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下足“绣花功夫” 确保“两不愁三保障”

2019-06-21文丨向廷玺

遵义 2019年12期
关键词:仁怀市绣花贫困家庭

文丨■ 向廷玺

王元洪(右)走访贫困群众

从城区出发,驱车两小时,仁怀市火石镇干部王元洪就来到了仁怀市火石镇明光村马六杠组。

马六杠组离镇区15公里,全组45户253人,贫困户就有12户68人,土地贫瘠、地势陡峭、资源匮乏、交通不便、劳动力不足,是仁怀市深度贫困组的代表。

王元洪在马六杠组有4户结对帮扶贫困户。小康路连接着家家户户的院坝,他们的车轻松的就开到了第一户贫困户吴在美的家门口。

一听见车响,吴在美就从家里迎了出来,满脸笑容地说:“辛苦你了王主任,又麻烦你跑一趟,赶快进屋里坐。”刚坐定,王元洪便问道:“你们家年初计划养的牲畜、家禽,养得怎么样了?”

吴在美骄傲的回答道:“养了7头牛,17头猪,38只羊,还养了25只鸡,不能外出打工,就靠多养些牲畜、家禽养家了。这不,上个月放羊的时候,还不小心摔了一跤,去医院住一个多星期,大部分都报销了,没花什么钱。”

因缺乏技术,吴在美家在2014年被列为精准贫困户。在扶贫政策的扶持下,吴在美一家积极学习养殖技术,发展养殖业。2018年,全家人均收入已经超过10000元,摘掉了贫困的帽子,成为全村的养殖大户。如今,吴在美一家搬进了新房子,路通了、水通了,生活更有奔头了。

离吴在美家不远处,是贫困户李文碧家。刚走到家门口,王元洪便直奔牛圈,查看该户的养殖情况。

2头牛、2头猪、7只羊,王元洪数得很仔细。他说:“根据贫困户养殖牲畜的多少,决定贫困户能得到多少养殖补助。”他所说的补助,是仁怀市为了进一步鼓励精准扶贫户发展养殖业,贫困户每年最高可获得6000元的养殖直补,极大地提升了贫困户的养殖动力。

如今的马六杠组面貌早已焕然一新,孩子上学不花钱,生病能报销,致富路修到了家门口,好政策一项接着一项来。村民们不愁吃,不愁穿,腰包鼓了起来,家家户户盖起了新房,10户57人稳定脱贫。

近年来,仁怀市向脱贫攻坚“吹响”冲锋号,紧紧围绕实现“两不愁三保障”做实做细下足“绣花”功夫,着力产业结构调整,调减玉米8万亩,“4个10万亩”工程稳步推进,鼓励贫困群众发展特色产业,实现农业增加值30.4亿元,有效提升群众收入,实现贫困群众吃穿不愁;完成易地扶贫搬迁854户3468人、水库移民260户1189人,投入资金3.1亿元,完成“三改”2万余户,治理房屋透风漏雨2177户,220户无房户实现安全住房,解决贫困群众住的问题;健康扶贫医疗保障全面落实,建档立卡贫困户人口参合率达100%,住院治疗实际补偿比达90%,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和慢性病管理全覆盖,累计减轻贫困家庭医疗负担超过1亿元,切实解决贫困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创新实施“双线四定”教育精准扶贫,认真落实“两助三免(补)”政策,落实资助资金2200万元,资助学生6453人次,实现建档立卡贫困户从幼儿到大学无障碍入学,解决贫困家庭子女上学难的问题。

贫困群众是习近平总书记最牵挂的人,实现“两不愁三保障”是他最关心的事。仁怀市整合社会各界资源,在产业发展、政策支持、短板补齐、结对帮扶上持续发力,5499名党员干部深入到基层一线开展帮扶,在实现“两不愁三保障”上下足“绣花功夫”,实现贫困群众高质量脱贫,并计划今年在全省实现全员脱贫。

猜你喜欢

仁怀市绣花贫困家庭
松鼠绣花
仁怀地方酒企2019年产量23.6万千升
岜沙苗寨绣花女
三部门:将贫困家庭高校毕业生全面纳入就业帮扶
将贫困家庭高校毕业生纳入就业帮扶
中国酒都·贵州仁怀食品生产许可证(SC)获证酒厂名单(截止2019年2月11日,共506家)
要像绣花一样精细“立法”
电脑绣花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上蔡县多举措助推计生贫困家庭致富
仁怀市关工委开展“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宣讲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