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农药使用对环境的影响
2019-06-21李肖
李 肖
(无极县无极农业技术推广区域站 河北 无极 052400)
农药在农业生产上经常使用,目前,农药在生产和使用过程中的污染问题十分突出,农民群体由于文化水平和观念认识的限制,在使用农药的过程中,过量使用、喷洒时间不合理等方面的问题十分突出。从而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不良影响。因此,贯彻绿色农业生产理念、合理使用农药、改善农药生产技术,不单是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同时也能够为生态环境的稳定发展提供支持。
1 农药使用对环境的影响
1.1 对大气的污染。对于大气的污染来说,农药危害是一个逐渐积聚的进程,人们以为农药随着风飘走了就跟自己没有关系了。事实上空气中的飘尘会吸附大气中的农药残留漂浮物,或悬浮在空气中以气溶胶与气体的状态存在,并且会随着大气的运动而扩散,从而扩大大气的污染范围。有一些农药属于高稳定性的,尤其是一些具有稳定性高的化学结构的品种,能进入到大气的对流层中,从而传播到较远的地方,使污染区域增大。其危害是广泛的、长久性的,与每一个人的健康和生活紧密相连。
1.2 对水体的污染。水质的污染主要是由于农田、森林施药以后,散落在土地上的农药,随着灌溉水的排放还有雨水的冲刷流入湖泊、江河,或随水渗入到地下,进而污染到地下水。其实农药污染水体是很普遍的,包括地下水、地表水都很有可能被污染。一般来说,蟹、虾等节肢动物还有一些水生昆虫对有机氯农药特别敏感,而螺、蚌等软体动物的耐药性相对较强。除莠剂以外,水生植物的农药耐药性都特别强,导致它们将农药存留在体内,并通过一些复杂的生物化学循环在鱼类和其它水生动物体内积累。有资料显示,全世界生产的大约150万吨滴滴涕,其中差不多有100万吨残留在海水中。
1.3 对土壤的污染。主要是有一大半农药都落在地上,施药时依附在作物的表面,散布在大气中的农药也将随雨水冲刷淋落土中。复种指数大、栽培水平高的农田和果园施药量特别大,导致土壤中农药残留量很高。在使用农药的过程中,大概有一半药剂落入土中。一些农药自身不易被微生物和阳光分解,对于酸和热也很稳定,难溶于水且不易挥发,所以残留时间较长,特别是在富含有机质的土壤和黏土中残留更多。调节土壤肥力的重要因素是土壤动物与土壤微生物,但使用农药对土壤生物有特别大的影响,农药使用后随雨水进入到深层的土壤中。或施用熏蒸剂和土壤杀虫、杀菌剂时,对一些有密切关系的与土壤肥力相关的敏感菌种,如根瘤菌、固氮菌、硝化菌等会产生抑制或杀灭作用。一些对蚯蚓毒性很大,比如有机氯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而且蓄积在蚯蚓体内,鸟类的食物来源之一又是蚯蚓,因此在陆生生物与土壤生物之间起着桥梁作用,用来传递农药。
地球上一切动物的生存,大气、水源和土壤是不可缺少的条件。通过取食、呼吸等渠道,残留农药进入到动物体内,敏感种快速变少甚至灭绝,进而改变动物相的结构。而动物相改变的典型事实就是一些害虫再度猖獗。例如一开始,杀虫剂大量杀灭了害虫,但农药污染逐渐加重,害虫的天敌对药物也敏感起来,大批灭亡,但害虫产生了抗药性并且存活下来,而且以更快的速度开始繁殖,天敌与害虫失去了本来的生态平衡而导致虫害再度大发生。
2 实施绿色防控技术
现在将提倡农业有害生物绿色防控技术列为重大科技推广行动。通过实施绿色防控工作,在保障不减产的前提下,减少使用化学农药,对农药的残留形成有效控制。因此,植保部门针对不同栽培方式、不同作物和不同有害生物的种群结构提出要求,制定具体的技术和工作方案,使一药多效技术的应用突出,对适期早治一药多效技术重点推广,施药抓住关键时期,做到用药一次,科学混配,上下打透,病虫兼治。重视“公共植保、绿色植保”理念,开展农业有害生物绿色防控工作是时代的要求,也是植保事业发展的必然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