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碰撞中的不变量”的深度教学*
2019-06-21何春生刘永红
何春生 刘永红
(北京市第八十中学 北京 100102)
碰撞是自然界中常见的现象.两个物体碰撞过程中速度都会发生变化,物体的质量不同时,速度变化的情况也不一样.那么碰撞前后会有什么物理量保持不变呢?
1 问题的提出
教科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物理·选修3-5》中,如图1所示,用实验探究出了一维碰撞碰撞前后,由参与碰撞的两个物体组成的系统的∑mv保持不变,而两个物体的速度之和与动能之和都有可能发生变化.并由此将物体质量和速度的乘积定义为动量.这样编写教材,能让学生充分体验到寻找守恒量是研究物理学的重要思想方法,也能让学生充分体验到定义动量这个物理量的必要性.但要完成这个实验,最好有气垫导轨、光电门传感器等比较先进的教学设施.而且,这个实验探究的结果也只能说明,碰撞前后系统的动量矢量和相等.并不能精确地说明在碰撞过程中的任意时刻,系统的总动量都相同.所以,要想让学生接受并深刻理解碰撞过程中系统的动量守恒,还应该建构中学生能够接受的理想化模型进行理论探究.
图1 教科书中一维碰撞的探究
2 教学实践
教学中笔者结合学生认知状态,引导学生提取实验的关键因素,忽略次要因素,建构符合中学生认知水平的理想化模型,并利用模型进行过程分析和理论探究.学生不仅能通过实验发现碰撞中的守恒量,还能够利用建构的理想化物理模型对碰撞进行描述、解释和预测.
2.1 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学习了牛顿定律和匀变速直线运动等知识,会定量分析处理物体在恒力作用下的运动,会从力和运动关系和能量角度分析问题.对于变力作用下物体的运动问题,高中学生会定性讨论,但不会定量处理.高中学生思维正从直观形象型向逻辑抽象型过渡,但思维还常常与感性经验直接联系,思维过程中仍需具体形象的材料支持.
2.2 模型建构
鉴于学生的认知现状,我们将两个带弹性钢片的滑块抽象成这样的模型:两个不受任何外力,能够发生形变,能在一维空间运动的弹性小球;当两个小球不接触时,两个小球间的相互作用力为零;当两个小球接触时,两个小球间有相互作用力,相互作用力大小是随时间变化的,但其作用效果可等效为一个大小不变的力在同一时间内的作用,如图2所示.
2.3 模型小球的运动过程分析
两小球碰撞前不接触,小球间没有相互作用力,两小球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设球1的速度大于球2的速度,则球1会追上球2并与球2发生正碰.碰撞过程中球1与球2之间产生相互作用力,球1的受力方向与运动方向相反,所以球1向前做匀减速运动;球2的受力方向与运动方向相同,所以球2向前做匀加速运动.碰撞刚发生时球1速度大于球2的速度,两球发生挤压形变,两质心间距离逐渐减小.碰撞的后半段球2继续加速,球1继续减速,球2的速度将会大于球1的速度,两小球的挤压形变逐渐恢复,两球质心间距离逐渐增加.形变完全恢复后,两小球脱离接触,各自向前做匀速直线运动.由上述分析不难看出,两小球速度相等时,速度大小关系发生逆转,两球质心间距离变大变小也随之发生转折.不难看出当两球速度相等时,两球质心间距离最小.
2.4 利用建构的模型进行理论探究
分别用牛顿定律、运动学的相关规律和动能定理来讨论一下,从状态Ⅰ到状态Ⅱ,由不受外力作用的两个小球组成的系统,总动量和总动能的变化情况.
设两小球从状态Ⅰ开始接触,状态Ⅱ对应碰撞中的某一时刻(两小球发生形变),设从状态Ⅰ到状态Ⅱ的时间为t,球1和球2在状态Ⅰ,Ⅱ的速度分别为v11,v21和v12,v22,球1和球2从状态Ⅰ到状态Ⅱ通过的位移分别为s1和s2,如图3所示,球1和球2在碰撞过程中的加速度分别为a1和a2.
2.4.1 用牛顿定律和运动学的相关知识(按教材编排顺序,学生此时还没有学习冲量)讨论系统的动量变化
对球1从状态Ⅰ到状态Ⅱ,有
a1t=v12-v11
两边同时乘以m1,有
m1a1t=m1v12-m1v11
即
F1t=m1v12-m1v11
(1)
同理,对球2从状态Ⅰ到状态Ⅱ,有
F2t=m2v22-m2v21
(2)
由牛顿第三定律知
F1=-F2
(3)
联立式(1)~(3)得
m1v11+m2v21=m1v12+m2v22
又因为上述推导,状态Ⅱ可以是碰撞中的任意时刻,所以,在整个碰撞过程中系统的∑mv始终是保持不变的.
2.4.2 用动能定理讨论系统的动能变化
对球1用动能定理
(4)
对球2用动能定理
(5)
又因为球1减小的动能为
(6)
由式(4)、(6)得:球1的动能减小
Ek1减=F1s1
(7)
球2动能的增加为
(8)
由式(5)和式(8)得:球2的动能增加
Ek2增=F2s2
(9)
根据牛顿第三定律,F1,F2大小相等,所以
(1)若s1=s2时,由式(7)、(9)得: ΔEk1减=ΔEk2增,即球1减小的动能等于球2增加的动能.由式(6)、(8)可知:两小球状态Ⅰ时的动能之和等于状态Ⅱ时的动能之和,即
(10)
(2)若s1>s2时,由式(7)、(9)得:ΔEk1减>ΔEk2增,即球1减小的动能大于球2增加的动能.由式(6)、(8)可知:两小球状态Ⅰ时的动能之和大于状态Ⅱ时的动能之和,即
(11)
(3)若s1 (12) 在碰撞过程中,前半段球1和球2的挤压形变逐渐增加,球1的位移大于球2的位移,球1减小的动能大于球2增加的动能,两球的动能之和不断减小;当形变达到最大时,球1的位移比球2的位移大得最多,球1减小的动能比球2增加的动能多得最多,两小球的动能之和最小.碰撞的后半段,球1和球2的形变逐渐恢复,球1在这一阶段的位移小于球2在这一阶段的位移,球1减小的动能小于球2增加的动能,两小球的动能之和不断增加.当形变完全恢复时,两小球在碰撞过程中通过的总位移相等,球1减小的总动能等于球2增加的总动能,系统碰撞前的动能等于系统碰撞后的动能. 因为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时时刻刻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同时产生同时消失,所以,碰撞过程中两小球所受的相互作用力和时间的乘积Ft(冲量)始终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因此,在碰撞过程中,不受外力作用的系统动量必定守恒. 又因为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作用在两个物体上,碰撞过程中两个物体在同一时段通过的位移不同,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对两个物体做的功也不同,导致两物体的动能变化也不相等,所以碰撞过程中两物体的动能之和不断发生变化. 因此,不受外力作用的系统在碰撞过程中,动量守恒,但动能不断发生变化. (1)如果在碰撞过程中,从状态Ⅰ到状态Ⅲ两小球的形变完全恢复.则在碰撞过程中球1的位移等于球2的位移,则球1减小的动能等于球2增加的动能,即系统碰撞前的动能之和等于碰撞后的动能之和.在这个过程中,系统的动量守恒,碰撞前后系统的动能没有损失.我们称这种碰撞为弹性碰撞. (2)如果碰撞过程中,两小球形变量最大,速度相等时,由于某种原因形变不恢复,此后两小球以相同的速度共同前进.此时,球1的位移比球2的位移大得最多,则球1减小的动能比球2增加的动能大得最多,即系统碰撞前动能比碰撞后动能大得最多.在这个过程中,系统的动量守恒,动能损失最多.我们称这种碰撞为完全非弹性碰撞. (3)如果碰撞过程中,两小球到中间任意状态时(除速度相等外),两小球的形变不再恢复.则在这个过程中球1的位移大于球2的位移,则球1减小的动能大于球2增加的动能,即系统碰撞前的动能大于碰撞后的动能.在这个过程中,系统的动量守恒,动能有损失.我们称这种碰撞为非弹性碰撞. (4)虽然我们建构的模型是假设球1和球2间的相互作用力大小保持不变,但由于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时时刻刻都保持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所以它们对时间的累积效果相同.因此,在相互作用力大小随时间发生变化情况下,系统的动量还是守恒的. (1)通过实验研究问题,是物理学对科学研究贡献的重要方法之一.它极大地推动了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发展.但从实验中总结和发现物理规律,进行科学地分析和解释,从而寻找更基本、更普遍的物理规律,也是物理学追寻的目标和重要的研究内容.中学物理教学中让学生有一些这样的体验和感知,对促进和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是非常有帮助的. (2)模型建构是科学思维的重要组成部分,建构和应用物理模型是研究和解决物理问题的基本方法.培养学生建构和应用模型的能力,也是学生学习物理课程的重要目标之一.教学中应该让学生多一些体验和感受.2.5 利用建构的模型讨论碰撞
3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