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升本院校环境设计专业的建设与发展研究
2019-06-22牟彪
牟彪
摘要:新升本院校面临多方面困难,同质化严重的环境设计专业很难发展;《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作为本科教学质量的国家标准,对于新升本院校的环境设计专业是压力,更是发展机遇。对广西某高校开展个案调查。分别在人才培养定位、师资建设、生源、教学、经费投入等方面提出建议。旨在为推进新升本院校环境设计专业建设与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国标新升本院校环境设计专业建设
中圖分类号:G64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069(2019)04-0110-04
Abstract: The new regular college upgrading from junior college confronts multiple difficulties, and the severely homogeneous environment design major is hard to gain development. As the national standard of undergraduate education quality, NationalStandard is a pressure as well as an opportunity for the environment design major in the new regular college upgrading from junior college. After investigating and analyzing one Guangxi college. This paper proposes suggestions from aspect of talent training orientation, faculty construction, students source, teaching and fund investment. Hoping to promote the 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 of environment design major in the new regular college upgrading from junior college.
Keywords: National Standard Environment design major in new regular college upgrading from junior college Construction
引言
党的十九大提出,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要保障教学质量,“质量为王,标准先行”,教育标准建设是提高教育质量的基础工程。教育部近期出台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以下简称《国标》)有望彻底解决这一问题。作为我国公开发布的第一个高等教育教学质量国家标准,从提高教学质量的多个角度对高校的软硬件进行定性和定量考核。由大专重组、直升等升格为本科院校(以下称新升本院校),是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过程的主力军,但与老牌本科院校相比,其升本之初存在办学定位不清、办学资源有限等问题,《国标》对于新升本院校的环境设计专业,既是无形的压力,又是难得的发展机遇,如何立足现状,参照《国标》进行一系列的专业内涵建设,在较短的时间内缩小与专业院校、老牌综合院校间的差距,甚至结合自己的优势实现差异化发展等,是新升本院校的环境设计专业必须面临的问题。
一、《国标》的背景及内容
(一)《国标》的背景
习总书记强调“办好我国高校,办出世界一流大学,必须牢牢抓住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这个核心点”。专业是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的基本单元,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就是回应总书记的最大关切。2013年4月,教育部启动了历时四年多的《国标》研制工作,先后组织了几百场工作研讨及征求意见会。专家教授达五千多人参与了《国标》研制工作,包括知名专家和院士也参与其中。明确了各专业类的内涵、学科基础、人才培养方向,范围涵盖了《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12年)》中的92个专业类别,587个专业,以及全国56000多个专业点;内容涵盖了本科专业教学的各个方面,是各专业类所有专业应该达到的质量标准,也是设置本科专业、指导专业建设、评价专业教学质量的基本依据。
《国标》对“适用专业范围、培养目标、培养规格、师资队伍、教学条件、质量保障体系建设”等都作了明确要求。尤其对师资数量和结构、教师学科专业背景以及水平、教师教学发展条件等提出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要求。明确了新专业开设的办学条件、信息资源、教学经费投入等要求。
(二)《国标》关于环境设计专业的内容
根据《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环境设计专业在《国标》里归属设计学类,经过梳理环境设计专业相关内容可以归纳为:
1. 对人才培养目标进行定位。对于培养目标,《国标》强调责任意识、审美判断、专业知识;知识技能上强调设计思维、表达、沟通和管理技能,能力上强调设计研发、承担设计与教育研究工作,具备自主创业能力;素质上强调三观正确,具备服务、创新、法律意识;同时,强调交流能力、系统专业的知识,研究方法,文献调查等科研创新能力,以及外语、计算机应用能力等。
2. 课程体系上,由通识教育、基础教育和专业教育组成,并对专业课内容和数量做规定。总学时2600学时,专业课程占比不低于60%(1560学时);明确专业课程的具体内容,专业课内容上强调环境设计技术表现课程(表现手法)、方法课程(理论方法)、社会调查课程(调查实践)的系统性,涵盖室外环境、建筑、室内空间三大范围;知识结构上强调结合设计思维与方法、设计审美与文化、设计技术与工程、设计管理与营销四大领域知识,注重创新创业教育;能力培养上强调通过实践类课程(工作室、实验室),案例式教学,专业实训、实习课程提高学生的工作能力。
3. 教师队伍方面,《国标》对办学相关的教师规模(数量、生师比)、结构(职称、学历、年龄)等作了具体量化标准。并注重教师实践能力提升,鼓励到企业挂职锻炼,支持教师科研成果转化等。
4. 教学条件上,《国标》对图书,对教学硬件设施等提出了量化要求,并强调建设教研工作室,工艺实验室,教授工作室,师生交流等教学辅助空间及配备相应的设备。以通过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以及参加双创活动等提高學生实践能力。对新开专业经费投入(不低于350万),每年教学经费投入(不低于75万)的进行量化标准。
《国标》明确了环境设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宏观定位,并为高校实现教学质量国家标准提供了具体课程体系、师资队伍、教学资源、经费投入等软硬件建设上做了量化要求。在质量保障管理与规范上也提出了日常、定点、定期相结合的管理机制。理解环境设计专业在《国标》里的具体要求,查找对照当前新升本院校环境设计专业的建设现状与《国标》要求之间的差距,结合专业建设的具体情况,分析差距产生的原因,以便于提出切实可行的改进措施,实现新升本院校环境设计专业教学质量的“国标”化。
二、新升本院校环境设计专业的特点
(一)新升本院校的问题及抉择
1. 我国新升本院校的问题与优势
新升本院校存在融资渠道不畅,发展资金短缺、高学历、高职称人才难引进、本科专业的学科背景弱,人才培养模式单一、教学与管理水平与老牌本科院校相比存在一定差距、社会对新建本科院校的认可度偏低,招生与就业难度较大等问题(杨涛,王兴林,童文胜 2007);除此之外,新升本院校存在本科招生规模有限、快速建设的硬件设施存在质量问题、教师队伍在数量,质量和水平上须大幅提升(牛微微 2008);以及编制短缺,管理不畅,体制僵化、教师队伍结构失衡,梯队缺乏、理念落后,定位不清等问题(吴俊清 2009);还存在难以获取教育资源、品牌效应尚未形成、整体实力难以应对社会要求等外部困境,也存在办学观念新与旧的冲突、生源质量低等内部困境(王玉丰 2011),总之,新升本院校与老牌本科相比,存在着各方面的差距。
但新升本院校也有自己诸多方面的优势。由于赶上了高等教育大众化机遇,大部分新升本院校都获得了快速发展;位于地级市,得到了当地政府大力支持;教师队伍年轻,发展后劲足等(杨涛,王兴林,童文胜 2007)。由于新升本院校的前身通常为高职高专(师范类院校、职业类院校),这些学校办学历史长,地方影响力大,是专科办学领域佼佼者,综合办学条件达到了本科水平。
2. 新升本院校的发展抉择
新升本院校在创建之初,通常在自己办学定位和方向上,尽量与老牌院校或兄弟院校保持差异化,强化本校的办学特色,短期内提升学校形象,实现快速发展。针对初期“僧多粥少”的现状,为了使有限的办学资源内效益最大化,通常会依据突出本校办学特色的程度,以及原有的专业条件等遴选出本校的重点专业、特色专业或品牌专业等,并集中校内所有资源予以重点建设。而未被选中的普通专业、一般专业则暂缓发展,资源投入相对较少。
(二)新升本院校环境设计专业的发展现状
1. 环境设计专业的特点
由于我国高校的设计类专业都是从传统的美术、绘画等大类中逐渐分离出来的,目前从设计类学科的办学主体来看,可分为专业类院校和综合性大学两大块。以全国八大美院为代表的专业类院校,其特点是办学较早,以传统美术绘画为依托的设计专业,重视基础造型、绘画功底,往各类设计专业转型较快;与传统的美术院校相比,我国更多的设计类专业主要开设于综合性大学内,其特点是,有综合性大学的文化底蕴为依托,艺术设计类学生具备良好的文化修养,思维相对活跃。
2. 综合院校的环境设计专业
走访十余所高校的设计类学科发现:除专业类院校外,综合性大学的设计类学科往往并非学校的重点学科;科研管理与理工科教师一样,要求发SCI,EI,以及中文核心期刊等,行业协会专业大赛获奖一般不计入科研成果;严格的教学管理模式和体制约束下,教师和学生不得不进行“工科化”学习,让本应开放性、偶发性的设计思维被抑制,学科建设与发展相对缓慢。环境设计作为艺术学大类的细分专业,是伴随着我国快速城市建设成长起来的新专业,为适应社会发展对环境设计人才的需求,综合类、师范类、理工类、财经类等高校纷纷开设了此专业,一般都作为“应用型”人才,注重培养学生就业能力,相对本校的老牌专业,自然处于被边缘化的位置。
3. 新升本院校的环境设计专业
在新升本院校里,虽然暂时也享受着学校升格带来的红利,生源素质比升本前的三年制专科明显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强,课堂教学效率也提高了很多。但新升本院校前身大多是师范、经济、理工等类高校,设计类专业一直不作为本院校的重点或特色专业;升本后学校要面临起步发展的诸多问题,其学科建设不能贪大求全,学科发展也不可能齐头并进、整齐划一,在整体上根据学校的办学定位明确建设的主次和发展的先后。因此,学校自然会集中精力发展重点或特色专业环境设计是因市场需求激增而开设的实践应用型专业,也是高校“挣钱”的专业,其特点是高校间同质化严重,招生量大,学生学费比非艺术类专业高很多,但在经费投入、专业建设发展慢,一直被边缘化。
三、新升本院校环境设计专业的案例调查—桂林某高校
个案亦具有普遍性特点,为了切实了解现状,本研究对广西桂林2015年某新升本院校环境设计专业进行了个案调查。对该校环境设计专业的师资建设、招生规模、主要经费投入、教学获奖(作为教学成果内容)等几个方面进行调查分析。
(一)案例的现状
该校前身为旅游类专科学校,2015年升格为本科,2016年开始招收环境设计专业本科学生。其环境设计专业成立于1998年,是广西区(乃至全国)最早开设此专业的院校之一,风雨历程的20年来,专职教师从建设之初的1名到如今11名,从成立之初的1个专科班(20人),到2017年的4个本科班(112人),其中招生规模最大的2016年达5个本科班(142人),现已成为该校设计类名副其实的大专业,其发展状况以时间顺序整理,如表1。
其次,生源上,减少招生数量,提高生源质量。一方面,新升本院校作为二本高校的新人,直接面临与专业院校和老牌综合性院校抢生源。新升本院校由于社会影响力有限,考生通常首选报考专业院校和老牌综合性大学,新升本科院校在专科行列有一定影响力,在本科圈还不被考生所认可;另一方面,从美术设计类考生的源头看,大部分艺术生在高中阶段文化成绩偏中下,考文非艺术类学科的概率小,为了实现自己的大学梦而改学艺术,这些学生由于在基础教育阶段学习自律性弱,进入高校后更容易出现学习目标不明确,自学能力较差,学习积极性差等。如果不控制这种生源数量,不仅在短期内难以取得较好的教学成果,提升学校的影响力,而且更背负着比专业院校和老牌本科院校更大的社会压力和责任,稍有不慎就会影响学校的声誉,使学校的发展陷入恶性循环之中,与其这样,不如减少招生数量,提高生源的质量,并集中有限的教学资源,开展“精细化”教学,少而精地培养高质量的专业人才,形成环境设计专业建设良性循环发展。
再次,教学上,进行环境设计专业人才的社会需求调查,国内外先进院校的教学案例调查,并整合本校的办学特色和现有教学资源,开展教改活动研究。以《国标》为指导,将设计方法教学、表现技法教学、设计实践技能教学与设计创新思想融为一体,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开展系列教学方法改革,课程改革等;从社会获取最新的人才需求信息,并以此为依据制订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方案;建立动态的毕业生就业能力评估体系,缓解毕业生就业能力与用人市场要求之间的矛盾,建立适销对路的人才培养方案;建立以“专业工作室”为单位的实践教学体系;开展与行业协会及企业的深度合作,建立引入企业一线精英进入课堂的“双导师”培养方案,以及以企业实践项目和专业大赛为教学内容的课题教学形式,以提高学生就业实践能力。
最后,以《国标》量化标准为参考,学校层面应该在实验室、实训室、校内实践基地建设上,加大经费投入。紧扣人才培养方案,投入经费建设特色专业实验室,软装展示实验室,空间形态实验室,采光照明实验室,室内环境检测实验室等兼专业教学与科研一体的实验室;增加而不是减少学生关于毕业设计,参与各类赛事的相关费用,提升学生投身参与专业赛事的积极性,鼓励学生参与“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提升学生创新能力,要求学生参与社会专业实践活动,建立学生取得专业大赛获奖、双创大赛立项、设计方案获得实施等方面的奖励和考核机制;增加教研室小额经费使用灵活度。
小结
新升本院校在成立之初存在资金、人才资源等多方面的困难,而《国标》作为我国首部本科院校教学质量权威的国家标准,对于新升本院校的发展既是巨大压力,又是良好的机遇。新升本院校的环境设计专业,要在人才培养定位上与学校发展定位保持一致,并成为学校实现发展目标的重要部分,争取在新升本院校有限的资源中获得专业建设与发展的机会。针对《国标》对环境设计专业的相关要求和新升本院校的特点,提出在师资建设上注重年轻、高学历、紧缺方向、有经验的人才队伍建设方案;生源上减少招生数量,提高生源质量;教学上以《国标》为指导,开展社会需求调查,与行业协会及企业深度合作,建立校外实践基地,加强学生方法、实践、创新等系统能力培养;并建议学校增加投入,建立必要的实验、实训室,以及必要的校内实践基地,支持教研室组织学生参加各类大赛,建立以参与实践项目、大赛和双创活动等的奖励机制。以此推进新升本院校的环境设计专业按《国标》要求建设发展,缩短与专业院校和综合性大学的差距,走出差异化的办学之路。
课题项目:本文系桂林旅游学院2018年教育教学改革项目课题,课题名称“环境设计专业就业能力评价系统研究”(课题编号:2018XJJGB017)。
参考文献
[1]朱国仁.《建设教育强国: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EB/OL]2017-1201来源:人民网:http://theory.people.com.cn/n1/2017/1201/40531-29680214.html.
[2]吴岩.《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有关情况介绍[EB/OL]2018-01-30來源:教育部门户网站:http://www.moe.edu.cn/jyb_xwfb/xw_fbh/moe_2069/xwfbh.2018n/xwfb_20180130/sfcl/201801/t20180130_325921.html.
[3][7]杨涛,王兴林,童文胜新建本科院校发展之路探索[J].高等教育研究,2007.28(1):60-65.
[4]牛微微.“专升本”院校现状及发展规划研究[J].科技信息,2008(22):10-11.
[5]吴俊清专升本院校存在的问题及其发展出路田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5(4):80-82.
[6]王玉丰中国新建本科院校的兴起、困境与出路[J].高等教育研究,2011,32(1):53-60.
[8]杨良梁对新升本院校专业建设的思考[J].大庆师范学院学报,2008,28(1):148-150.
[6]王玉丰我国新建本科院校十五年回顾与展望[J].高教探索,2013(5):15-21.
9]刘明初,彭香萍新升格本科院校学科专业建设的问题及对策[J].职教论坛,2015(26):88-92.
[10]冯元科,陈智锐光环境设计与住宅情感化的应用研究[J]设计,2017,30(16):144-145.
[11]杨小军.以校企联动为导向的环境设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设计,2017,30(17):67-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