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V”歧义分析
2019-06-20张凯倩
基金项目:本研究得到校创新项目:“别+V”歧义结构考察(项目编号:2018YXJ462)的经费支持,谨致谢忱。
作者简介:张凯倩,女,江苏宿迁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语法。
[中图分类号]:H1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9)-15--02
“别+V”是有歧义的。举例来说(1)“你别吃。”可以表示a说话人对听话者的提醒,即“吃”这个动作还没有发生,说话人提醒对方不要去吃;也可以表示b说话人对听话者的劝阻,即“吃”这个动作已经发生,说话人想要制止对方“吃”的这一行为。这是我们一般认识的祈使句,表示劝阻、禁止或提醒、防止。但是在(2)“你别上。”这句话中,该句可表示a制止某人的行为,即“上”这一动作已完成,说话人希望不要再发生;也可表示b对某人的提醒,即此时动作还没有发生,说话人提醒听话人“不要上去”;还可表示c“你把(某个东西)卡在身上”。也就是说,同样的格式(别+V),我们发现除了有a、b两种意义,例(2)还有c义,这一意义(c义)是与“别+V”格式义有关呢,还是和“别”作为同音词所具有的不同意义有关呢,本文拟对“别+V”这一格式进行分析,以求更清晰的分化歧义。
一、歧义的研究概述
歧义就是在理解上会产生两种或者两种以上可能的句子,换句话说,就是可以这样理解也可以那样理解的句子,有多重理解方式的句子。
关于歧义的研究早在两千多年就开始了。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从逻辑学的角度对自然语言中的歧义问题作了比较系统的阐述。春秋战国时期的思想家荀子从理论的角度谈及歧义现象。近六十年的汉语歧义研究主要在分类归纳歧义定义、歧义类型、歧义分化等方面进行。我国最早注意到汉语歧义现象的语言家是吕叔湘和朱德熙先生,1951年《人民日报》上发表的《语法修辞讲话》中列举了五种歧义现象。上世纪60年代,由于时代特征的局限性,这一时期只有文炼先生的《论语法学中“形式和意义相结合”的原則》一文从语法形式和语法意义的角度解释了歧义现象。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歧义现象的研究跨上了一个新台阶。无论从研究方法还是从研究思路上都突破了以前的从个别案例出发,转向系统、全面的研究。随着计算机的发展又将歧义研究应用于计算机的领域。这个时期朱德熙先生的《汉语句法里的歧义现象》奠定了汉语歧义研究的基础。80年代,语法学家们对歧义现象进行了更为精密和细致的描写,同时受到国外语言学家最新理论的影响,研究成果主要体现在歧义性质、歧义成因、歧义类型等方面。到了21世纪,歧义研究是更多的重视不同平面的研究。宋彦云的《现代汉语歧义研究》把半世纪以来歧义研究的历史分成三个阶段:发轫时期、发展时期、进一步发展时期。汉语歧义的系统研究开始于赵元任用英语写成并发表在国外的《汉语歧义问题》。发展时期开始于朱德熙《汉语句法里歧义现象》,这篇文章分析了句法里的歧义现象。新世纪的现代汉语歧义研究带着明显的认知色彩。
二、“别+V”这一格式歧义现象的研究概述
歧义句,作为汉语中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它的存在体现汉语文化的丰富多彩,其中的道理值得我们去研究,去记录。如(1)“你别吃。”可以表示a说话人对听话者的提醒,即“吃”这个动作还没有发生,说话人提醒对方不要去吃;也可以表示b说话人对听话者的劝阻,即“吃”这个动作已经发生,说话人想要制止对方“吃”的这一行为。学界对“别+V”这一格式的歧义现象已经有一些研究。王红旗(1999)在《动词的特征与“别V了1”的歧义指数》中从探究“别v了1”中动词的特征入手,分析了“别v了1”的歧义指数。他说句子格式“别v了1”可以表示a“否定去除某客体”、b“否定主体或客体出现某种状态”和c“否定发生某件事”的三个意义,表示这三个意义时“别v了1”中的动词具有不同特征,根据这些特征及其之间的关系可以推断“别v了1”在什么条件下表示什么意义。王文指出当有些自主动词(说话人有意识地发出的动作)用在表否定主体出现的语义下,会产生歧义:一是表示动作已发生过,一是表示动作的主体或客体在动作之后的状态。具体说来,即当动词具有[+可控]且[-自控]的特征时,“别v了1”表示b义,歧义指数为1;当动词只有[+动作/行为/变化/心理活动]的特征,而又不具有[+去除][+自移][+可控]且[-自控]的特征时,“别v了1”表示c义,歧义指数为1;当动词具有[+自移]且[+自主]的特征时,“别v了1”表示b、c义,歧义指数为2;当动词具有[+去除]的特征时,“别v了1”表示a、b、c义,歧义指数为3。用格式中动词的特征研究歧义,这很新颖,但却忽略了“别”字的价值。韩力(2011)在《从三个平面分析句式“小心(别)P”》这篇文章中从句法、语义、语用的角度分析了汉语句式“小心(别)P”。在句法方面指出“小心”作谓语,后面跟宾语或不带宾语,也可作状语。从语义的角度分析,韩文指出“小心”有“提醒”、“警告”两种意思。“别”有“制止”和“防止”两种意思,《现代汉语词典》对“制止”的解释是“使停止;不允许继续”,对“防止”的解释是“预先设法制止事件发生”,意义类同于“避免”。语用方面从经济性原则、礼貌原则以及意义凸显考察,指出一般情况下“小心P”和“小心别P”语义相同,所以认为“小心(别)P”中的“别”为冗余成分。但“小心P”是歧义结构,如:“小心采蘑菇”。可表示小心翼翼地采蘑菇,也可表示小心别踩蘑菇。“别”在其中表示防止义,可见“别”在此句中也并不是毫无价值。这篇文章对我们最大的启示是对“别”字的理解。王银(2008)的《助动词和语气副词“别”的功能、用法及其来源研究》分别从“别”表祈使否定及其相关格式;“别”的独用;表揣测的“别2”“别2不是”和“别2”;以及“别”“别2是”和“别2”的演变来源做了详细而系统的研究。并指出“别”表祈使否定时,“别V”有歧义,一种表劝阻或禁止,一种表提醒或防止。
三、同音词“别”的研究概述
通过我们的考察,在“别+V”这一格式中,“别”是造成歧义现象的因素之一,以上对“别+V”这一格式的歧义现象的研究主要着重于“别”字作为助动词和语气副词这一语法层面。而《5000字现代汉语词典》(全新版)中对“别”字的解释除表禁止或劝阻的意思外,还有表示“用别针等把另一样东西附着或固定在纸布等物体上,即绷住或卡住”等意思。黄伯荣、廖旭东版《现代汉语》介绍同音词的概念时,举的例子就是“别”:“别”有三个义项,即三个不同的“别”。这几项意义之间没有内在的联系,它们只是语音上相同,我们把这样的词叫做同音词。关于同音词“别”我们找到的相关文献不多,这也是我们研究的一个契机,但关于同音词的研究成果颇盛,代建桃的《现代汉语同音词研究》以《现代汉语词典》为研究对象,就向我们展示了同音词的最新面貌。他指出,同音词是各种语言中普遍存在的共有现象,这是因为词是音义相结合的载体,而音少义多的矛盾在语言现象中又存在普遍性。代文认为同音词就是词的语音形式即声、韵、调完全相同的词。同音词不等于同音字。文章还详细地介绍了同音词的含义、同音词的分类、同音词形成的原因等。王宏剑的《同音词的分类与成因初探》指出同音词不仅跟语音,而且跟语义、词汇、语法等方面都有密切的关系。同音词现象是一种历史现象,不同时代有不同的内容。對同音词进行分类和形成原因的探讨,有助于我们进一步认清其本质,了解其真相,更好地为语言(尤其是口语)的研究及其应用服务。王瑷丽的《“同音词”性质的再认定》更为深入地向我们介绍了同音词,对同音词性质认识的一些模糊性表现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区分同音词、同形词与多义词的看法。王文指出同音词从字形上分为两大类:同音同形词和同音异形词。区分同音同形词和多义词要看这几个同音同形词之间意义之间是否有联系,词义有密切关系者即同音而意义上有联系的同形词,他们除了是同音同形词关系外还是多义词。词义之间无密切关系着即同音而意义上无联系的同音词,仅为同形的同音词。
参考文献:
[1]黄伯荣,廖旭东.现代汉语[M].5版下册.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2]王红旗. 动词的特征与“别V了1”的歧义指数[J].语文研究,1999,(3).
[3]王银. 歧义句新角度透视助动词和语气副词“别”的功能、用法及其来源研究[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08.
[4]代建桃. 现代汉语同音词研究[D].四川:四川师范大学,2008.
[5]宋彦云. 现代汉语歧义研究[D].甘肃:西北师范大学,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