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如何在中职生中用五步引导法进行批评教育

2019-06-20耿丽伟高杨

职业·中旬 2019年3期
关键词:中职

耿丽伟 高杨

摘 要:批评作为中职生德育教育的重要环节,无论是在日常教学还是在班级管理中,都对学生的成长起着不可忽视的推动作用。面对来源多样化、内心世界不稳定、易犯错,甚至可能出现极端行为的中职生,教师需要在批评的过程中以关爱为前提,讲究方式方法,注意把握分寸,以达到预期的教育效果。本文通过五步引导法对教师批评学生的全过程进行分析和探索,希望引发中职教师对批评教育方式的思考和认识,以求抛砖引玉,促进中职院校德育教育事业的进一步发展。

关键词:中职 批评教育 五步引导法

教育中的批评,是指教师对学生的错误行为及思想加以分析,评定其正误,并就所犯错误提出改正意见的过程。批评作为中职生德育教育的重要环节,是每一位教师不可回避的教育环节,无论是在日常教学还是在班级管理中,都对学生的成长起着不可忽视的推动作用。

中职生是指年龄一般在15~18岁之间的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学生,从心理学角度来看,他们属于身心发展最迅猛、最关键的时期,但由于种种原因没有进入普通高中,他们的内心世界又极为脆弱、不稳定,有较强的自卑感和逆反心理。这种心理变化会直接反映在不愿学习、违反校纪等错误行为上,让中职教师的教育教学管理更加棘手。本文希望通过五步引导法对教师批评学生的全过程进行分析和探索,引发中职教师对批评教育方式的思考和认识,以此抛砖引玉,促进中职院校德育教育事业的进一步发展。

一、批评在教育中的意义

批評是中职生德育教育的重要环节,批评过程是教师通过语言对学生错误行为的客观评价和剖析过程,正确地对学生实施批评教育,对中职生的教育成长、促进中职院校德育教育事业的进一步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首先,从批评的含义来讲,相对于表扬而言,批评教育更具有针对性和直接性,如果我们仅仅只给予学生鼓励和表扬,而不对其错误行为进行纠正,不进行预防教育,就会导致学生们走向社会后,被意想不到的挫折和批评压垮,失去抗压和抗挫折能力。因此,必要的批评不仅能使他们纠错,还能培养他们良好的心理素质,使学生在未来发展中面对挫折和批评能调整好自己的心态,不被错误和失败压垮。

其次,学生在学习和社会生活中接受各种各样的信息,有些信息会对他们的身心造成不良影响,使他们在思想上形成错误的认识、在行为上出现不良的举止。如果不对其加以制止和告诫,不及时帮助他们分析错误认识和不良举止所带来的危害,他们将无法认识到这种思想和行为上的偏差,必然会对其未来的人生发展产生不良后果,我们的教育也就成了一种失败。只有当学生在出现错误的认识和不良的举止时,通过批评教育对其思想和行为加以纠正,才能够及时让学生悬崖勒马,避免走向错误的深渊,从而提高对自我行为的认识,增强是非辨别能力,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最后,批评教育有利于师生间的有效沟通。恰当的批评就是教师针对学生所犯的错误通过语言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教育过程,这个过程不仅要求教师对学生的脾气秉性有充分的了解,还要求师生间相互尊重和相互理解。

二、用五步引导法有效进行批评教育

批评是教师帮助学生转化思想常用的教育手段,若正确运用就会有助于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融洽师生关系;若不能正确运用,不仅无法纠正学生的不良思想和行为,甚至还会引发师生间的矛盾和冲突。五步引导法通过综合运用批评的各项有效原则,全面考虑教师在批评中各个细节的把握,从而使批评工作得以有效地开展。

1.批评前的准备

(1)思想准备:教师在批评学生之前一般要有一定的思想准备,哪怕是仅有2~3分钟的准备。这种思想准备主要是指教师对这次批评教育行为的目的和态度,以及对学生理解程度上的考量等。这就需要教师在准备过程中要让自己从手头的工作情绪中恢复平和,保持头脑清晰冷静,在尊重学生和关爱学生的前提下,在头脑中构思出简单的批评方案,以避免意气用事、小题大做和伤害学生自尊的现象出现。

(2)材料准备:有时学生在听到教师的批评之后会出现心理逆反现象,不但对自己的错误行为予以否认,而且抱着侥幸心理认为没人关注到这些。这就需要教师在批评前做好证据方面的准备。任何批评行为都应建立在掌握事实证据的基础上,针对学生所犯的错误,可以采取不同形式准备证据:比如对于逃课的学生,可罗列和累计出勤表的缺勤记录;对于有道德缺陷的学生,可通过记录其他同学的事实反馈并把握具体时间、地点等关键因素形成有力证据。由于中职生处于青春叛逆期,有极强的自尊心,所以教师在收集证据时要避免夸大其词,并用逻辑思考其合理性。

(3)对学生情况的了解准备:中职生处于心理尚不成熟的阶段,受家庭环境、社会环境等因素的影响造成其性格各有不同。比如对于单亲家庭的学生,由于其自尊心极其敏感,而且内心极为脆弱,如果教师动辄公开批评或训斥他们,不仅使他们无法接受批评,反而会对教师产生反感情绪,也使后续的教育工作陷入困境。此外,每个学生犯错的原因和动机不同,这就需要教师在批评教育学生之前首先对学生的性格、学习特征、所处环境的客观情况等有一定的了解,并在遵循学生心理发展规律的前提下提出批评,以免事倍功半,甚至演变成师生关系恶化的现象。

2.引入话题,并指出批评的原因

当学生意识到此次谈话过程是被批评的过程时,首先的反应是抵触和恐惧,特别是尚在青春期的学生,教师的批评如果不得体,很容易引起其心理的反感。因此,可能的话,批评前先要有一个打开话题的破冰过程,以免学生在一开始就存在抵触心理。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开始批评教育:总结过往该学生的好与不好的表现,让这位学生意识到教师不仅关注他的缺点,同时也看到了他的优点;请学生自己说说犯错的原因,并阐述犯错的前因后果,让学生感受到批评教育并非教师的一言堂,而是教师真诚渴望了解他的过程,从而使其放下心理抵触,与教师真诚沟通。

3.提出中肯批评

在了解了学生犯错的原因和动机后,教师应根据此前对于学生的了解,结合学生接受能力的程度,快速理解和分析学生的思维过程,直指问题的核心,强调学生的这种错误表现是不可取的,同时指出学生犯错的关键原因所在,以及这种错误思想和行为所造成的不良影响和后果。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在批评学生的过程中,语气要中肯,语句要容易让学生理解,而且要一击即中,切忌拐弯抹角,同时也要避免言语过激或过分重视细节。

4.提出改进意见

在提出改进意见这一环节,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理解表达能力和自觉性的不同,鼓励学生自己说出改进意见,比如对于理解表达能力和自觉性较强的学生,教师可采用鼓励式方法,如“你对今后改正自己的行为有什么构想?”“你给我写一份改进方案!”;对于理解表达能力和自觉性中等的学生,教师可采用建议式方法,如“老师要求你这样做你觉得怎么样?”“对于今后改正这一错误,你觉得老师该怎么帮助你?”;對于理解表达能力和自觉性较差的学生,教师可采用帮扶型方法,具体指出其改正方案,并耐心解释具体改正细节。

5.跟踪反馈改进情况

结束了批评教育的谈话,并不意味着批评教育工作的终结。教师还应对该学生的思想和行为进行跟踪调查和反馈,如果他已经根除了错误的思想和不良的行为,应及时给予肯定和表扬;如果他依然屡教不改,则应及时与其家长或其他监护人进行平等有效的沟通,以全方位地帮助学生改掉不良行为。

三、关于批评教育学生的一些建议

1.批评应以关爱学生为前提

批评学生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所以批评的过程本身应该是关爱引导学生的过程。所谓亲其师才能信其道,教育离不开情感的投入,如何开启学生的心灵之窗、融洽师生关系、促进双向情感交流,是教育工作的关键。因此,学会关爱学生应该是教师在批评教育学生时的前提,以关爱学生、帮助学生为出发点去批评学生,才能被学生接受。

2.批评应持真挚诚恳的态度

当前社会中,一些教师在面对学生的缺点和错误时,往往表现得不够冷静,不善于控制自己的消极情绪,常常借势泄愤,对学生冷嘲热讽,甚至出现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的现象。这不仅大大降低了教师在学生们心目中的地位,而且对教育产生恶劣的影响。在面对学生的缺点和错误时,教师首先应端正态度,切不可借题发挥,更不能带有怨恨的情绪,这需要教师在批评学生的过程中秉持真挚诚恳的态度,做到心平气和,同时要注意加强自身修养,用真挚诚恳的语气帮助学生纠正错误,从而形成有效的师生沟通。

3.注意善后和巩固

不管批评过程中使用怎样的手段和方法,其最终目的是教育学生,使学生的思想和行为朝着健康的、正确的方向发展。但即使是最温和的批评方式,也是对学生的否定性评价,加之中职生自尊心很强,在被批评之后必然会产生一系列的情绪变化,批评到底是否奏效、会不会让学生改邪归正,需要教师在批评过后对学生进行后续观察。对于学生的进步,哪怕是细小的进步,也要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

总之,批评教育是一门艺术,其最终目的是帮助学生塑造更优秀的自我,这就需要教师以帮助学生进步为出发点,以学生为主体,采用适度的方法,用真诚和关爱去引导学生,用耐心去感化学生,用细心去观察学生,这样才能使学生认识错误、改正错误,从而达到教育学生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张敏.优秀教师的批评艺术[M].广州:广东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1.

[2]潘建荣.发展指导视野下的批评教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

[3]龙启冲.积极心理学在中职德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7,14(06).

(作者单位:秦皇岛技师学院)

猜你喜欢

中职
应用多媒体技术 创新中职德育课
中职历史课补充内容的实施探索
中职高考与教学研究
果真是“误了百万中职生”吗?
构建中职生成才通道的思考
加强中职生劳动习惯养成教育的思考
中职生健康性取向教育不容忽视
中职农村医学专业发展前景探究
用“第三只眼”看待中职学生
关于中职与高职衔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