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明礼仪教育对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启示探讨

2019-06-20周颖

职业·中旬 2019年3期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启示探讨

周颖

摘 要:我国是文明古国,自古提倡文明礼仪教育,在社会主义新时代背景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的文明礼仪教育也需要借鉴传统文化知识中的文明礼仪知识。为了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启示下,更好地践行文明礼仪教育,本文针对文明礼仪教育对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启示展开了探讨。

关键词:文明礼仪教育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启示 探讨

在中国传统礼仪规范中,包括了“仁、义、礼、智、信”几种行为,同时也是判断得失价值的重要准则。作为现代人的我们仍然需要将社会礼仪以及行为规范制定为“仁、义、礼、智、信”,要想更好地实施文明礼仪教育,就应该学习中国传统文明礼仪知识中的精华部分。在现代社会的文明礼仪教育中借鉴传统文明礼仪的优秀部分,并在现代践行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践行与当前社会礼仪相符合的形式,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引领文明礼仪的健康发展。

一、目前我国文明礼仪缺失的表现

在当前社会主义发展背景下,怎样实施符合当前社会提倡的礼仪形式已经成为了当前社会所面临的重要问题。而当前普遍存在的礼仪问题就是友善弱化的现实问题,具体的表现在于人们的自身、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人与自然之间所存在的关系。这些关系造成了非常严重的诚信缺失问题,到处都能够见到不文明的现象发生。例如在旅游景区的游客随手乱扔垃圾、随地吐痰、大声喧哗等现象,例如在历史遗址古迹上乱写、乱画,通常都会见到某个游客留下“某某到此一游”的字迹。更有甚者有些人在国外也会做出种种不讲礼仪的行为,使得我们中国人的形象受到严重的损害,不仅给外国友人留下了深刻的不良印象,对于我国国际地位也产生了不利影响。以上这些行为都是我国文明礼仪缺失的具体表现形式。

二、文明礼仪教育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启示作用

1.文明礼仪在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表现中的启示作用

党的十八大中提出了24个字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其中最能够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目标的就是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这四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立足于国家层面来概括的。这四点充分地体现了当前社会主义的民族独立性、人民获得了解放、国家逐步实现繁荣昌盛、人民生活越来越幸福。这些方面在当代的社会主义快速发展与建设的阶段中,充分证明了国家当前主要的目标就是通过经济、政治、文化、社会以及生态等文明的建设,推进小康社会的全面建成,这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与发展的宏伟蓝图。站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角度来分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要想达到这几个方面,国家的经济建设要不断富强,社会主义政治不断提升民主性,而文化也要不断地向文明方向发展,从而使得社会与生态愈加和谐。

2.文明礼仪在诚信表现中的启示作用

诚信是一种高尚的思想品德,也是事物开展的一种始终体现。君子认为“诚信”是一种高贵的品质,对于君子而言诚信是与他们的礼仪要求相符合的。人们对诚信方面常常会提出相应的要求,以“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为例,这句话说的就是如果人不讲信用,是不能够做好人的,更加做不好礼仪了。由此可见诚信这种可贵的品质的重要性,也进一步说明了在文明礼仪教学中诚信与礼仪规范是相符合的,是文明礼仪组成的重要部分。诚实守信对于我们而言同样是极为重要的,在我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都需要做到诚实守信、知行合一,比如在工作中、学习中等。此外,诚信是人们维持和谐人际关系的重要前提。笔者相信没有人会喜欢与那些不讲诚信、不守承诺的人交往。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中倡导的诚信精神,需要我们能够做到承诺别人的事情要信守承诺,盡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完成答应别人的事情。

3.文明礼仪在和谐、尊重、恭敬表现中的启示作用

文明礼仪在实际的应用中应该做到以和谐为贵,人与人之间的礼仪需要做到彼此的尊重。在现实的文明礼仪中还需要我们做到“亲爱父母,尊敬兄长。”这是文明礼仪中仁德与义性的具体体现,同时也是现实中文明礼仪行为规范中的要求。站在哲学角度对和谐进行分析,发现和谐不仅是对事物状态的一种体现,同时也是事物之间存在矛盾的一种发展体现。社会、人际之间体现的和谐状态,是人与人之间在根本上达到的一种平衡状态的体现,而这种状态的维持方式就是人与人之间需要相互尊敬。

4.文明礼仪在仁爱、礼让表现中的启示作用

老子认为,人只要能够做到始终保持庄严状态、度量宽宏、真诚待人、勤奋学习与工作、孝敬父母这五种品德就是至仁之人了。在我国传统社会当中,人们在实施文明礼仪教育的过程中,尤为注重家庭教育,特别是对子弟仁爱之心的培养,一个国家的仁爱通过一个家庭的仁爱来体现。如果每一个家庭都具备仁爱、礼让的品质,那么这个国家、整个社会也必定会充满了仁爱与礼让。这也是孔子所指的“礼让可以治理国家”,其寓意中所强调的就是礼让,只有这样才能够与礼仪的要求相符合。这些传统文明礼仪中展现出来的仁爱、仁义、礼让的礼仪精神风貌,也正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对于友善的一种集中表达的体现。而友善在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种优秀的传统美德之一,更是当前我国社会主义道德行为规范的一项基本要求,同时也是当前社会文明中最具代表性的一种体现,而仁爱、仁义、礼让这几点都能够充分地体现友善的具体要求。

5.文明礼仪在增强自我道德修养中的启示作用

伟大文学的教育家孔子,不管是在对学生施教的过程中,还是针对自身素养的提升方面,都强调了向贤德之人学习,经常对自己的行为做出反省,从而减少自身犯错误的机会。以孔子的《论语·学而》为例,其中“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就是他经常对自己的行为进行反省的一种体现。孔子做到了以身作则,以自身为榜样来教导弟子们,帮助弟子们树立良好的反思自己的行为。古代的圣贤多为强调采用君子的文明礼仪知识来对自身的行为进行约束,认为只有这样才能自然地与社会道德规范相符合。而作为君子其自身的修养必须要能够做到有始有终,善始善终,表里如一。而文明礼仪中体现的修养,其本身的过程就是极为长久的,需要经过自我学习文明礼仪知识,完成文明礼仪中的自我修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人们自我修养方面也提出了要求,需要以增强自我修养来践行文明礼仪,这就需要建立在掌握了深厚的文明礼仪知识的基础上,能够不断地加强自我在文明礼仪知识方面的修养。与此同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点是通过自身文明礼仪的提高来践行自身的文明素质,促进自身运用礼仪水平的提升,能够自觉遵循符合礼仪规范的行为。

三、文明礼仪教育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策略

1.立足课堂教育

学校是当代学生接受教育的主要场所。通过对学校生活中文明礼仪教育方式的深入研究,可促进现代文明礼仪教育的发展。学校在实施文明礼仪教育的过程中,可以将文明礼仪渗透进学校的各个层面,并借助于学校举办的各种活动,实施具体案例分析。比如一些专题性的年级文化活动、专门的主题班会文化活动等,定期开设与编写一些关于文明礼仪内容的校本课程及教材,为学校在实现文明礼仪有效性渗透的进程中提供有力的帮助,并在真正意义上实现文明礼仪内涵的外延,有效地传达至每位学生的内心深处,不能拘泥于表面形式。学校的全体教职员工都要充分发挥自己在活动中的作用,合众人之力来推动学校文明礼仪教育行为的有效践行。家庭作为学生的生活栖息之所也是学生接受教育的第一课堂,而父母则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学校可针对家长开展各种形式的文明礼仪教育宣传活动,有机地将学校与家庭之间进行结合,帮助家长提升教育素养,使其能够更加有效地实施家庭教育,通过课堂与家庭的结合有效地拓阔孩子的视野。

2.注重创新

创新是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将文化实施有效的整合,并在社会所有领域中实施关于文明礼仪内容的合理化整合以及汇总。文明礼仪的整合形式,比较注重与多样化的实践形式和仪式感。文明礼仪的整合过程,要实现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有效性衔接,采用螺旋上升式逐步推进文明礼仪的整合。

3.全面推进

作为社会文明三股主体力量的学校、家庭以及社会,应该全面协作来实现学生整体意义上文明礼仪的提升。在学校方面应重视学校课程教育的作用,充分發挥学校实施文明礼仪教育主渠道的作用,通过学校良好的环境对学生熏陶和感染。此外,还应对家庭教育对文明礼仪教育支援所具备的健全性加以注重,充分发挥家庭榜样的作用,促使家校共同对学生文明礼仪实施提升。强化对社会公共资源的利用,重视社会生活中方方面面为文明礼仪教育的提升提供的实践场所。

四、结语

总而言之,中华民族的文化博大精深,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同样需要对传统文化中蕴含的优秀礼仪知识进行借鉴,结合我国当前文明礼仪教育的实际状况,制定出符合发展的礼仪规范。

参考文献:

[1]李茜.民族中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个案研究[D].大理:大理大学,2018.

[2]刘永希.以文明礼仪教育为载体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8(4).

[3]陈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域下的大学生礼仪教育路径探索——以吉首大学为例[J].文教资料, 2017(17).

[4]杨超.以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题,创新大学生文明礼仪教育[J].科教文汇(上旬刊),2017(6).

[5]梁琼今.强化职校礼仪教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J].中国培训,2016(2).

(作者单位:承德技师学院)

猜你喜欢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启示探讨
刍议小学足球教学的训练教学方法
国外跨境电子商务税收发展经验对我国的启示
论美国警察院校政府经费投入保障机制及启示
武陵山片区高校经管类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培养的建设与启示
在高校有效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途径探索
体育旅游产业的特征及发展策略探讨
税收筹划的效应问题
IP影视剧开发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
高中政治教学中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机融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