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书法藏品中的盐文化探析

2019-06-22李敏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19年7期
关键词:藏品书法

李敏

摘 要:文章对自贡市盐业历史博物馆馆藏的97件(套)书法作品的文字内容进行梳理,认为这些藏品分别从盐、盐都自贡、盐业建筑、盐业生产与运输、盐业精神、盐业科技、盐业工人运动等方面展示了丰富的盐文化信息。探析书法藏品中的盐文化信息,有助于服务科学研究、展览社教和藏品征集。

关键词:书法;藏品;盐文化;业历史博物馆

自贡市盐业历史博物馆以清朝乾隆元年(1736)陕籍盐商修建的同乡会馆——西秦会馆为馆址,主要收藏、研究、展示盐史文物。自贡市盐业历史博物馆共收藏有盐业工具、书法、绘画、瓷器、玉器、钱币、票据等文物近20个类别3897件(套)。这些藏品体现了自贡市盐业历史博物馆的特色,承载了自贡作为千年盐都的城市记忆。研究具有盐业特色的馆藏品,尤其是蕴涵有深厚盐文化的书法藏品,对盐文化研究、藏品研究及展示自贡的历史底蕴和文化内涵至关重要。

1 研究缘起

1.1 在盐文化研究内容方面

自贡,一座因盐而生的城市。在2000年的井盐生产历史中,盐业文化渗透到了自贡人民生活的各个方面,值得人们去探究挖掘。当前,盐文化研究进入繁荣阶段[1]。笔者通过中国知网论文检索发现,专家学者对自贡盐文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文献记载、民间传说以及生产生活过程中留存下来的众多的盐业遗迹,而对承载着城市记忆的博物馆藏品中所蕴涵的盐文化现象鲜有提及。因此,博物馆藏品中有关盐文化的内容值得专家学者关注。

1.2 在博物馆书法藏品研究方面

藏品是博物馆存在的物质前提,是博物馆开展业务活动的物质基础。博物馆藏品内容丰富、种类多样,书法作品是博物馆最具历史价值、艺术价值的藏品种类之一。深入挖掘书法类藏品的历史价值、文化内涵、艺术价值,对书法作品的展示利用具有重要意义。但梳理有关文章发现,当前专家学者对书法藏品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书法艺术角度,如作者介绍或书法艺术鉴赏等,鲜有对书法作品文字内容的研究,即文化信息的挖掘。本文以自贡市盐业历史博物馆的书法藏品为例,挖掘书法藏品中的文化内涵、历史信息,以期为书法藏品研究提供新的视角。

2 书法藏品文字内容中的盐文化信息

自贡市盐业历史博物馆收藏有书法作品205件(套)。经梳理,有97件(套)作品文字内容与盐文化相关,分别从盐、盐都自贡、盐业建筑、盐业生产与运输、盐业精神、盐业科技、盐业工人运动等方面展示了丰富的盐文化信息。

2.1 关于盐本身的描述

盐是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物质。它作为调味品,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由盐业生产、运输产生的盐业经济、盐业税收,对充实国力、富国强民具有重要意义。过去,由于受生产条件的限制,盐获取不易,又因其色泽洁白,便被古人赋予了高洁之意,称颂讴歌。自贡市盐业历史博物馆与盐相关的书法作品中,描述盐本身的共11件(套)。

这11件(套)作品,从“盐”字的书写、谚语和盐的形质、色泽、作用、内涵等方面,以对联或诗文的形式对盐进行描述。自贡市盐业历史博物馆收藏写有纳西象形文字“盐”和东巴文谚语的书法作品。川籍著名书法家、原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陈无垢(1901—1991)的行书对联“煮海熬山璀晶灿玉,调羹和鼎富国裕民”,介绍了盐的制作、形态及作用。曾任四川徐悲鸿张大千艺术研究院院长、四川中山诗词书画研究社副社长的屈义林(1908—2004),分别于1986年、1998年书写了隶书、行书对联“可做调羹用,能操鼎鼐权”,介绍了盐的作用。

1987年,曾任四川省文化厅副厅长、全国美术家协会会员的富顺县人钱来忠[2](1942—)书赠盐业历史博物馆《盐泉》作品。《盐泉》是宋代诗人宋永孚所作诗词,其内容为:“一泉流白玉,万里走黄金。人事有因革,宝源无古今。”人们把熬盐的原料——卤水称为“白玉”,盐卤经过煎制、运输,其价值堪比“黄金”,可见盐运之艰、盐利之巨。

原中国人民大学校长谢韬(1921—2010),四川自贡人,20世纪六七十年代被安置到老家,在自贡市盐业历史博物馆工作。不知对他来说这段岁月是否艰难,但他在此煎熬出素心,以盐自喻。1987年,他书赠自题诗“盐业传千古,人民食所凭。此物调百味,煎熬出素心”给曾任中共泸县中心县委青委书记、中共江北县委书记的曾德林。1998年,谢韬书赠自题诗:“人品洁素心,辉煌物外身。盐本平常物,万户盘中珍。”他寄盐以大义,愿自己人品高洁,素心如盐。

2.2 关于盐都自贡的描述

盐都自贡有着深厚的盐业底蕴和盐文化内涵,是“看得见山,望得见水,留得住鄉愁”,也能让人感受到腾飞在望的地方。盐业历史博物馆描述盐都自贡的馆藏书法作品有37件(套)。这37件(套)作品介绍了自贡悠久的历史、独特的文化资源、盐都变化、盐都感怀及对未来寄予了美好展望。

2.2.1 悠久历史

自贡的井盐生产始于东汉章帝年间,自贡素有“千年盐都”之美誉。1984年,曾任中共自贡市委第一书记的杨寿山题词“千载历史人民创,盐都盛名天下闻”,指出了盐都自贡因悠久历史而闻名遐迩。1982年,曾任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的自贡人王怀安与其妻著名教育家胡朝芝题写行书“历史悠久,前途无量”。1984年,原四川省诗书画院院长杨超(1911—2007)评价自贡盐业“源远流长”。也有朋友认为自贡“盐源流长”。1992年,原国防科委副主任兼国防科技大学校长张衍(1917—2003)评价自贡“盐史悠久,源远流长;劳动人民,历史之光”。

2.2.2 独特资源

井盐、恐龙、彩灯被称为自贡的三绝。1982年,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张爱萍(1910—2003)参观自贡,留有行草中堂:“盐都自流井,盛名传久远。恐龙群奇迹,国宝盖世间。”时任四川文史馆馆员的任子立(1906—1998)题赠“壮哉乡恐龙,天赋宝藏丰”“王庙西秦馆,合作赛风流”。1982年,著名文博专家、曾任四川省书法家协会名誉理事的高文(1929—)来到自贡,他认为“西秦会馆观古建,燊海盐井望深井,大山铺口挖恐龙”,并赞“自贡三最世称雄”。1984年,时任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副部长的储传亨由衷赞叹道:“千载盐都风光秀。”

盐业生产过程中遗留下来的盐井、火井、天车等盐业遗存是独特的井盐文化资源。盐井、火井是盐业生产的基础要素,天车是盐业生产的重要设备。盐业历史博物馆有4件(套)书法作品描述了火井、盐井、天车。1982年,四川省书法家协会会员何世珍的书法作品“火井沉熒于幽泉,高焰飞煽于天垂”,是对自贡神奇天然气资源的纪实。1958年,当代杰出的新闻工作者、政论家、历史学家、诗人、杂文家、书画收藏家邓拓(1912—1966),自题诗句“千年生产足称豪,井架摩天节节高”,展示了20世纪50年代末自贡盐场天车林立、直插云霄的壮观景象。

2.2.3 盐都变化

抚今追夕,盐都发生了巨大变化。1982年,杨寿山题词“自贡三十二年前,竹笕输卤锅煮盐”,如今“化工基地自流井,真空制盐近代化”。自贡荣县人刘白笔多年客居他乡,他回乡后书录《还乡》一诗:“一别故乡四十年,万千变化乐陶然,旧日烤盐人牛累,今领烧醎机器传(转)。”这两首诗通过今夕盐业生产方式的对比,展现了盐都制盐技术上的革新与生活风貌的变化。

1982年,柳倩书自题诗:“釜水东流去,皇皇绕盐都。新楼隐或现,旧迹有如无。半纪归时少,毕生回里疎。此身虽蓬转,盛世当不孤。”该诗描写了游子回乡后,见釜水东流,逝者如斯,乡情悠悠。柳倩(1911—2004),四川荣县人,当代著名诗人、学者、剧作家、书法家。他工诗词,书法内容多为自作诗词,曾为中国书法家协会常务理事,中国作家协会会员。1985年,时任四川省军区顾问贺格非(1918—1993)将军题:“追溯盐史千余秋,三十六春又新游。英才荟萃展宏图,盐都芬芳溢神州。”贺格非将军曾于1949年随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野战军进军西南,率军保卫自贡至泸州一线的内河航运,使自贡盐运和内江糖运畅通无阻。36年过去了,贺格非将军旧地重游,感叹盐都变化,英才荟萃,芬芳溢神州。1995年,当代著名学者、书法家徐无闻(1931—1993)书自题诗:“太古龙蟠处,盐都异代兴。卤源长不竭,地火还相蒸。漫道天资富,应夸万众能。昭昭史迹在,盛世喜飞腾。”从以上三首诗的“气象新”“溢神州”“喜飞腾”中,可以感受到盐都变化给人们带来的喜悦之情。

2.2.4 盐都感怀

自贡因盐而盛名远播,很多游客慕名来参观考察,赞誉甚高。1986年,原红旗杂志社副总编辑马仲扬(1922—2010)认为“自贡盐业历史是唯物主义的生动教材”。1992年,齐腾认为自贡“盐业真実民众道”。1995年,曾任重慶市副市长、湖北省副省长等职的邓小平之弟邓垦(1911—)至“盐都胜揽”。刘白笔叹“盐都之光”。原四川省书法家协会主席、全国书法家协会理事李半黎感叹“梦醉盐都”。1987年,钱来忠题词:“游子梦寐,款叙乡情。”1980年,当代学人陈桥题诗留念:“郁郁葱葱自春色,山山水水似画图。喜看龙藏灵古地,晶盐宝气展宏途。”1981年,自贡人余明20年后回归故里,感叹“阔别二十年,旧貌换新颜”。1987年,日本友人横浜玉立大学教授长谷川善合用简单朴实的语言表示“我们访问美丽盐都高兴”。

2.2.5 未来展望

盐都历史底蕴深厚,大家对自贡的发展寄予了美好愿望。1988年,时任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常委的王首道(1906—1996)认为“盐都龙乡,腾飞在望”。1994年,时任第八届全国政协副主席的胡绳(1918—2000)书“继承传统,开拓前进”,认为“自贡盐业,前途无量”。2004年,曾任中国侨联顾问的陈兰通(1938—2009)书题“盐都誉四海,再创新辉煌”。著名戏剧理论家、翻译家、戏剧史家、出版家葛一虹(1913—2005)建议自贡人民“继先人业绩,向科学进军”。1986年,张力建议:“发扬盐业历史经验,研究西秦会馆建筑工艺,努力建设自贡。”1987年,曾任总参谋部防化部部长的姜志增(1929—)少将希望“发展盐业,造福人民”。1987年,原最高人民检察院党组副书记、副检察长张灿明(1914—2010)认为“盐史卤光”可以“振兴中华”。

2.3 关于盐业建筑的描述

自贡在2000年的井盐生产中,留下了众多的盐业建筑,其中最具特色的莫过于西秦会馆和王爷庙了。自贡市盐业历史博物馆有31件(套)书法作品描绘、评价西秦会馆和王爷庙。

2.3.1 西秦会馆

西秦会馆是清乾隆年间陕籍盐商集资修建的,雕梁画栋,典雅崇宏,是建筑艺术之典范。曾任重庆市青年团市委书记的余之光赞“盐都风光美,西秦会馆秀”。1986年,曾任益州书画院院长的洪志存(1917—2001)舒怀“汉璧秦镠千岁品,光风霁月四时春”。1986年张新描写西秦会馆:“画栋彫甍绕釜溪,神奇巧匠溯西秦,盐源滚滚无穷利,妙境天然待品题。”1986年我国著名工艺美术史学家、教育家吴山(1929—2015)题词称西秦会馆在“古建筑中别具一格”。1984年翁锡明赞西秦会馆“巧夺天工”。1987年岳忠评价西秦会馆:“盐都历史万千载,建筑艺术一西秦。”

1987年,当代著名学者、诗人、书法大家吴丈蜀(1919—2006)客自贡赋赠博物馆自题诗:“釜岸西秦一馆新,欲明鹾史此间寻。井深百丈成非易,永忆新年掘土人。”当代书家于刚书录自题诗:“崇檐飞阁筑西秦,不尽堆雪泻玉心。回首二千盐业史,斑斑血汗属人民。”该诗既描写了西秦会馆飞檐殿阁之雄美,又以西秦会馆为着眼点,感叹自贡2000年盐业生产中盐业工人之艰辛。1986年,四川著名诗人、书法家,原西南民族大学教授李国瑜(1916—2005)书自题诗二首:“旧馆西秦杰构雄,檐牙飞翠槛萦红。今朝璀璨开新境,来拜千年鑿井功。”“釜水波平画艇新,龙峰万树擁盐城。人间赖此调羹鼎,共爇心香俎豆陈。”两首诗描述了西秦会馆的建筑艺术和周围依山傍水的秀美景色。

1959年,西秦会馆成为自贡市盐业历史博物馆的馆址,主要收藏、研究、展示井盐历史文物。博物馆收藏有建馆时郭沫若题写馆名的作品。1975年,古生物学家、地层学家杨钟健(1897—1979)参观博物馆时,对博物馆发展提出建议:“认真体会提高与普及的辩证关系,就可以把博物馆办好。”1985年,集哲学、文学、绘画、书法于一身的熊秉明(1922—2002)对博物馆给予了高度评价:“这里有艺术家的奇想,科学家的巧思。”1958年,余之光从博物馆宣教角度出发,称博物馆为“德育之家”。1987年,时任中共中央对外宣传小组组长的朱穆之(1916—2015),从科普角度称赞盐业历史博物馆可以“汲取生命之火”,是“学习科技课堂”。

猜你喜欢

藏品书法
抱朴斋藏品
李杰森藏品
林安国藏品
谭礼藏品
张新生藏品
聂延林藏品
诗书画苑
书法等
图说书法(三十九)
书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