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择高处立,就宽处行,往远处看

2019-06-21张佳文

课程教育研究 2019年13期
关键词:传统文化教育课程改革高职院校

张佳文

【摘要】传统文化课程在高职院校的开设由来已久,但课程框架的构建以及必修、选修课程的开展都缺乏理论依据及科学规律,本文尝试搭建以“文化”、“审美”、“能力”为关键词的传统文化课程的框架,最终探讨以《中国传统文化概论》和《国学概论》“两概”为基础,以“专题”、“专著”、“专人”为扩展的课程实践模式,以期为高职院校传统文化教育改革提供建模参考。

【关键词】高职院校  传统文化教育  课程改革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13-0027-02

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在高职院校中的开展由来已久,但是长期以来,以“工具性”掩盖“思想性”,以“西方化”取代“民族化”的教育理念成为了束缚传统文化教育发展的两大桎梏,教育部在《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中明确要求“有条件的高等学校统一开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必修课,拓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选修课覆盖面”。面对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如何进行继承和创新,高职院校传统文化课程改革迫在眉睫。

左宗棠先生曾在无锡梅园题了一句话:择高处立,就平处坐,向宽处行。这句话虽为先生自勉人生的诫言,但却与我们高职传统文化课程改革的理念尤为契合。特别是“择高处立”、“向宽处行”正体现了我们传统文化教育应该遵循的理念。而我们的高职教育最终的目的都是为学生适应社会的发展,满足职场的需要,故更应“往远处看”。

一、择高处立——以“文化”为关键词

以生为本,以学定教,这应该是我们开展教学活动的准则。针对我们高职及大专的学生现状,要开设传统文化教育课程就不得不直面学生文化基础较弱,文化素养较低的痛点。

李维鼎先生在其著作《语文言意论》中指出:人是文化的动物。语言就是文化代码。我们的教育也应当立足于文化属性,引领学生进行哲学层面的宏观思考,实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整化”。针对这样的情況,可以“文化”为关键词,开设传统文化通识课程,先让学生对传统文化形成总体认识,在思想上对传统文化进行结构建模。同时,也让学生在通识课中发现自己的兴趣点,为选修课的深入学习做好铺垫。

二、就宽处行——以“审美”为关键词

古希腊著名哲学家柏拉图说,一切学问研究到极致都是美学。我们的传统文化具有极强的艺术性及思想性,其中蕴含着优雅的意趣,深刻的思想,积极的人生态度,历久弥新地焕发出人文精神的巨大魅力。这就为我们的学生感受艺术形象的美,陶冶高雅的情趣,提升审美境界提供了最广博的资源库,这也应该是我们传统文化教育最大的魅力和价值。

鉴于此,我们应该从学生的学习本位来思考传统文化教育的本位,我们最终的价值取向应该是从精神文化层面关注来促进学生的学习与发展,使学生能够说雅言、行雅行、有雅心。从这个意义来说,我们认为可以以“审美”为关键词,就宽处行,跨学科的开设各类传统文化选修课程。把我们的课程选择从以往的“展示式柜台”变成“开架式超市”,通过广泛的选修课程展示,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和学习兴趣。

三、往远处看——以“能力”为关键词

“以人文素质为核心,以技能培训为主线”是我们高职及大专教育的价值取向。无论我们采用什么样的人才培养模式,最终的检验者都是社会,都是职场。我们在设计传统文化教育的框架时更应该往远处看,往学生的未来看,什么样的教育是对学生的未来有帮助的,我们需要学习的传统文化不应该是历史的酱缸,而应该是文明的继承。

鉴于此,我们认为,我们的课程框架构建还需以“能力”为关键词,以实现拓展课堂教学和课外积累的双赢目标。可以开设如《中国民俗》《中国传统礼仪》《中国文化遗产》等以传承和技艺为重的课程。还可组织开展研学活动,将“读万卷书”与“行万里路”有机结合,帮助学生掌握传统文化知识与技能,树立其家国情怀,培养能够适应自身发展和社会需要的能力。

四、课程体系框架及内容提要

著名教育家于漪在谈到课程内容的基本构成时指出,要关注学生的三个层面:一是知识体系;二是能力体系;三是价值体系。我们的传统文化教育既要在实用价值上能构建学生的知识与能力体系,还要培养熏陶他们的情感态度及价值观,博观而约取,深研而广求。具体来说,可用“二概三专”的体系来构建中国传统文化课程的框架(见下图),并加强课外拓展的辅助作用。

(一)以文化通识为导向开设必修课程

针对目前学生的实际情况,我们认为,从必修课的角度来说,应该择高处立,可开展两门传统文化通识课程:

1.中国传统文化概论。主要简介中国传统文化源流及发展、中国文学艺术发展概况、民风民俗等。

2.国学概论。以四书为纲要,学习《论语》《孟子》《大学》《中庸》关于“仁”“德”“学”“士”“君子”“涵养”“治道”等篇目。

(二)以拓宽视野为标杆开设选修课程

从学生的学习本位来思考传统文化教育的本位,我们认为选修课的部分可以从“专题”、“专著”、“专人”三个角度来考虑,就宽处行,可开设以下课程:

1.专题:以文化内涵解读为主旨,可以开设例如《先秦两汉散文欣赏》《魏晋南北诗赋欣赏》《唐诗欣赏》《宋词欣赏》《元明清小说欣赏》《中国礼仪文化》《中国民俗文化》《中国节日文化》《中国茶艺及茶文化》《中国酒文化》《中国饮食文化》等专题选修课程,在传统文化教育的熏陶中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以及审美鉴赏能力。

2.专著:以名著赏读精读为方式,可开设如《红楼梦赏读》《水浒传赏读》《三国演义赏读》《西游记赏读》《史记撷趣》《论语精读》《孟子精读》《中西名著导读》《古文观止》《诗经赏析》《易经初探》等传统经典著作的赏读精读课程,增加学生的知识储备,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

3.专人:以中国文化名人介绍为主题,可以开始如《走进老庄》《走进孔子》《诸子百家》《中国文化名人录》等一系列的中华文化名人课程,以名人的成长经历去影响并完善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增强学生的文化认同感。

(三)以能力发展为旨归开展课外拓展

实现拓展课堂教学和课外积累的双赢目标,要以学生的能力发展为旨归,将课外拓展扎实的开展起来。具体来说,可以有以下一些形式:

1.经典诵读:晨读、社团活动。

2.传统文化知识竞赛:汉字、诗词、历史、朗诵等。

3.文化讲堂:邀请学院教师或校外专家学者就文化经典和热点开展讲座。

4.第二课堂及社团活动:书法、棋艺、茶道、汉服等。

5.研学活动:地方民俗调研、地方历史巡礼、古迹名胜探迹。

构建传统文化课程体系,恰如平野栽树。要想集木成林,就必须先精心呵护每一株兴趣之芽,文化之苗。我们只有打破固化的模式,实践文化的理解、审美的发展和能力的提高全面发展的教育模式,才能真正打造出一片绿影成荫的文化生态系统,构筑起学生的民族之魂。

参考文献:

[1]叶圣陶.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M].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8

[2]李维鼎.语文言意论[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7

[3]于漪.语文教学谈艺录[M].上海教育出版社.1997.7

[4]何世凡.国学简易教材初编[M].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09.8

[5]李海林.语文课程改革的进展、问题及前瞻[J].语文学习.2009.9

猜你喜欢

传统文化教育课程改革高职院校
关于高中语文古诗文教学中的传统文化教育研究
“双创”形势下高职财务管理课程改革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