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大发:一“天渠”一辈子 一初心
2019-06-22王砾尧孟佳惠
◎文/本刊记者 王砾尧 实习记者 孟佳惠
点点春雨,鸟鸣山涧。春天的遵义市播州区平正仡佬族乡团结村草王坝生机勃发,绿野田畴,忙碌自在。这一派祥和的景象都得益于一条“从天而降”的水渠,可称作是“天渠”。
“天渠”,长达9400米,从千米高的山涧上分出,然后一路翻山越岭,横跨三座大山、三道绝壁,途径三个村、十余个村民组,为团结村草王坝带来了生命之源。这是团结村原村支部书记黄大发带领村民用双手在大山绝壁间开凿出来的。为了开凿这条水渠,解决草王坝极度缺水之困,黄大发和村民们用了36年。
造梦生生世世的想年年岁岁的盼
“山高石头多,出门就爬坡,一年四季苞谷沙,过年才有米汤喝。”当地的一首歌谣如实唱出了村民们过去的生活状况。水,是草王坝人生生世世的想,年年岁岁的盼!
过去,草王坝极度缺水,地势山高岩陡,雨水落地,就顺着空洞和石头缝流走,根本留不下来。村里人去最近的水源地挑水,来回要走上两个小时,争水打架的事情时有发生,就连“牛脚窝水”都要收集起来用。用水方面则更是节俭,第一遍淘米洗菜,第二遍洗脸洗脚,第三遍喂猪喂牛。县里的干部来草王坝考察,村民递过来的水杯里,满是浑黄。
因为缺水,当地只能种一些耐旱的苞谷,把玉米粒炒熟去皮再磨成粉,蒸熟后就成了当地人餐桌上的主食。这种“苞沙饭”难以下咽,在喉咙上直打转转。
没有水,别说发展产业,就连村民的温饱问题都难以解决,一些家庭吃盐都需要赊账,贫困程度可想而知。
对于贫穷,黄大发比别人有着更深刻的体会。他几岁时,母亲就因病去世,父亲抽大烟,败光了家中房屋和田地后撒手人寰。13岁时,黄大发便成了孤儿,滚草窝、吃百家饭长大。对于摆脱贫困的渴望,他比任何人都要迫切。
黄大发带领村民清理水渠,让大家能用上干净的水
“我是一个孤儿,老百姓对我好,领导对我好,我就要改变家乡的面貌,让老百姓富起来。穷就穷在水上,一定要想办法通上水,让大家吃上米饭。”1958年,黄大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他被群众推举为草王坝生产大队队长。上任伊始,他向全村村民立誓,一定要让草王坝通水、通电、通路,改变贫穷落后的面貌。
“草王坝被大山围在中间,通水比登天还难。”原遵义县(今播州区)水利局局长黄著文说,在重重山岭中修渠引水,简直是天方夜谭,“但是不通水,草王坝的贫穷面貌便永远无法改变。”
凭借着这种信念,黄大发义无反顾地开始了漫长艰难的修渠之路。
草王坝缺水,但几公里外的野彪村水源富足,黄大发决定,将野彪村螺蛳河的水引入草王坝。可是阻隔在两村之间的是垂直高达三百多米的灵宝山擦耳岩。擦耳岩壁立千仞,直立行走时耳朵要擦着石壁才能通过,因而得名。岩下丛林茂密,深不见底,岩壁风化光秃,飞鸟不立,黄大发带领的修渠队伍就在这里遇到了难关。
没有起重设备,没有风钻打眼,没有……什么都没有!黄大发第一个站出来,带着几名党员来到山顶,把绳子一头系在大树上,一头拴在腰间,顺着石壁慢慢往下探,心提到了嗓子眼,冷汗一颗颗往下滴。
凭借着经验和仔细观察,黄大发终于在悬崖峭壁找到放炸药的合适位置,攀着绳子爬上山顶后,一炮打开了施工的缺口。“咋不害怕呢?但是没办法,就是要拿命去换!”每当有人问起当时的心境,黄大发总是反复说道。
就这样,在那个物资紧缺、技术落后的年代,黄大发带领草王坝村民一干就是十几年。测量靠竖起几根竹竿用眼睛瞄,沟壁上没有水泥,就直接糊上黄泥巴。村民们齐心协力,硬是在绝壁上开凿出一条10多公里的水渠,并打通了110多米的隧洞。
然而,就在水渠即将完工时,一场洪水将所有的心血毁于一旦。看着被冲垮的沟渠,草王坝人的心和沟渠一样被冲得七零八落。
修修补补十几年,水还是没能流进草王坝。
逐梦勤勤勉勉地学夜以继日地干
难道草王坝人只能安于宿命,甘心祖祖辈辈受穷?“草王坝人祖祖辈辈盼水,我们共产党人不去干这事,还有什么脸面去面对他们,不管有多难,就是要拿命去换!”黄大发暗自思忖。
“没有技术就去学技术,没有资源就去要资源”。第一次修渠的失利让黄大发意识到,“人定胜天”靠的不仅仅是热情,还需要知识和技术。随后,他开始马不停蹄地自学起水利知识。
小学文化的黄大发每天都坚持学习
1989年,54岁的黄大发,打听到有去枫香水利站学习的机会,便毫不犹豫地报了名。之后的3年时间里,他从零开始苦心钻研水利知识。为了赶上进度,只有小学文化的黄大发经常废寝忘食,学至深夜仍不肯去睡。陪伴他的,除了煤油灯,还有那内心深处屹立不倒的“修渠梦”。
1990年腊月,那天下着大雪,已经成为遵义县水电局副局长的黄著文晚上回家,在家门口看到了来访的黄大发。“他穿着破解放鞋,没有袜子,脚趾露在外,一身单衣冻得发抖。”黄著文回忆道,当时黄大发的挎包里,装着一份沉甸甸的修渠申请。
“我走了两天到县里,就是要找你。我要修螺丝河工程,想请你帮助立项。”“我是村支书,有责任修通水渠,解决村里人畜饮水,不然贫困老是改变不了。”“我要实现通水愿望,这一次,拼了命也要干。”……黄大发一刻不停地表达着他要重启修渠计划的渴望。
经过专业测绘和精心谋划,修渠项目再次得到县、乡政府支持,从当时并不宽裕的财政里划拨6万元资金和38万斤玉米。然而,除了政府匹配的资金、补助的材料外,村民们还需要自筹部分资金,并且投工投劳。测算下来,全村900多人,总共要凑齐1.3万元。
被贫穷和干渴冲散的人心还能聚齐吗?黄大发心中也忐忑不安。他连夜跑回村里召集村干部开会,动员村民们按每亩土地39元逐户上交集资款。然而无论他怎么说,饱尝过失败的村民,心就像大山一样纹丝不动。舅公杨春发就是其中之一,他指着黄大发说:“你要是能把水引过来,我手掌心里煮饭给你吃。”
“咱们与天再斗一次。”面对质疑,黄大发自信坚定:“这次不把水引进来,我的名字倒过来写。为了水,我愿意拿命去换。”他召开村民大会,反复又耐心地讲解修渠的可行性。他冒寒风跑乡里、跑县里,要资源、要政策。他凑鸡蛋、凑黄豆、凑蜂蜜,一点一滴累积修渠资金。
村民们终于被打动,熄灭已久的“修渠梦”再次炽热地燃烧起来。1992年的那个春天,会被草王坝永远铭记。在一切准备工作就绪后,黄大发带领村民,捡拾初心,开启了第二次修渠的征途。
每天清晨,天蒙蒙亮,黄大发就带领着两百多人的队伍扎进深山修渠,施工队负责在前面凿石壁打槽,村民在后面跟着挑土方砌堡坎。每20米水渠被确定为一个桩号,每个桩号按照施工难易程度确定不同数量的人工,每个家庭按照土地多少确定要投劳的人工……
“干部干,群众看。”黄大发说。从材料运输到实地施工,年近6旬的黄大发总是冲在最前面。乡里为修渠批了50件炸材,过路的汽车不敢拉,村里的马车一次运量又太少,为了尽快用上炸材,黄大发背着两件就上路,步行来回近40公里,饿了买个馒头吃,渴了喝口山泉水,脚板磨破皮,双脚血淋淋,管仓库的工作人员想要资助他买双鞋穿上,他却婉拒了。
还有一次,去城里拉水泥的汽车到离草王坝30公里的地方突然下大雨涨水,车陷入泥潭过不了。夜幕降临,司机跑到附近的村民家找住处,黄大发担心水泥被偷,硬是在水泥包上睡了一夜。
修建水渠要经过3座大山、大小9个悬崖、10多处峻岭,其中大土湾岩、擦耳岩和灰洞岩最为险要,要从悬崖峭壁上打出半幅隧道才能通过。
在修擦耳岩段时,一处倒悬的崖壁无法测量,专业施工人员都不敢下去。黄大发二话不说,把麻绳系在自己身上,让人拉着吊下悬崖,像半空中飘飞的鹰。吊到悬崖背后,大家看不到他了,吓得大气都不敢出。这时候,黄大发在下面大喊了几声,证明自己没事,大家这才放下了心。当时在现场的村民沈秀贵感叹道:“没有黄大发带头,这条水渠修不起来。”
群峰壁立,流水淙淙;山风拂面,壮志有声。从1958年立誓修建“天渠”,36年后,水终于流进了草王坝。1994年,水渠的主渠贯通。清清粼粼的水,第一次满满当当地流进了草王坝村,流进了亘古干旱的坡地。村里孩子们跟着水流跑,村民们捧着清澈的渠水大口大口地喝:“真甜啊,真甜!……”
从来没见过黄大发流泪的村民注意到,老支书躲在一个角落里,哭了。这眼泪中的滋味,只有他自己心里最清楚。
1995年,这条跨3个村、十余个村民组,主渠长7200米,支渠长2200米的大渠完美竣工。黄大发和草王坝的村民们硬生生地在大山绝壁间开凿出了这样一条总长达9400米的“天外来渠”,村民们以黄大发的名字命名这条渠,亲切地称之为“大发渠”。“即使用现在的眼光看,这水渠仍是工程奇迹。”黄著文感慨万千。
圆梦通水通路再通电都是拿命去换
水通百通,草王坝也开始稻花香里说丰年。
通水后,黄大发又马不停蹄地带领群众“坡改梯”。夜晚,平时寂静漆黑的山村热闹非凡,山坡上、土地里灯光闪耀、人头攒动;村民们在黄牛头上、自己脑门上套上灯,彻夜挖土、筑田、放水……
村民徐国树家“坡改梯”后有了4亩梯田,全部种上了水稻,亩产最高达到1000多斤。他一直记得打出米那天,家里煮了满满一大锅、足足5斤多的米饭。从米下锅起,一家人什么都不干,围着灶台坐着,等着,笑着。揭开锅盖的那一刻,一股从没有过的清香,扎扎实实地钻入鼻子,直入胃里,沁入心里……“真是吃得肚子好胀,好高兴!”多年后回忆起那顿饱饭,徐国树仍念念不忘。
村里的稻田从240亩增加到720亩,每年收稻谷80万斤,村民从此吃饭不愁。还有村民种上了高粱,收获后卖给附近的茅台酒厂,带来了更多收入。
然而黄大发并没有因此而歇下来,他继续带领村民修路、拉电、建学校。“我这一生就是做好工作,有一口气就要干一天,为人民奋斗一辈子。”黄大发说。
团结村通往外界只有一条泥巴小道,要趟过两条河,翻过一处悬崖。一发大水,村庄即成孤岛,1990年至1995年间,先后有5个村民涉水溺亡。
1995年春节刚过,黄大发只身前往遵义县,向有关部门申请修建通村公路。村民们在黄大发的带领下投工投劳,修渠的情景再现山村。每天100多名村民上工,大家齐心协力,4公里的通村公路很快铺通。
1996年,村里通电工程启动。黄大发带头拿出100元,全村村民再次凑钱1万元。为节约电杆钱,每2户村民“承包”一根电杆,上山砍树;一圈上百斤重的电线,村民挽在肩头往前拉……草王坝村,终于亮起了电灯。
村民夏时江,购买了村里第一台黑白电视机。1997年7月1日,黄大发和100多名村民一起,在夏时江家收看了香港回归庆典,大伙儿鼓掌把手心都拍红了。
“如果有文化,渠早就修成功了。”村民徐国棋记得,水渠修通后,黄大发把大家喊来开会,商量集资修建学校的事。“我们村文化低,出去都直不起腰杆,娃儿们不读书哪来的出息?”于是,全村群众又一次咬紧牙关,全力投工投劳建学校。
据黄大发的二儿子黄彬权回忆,“我们一家七姊妹,小时候连四块五的学费都交不起。”黄彬权的学习成绩在乡里始终名列前茅,他完全有可能依靠读书改变自己的命运,却因为家里穷没有继续读下去。这也成为了他最遗憾的事。
黄彬权初中毕业后,听从父亲的建议在村里小学做一名民办教师,每个月几十元的微薄薪资实在难以养家糊口。他曾先后两次跑到遵义桃溪寺、甘溪去做砖工,一天能有四五十元的收入,但每一次都被父亲找到后劝了回来。
“儿啊,你要是走了,学校的娃儿们没人教书怎么办?”一想到父亲为村里修建学校的艰辛,想到孩子们对知识的渴望,黄彬权一咬牙又继续回到学校教书。而今,仅有百多户人家的草王坝早已出了三四十个大学生。
村民徐国树家养了9年的山羊,现在有60只,去年卖羊收入2万多元。他说“有了水,才养羊;有了羊,才有钱”,就是靠着养羊的收入,他把2个子女都培养成了大学生。
带领群众奋斗50多年,黄大发走遍了村庄周边的山山水水,但最远只到过80公里外的遵义市。不抽烟、不喝酒,不吃鸡鸭鱼,不管家中事。这位84岁的老支书把一辈子的时间都交给了村里工作,把所有的心力和精神都放在“领着大伙儿干”上,将乡亲们带上致富路。
2015年春,贵州省省委大楼迎来了一位访客。寒风中,80岁高龄的老支书黄大发一步步迈上石阶,在“为人民服务”的碑刻前久久伫立凝望。
“有生之年,我想去省城看看。”这是黄大发老人80岁的生日愿望。为了这愿望,县、乡党委积极安排工作人员带着老支书来到贵阳。让人没有想到的是,老支书到了省城,既没有提出到风景名胜古迹参观,也没有说去热闹的商场逛逛,而是想去省委机关看看。
就这样,默默站立了10多分钟,他转身微笑着对陪同人员说:“心愿了了,可以回家了。”“到甲秀楼、花溪走走看看吧?”陪同人员提议,黄大发摇了摇头,“党组织信任我,把村子交给了我。现在,渠通了,电通了,路也通了,我可以给组织交一份答卷了,这就是我的心愿。”
在回程的车厢内,大家都很安静,仔细一看,才发现一片模糊的泪眼。毕竟,半个世纪过去了。当人们仔细打量当年绝壁凿渠的这位“愚公”时,突然发现,岁月无情,英雄早已从青丝到皓首。变幻的是时空,不变的是信仰。
水拍山崖,风过林海,一抹斜晖洒进草王坝绿油油的梯田。在这块几代共产党人奋斗过的红色土地上,树抽新芽,翠绿欲滴,田间地头,生机盎然。
黄大发给村小学的学生们讲述修建大发渠过程,鼓励孩子们要好好学习回报家乡
清理完水渠,黄大发老支书和大家高高兴兴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