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表达愿景、回应关切、管理期待:讲好“一带一路”故事的三个关键词

2019-06-20钟新令倩

对外传播 2019年4期

钟新 令倩

“一带一路”是中国六年来内政外交的核心话语、是国内合作与国际合作的重要平台。“一带一路”对中国、对世界的重要性必将在未来很长一个时期更深更广地显现出来。在2019年全国两会上,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发言人张业遂在3月4日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2018年是“一带一路”建设取得新的重要进展的一年,67个国家同中国签署了合作文件。截至目前,同中国签署合作文件的国家和国际组织的总数已经达到152个。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将于2019年4月在北京举行。

在此背景下,本文基于对“中国国际新闻交流中心”旗下“中非新闻交流中心(CAPC)”“中国-南亚东南亚新闻交流中心”(CSASEAPC)(以下简称两中心)2017年项目参与记者(39国42名非洲、亚洲记者)的问卷调查和对其中26名记者的深度访谈、与参加“巴基斯坦青年记者访学项目”在2014—2017年间来中国人民大学学习的14名记者的经常性交流,以及2018年以来与回到本国继续从事新闻报道的部分亚洲非洲记者的经常性沟通与合作研究,提出中国讲好“一带一路”故事的三个关键词:表达愿景、回应关切、管理期待。

一、表达愿景:讲好“一带一路”倡议共商共建共享的初心与成功案例

六年来,“一带一路”倡议从概念、内涵、设想到共建成果,借助国家领导人出访、主场外交、媒体报道、学者讲学和著述、各种自媒体平台、各领域人文交流机会,借助“一带一路”共建项目得以广泛传播。前述2017年问卷调查显示,非洲、亚洲记者共同认为当前最重要的中国话语是“反腐败”“精准扶贫”“一带一路”。在2019年2月27日举办的两中心2019年项目开班仪式上,两中心记者代表的发言体现出了对“一带一路”较为充分的了解。两中心相关负责人也认为,自2014年“中非新闻交流中心”創立并迎来首批记者的六年以来,非洲、亚太各国记者对“一带一路”越来越熟悉了。

但是,“一带一路”倡议所承载的中国呼吁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共商共建共享”的美好愿景要被世界各国各阶层深刻理解、接受和践行合作还需要较长时间。2017年12月6日接受问卷调查的37名非洲亚洲记者100%认为让他们国家的受众了解“一带一路”是“非常重要”和“比较重要”的,但只有13名记者认为“一带一路”在他们国家“非常流行”,10名记者认为“比较流行”。在接受深度访谈的记者中,部分记者听说过或在工作中接触过“一带一路”,但大多数记者表示是来华参加该项目后通过听教授讲解、访问相关部门、实地调研等才真正对“一带一路”倡议有更全面的了解和更深入的理解,并且产生对“一带一路”的充分信任和支持。另一方面,西方媒体或一些“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媒体关于“债务陷阱”等怀疑、质疑“一带一路”的话语在世界范围广为流传,在共建国家引起巨大争议,这些都说明“一带一路”要成为世界各国各阶层了解、理解、信任、支持并具有品牌意义的世界话语,还需要经历更多风雨、更长时间的洗礼。

与世界各国合作共赢、共同发展是中国发出“一带一路”倡议的初心。“一带一路”倡议所描绘的合作共赢愿景在倡议发出之时需要讲,在倡议实施的不同阶段需要结合不同阶段的情形讲;在实施顺利的时候需要讲,在遇到推进障碍的时候更要讲;在双方没有具体合作项目的时候需要讲,在双方有具体合作项目的时候更要讲;不仅要在重要的外交场合讲、在重要的时间节点讲,也需要在线上线下的稳定传播平台上细水长流长期地讲;不仅要远距离通过国际媒体讲,更需要走近目标人群面对面地讲;不仅要用语言表达“一带一路”倡议的友好善意,更要用行动、用合作成功案例证明中国坚持公平正义、平等互利的价值观。表达好“一带一路”倡议愿景不仅是为了促进沿线国家对“一带一路”倡议的了解,更是为了沿线国家对中国的信任,因为信任是合作的前提,而在合作中才能更深度培养信任。

二、回应关切:讲好“一带一路”合作项目中的问题和解决方案

基于美好愿景的“一带一路”国际合作必然会面临各种合作中的问题,这些问题往往是当地公众的重要关切。倾听关切、梳理关切清单、回应关切、探索并传播解决方案,为利益相关方以及广大公众解惑释疑,应当是讲好“一带一路”故事的关键和重点。

据多项相关调查以及笔者与媒体、政府、企业、学者相关人士的长期交流,共建国家乃至整个世界对中国发出“一带一路”倡议的关切表现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的诸多方面。

政治方面的关切主要包括:中国发出“一带一路”倡议的政治目标是什么?“一带一路”倡议对中国、对本国、对世界意味着什么政治后果?“一带一路”是不是历史上“马歇尔计划”的重演,是不是“新殖民主义”?

经济方面的关切主要包括:中国投资的项目是否会使中国“赚取”了较大利益而本国“吃亏”了?本国与中国合作以资源换投资的模式是否意味着矿产、农业等天然资源被廉价拿走了,是否意味着环境会被破坏?

社会文化方面的关切主要包括:中国投资项目是否为本国提供了足够的就业机会?中国投资项目带入本国的中国部分商业文化(例如拉关系文化、商业贿赂)是否会对当地商业文化产生负面影响?

例如,关于中巴经济走廊(CPEC)的主要质疑观点包括:中巴经济走廊会导致债务陷阱,增加经济上的贷款负担;巴基斯坦将成为中国的殖民地,损害巴基斯坦的商业贸易;这仅仅是中国的外交战略,其将在瓜达尔建立自己的防御等等。总之,负面报道将中巴经济走廊看作战略举措,而不是经济措施。同时,也有声音认为,即将卸任的政府在中巴经济走廊上做出的决定更多的是为了个人或政治利益,而不是一项对整个国家有益的政策,而这些争议的开端,是即将离任的政府对中巴经济走廊的许多主要细节不公开透明,导致了猜测和质疑。在对巴基斯坦《黎明报》关于中巴经济走廊报道的研究中可以发现,其负面报道基本围绕“债务陷阱”和“项目透明度”问题展开。

以上诸多关切需要在愿景表达中涵盖,更需要在我国政府以及共建国家政府制定的“一带一路”项目相关政策、法规中涵盖,需要在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中国企业与外方企业的合同中体现,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体现,需要在遇到具体问题的时候得到有关方面及时回应,而共建国家的诸多关切以及中国政府和企业的回应需要得到中国媒体的关注和报道。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众多,共建国家在不断增加,业内已经基本形成共识的“精准传播”“一国一策”有助于引导政府、企业、媒体、学者等相关行为主体用心、系统地通过监测当地媒体报道、分析社交媒体平台上的声音、邀请代表性人物座谈等方式重点倾听“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的关切及其在不同阶段的变化,并秉持平等互利、公平正义的原则致力解决合作项目中的问题,分辨对合作项目的质疑之声、叫停之声是源于项目本身不够完善还是源于传播不够充分有效,并制定相应的回应策略。

在“一带一路”共建国家中,巴基斯坦因为瓜达尔港、中巴经济走廊等被一些西方媒体称为中国在“一带一路”沿线最大、最雄心勃勃的国际合作项目而成为重点国家之重点。中巴传统友谊培育的“巴铁”兄弟为中巴在“一带一路”倡议下的合作奠定了珍贵的社会基础,但是,巴基斯坦国内近两年对瓜达尔港中巴利益分配的争议,尤其是2018年9月以来,巴基斯坦媒体报道巴基斯坦新政府组建多人构成的委员会拟重审关于中巴经济走廊合同所引发的关于中巴经济走廊等中巴合作项目合同公平性、巴基斯坦可能从中受损的巨大争议,再次检验了“亲兄弟也要明算账”的中国俗语。可见,讲好“一带一路”故事不仅是维护中国形象,更是维护中国海外利益,维护中国与共建国家的共同利益。

巴基斯坦主流媒体记者扎米尔(Zamir)曾经参加“中国-南亚东南亚新闻交流中心”2017年项目。他说:“我们有很多媒体、智库、专家、学者积极正面地描述中巴经济走廊。但是,也有很多与中巴经济走廊有关的负面报道常见于巴基斯坦媒体,有时候,这些负面报道吸引了巨大的注意力,真的很有杀伤力。”

在此种情形下,中国政府(外交部和中国驻巴使馆等)的及时回应可再次表达中国“一带一路”的美好愿景、中巴合作项目谈判的基本原则,也可以表达中国政府、企业等将以开放的态度和极大的诚意与巴国一道重新审视两国相关协议,并继续在平等互利、合作共赢的原则下维持或修改协议。中国媒体尤其是对巴传播媒体应当积极关注西方媒体和当地媒体的相关报道,并以客观报道提供来自巴国和中国的中巴经济走廊故事的另一面,也可以邀请两国有关官员、企业和专家在电视上同台讨论相关议题,体现中国的开放态度、合作精神以及平等互利的价值观。政府、企业、媒体、专家多元主体共同努力,积极回应“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的重要关切。

三、管理期待:讲好利益相关方对“一带一路”国际合作的期盼故事并管控期待

國际国内对“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的期待是中国面临的国际舆论环境的重要部分。期待管理是“一带一路”公共外交的重要内容之一,既要包括国外的期待,也应包括国内的期待;既包括“一带一路”沿线发展中国家的期待,也包括发达国家的期待。这些期待可能包括对“一带一路”建设推进速度、效益的期待,也包括“一带一路”对当地减贫、经济发展的期待。中国需要与共建国家一道评估“一带一路”建设不同发展阶段的情况并调整各利益相关方的期待。

很多亚洲非洲记者在接受深度访谈被问及希望他的国家与中国在哪些领域开展合作时,重点强调基础设施是他们国家最急需改善的领域。在问卷调查中,研究者问及“了解以下话语及相关政策对你国家的受众而言重要程度如何?”并要求受调查记者评价十个较为集中体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词汇(一带一路、人类命运共同体、精准扶贫、供给侧结构改革、反腐败、新型国际关系、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中国梦、建设美丽中国、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的重要性。这十个话语均获得了亚洲记者12人(80%)以上“非常重要”和“比较重要”的评价。其中,“一带一路”“精准扶贫”“反腐”被认为是最重要的三个中国话语,显示亚洲、非洲记者希望他们国家学习中国的精准扶贫经验、反腐经验,在“一带一路”倡议提供的国际合作平台上推动本国的发展。

例如,菲律宾记者杰利·穆西科(Jelly Musico)说:“我希望中菲两国在‘一带一路倡议下的合作能够惠及贫困人口。我了解到,中国将在‘一带一路国家投资2000亿做基础设施建设。如果菲律宾参与这个倡议,将获益巨大,因为我们的基础设施还很薄弱,但对我而言,我希望‘一带一路倡议可以惠及我们国家的贫困人口,因为我们国家很多人饱受贫困之苦,渴望更好的生活。我希望‘一带一路可以大幅度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尤其是贫困人口。”

在逐一逐句倾听接受深度访谈的26名记者在采访录像中表达的心声后,研究者获得两个重要讯息:“一带一路”国家记者对“一带一路”倡议的高度肯定,例如认为“一带一路”是非洲、亚洲发展中国家获得发展的重大机遇,这值得高兴,值得把沿线国家对“一带一路”的期盼故事讲给世界听;与此同时,研究者略有担心沿线国家对“一带一路”合作平台的期待是否会过高,是否期待“一带一路”可以快速实现其全部基础设施改善目标、可以快速帮助贫困人口走出贫困,如果期待不切实际可能会变为问题或冲突。因此,研究者认为,讲好“一带一路”故事也应当包括讲好沿线国家对“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期盼的故事,更要以恰当的策略管控好期待。

在管控期待的策略方面,需要政府、企业、媒体、学者在合适的场合、合适的时机讲好“一带一路”国际合作短期、中期、长期目标以及实现目标的影响因素,尤其是双方共商共建共享的合作意愿与行动对于实现目标的重要性,讲好合作“做生意”、共同发展与援助性扶贫、履行社会责任的关系。

(本文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习近平总书记的大国传播与公共外交思想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批准号:15AXW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