坦桑尼亚媒体视域中的“一带一路”报道
2019-06-20李仪丹胡振超汤璇
李仪丹 胡振超 汤璇
坦桑尼亚是丝绸之路经济带上的重要沿线国家。根据皮尤研究中心发布的中国在多国的影响力报告,坦桑尼亚以77%的正面积极态度与孟加拉国并列第二,仅次于巴基斯坦的78%。①在此背景下,准确把握坦桑尼亚当地媒体对于我国“一带一路”倡议的报道情况,有助于有效正面传达中国的国家理念,从而提升我国的国际影响力,塑造一个有国际责任担当的友好大国形象。
本文通过对坦桑尼亚媒体对“一带一路”相关新闻报道的分析,来理解当地媒体对该倡议的主要关注点、报道特征与情感倾向,以期在对外传播方面进行更有效的方略调整,助力于下一阶段推进合作深化的进程。
一、研究设计
自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以来,坦桑尼亚的多家媒体都对其中与坦桑尼亚有关的合作进行了报道,目前就所搜集到的新闻信息来看,对中国“一带一路”进行过较多报道的坦桑尼亚媒体主要有两家,《每日新闻》的斯语版(Habari Leo)、英語版(Daily News)以及《市民日报》的英语版(The Citizen)。②本文主要通过内容分析,对坦桑尼亚主要媒体进行检索,筛选出“一带一路”倡议的有关报道,并对信息来源、报道主题、关键词及情感倾向等进行研究,为“一带一路”的海外传播现状及对今后两国的合作提供思考和借鉴。
为了聚焦研究问题,本文选取了主流坦桑尼亚媒体《每日新闻》和《市民日报》两个平台,以“China”为关键词进行检索,对2017-2018两年可检索的报道进行了筛选和整理,剔除无关报道及重复信息,共检索到关于“一带一路”的有效报道35篇。
二、坦桑尼亚媒体“一带一路”报道特征分析
尽管当地民众对中国十分友好,但是本地媒体对国家及外交层面的“一带一路”倡议关注程度并不高。从此次研究收集的报道来看,总体呈现出信息来源两极化、报道议题重合度高以及情感倾向较为正面的主要特征。
(一)信息来源两极化
信源在国际新闻报道中对于内容及情感倾向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不同的信源引用暗含着不同的政治立场,对于事情的后续发展也起着一定的导向性作用。把握新闻报道的信源是深入了解新闻报道背后暗含的情感倾向等因素的关键。
在此次收集到的文章中,直接转载法新社稿件的报道共八篇,新华社稿件五篇,中国驻坦桑尼亚大使发文两篇,其他为当地媒体自采稿件。法新社的稿件重点关注了中国通过“一带一路”对非洲的援助,援引了包括中国官方、美国政府、非洲当地政府官员以及相关国家(印度等)的信源。法新社的报道几乎都提及了“新殖民主义”这一概念,并且运用了平衡报道的手法,分别以美方和非洲本地官员的直接或间接引语表达了对这一情况的不同意见,最终形成一篇整体偏中立的稿件。
综合来看,法新社对“一带一路”的报道总体来看偏向中立,但是在议题设置上引入了“新殖民主义”。尽管读者并不一定认同新闻报道所代表的立场和观点,但是记者在报道内容时,将不同的议题进行关联呈现,即使本身运用了平衡报道的手法,仍会给读者留下想象和思考的空间,从个人的角度去解读报道中提及的不同议题。
另一方面,大部分的媒体报道直接转载或者在文中援引了偏向中国官方话语的信源。
中国使馆刊载于《每日新闻》的两篇报道由时任驻坦桑尼亚大使吕友清本人撰稿,其中一篇刊载了他与俄罗斯科学院远东分会主席谢尔盖·卢佳宁先生(俄罗斯籍)的谈话。而媒体自采新闻稿件的信源部分主要引用了相关政府官员的讲话(如习近平主席就“一带一路”的相关发言、中国政府官员的讲话、坦桑尼亚及非洲其他地区的官员以及周边国家的反馈等)。自采新闻稿件的信源都来自于包括本地及中国在内的政府官员,从地区性组织、第三国、中国、本国四个层次对“一带一路”倡议进行了报道。
从大部分偏向中方的官方信息来源到少部分涉及“新殖民主义”的转载新闻,不同的信源所呈现出来相对两极化的报道立场。一方面体现了当地媒体更多地将“一带一路”倡议视为国家间的政府合作,大部分的信源选择也体现出倾向中国的立场偏好;另一方面也体现出在自采能力不足的情况下,转载稿件来源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该篇报道的立场以及情感倾向。
(二)重合度较高的报道议题
“一带一路”倡议为坦桑尼亚和非洲带来的经济促进与发展及国家建设是当地媒体报道的主要侧重点。2017年报道议题相对分散,在“一带一路”的报道里穿插了大量的其他相关议题,如中国上海的优质基础教育、中美经济关系、中国与非洲其他国家如肯尼亚、埃塞俄比亚等国在“一带一路”上的合作等;2018年的议题相对集中,重点突出了中国对于非洲,特别是对于坦桑尼亚的经济援助。纵向来看,报道内容越来越趋向一致,主题也从国际合作等相关话题集中到“一带一路”倡议在非洲及坦桑尼亚的落地及展望。
横向来看,在占比较高的自采稿件中,当地媒体相继报道了中国对非洲的经济援助、基础设施项目的建造以及具体到坦桑尼亚的开放木薯市场、建造工厂等项目,并对这些经济援助内容可能对当地经济带来的发展进行了具体的描述。
除了报道主题高度重合、均以经济发展为侧重点外,大部分自采稿件的报道框架也都类似:都回顾了中国对非洲地区的经济帮助(“促使商业飞速发展”“已经有惠及到各个国家的许多好处”),列举了“一带一路”基础设施项目(“现代公路、机场、铁路和港口等交通设施等许多项目完成后,为非洲和世界上其他国家的国际一体化打开了大门”),展望了下一步可能对当地及非洲带来的发展机遇(“焕发新生机”“为坦桑尼亚人创造了4,000个就业岗位”)。
(三)积极正面的情感倾向
对所采集到的新闻报道的文本进行关键词提取与排序,“机遇”“机会”“受益”“经济”“发展”是报道中的核心关键词。其中,“机遇”一词更是在新闻标题中反复出现。即使是在转载法新社的稿件中,也都在报道中出现了“充满机遇和发展”的类似回应。总体来看,有关“一带一路”的报道信源构成对中国比较友好,要么来自中国的媒体报道或在中国官方媒体工作的新闻记者,要么援引了中方、坦方及国际社会第三方的谈话和发言,正面的信源选择也带了十分积极的情感倾向;在报道的议题选择上,经济领域的合作及对当地经济发展的推动也成为积极评价来源的主要原因。
当地媒体积极正面的报道,有利于为后续合作赢得良好的民众基础,推进合作在民间的深化,获得当地百姓的支持,使合作可以更顺利地进行,政策得以更快地推行,最终获得更好的效果。
三、启示与思考
“一带一路”倡议作为国家层面的合作与议题,在面向坦桑尼亚公众发行的媒体报刊中并不多见,两年的报道总量也仅有35篇。即使是在报道频率最高的2017年第二季度,也仅有五篇相关报道,其中两篇由时任驻坦桑尼亚大使吕友清所刊发。总体来看,坦桑尼亚媒体对该议题关注度总体不高,但都呈现出积极正面的报道倾向。坦桑尼亚媒体在涉华报道上的自采能力并不强,经济议题仍是最受欢迎的主题,大部分新闻信源转自第三方或者第四方媒体,中国官方参与直接发声。尽管如此,仍然能从中得到一些启示与思考:
(一)重视在当地媒体直接发声
由于文化和语言的差异,海外媒体在报道中国的最新政策及倡议时,往往难以领会和表达其准确含义,出现一定的偏差。对于国际化程度不高及国际采编能力有限的当地媒体而言,获取一手的消息来源更是艰难。要么由作者基于自身理解进行阐释,要么大量引用第三方的报道作为信源。在斯瓦希里语的报道《“一带一路”倡议将给非洲大陆带来丝绸和新机遇》中,作者在导语部分将“中国”理解为“第一个字‘中(Zhong)表示中间,第二个字‘国(Guo)表示‘真理之国”;而另一篇斯瓦希里语的报道《“一带一路”,坦桑尼亚与非洲和世界联合的机遇》则援引了中国对其他一些非洲国家援建项目的新闻报道进行综述。
在采集到的35篇报道中,直接转引新华社的稿件仅有五篇,中国使馆直接刊发稿件两篇:《每日新闻》英文版和《市民日报》英文版相继刊载了时任驻坦桑尼亚大使吕友清的两篇英文文章《“一带一路”,中国和坦桑尼亚牢靠的合作协议》《“一带一路”政策和中坦关系》,对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历史和由来进行了介绍,并从政策协调、设施联通性、贸易畅通、金融一体化和民间联系五个方面的要点进行了分析,回顾了包括欧亚经济走廊、中欧高速铁路在内的早期成果,结合中国在坦桑尼亚和非洲的合作进行了展望。
在本地采编能力不强且报道较少的情况下,在当地媒体上发出中国的声音,才能最准确、最及时地将“一带一路”倡议的理念及内涵传达给当地受众,为其客观地了解倡议全貌提供重要的信息来源。
(二)加强“低政治”领域的报道
由于不涉及威胁国家主权和独立等安全问题,以经济、文化、社会等为主要内容的“低政治”领域往往在国际新闻的报道中相对独立和客观。③而以政治、军事、外交及安全等与国家权力和国家间政治相关度较高的“高政治”领域的报道,由于媒体自身的国家立场,往往会倾向于选择符合本国利益诉求的报道框架。在坦桑尼亚“一带一路”倡议的相关报道中,都采用了经济议题作为主要报道框架,这也侧面反映了对当地民众而言,“一带一路”倡议所能带来的对其自身的经济利好,是最为关切的内容。
然而就报道内容而言,高度重合的新闻素材及案例,也可以为对外传播提供新的思考。在巩固和扩大经济报道信源丰富性和主题多样性的基础上,可以适当在文化和社会等“低政治”领域提供信息来源,更为立体地呈现出一个友好且负责的大国形象。
(三)明确与细分对外传播的客体
作为“一带一路”倡议沿线的重要国家,当地媒体在该议题的报道上呈现出的相对薄弱的国际新闻采编能力以及重合度较高的报道框架,也为对外传播能力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明确与细分对外传播的客体,以共同的经济或文化诉求寻求传播客体的认同与支持。目前传统媒体仍然是坦桑尼亚新闻业的主体,由于地缘、文化及语言的差异性,当地记者很难完全把握中国的政策情况。
就现有的分析来看,目前坦桑尼亚媒体对我国“一带一路”的新闻报道还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报道的数量较少,报道内容相对单一,报道中存在一些错误的说法等。除了坦桑尼亚本国媒体发展较为滞后之外,也侧面反映了“一带一路”的对外传播还没有完全“走出去”,为对象国提供信源与高质量的新闻素材相对匮乏,导致对象国在新闻报道中无法找到合适的与本国相关的援引素材,缺少对对象国情况较为了解的本国记者,导致了外籍记者报道中因对中文了解较为欠缺产生的错误。
由于地缘、历史、文化等差异,经济贸易往往会成为打开不同国家和地区友好交往的第一步,在经济的“低政治”领域内的对外传播与合作,也更容易为他国所理解与接受。因此,在共赢互利平等互信的基础上,以共同利益为出发点,加强对“低政治”领域的对外传播,往往可以取得更好的成效。
四、结论与讨论
坦桑尼亚媒体对中国“一带一路”的新闻报道,不仅影响着坦桑尼亚人民和政府对中国“一带一路”的认知理解与参与,更深入影响着对中国形象的认知与理解,对两国日后的交往起到舉足轻重的作用。
所以当务之急,在下一阶段的对外传播建设中,要让媒体有针对性地先一步“走出去”,注意与对象国相关的新闻报道的有效传播,提升我国新闻报道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力,同时也要拓宽我国新闻报道的传播辐射面,确保对象国能获取他们真正所关注的事件发展动态,架起两国人民沟通的桥梁,了解彼此的心声。
(本文受中国传媒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
「注释」
①Chapter 2: Chinas Image, How Countries View China, Pew Research Center, July 14,2014. http://www.pewglobal.org/2014/07/14/chapter-2-chinas-image/.
②截止到2017年1月,坦桑尼亚共有428家合法运营的报社,而以斯瓦希里语发行的《市民日报》(Mwananchi)是发行量最大的报纸,《每日新闻》(Daily News)的英文版则是主要的英文媒体。
③汤璇:《“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媒体对外传播能力建设》,《当代传播》,2018年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