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简析十九世纪英国女性文学中女性主体意识的发展

2019-06-20晏丽

青年文学家 2019年15期

基金项目:2018年普洱学院校级科研项目:十九世纪英国女性文学中主体意识对女大学生人格培养的影响(2018xjkt18)。

摘  要:19世纪的英国女性文学作品对女性主体意识从萌发到确立这一过程进行了脉络式的描述,从而确立了女性主义批评研究的方法,推动了女性主义运动的发展,并对世界妇女的解放起到了关键作用。女性争取自身权益以及女性意识的逐步苏醒,已经在全世界形成一股不可阻挡的趋势。

关键词:女性主体意识;英国女性文学;女性主义运动

作者简介:晏丽(1984-),陕西安康人,讲师,研究方向:英美文学教学与文学理论。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9)-15--02

一、女性主体意识的内涵

女性意识在妇女研究中一直是重要的研究方面,也是许多文学作品关注的一个焦点。女性意识是“女性作为主體存在于客观世界中的地位、作用和价值的自觉意识,是激发妇女追求独立自主,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的主要动因”[1]。它紧紧围绕着一个中心,立足于女性的存在去感知、体验人生和世界,传达女性的欲望与追求,肯定女性的经验与价值。女性主体意识是指女性作为主体在社会中其地位、作用和价值等意识形态的体现。女性意识的发展是女性不断自觉寻求挖掘主体性的过程,主体性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在社会生活实践中逐步产生的。

肖瓦尔特将女性意识应用到女性文学中,分析其对女性文学发展的影响。“女作家的自我意识转化为某种文学形式的方法,及这种自我意识的变化、发展和导向”[2]。她认为,整个女性文学的发展经历了三个历史进程:“女子气阶段——模仿占统治地位的方法,使传统艺术的标准及关于社会作用的观点内在化;女权主义阶段——反对上述标准和价值,要求自主权,提倡少数派的权利和价值;女性化阶段——自我发现,寻求自身价值,从反对派的依赖中挣脱出来的内在转变阶段”[3]。在女性文学中,女性意识表达了女性作家们的思想内涵,是衡量女性文学是否具有独特思想和个性魅力的重要体现。在女权主义逐步发展的道路上,女权主义者们一直不断反抗男性对女性的压制,反对女性的从属地位,维护女性的主体身份,要求解放妇女,追求自己独立的人格。这彰显了女性主体意识的内涵。

19世纪的英国女性文学作品对女性主体意识从萌发到确立这一过程进行了脉络式的描述。简·奥斯丁的作品让几乎消失匿迹的女性主体意识得以苏醒;勃朗特姐妹进一步推动了女性文学的发展,女性主体意识真正开始觉醒;盖斯凯尔夫人结合奥斯丁和勃朗特姐妹对女性主体意识的阐述, 把女性意识融入到了社会生活中, 倡导女性参与到政治、经济中, 让女性主体意识得到了进一步的突破;乔治·爱略特在反思以往女性文学的女性意识的基础上, 试图为女性寻求找到不同于男性的女性特质,确立女性作为“人”的地位,为女性特质的探求提供了一种思路。

二、十九世纪英国女性文学中女性主体意识的发展

19世纪的维多利亚时期,随着英国妇女解放运动的展开,涌现出一大批优秀的女性作家,她们极力反对当时的观念,即女性地位卑微,在经济和政治上依附男性,没有接受教育的权利。相反,她们认为男女智力同等,甚至女性比男性具备更敏锐的洞察力和观察力。这些女性作家往往以自己的亲身经历为素材,展现当时女性的境况,表达她们的心声,《傲慢与偏见》、《简·爱》和《弗洛斯河上的磨坊》等作品都充分体现了作家们的生活经历。女性作家们通过小说的形式揭露了妇女生活中的种种不幸,深入分析了社会层面中的方方面面对女性的不平等待遇以及女性的心理,揭露出残酷的男权社会,女性意识得以彰显。

简·奥斯丁的作品中将女性人物定格为故事的主人公,把她们刻画成有见识、要独立、要平等,有强烈自我意识的女性。这一形象的塑造使英国女性文学中沉睡已久的主体意识得以唤醒,因此英国女性文学中的主体意识开始萌发。伊丽莎白是作者最钟爱的小说人物,她聪慧睿智、活泼大方,深受父亲的宠爱,深得达西的爱慕,她身上流露出这种无法抵抗的人格魅力源自于她的真才实学。借此,奥斯丁想证实女性身上具有同男性一样的理性力量。伊丽莎白身上的品质体现了作家对女性的人格理想和全新的妇女观,女性不再依附于男性,而是无论在智力上还是精神上有着高度的自信和独立,显示了出女性的价值和内涵。奥斯丁的其他作品中也同样刻画了具有强烈主体意识的女性形象,《劝导》中的安妮追求个性自由,《理智与情感》中,玛丽安凭借自身的理智克服了情感和性格上的问题,《爱玛》中的爱玛有着天生的又是后天被调教的理解力,她们都在爱情的领域展现出女性意识的觉醒。

女性主体意识真正觉醒体现在勃朗特姐妹的作品中,从而让英国女性文学得以进一步的发展,成为英国女性文学的里程碑。她们的作品中提出了一种理想的婚姻,也就是婚姻必须建立在相互理解和依存的基础上,同时在婚姻中要保持女性的人格独立。简·爱,一个相貌平平、出生低微的女子,却是一个坦率、叛逆、勇敢,具有反抗精神和自我进取意志的新女性形象。她深知女性要想获得真正的独立,必须实现经济上的独立,因此她奋力进取,用自己的学识为日后的生活赢得一片天地。在她看来,女性只要拥有了经济独立,那么她的精神、人格就是独立的,虽然她深爱着罗切斯特,但并不会通过丧失自己的人格来获取爱情,她对罗切斯特发表了一篇独立宣言书:“……我们站在上帝面前,是平等的--因为我们是平等的!” 此外,她与罗彻斯特初次相见是罗彻斯特向她伸出了援助之手,而小说的结尾是她为双目失明的罗彻斯特带路,做他的支柱和向导。由此可以展示出作者不仅肯定了女性的智力,女性的主体地位开始确立,同时也表现出女性不再对男性依赖。艾米丽·勃朗特把《呼啸山庄》中的凯瑟琳刻画到了极致,她为了追求自己的爱情,宁可以生命来换取,她在爱情上追求的是一种理想状态--男女能够进行平等的精神交流。当最终凯瑟琳离开希斯克利夫之后,男性便失去了生命的价值,成为一个复仇的工具。从而女性的真正价值被揭示的淋漓尽致。

随着社会的发展,女性作家们将目光投向了社会领域,她们呼吁女性也能像男性一样能够涉足政治,实现自我价值。盖斯凯尔夫人结合奥斯丁和勃朗特姐妹对女性主体意识的阐述, 把女性意识融入到了社会生活中, 倡导女性参与到政治、经济中, 让女性主体意识得到了进一步的突破。对于女性来说,只有真正参与到社交生活,才能取得自主地位。《玛丽·巴顿》的女主人公最后表现出了女性主体意识在社会层面上的觉醒,她抛弃了一开始的爱慕虚荣,在审判席上,以有力的反证洗清了杰姆的嫌疑。她把自己融入了社会,对自我进行思考,这是她开始在社会生活中让自己的能力和素质得以施展,她的主体意识的觉醒和思想上的成熟代表着她开始形成了新的价值观,也体现出妇女参与到社会生活中的突破性意识。

乔治·爱略特的作品超越了女性在爱情、家庭和社会生活中的觉醒意识,她将女性寻求独立的“人”的身份纳入作品中,从人物的内心描写来探讨伦理道德问题。《弗洛斯河上的磨坊》的女主人公麦琪在面临爱情和亲情时选择了后者,用丰富的人物心理描写寄托了作者对美好人性的理想,将女性的思想局限在爱情的困惑中拯救出来,用理性来显示女性的真正价值,展示女性的宽容和责任,塑造出光辉的女性形象,这便是女性区别于男性的特质。乔治·爱略特为女性特质的探求提供了一种思路。

三、女性文学作品中女性主体意识发展的意义

女性意识的存在是客观的,文学作品所体现的是实实在在的社会生活,因此,女性作家们通過文学作品的方式,向全世界的女性传达出女性必须独立于社会存在的讯号。虽然女性文学在文学作品中只占据小部分,但是它的意义是颠覆性的,彻底否定了女性天生局限于家庭和生存于男性的羽翼之下。

女性主体意识的觉醒最早出现在英国文学中,最主要的原因是当时英国有着特定的历史文化背景。18-19世纪的英国社会正处于转型的时期,女性的生活由于经济和社会变革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当时的传统意识形态受到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的冲击。在这样的背景下,贵族阶级的女性意识首先开始出现了新的变化,他们反对女人为祸的陈词滥调;称赞女性的才华,深切地表达了对妇女的悲惨处境的同情之心。虽然当时并未对封建婚姻制度得以废除,但对传统女性意识的冲击是不容忽视的。

女性主体意识在文学作品中的发展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改变了女性的生活。从理论上看,女性主体意识“力求把女性自身的经验看作是创作的根源,推动了真正的‘女性化文学与文学批评的建立和完善”[4]。女性主体意识的发展是一种真实揭示自我的方法,也是女性之间的一种有效的谈话方式。女性意识觉醒“所特有的机构、伦理、程序、和社会变革的方法,对女性主义理论的许多实质性贡献是不可或缺的”[5]。从而可以看出女性意识的觉醒确立了女性主义方法,是女权主义文学批评的理论导向。实践中,女性意识的发展象征着女性在政治、理论和文化领域的开始,她们认识到由于共同的性别让她们处于同样的社会地位,但是她们在面临共同的困难与问题时,互相支持、互相帮助,甚至敢于挑战旧的社会体制,形成一股新的改革力量。女性们开始解构原有的父权制,逐步发展自己的存在感,形成自己的世界观,她们的身份得到了认同。同时,女性主体意识的发展引起了人们开始重视女性经验。通过意识觉醒,原有的女性的苦闷、受迫害、被侮辱、孤单和矛盾等状态被瓦解,她们通过行动,形成了新的存在观和新的感知方式。此外,随着意识的觉醒,女性开始消除自身负面的和消极的情感如内疚、耻辱和抑郁等,并努力将它转变为积极的动力,投入到更广阔的社会生活中。

总的来说,女性主体意识在女性文学作品中的发展成为了一种改革力量,无论对女性主义理论的发展还是对女性的实际生活都起到了巨大的改变,并对世界妇女的解放起到了关键作用。同时,女性争取自身权益以及女性意识的逐步苏醒,已经在全世界形成一股不可阻挡的趋势。

参考文献:

[1]赵永平:《玛格丽特·米切尔女性意识构建 》,《求索》2012年第2期.

[2]陈晓兰编译:《女权主义批评面面观》,《文艺理论研究》1991年第1期.

[3][4]林广泽:《试论“女性意识”和女权主义文学批评》,《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年第1期.

[5](美)凯瑟琳·A·麦金农:《迈向女性主义的国家理论》,曲广娣译. 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7: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