind spot”between contemporary technological progress and lifestyle research lags.It is explore the dynamic balance mechanism of contemporary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progress and lifestyle for the article that premised on the coordinating development of contemporary technological progress,lifestyle and designology and based on the research in significance,content,direction,methods and innovation.It using the method to build a systematic research framework of“Lifestyle design discipline”.A“lifestyle design discipline”will serve the global consensus of the“a community of lifestyle design for mankind”in the future 21st century.

Keywords:Lifestyle and designology Contemporary technological progressLifestyle design discipline A community of lifestyle design for mankind

引言

当代科技进步与生活方式研究的进展过程中,因后者滞后于前者而在将来(1-50年)呈现出不平衡发展的“认知盲区”,人们的生活观念亦因此而面临历史传承与现代创新的时代挑战。设计学作为科技进步与生活方式的实施途径,一方面源于科技创新的动力,另一方面则反映为对生活方式的更新,是两者在“认知盲区”之上获得平衡发展的主要支点。当下,如何通过设计学的支点功能,探寻生活方式与科技进步的协调发展,是一项关乎国民生计的重要研究课题。改革开放30年,当代科学技术进步致使生活方式研究不再局限于社会学科的单一视阈,呈现出多元学科集群化发展趋势;设计学科作为生活方式研究的物化的主要途径,已逐渐从以往物质化形式的简单认知向精神化内容的深度感知转化,对生活方式的创新研究起到了承上启下的支撑作用。基于此上,笔者将生活方式研究纳入设计学一级学科范畴之内,形成“生活方式设计学科”(与视觉传达设计、产品设计、环境设计二级专业学科并列),而后从研究意义、研究内容、研究方向、研究方法和研究创新五个方面做了系统梳理,最终通过研究框架的构建来探究“生活方式设计学科”的当代社会价值。

一、“生活方式设计学科”的研究意义(一)生活方式与设计学的研究现状解读

1.生活方式的研究现状概述

19世纪中期,卡尔马克思(Karl Heinrich Marx,1818-1883)和弗里德里希恩格斯(Friedrich Von Engels)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一书中最早提出了生活方式概念,认为生活方式主要通过衣、食、住、行等基本物质需求得以体现,进而划分人类阶级与阶层关系。之后,德国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Max Weber,1864-1920)的群体生活圈理论、美国经济学家托斯丹凡勃伦(Thorstein B Veblen,1857-1929)的阶级生活理论、美国文化人类学家拉尔夫·林顿(Ralph Linton,1893-1953)的文明生活理论,分别从社会科学观点出发对生活方式概念进行了科学探究[1-3],前苏联学者A·布坚科认为生活方式是由个人、社会群体、整个社会的性质和经济条件以及自然地理条件所决定的个人、社会群体和整个社会生活的方式和特点[4]。20世纪50至60年代,西方学者试图通过生活方式的研究,来解决生产观念改变与消费价值取向相冲突的解决方案;苏联和东欧学者运用社会科学研究方式,系统研究了生活方式的经济价值评估、指标体系建立与學科发展构建。20世纪70年代以来,西方学者关注科技进步给人们生活方式带来的影响,以及如何在两者之间建立一种“平衡”发展机制。20世纪80年代初期,学者于光远、王玉波,王雅林、罗元铮、杜任之等,结合国家社会与经济发展实际,开启了我国生活方式研究的时代先河。学者王玉波,王雅林,王锐生等(1989)5),从历史观念演绎、时代变迁特征与社会文明基准等层面出发,对生活方式作了相应的分类研究。1990年至2010年初,由于经济崇拜下的群体观念转型,我国生活方式研究出现了近20年的缓慢发展期,直到2010年之后,随着社会物质条件和人们生活需要的时代变革,才迎来了生活方式研究的新浪潮。学者王雅林(1995.2003.2013)[6-8]先后做了生活方式述评、学科建构、现时代意义的纵深研究,指出了生活方式研究的时代价值;学者高丙中(1998)[9]指出,生活方式自1980年初以来已作为人文与社会科学的一个重要理论范畴,既要借鉴前苏联的理论方法,亦要补充当代西方的研究做同步推进;学者卢元镇(1993)[10]指出,生活方式由行为习惯、生活时间、生活节奏、生活空间和生活消费五个要素组成;学者董鸿扬(1998)[11]指出,结构视角下的生活方式由生活活动条件、生活活动主体和生活活动形式三要素构成;学者吴焕文(2002)[12]认为,应该包括主观指标、客观指标和行为指标,分别从生活水平、生活满意度、生活合理度三个方面全面反映生活方式的现状,并以此提出如下生活方式指标体系的框架结构;学者汪业周(2002)[13]认为,生活方式由家庭生活方式、个人及家庭生活资料谋得与消费方式个人精神需求满足方式和能力素质培养方式、交往方式、社群生活方式等诸方面所构成;学者陶冶(2006)[14]指出,生活方式类型研究显示出生活方式的独立学科特征,应在社会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学者费孝通(2010)[15]认为,生活是作为人的特有生命形态实现形式的社会本源,构成了社会内在固有的核心结构,而社会就是每一个人生活需要满足的群体结构方式;学者卫玲、高菊(2010)[16]指出了中国后改革时代应建立衡量城乡生活方式一体化发展程度的指标体系;学者宋立民(2018)[17]指出,当代科技进步与生活方式的不平衡发展而产生“生活方式盲区”,阐明系统性开展多学科背景下生活方式拼图的研究是探寻生活方式与科技进步在未来时间区段(1-50年)平衡的关键。

2.设计学的研究现状概述

设计学自20世纪开始兴起,主要由当代西方设计思潮更新和中国古代设计思想演绎两个方面构成:当代西方设计思潮更新主要以工业文明为导向,从20世纪初的符号学与结构主义理论、20世纪60年代解构主义与混沌理论、20世纪80年代的绿色设计实践,到发展至今的信息技术应用,西方的设计学研究呈现出人文科学、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融合发展的态势;中国古代设计思想演绎主要以农业文明为核心,辐射至政治经济振兴的孔孟礼制与老庄哲学主流意识,在科学技术智造(农学经典与工匠精神)和人文艺术追求(诗意情怀与画境升华)的共鸣之中,建立起对宇宙、人生与价值互动的整体认知观(集生活、设计、自然于一体的有机思维模式)。学者凌继尧徐恒醇(2000)在《艺术设计学》[18]一书从艺术设计学学科特征、艺术设计观念的历史发展、艺术设计的诞生与教育、现代和后现代艺术设计、艺术设计的形态构成、艺术设计的功能和定位、产品的造型语言和符号学规范、产品设计的文化内涵和艺术创造、艺术设计与市场开发、对艺术设计的若干思考十个方面,对艺术设计学做了多方位论述;学者尹定邦(2006)的《设计学概论》[19]。从设计学的研究范围与现状、设计的多重特征、中西设计源流变迁、设计的类型、设计师、设计批评六个层面,对设计学进行了系统化论述;学者李立新(2009)在《设计艺术学研究方法》[20]一书中,介绍了定性、定量、历史性、实验性、调查、田野、相关性、逻辑论证、个案与综合九种研究法,在设计艺术学理论与实践中的实证应用。

3.生活方式与设计学的现状研究述评

从上述生活方式的研究现状来看:生活方式研究主要体现出以下两个隐性生成特征,一是生活方式的概念生成期(19世纪中叶至1980年之前),以逐步成为传达人们生活观念的时代印迹,开始从传统社会学概念定义、内容表述与价值意义的单一层面,迈向系统科学复合认知体系的新时代发展潮流之中;二是生活方式的理论建构期(1980年初至2010年初),改革开放30年的社会生活变革,学术界的相关研究亦日趋成熟,且愈来愈多关注到人的需求、生活特征与社会结构的关系表达之上,主要以社会科学领域为中心,并介入了科学技术的研究新思路。从上述设计学的研究现状来看:设计学研究主要表现出以下两个显性外化特征:一是由于设计在特定社会物质生产与科学技术、政治经济、文化艺术之间的关系,使得设计学成为同时兼具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与艺术科学于一体的系统化学科,以社会物质生产活动中所面临的具体问题为解决目标,在人类精神文明发展进步中不断革新;二是伴随着人类生产活动的发展,生活方式的选择就成为生存必不可少的环节,这一时刻对设计的需求就随之而生了,设计学研究便成了解决生产活动问题的主要途径。

(二)“生活方式设计学科”的社会意义

通过文献检索,笔者发现自2007年至今,已有硕士论文、科研论文、专业报刊对生活方式与环境、产品、视觉设计之间的关系做了相应探讨。硕士论文(2007 2018)有“从生活方式看视觉传达设计、和谐生活方式营建与住区环境艺术设计研究、基于生活方式的工业设计研究、基于乐活生活方式的数码产品设计研究、当代生活方式语境下城市住宅庭院景观设计之研究、试论80后都市生活方式对纺织品设计的影响、生活方式与室内设计关系的研究、多元化生活方式背景下城市集合住宅空间设计研究、基于地域生活方式的文创产品设计方法研究、基于包容性设计理念的老年家居产品设计研究”[21-30];科研论文有“幸福观、生活方式和社会创新:走向可持续社会的设计战略、食与物基于生活方式的健康厨房调研与设计思考、积极设计营造康体城市——支持健康生活方式的城市规划设计新视角、产品设计与生活方式、从设计生活方式到设计生活意义——浅析信息社会体验设计的发展方式与设计潜力、浅析生活方式与设计的关系”[31-35];专业报刊有“工业设计生活方式的变革者、未来设计:引领人们的生活方式——国内外专家共议‘面向未来的艺术设计教育”[36-37]。此外,通过网页检索,发现还有北京服装学院(2016)举办的“研讨会/TxD生活方式设计与科技国际论坛”、清华大学美术学院(2017-2018)先后举办的“‘洞见——2017中国中产型生活方式与设计研究论坛”和“洞见——2018 第二届中国中产型生活方式与设计研究论坛”③。教育界、学术界和产业界均以生活方式与设计研究的理论与实践为前提,探究生活方式、设计与科技进步之间的关系。然而,如何逐步实现生活方式、设计、科技进步在未来时间节点上的平衡发展?仍是今后(1-50年)亟待研究的时代命题。基于此,上,结合新时代设计学的变革新趋势,笔者认为构建“生活方式设计学科”,应从多学科关联的视角出发,以生活方式、设计与科技进步的关系为研究支点,开展内容、方法与创新的系统整合与优化,通过企业、高校与公众的群体互动,达成人类生活设计共同体意识,实现当代科技进步与生活方式的动态平衡。

二、“生活方式设计学科”的研究内容

(一)生活方式与设计学的关系

1.生活方式的概念

生活方式是一个复杂的概念,呈现出人们对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复合动态发展的特征。通过研究前苏联社会学者A·布坚科,美国社会学者迈克尔E索贝尔(Michael Sobell),美国心理学者罗伯特S·费尔德曼(Robert S·Feldman),以及我国社会学者冒君刚与王雅林、体育学者卢元镇、经济学者范国华等对生活方式的定义,先后有体育学者张玉秀和设计学者宋立民作了概念总结:张玉秀(2005)认为“广义的生活方式是指人们在一定社会条件制约和一定的价值观指导下形成的,满足自身需要的生活活动特征和其表现形式;狭义的生活方式是指人们的日常生活活动特征和其表现形式”[38];宋立民(2018)认为“广义生活方式涵蓋与人类生存和生活相关的劳动、政治、宗教、精神、消费等方方面面;狭义生活方式主要指日常生活包括家庭生活活动闲暇生活与物质消费简称为衣食住行闲”39。通过对两位学者观点的整合,笔者认为生活方式是研究生活多样性的主要途径,是人们精神需求与物质需求驱动下的社会发展产物,由广义层面上的民族信仰和狭义层面上的民族认同(社会个体生活品质为生产消费动力)两个部分组成:民族信仰(政治、经济、文化、伦理、宗教于一体的生产价值观)以社会集体价值追求为目标引领,是人们生活需求精神根基;民族认同(穿衣、饮食、居住、出行休闲于一体的生产消费观)以社会个体生活品质为创新驱动,是人们生活需求的物质动力。其中,精神根基是物质动力的前提保障,强调生活同质化下的一元统领作用;物质动力是精神根基的活力展示,强调生活异质化下的多元地域特色。精神根基与物质动力在科学技术进步的推动下,呈现出互位共生的时代发展特征。

2.设计学的概念

设计学是一门关于设计造物的学科,将人类创造性活动作为研究对象,集艺术科学的学审美认知、社会科学的人文感知、自然科学的功能智造于一体,以综合性科学思维的系统化研究模式,探寻设计在创造人类美好生活目标中的时代价值。设计学审美认知主要涉及素描学、色彩学、构成学、心理学、美学、民俗学、传播学、伦理学、结构学等艺术科学学科知识;人文感知主要涉及哲学、政治学、社会学、文化学、人类学、民族学、历史学、旅游学、经济学、统计学等社会科学学科知识;功能智造主要涉及数学、物理学、地理学、化学、材料学、机械学、工程学、科学技术学、电子信息学、数据系统学等自然科学学科知识。因此,设计学是一个集艺术、人文、自然科学于一体独立的学科,在社会可持续发展进程中举足轻重,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新修订的《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2011 年)》中,设计学被确定为一级学科,表明设计学已成为推动人们物质与精神需求发展的重要学科力量。通过对学者尹定邦所著《设计学概论》一书进行总结,笔者认为可从三个层面对设计学概念做系统理解:(1)设计学研究范围主要由设计史、设计理论与设计批评三部分组成,设计史了解设计走向,设计理论理解设计观点,设计批评推动设计发展;(2)设计学具有艺术、科技、经济三大特征,艺术是形态表现外因,科技是创新智造动力,经济是生产消费内因,艺术外因与经济内因的持续发展需要科技的动力来呈现;(3)设计学的类型可分为三大类,一是研究字体设计、标志设计、插图设计、编排设计、广告设计、包装设计、展示设计影视设计的视觉传达设计,二是研究手工艺设计、工业设计(家具设计、服装设计、纺织品设计、日用品设计、家电设计、交通工具设计、文教用品设计、医疗器械设计、通讯用品设计、工业设备设计、军事用品设计等)的产品设计,三是研究城市规划设计、建筑设计、室内设计、景观设计的环境设计,而从事三大类的相应人员分别被称为视觉传达设计师、产品设计师、环境设计师。自2016年至今,教育部在新一轮科技革命的时代变革趋势下,为推动“创新驱动发展、中国制造2025”国家战略,实施人工智能、大数据与智能制造的“新工科”,以科学技术引领行业时代革新。然而,人工智能、大数据与智能制造的技术研究需要借助设计创新转化为物化形态,才能成为人们的生产与消费生活的必需品,其将成为设计学智能化发展的创新研究方法。

3.生活方式与设计学的整合

人类为了生活而开始进行的造物活动,孕育了设计存在与发展的沃土,造物活动就是最早设计的雏形,不同时期造物活动的演变反映不同时期计进步的标志。与此同时,由于生产力和消费力的不断革新,物化的产品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主要媒介,是特定时期生活方式的集中表征。因此,一定时期的生活方式特色,是一定时期设计学发 展的内在动能;一定时期的设计学形态,是一定时期生活方 式外在显像,两者在科学技术进步的过程中相互促进,伴随着人类文明发展的始终。“生活方式设计”是在科技进步前提下,研究人们生活方式与设计学的关系,从以前学科与专业划分的单一思维壁垒限制开始迈向多样思维开放格局之中一方面明确,生活方式研究不能仅停留在理论与实证的认识上,应将研究成果设计为公众使用的物品,达成理论成果转化为生产实物的目标;另一方面指出,设计研究亦不能只关注传统造物的实践与审美的式样,须深入研究物品造型特征所反映历史特定时期人们生活方式的发展水平,形成实践成果由表及里的思考深度。

(二)“生活方式设计学科” 的内容模块

中西方国家生活方式与设计学的发展而发展,先后大致经历了由中西古老文明的并列时代、中国农业文明的稳定时代、西方工业文明的突破时代、中西文明相互交融时代、中西信息文明共生发展时代的五段社会生产更新期,每段更新就是生活方式精神内动力和设计学物质外动力共同作用的结果,进而才形成人类生活文明多样并存的特色繁荣局面。“生活方式设计学科”的产生并非偶然条件,而是一种时代发 展的必然趋势,从学科的视角来看,需对生活方式与设计学的研究要素进行比对分析,并探寻两者之间的耦合效应才能形成一个系统的认知整合模式。基于此 上,笔者主要从以下五个层面,对“生活方式设计学科”的具体内容展开阐述。

1.“生活方式设计学科”的研究概念

建立在对生活方式与设计学概念的解析之上,从生活方式、设计与科技进步的互位平衡视角出发,笔者认为“生活方式设计学科”是指在科学技术进步的前提之下,以人类在不同时期内的物质精神需求与生产消费模式为对象,将生活方式与设计学的研究概念、范围、类型、结构、特征的关联配对,通过设计智造来传承与创新人类的造物实践,以期在过去、现在与未来的时间轴上找到学科综合发展规律的新型专业。其中,未来段(1-50年)是人们生活观念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需要克服“认知盲区”所产生的时空位效应(当科学技术进步领先于生活方式发展的时期,人类需求需要借助设计来主动寻求与科学技术进步的平衡,然而这种平衡是主动适应还是被动不适,需置入特定时期生产与消费的演变格局之中,明确自身所处的时空位置,寻求生活价值取向的可行性途径),与时俱进、因势利导、明晰差异、整体权衡,才能找到“生活方式设计学科”的特色发展之路。

2.“生活方式设计学科”的研究范围

“生活方式设计学科”研究范围由生活方式设计史学、生活方式设计理论与生活方式设计批评三部分组成。生活方式设计史学主要从社会发展的角度出发,研究一定时期人们生活方式的生产模式,以及如何将这种生产模式经由设计造物来呈现出来的相应实践途径,要求研究不能仅停留在生活方式与设计的单一表面认知之上,而应结合时代背景的历史源流进行综合深入的分析论证,其可纵观“生活方式设计学科”的发展历程;生活方式设计理论主要从人类观念的角度出發,研究一定时期生活方式的变革对设计所产生的影响,通过对生活方式思潮与设计理论革新的系统梳理,可以全面地理解人们在传承与创新之上所做的时代探索,这种探索以理论的延续与变革、运动的发起与倡导、实践的应用与实证作为存在形式,其赋予了“生活方式设计”更为广阔的人文内涵;生活方式设计批评主要从造物水平的视角出发,研究生活方式是谁设计设计给谁、怎么设计的一系列具体问题,只有明确这些问题,才能对设计作品所呈现出来的效果进行客观评价,进而通过作品优点与不足的专业评析,为符合时代发展趋势的设计实践提供更新思路,其给予了“生活方式设计学科”强大的专业创造动力。生活方式设计史学用于理解“生活方式设计学科”的历史规律走向,生活方式设计理论用于掌握“生活方式设计学科”的思想观点演变,生活方式设计批评用于推动“生活方式设计学科”的实践变革创新,三者共同构成人们生活观念与生产造物的时代设计基因。

3.“生活方式设计学科”的研究类型

“生活方式设计学科”的研究类型可分为三大类:一是从专业学科视角来研究生活方式的永续循环设计,主要包括文化设计、生态设计和自然设计三个方向;=是从专业学科视角来研究生活方式的空间属性设计,主要包括空间视觉设计、空间产品设计和空间环境设计三个方向;三是从专业学科视角来研究生活方式的技术革新设计,主要包括人工智能辅助设计、大数据辅助设计和智能制造辅助设计三个方向。其中,可持续设计融汇了自然科学、社会科学、艺术科学的相关理论知识,属于主导地位的顶层塔尖;空间分类设计是涉足工学、文学、艺术学中相关学科的大集群,属于中间地位的中层塔身;产业革新设计主要是将计算机应用技术与先进生产技术于一体的人机操作模式,属于基面地位的底层塔基,三者密不可分,共同构建特色专业金字塔。

4.“生活方式设计学科”的研究结构

通过对学者卢元镇、董鸿扬、汪业周和吴焕文对生活方式观点的系统梳理,笔者认为“生活方式设计学科”的结构可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研究:一是从生活行为设计的层面来看,生活习惯、生活时间、生活节奏、生活空间与生活消费的构成方式,需经过设计传达人们的生命运行规律;二是从生活结构设计层面来看,生活方式的生活活动条件、生活活动主体和生活活动形式,需经过设计展示人们的多样活动特色;三是从生活群体设计的层面来看,生活方式的群体生产与消费、个体物质与精神需求、个人社群交往与活动,需经过设计体现人们的社群公众参与;四是从生活体系设计的层面来看,生活方式的主观生活水平、客观生活满意度与行为生活合理度的建构,需经过设计实证人们的真实体验。因此,“生活方式设计学科”是集人们生活行为规律、生活活动个性、生活社会共性、生活真实体验于一体,整合优化多专业学科资源,通过设计媒介来表现特定时期人类生产活动所形成的特定生活方式。

5.“生活方式设计学科”的研究特征

在传承设计学研究的基础之上,“生活方式设计学科”亦具有艺术、科技、经济三种特征:一是艺术特征,是人们审美观念在现实生活中的提炼与升华,通过创作而形成生活场景再现或表现的作品,设计的存在就是解决生活中存在的问题是人们通过理性功能分析与感性形式演绎,对生活形态进行综合创造的造物过程,当艺术融入生活方式,生活形态也就有了设计创造存在的美学意义,因为艺术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二是科技特征,是科学技术进步在现实生活中的创新应用,如果说批量化生产是人们生活模式从分散走向集中的结果,那么智能化生产则是从批量化迈入自动化的时代转型,科学技术进步正在改变人类生活方式的设计思维和生存空间的认知局限;三是经济特征,是指生产、管理、消费在现实生活中的产业链效应,是将生活方式通过设计转化为实物的社会价值反映,能够代表特定时期人们生活水平的文明程度,与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同样的实证观点一样,经济亦将决定生活方式的特色设计走向。在三种特征之中,艺术是形态表现外因,科技是创新智造动力,经济是生产消费内因,艺术外因与经济内因需在科技动力的推动下获得协同发展。

三、“生活方式设计学科”的研究方向

(一)生活方式与设计学的研究目标

1.生活方式的研究目标

生活方式主要以人类的精神生活观念与物质生產消费的互动关系作为研究对象,随着科技生产力的进步,其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呈现出不同的变革差异,一直被中西方社会群体进行传承创新与更新实践,构成了生活方式的时代多元化发展特征生活方式集文化社会科学)科技自然科学)技艺(艺术科学)于一身,随着生活需求的变化而变化,具有复杂的学科综合性特征,需要运用跨界思维方法进行系统分析,才能获得较为全面的背景、现状与未来认知,从而将人类生活技艺转化为人类生活智慧。因此,生活方式的研究目标是在科学技术发展的今天以人们生活需求为基础,坚持文化与生态战略并举,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稳步向前,实现生活迈向可持续发展之路。

2.设计学的研究目标

设计学主要以人类的物质生活需求与先进生产技术的互动关系作为研究对象,是科学技术进步的物化表征,代表着历史特定时期的器物生产水平。中国古代与近代的农业文明时期,手工技艺精湛发达,与生活相关的行业均有行会(诸如建筑设计以鲁班为祖师、丝织设计以黄道婆为祖师等),手工业在行会的分类推动下得以传承发展;西方近代与现代的工业文明时期,机器制造空前发展,与生活相关的行业(诸如环境设计、产品设计视觉传达设计等)工业生产在行业的分类需求下获得革新发展。所以,设计学的研究目标是在以史为鉴的古今中西方设计思潮的前提下,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将传承人类生活技艺并创新人类生活智慧有机结合,在新时代信息浪潮的推动下,通过设计来逐步达成生活方式研究与科学技术进步的智慧权衡(人类主导机器还是机器取代人类问题下的设计价值取向,有待依据社会综合发展的实证来做具体战略选择)。

(二)“生活方式设计学科”的方向定位

通过对上述生活方式与设计学研究目标的梳理,发现生活方式侧重精神理念的演绎过程,设计学则注重物质实际的体验效果,两者是不同时期人们生活观念与生活造物下的时代产物,各自发挥着不可取代的社会价值。“生活方式设计学科”在兼具生活方式与设计学特征的前提下,结合新时代科技进步创新获取发展的动力,而人机智能化在给“生活方式设计学科”技术研究注入了新鲜血液的同时,也带来社会价值追求的博弈(是生活在虚拟世界还是真实世界,设计该如何选择的问题)。当前,“生活方式设计学科”在国外取得了一定发 展(诸如韩国国民大学博士研究生阶段开设的生活方式设计学科等),但在国内才刚刚起步,因此,需要从以下三个问题导向来明确学科研究方向:一是以往学科单一设置问题,需要通过生活方式与设计学的现有研究基础来论证,才能深化学科在社会背景中存在的整合意义,“生活方式设计学科”的史学研究恰合时,成为专业学科第一方向;二是生产观念转型问题,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正在改变着公众的生活方式,在人机智能化发展的关键时期,人们该如何选择自己的真实生活所需(虚拟世界与真实世界的价值取向),均需科学的设计观进行观念引导,“生活方式设计学科”的理论研究适逢时,成为专业学科第二方向;三是现有设计实践批评问题,由于生产技术的优化升级,各领域的设计成果如雨后春笋般地被批量化加工出来,人们已逐渐热衷于如何让自己尽快地适应于这些设计成果的使用特征,而无暇思考产品该如何适应于自己的真实需求,这便是通用设计所带来的弊端(需运用多样化设计做动态调整),“生活方式设计学科”的批评研究正当时,成为专业学科第三方向。

四、“生活方式设计学科”的研究方法

(一)艺术审美感知方法

德国哲学家亚历山大鲍姆嘉通(Alexander Gotlieb Baumgarten,1714-1762)认为“审美”是指“在严格逻辑分辨界限下的表象总和,包括感官的感受、想象、虚构、感觉、情感等”[40];英国文化批评家雷蒙:威廉斯(Raymond Henry Williams,1921-1988)认为“审美”是指“可以经由感官察觉的实质东西,而非那些只能经由学习而得到的非物质、抽象之事物”[41]。因此,审美与美学同根,与哲学同源。艺术审美感知,是指凭借审美经验来判断审美对象的客观存在,而获得审美对象的客观意义;是指依据审美对象,所产生的内容共鸣与视觉冲击,而达成审美对象的主观意义。“生活方式设计学科”的研究具有生活科学性,而艺术审美感知方法介入生活方式调研中会存在以下不足:一是调研分析的单一性,往往感性认知大于理性判断,更加注重”是什么”的主观结果,而忽略了“为什么”的客观实证,使设计分析流于表面化,缺乏具有科学价值的深度依据;二是调研形式的局限性,多以“生活方式调查表与自评量表”等问卷方式展开,缺少自主对设计对象的专业见解,导致调研数据过度依赖公众(这里指非专业群体)的片面性;三是研究对象的既定性,把调研重点仅仅放在特定职业群体之中,缺少对群体分类(职业、年龄、性别、正常与弱势等多样群体分类)研究。

(二)实证主义理论方法

法国实证主义创始人奥古斯特孔德(Auguste Comte,1798-1857)在其著作《实证哲学》一书[42]里,指出人类进化分成三阶段:一是神学阶段,二是玄学阶段,三是实证阶段。其中,实证阶段就是科学的阶段,只有通过观察、分类,分类性资料,才能探求事物的关系,以此才能获得正确可信的结果。实证主义是“指关于人类知识的一种特定的哲学态度和人类认识活动的一套规则或评价标准”[43]。“生活方式设计学科”的研究面临生活复杂性挑战,实证主义理论对生活方式的关注,多体现为对生活表象、生活行为与生活场所的浅层物质认知,缺少对生活风情、生活游乐、生活向往的深层精神感知。匈牙利社会学家阿格妮丝赫勒(Agnes Heller)认为,人类日常生活“自在性”低层物质需求的“第一领域”与人类非日常生活“自为性”高层精神需求的“第二领域”应是有机整体(41。因此,还需借助定性与定量、历史性与相关性、实验性与逻辑性、调查与田野、个案与综合等多学科领域交叉调查方法,完善实证主义理论在人类物质与精神需求调查中的不足之处。

(三)大数据预测方法

大数据是指数据量巨大,并且无法通过人工在合理的时间内实现数据的收集、整理并成为人类所能解读的信息。英国学者维克托迈尔一舍恩伯格(Viktor Mayer-Sch?nberger及肯尼斯库克耶(Kenneth Cukier)认为,“大数据预测分析高于其他形式的分析数据科学,在本质上注重实际应用,在预见未来的过程中还须指挥行动”145。大数据的优點在于其高效性、实时性、便捷性(不用随机分析法,采用数据分析处理);不足在于自身结构化、非结构化与半结构化的特征,而导致数据的同质性、模糊性和片面性现象。介入“生活方式设计学科”的大数据预测,主要有以下三个特征:一是大数据可更加全面地收集生活方式各方面的多种资源,使设计观念从以往单一性 融入当今多元化的发展浪潮之中,有望形成一个多样资源共生型数字系统;二是大数据已逐步打开了学科界线,新理论也将伴随着时代发展在实践中获得新动能,通过对国内外生活方式大数据的比较分析,获取新时代设计实践前所未有的价值机遇;三是大数据的结构化、非结构化、半结构化特征,会造成生活方式数据处理的同质化特征,因而在具体设计实践过程中,要对数据的采集、存储、应用进行分析论证,防止数据的同质性、模糊性和片面性,并做好整体分类重组和个性差异分解,以便于信息合理筛选后而达成准确应用的目标。

(四)人工智能模拟方法

人工智能是“理解人类智慧的奥秘,并把这种理解尽其可能地在机器上呈现出来,从而创造具有一定智能水平的人工智能机器,帮助人类解决各种各样的问题”1461的技术科学。人工智能模拟通过预制模式分类的智能化系统,由内置数字感应芯片来实现特征对应关系,达成人机界面的互动识别过程,其可分为虚拟现实和真实场景两种模拟类型。“生活方式设计学科”主要有两种,人工智能模拟途径一是采用虚拟现实模拟技术,借助人工智能来进行静态与动态的切换,让人们事先参与虚拟世界中生活场景效果,进而将群体的体验感受反馈设计创作的途径,在此环节中,由于人的体验感受具有很强的瞬时性,容易导致计价值评估的模糊效应;二是采用真实场景模拟技术,人工智能模拟具有对感应芯片的高度依赖性,芯片正常运行系统也会保驾护航,然而一旦芯片受损,真实生活模拟就会陷入崩溃境地。

(五)智能制造系统方法

智能制造系统指“在制造过程中能够以一种高度柔性与集成度高的方式,借助计算机模拟人类大脑的分析、推理、判断、构思和决策等活动,取代或者延伸制造环境中人的部分脑力劳动”[47],主要包括智能产品(自感知、自诊断、自适应、自决策等智能产品特征)、智能生产(设计、工艺、制作的智能化生产过程)、智能制造模式(智能制造技术发展催生的工业互联网、云平台等新兴制造模式)三部分。“生活方式设计学科”的智能制造系统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生活智能化物品使用,新时期智能产品愈来愈多,极大满足了人们的日常物质生活所需,而大量信息的传导让公众走进了物质设计的表象,精神深度的设计还有待生活过滤来推动;二是生活智能化生产方式,机器生产可在数字设置的前提下,无需人工介入便可自动进行批量化生产活动,但须充分意识到机器生产与人类智慧的关系,处理好因过分依赖机器生产而导致人类自身机能退化的失衡状态;三是生活智能化制造模式,信息技术可深入到不同行业的发展之中,人们可通过数据终端体验数字化设计带给生活制造的便捷性,然而,如果对智能制造的数据分类与筛选处理不当,易导致设计制作产生大规模的失误。

(六)自然本性设计方法

美国学者斯蒂芬·R·凯勒特(Stephen R·Kellert)在对不同专业学者④的总结后,指出自然本性设计主要运用有机设计和乡土设计,通过源于自然多样性认知与感知方式,寻求设计研究过程中人类在亲近自然的原真本性,从而唤醒人们对自然的无限热爱之情境[481。“生活方式设计学科”的最终目标是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以设计创新发展来记录生活的时代运行轨迹。自然本性设计以环境伦理观与科技创新观的自然平衡为出发点,强调设计的主观表达要遵循生活发展的客观规律,融入历史与当代的资源共生发展语境之中,从而运用系统科学的评判资料来传达设计对生活的真实关照。如果说艺术审美感知强调设计美感存在形式,实证主义理论强调生活调研资料佐证,大数据预测、人工智能模拟、智能制造系统强调机器信息与生产技术,那么自然本性设计则注重系统分析思维,以一种跨界整合方式来避免單一片面认知,可促成设计在生活方式领域的全面发展,但亦应注意与科学技术的协同创新。

五、“生活方式设计学科”的研究创新

(一)“生活方式设计学科”的研究群体

1.“生活方式设计学科”的研究群体划分

“生活方式设计学科”是以人类的生产、管理、消费三类需求为基本出发点,研究不同人群在社会发展中的多样生活活动。通过对相关人群的分类,笔者认为主要存在以下三种群体类型:一是社会生产群体,是指专门从事运用先进科技进行设计制造的群类,主要以企业作为社会存在的单位形式;二是复合人才群体,是指专门从事设计教学科研的教师和专业学习的学生群类,主要以高校作为社会存在的单元形式;三是公众参与群体,是指建立在企业、高校设计成果的参与认知之上,将人们切身体验的真实感受作为信息回馈反映出设计方案与施工工艺的优点与不足,一般由专 业和非专业群体两部分共同组成,主要以普通型群众作为作为社会存在的单位形式。在三种群体中,企业发挥专业生产效能,是生活方式设计的实践执行人;高校施展专业教育与研究效能,是生活方式设计的理论引路人;公众履行参与体验效能,是生活方式设计的评价反馈人。

2.“生活方式设计学科”的研究群体互动

企业作为生活方式设计的实践执行者,是科技生产创新的主体;高校作为生活方式设计的理论弓路者,是教育管理创新的主体;公众作为生活方式设计的评价反馈者,是需求消费创新的主体。因此,三种类群在各自领域均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形成了企业科技生产创新高校教育管理创新、公众需求消费创新的三足鼎立局面。“生活方式设计学科”的集群效应,是指建立在企业、高校与公众群体相互关系的整合认知之上,所形成的一个循环共生系统:企业科技生产创新作为生活外因动力而关注设计生产环节,生产高校教育管理创新作为生活内因动力而关注设计学习环节,公众需求消费创新作为生活根本目标而关注设计研究环节。其中,生活内因与外因注重设计形式与内容的联系,生活根本目标则聚焦调研分析实证,三者在设计理论与实践过程中获得有机统一。基于此上,“生活方式设计学科”的研究集群化,就是将社会生产实践、复合人才培养、公众参与体验三位一体,通过与之对应的产学研互动来实现优化群体资源的专业魅力。

(二)“生活方式设计学科”的研究创新点

“生活方式设计学科”的研究创新点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对生活方式与设计学的现状与关系做了综合论述表明生活方式介入设计学之中,可增强设计学对人类生活研究的广度与深度,同时,设计学融入生活方式,亦可反哺生活方式的传承与创新,是生活方式在科技进步下的物化呈现;二是将生活方式与设计学进行结合,组建生产群体研发与专业人才教育于一体的“生活方式设计学科”,并从研究意义、研究内容、研究方向、研究方法与研究创新五个层面做了逐一论述,阐明该专业学科对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与艺术科学相关领域知识的整合作用,形成一个系统研究框架;三是在前两方面的叠加认知上,指明“生活方式设计学科”在全球科技信息一体化背景下,将面临人们生活需求与物品生产供应的时代挑战(即在生活方式的物质与精神双重价值驱动下,人们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与设计作品同异质化生产供应之间的矛盾),而面对该挑战的一种活态平衡机制,便是建立在群体共性与个性生活方式的认同基础上,通过可持续设计的创新驱动发展理念,逐步达成全球共同认知下的“人类生活方式设计共同体”全球共识。

六、“生活方式设计学科”的研究框架

“生活方式设计学科”的构建主要以六个步骤展开:一是简述了学科在研究背景中,所面临的当代科技进步与生活方式不平衡发展的问题;二是通过国内外生活方式与设计学的文献检索,来分析两者的基本现状特征,探讨学科研究的社会意义;三是通过定性研究的方式,从生活方式与设计学的概念入手,论证两者之间的关系,探讨学科研究的核心内容;四是在二和三的基础上进行提炼升华,确立生活方式与设计学的研究目标,探讨学科研究的时代方向;五是阐明学科的7种研究方法,并对每种方法的理论分析与实践应用过程做了相应解读;六是指出专业学科研究的创新所在,对创新群体关系和创新点进行了特色梳理。六个步骤最终形成系统型“生活方式设计学科”的研究框架(如图1)所示。

结语

当代科技进步与生活方式的不平衡发展问题,是“生活方式设计学科”构建研究的核心所在,而要解决这一问题,需系统梳理该专业学科发展的时代机遇与挑战。当前,“生活方式设计学科”在科技进步的推动下,人类生活需求将面临设计作品同质化与异质化的机遇与挑战:同质化生产带给设计成果是统一标准(即通用性设计),其具有生产加工便捷与生产效能快速的双重特征,呈现出制作时间与生命周期的短期效应,丰富了集体生活所需,这种发展模式将形成设计全球化的多样资源整合力量,追求不同国家生活形态的共性特质,通过同质共生模式来建构群体人类生活方式设计圈;异质化生产带给设计成果是变化差异(即多样性设计),其具有生产加工的综合性特征,一般为采用手工+机器的模式来进行,呈现出制作时间与生命周期的长期效应,满足了个性生活所需,这种发展模式将成为设计全球化的多样资源分化力量,探寻不同国家生活形态的个性特质,通过异质共生模式来建构个体人类生活方式设计圈。基于此上,将群体人类生活方式设计圈与个体人类生活方式设计圈进行合二为一,便形成了“人类生活方式设计共同体”。笔者认为,“生活方式设计学科”在“21世纪共生”发展的格局下,以构建人类生活设计共同体为目标,采取求同存异的共生发展方针,既保有全球各行业同质化物品的定量需

求,又适度优先考虑适合本国民众生活需求的异质化物品(让更多国家富有地域多样性的特色品牌走向世界),在共性与个性生活模式中产生有机互动效应,进而通过特色设计来达成人类美好生活愿景。这一愿景要求公众要立足全球发展现状,在“人类生活方式设计共同体(用于平衡当代人们日益增长的生活方式需求与设计生产之间的矛盾)”[49]的意识导向下,全面分析当代科技进步与生活方式的时代新趋势,建立正确的人机互动关系,逐步消解“认知盲区”,最终以可持续设计途径来实现两者(1-50年)的动态发展平衡。

基金项目:文章获得重庆市教育委员会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生态的艺术”营造思想与重庆新乡土景观规划设计研究”资助,项目编号:17SKG170。

参考文献

[1][德]马克斯.韦伯经济与社会[M].林荣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

[2][美]托斯丹凡勃伦有闲阶级论[M]蔡受百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4.

[3][美拉尔夫林顿文化树:世界文化简史[M]何道宽,译北京:北京师范大學出版社,2017.

[4]金烨影响我国居民体质状况的生活方式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5]王玉波,王雅林,王锐生.生活方式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

[6]王雅林生活方式研究述评[)]社会学研究,1995(4):41-48.

[7]王雅林生活方式的理论魅力与学科建构—生活方式研究的过去与未来20年]江苏社会科学,2003(3):57-62.

[8]王雅林.生活方式研究的现时代意义—生活方式研究在我国开展30年的经验与启示[J].社会学评论,2013,1(1):22-35.

[9]高丙中西方生活方式研究的理论发展叙略[D]社会学研究,1998(3):57-62.

[10]卢元镇体育社会学[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1993.

[11]董鸿扬论中西传统生活方式基调的跨文化差异[J]学习与探索,1998(3):90-95.

[12]吴焕文生活方式指标体系初探刀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47(5):80-83.

[13]汪业周生活方式的蕴涵与结构[D]理论学刊,2002(1):90-93.

[14]陶冶.发达国家的生活方式类型研究[J].江汉论坛2006(10):117-120.

[15]费孝通文化与文化自觉[M]北京:群众出版社,2010.

[16]卫玲高菊.后改革时代城乡生活方式一体化指标体系的构建[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40(5):36-40.

[17]宋立民未来生活方式:盲区与拼图[J]人民论坛学术前沿,2018(4):84-90.

[18]凌继尧,徐恒醇艺术设计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19]尹定邦设计学概论[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

[20]李立新设计艺术学研究方法[M]南京:江苏凤凰美术出版社,2006.

[21]李煌从生活方式看视觉传达设计[D]清华大学,2017-04.

[22]徐文和谐生活方式营建与住区环境艺术设计研究—以常青花园十一小区环境艺术设计实践为例[D]华中科技大学,2008-06-01.

[23]宗立成基于生活方式的工业设计研究[D]青岛理工大学,2010-06-01.

[24]王志强基于乐活生活方式的数码产品设计研究[D]江南大学,2011-03-01.

[25]李珍.当代生活方式语境下城市住宅庭院景观设计之研究[DI].南昌大学,2012-12-14.

[26]黄雅欢试论80后都市生活方式对纺织品设计的影响[DI.中国美术学院,2013-05-17.

[27]刘冠琪生活方式与室内设计关系的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4-06-01.

[28]李岫岩:多元化生活方式背景下城市集合住宅空间设计研究[D]北京理工大学,2015-01-01.

[29]何倩云基于地域生活方式的文创产品设计方法研究[D]安徽工程大学,2016 06.08.

[30]徐旭.基于包容性设计理念的老年家居产品设计研究[D]东华大学,2017-01-10.

[31]巩淼森幸福观、生活方式和社会创新:走向可持续社会的设计战略[I].装饰,2010(3):123-124.

[32]王菁青,胡方等食与物基于生活方式的健康厨房调研与设计思考[J].新美术,2015(4):13-119.

[33]陈廷浩,徐力产品设计与生活方式[)]设计,2016,29(21):50-51.

[34]萧明.“积极设计”营造康体城市一支持健康生活方式的城市规划设计新视角[J].国际城市规划,2016,31(5):80-88.

[35]栾之珑从设计生活方式到设计生活意一浅析信息社会体验设计的发展方式与设计潜力[小.工业设计;2017(1):66-70.

[36]杨兴.工业设计生活方式的变革者[J]中国艺术报:2013-12-27(T07).

[37]李亦奕:未来设计:引领人们的生活方式一一国内外专家共议“面向未来的艺术设计教育”IN]中国文化报:2016-11-20(008).

[38]张玉秀生活方式、体育生活方式的界定及其研究状况分析[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05,19(3):13-16.

[39]宋立民,找析生活方式与设计的关系[J].艺术教育,2018(3):37-40.

[40][德]亚历山大鲍姆嘉通美学[M]盛宁,王旭晓,译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87.

[41][英]雷蒙威廉斯关键词[M].刘建基,译北京:三联书店,2005.

[42]Auguste Comte The Positive Philosophy(In Three Volumes Volume1)[M]_Freely Translated and Condensed by Harriet Martineau.London:London George Bell & Sons,1896.

[43]Leszek Kolakowski.The Alienation of Reason:A History of Positivist Thought[M].New York:Doubleday&Company,Inc,1968:2-3.

[44][匈牙利阿格妮丝赫勒.日常生活[M].衣俊卿,译.哈尔滨:黑龙江大学出版社,2010:13-116.

[45][英]维克托迈尔舍恩伯格肯尼斯库克耶大数据时代:生活、工作与思维的大变革[M]盛杨燕周涛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13:48.

[46]钟义信人工智能:“热闹” 背后的“门道”[J].科技导报,2016,34(7):14-19.

[47]方毅芳石镇山智能制造系统与标准化发展分析[J].电器与能效管理技术,2017(24):5-12.

[48][美]斯蒂芬R凯勒特生命的栖居—设计并理解人与自然的联系[M].朱强、刘英等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121-123.

[49]张越,文静生活方式与设计的研究述评与展望[J]设计,2019(2):13-1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