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逍遥”之义

2019-06-20丘晖华

青年文学家 2019年15期

丘晖华

摘  要:“蜩与学鸠——大鹏”、“蟪蛄和大椿”、“日月和爝火”等的对照不仅是大小的对比,隐含着的是“大知和小知”以及人生境界的不同。本文通过分析《逍遥游》中“小大之辩”的相关论述,解读全篇的事例,阐释“逍遥”的含义。至人、神人、圣人三重境界有所差别,逍遥是去执和无我,也是循道而行,顺应和借助天道做人做事,需要注意的是,君子善假于物,有所待和自由并不对立,而只有做到“无己、无功、无名”,才能实现真正的无拘束和自由。

关键词:逍遥;小大之辩;有待和无待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9)-15-0-01

在《逍遥游》中,大小是相对的,同时,大小的面貌有所改变,对大小的价值判断和态度也随着情境的变化而有所转移,庄子也并不是以“崇大抑小”的态度贯穿全文。

“小大之辩”的首次明确提出是通过斥鴳和鹏的对比。鹏借着旋风盘旋而上九万里,穿越云层,背负青天,然后向南飞翔,将要飞到南海去。小池泽里的小鸟讥笑鹏说:“你要飞到哪里去呢?我飞起来不过几尺高就落下来,在野草丛中盘旋,这是最好的飞翔了。而你还要飞到哪里去呢?”其实,鲲是一种形体庞大的动物,鲲化为鹏然后展翅高飞,这是对束缚的突破,而图南之举,可以理解为对自由的向往和追求。但是,以小鸟的视野和境界,它认为“小”的生活方式“亦飞之至也”,因而无法理解大鹏图南的志向,而是将其理解为徒劳之举,轻蔑而又自大。

在庄子看来,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就如同斥鷃一般,不能正确认识自己所在的位置,也不能发现现有生命格局外的广阔天地,不懂得借天地自然之势发展自身,升华生命,汲汲于名利,又拒绝崇高。

但是在“尧让天下于许由”的故事中,大小之间却呈现出另一种面貌。尧自比爝火、浸灌,而将许由视为日月、时雨,提出让天下的请求,但是许由并没有感到得意,而是自比巢于深林不过一枝的鹪鹩和饮水不过满腹的偃鼠,不羡慕谄媚而自得满足于现状,闲适地生活在自然的境界里。

与斥鴳相比,鹪鹩、偃鼠和许由的态度显得十分不同和珍贵。他们知道自身因什么而得以根本存在,“我之所以是我”的根本理由是什么,能够找到自己的位置,发现自身真正适宜的生活方式以及坦诚地面对自己的需要,不因外物看似更有吸引力的名或者利而改变自己。不仅如此,他们还能够尊重他者的生存方式,许由拒绝了尧但是肯定了尧治理天下所取得的成绩,而“庖人虽不治庖,尸祝不越樽俎而代之矣”一句也说明了这一点。

由此可见,在庄子看来,大和小的差别不在于体积的大小、身份的高低,大和小的差别在于认知和人生的境界。“大”指的是有境界者自成高格,而“小”指的是生命的局限。 “小知不及大知”、“岂唯形骸有聋盲哉? 夫知亦有之”、“则夫子犹有蓬之心也夫”等材料也对这一观点进行了补充和说明。

在小大之辩后,庄子引出了“逍遥”之义的阐述: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在《庄子·杂篇·天下》一文中,庄子将治道术者分为四类: 不离于精,谓之神人;不离于真,谓之至人;以天为宗,以德为本,以道为门,兆于变化,谓之圣人;以义为理,以礼为行,以乐为和,熏然慈仁,谓之君子。

结合《逍遥游》一文,我们可以这样理解。宋荣子有自己的荣辱标准,不以别人称赞为荣,也不以别人的非议为辱,这是基于对自己真实身份的认同,他没有因为外界的评价体系或者社会认同而扭曲改变自己,放弃内心持守的价值准则,去迎合他人或者说整个社会环境,也没有放弃对自我生命的思索。不离于真,这接近于“至人无己”的境界。

但是庄子却评价他“斯已矣”、“犹有未树也”。这也许是因为宋荣子他对于功名的超然,对自我的认知和定位可能并不能说明他摆脱了功名的束缚。在儒家的入世观念里,提倡的是修齐治平,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宋荣子认清毁誉也许是为了趋利避害、明哲保身以及等待时机。而从另一个角度看,过于坚持自己,看不到别人的方式和思考的合理之处,固守自己的领域和成见,不知乾坤之大太过狭隘,没有完全做到去除自我中心,而庄子提倡的是“去执”、“无我”,所以宋荣子仍未达到逍遥的境界。

神人不食五谷,不以天下为事,却能使物不疵疠而年谷熟;尧治天下之民,平海内之政,在藐姑射之山上见了四子之后,怅然忘了自己的天下,笔者认为这体现了无功和无名双重境界。如神人一般不主动地去建立功业,不将名利作为自身的价值标准,如尧一般,即便有功于社稷,也不居功,才是真正的逍遥。

需要强调的是,逍遥和有待并不是对立的概念。有待是人们在修炼过程中遇到的种种的困难,但是神人、至人、圣人也并非绝对的“无所待”,只是他们能够顺应最根本的天道, 以天地間的根本规律为准绳, 崇尚自然,不被功名利禄所缚。

《庄子·人间世》中这样阐述:“超然世外,欲乘万物以游心,逍遥驰骋,必先了悟宇宙之真谛,才能至上善若水,利万物而不争,下百川,因容而深邃之境界。”可见逍遥归根结底是指心的逍遥。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这是一种无忧无虑的精神和心灵的畅游,是对于最高的道的追寻,虽然人身可为囹圄所束缚,但人心仍可天高地阔。

参考文献:

[1]郭勇健. 庄子“逍遥”新解[J].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06):85-92.

[2]李玉山. 宋荣子“犹有未树”解——兼谈“无己”“无功”“无名”[J]. 中学语文教学,2010(01):43-44.

[3]冯达文. 庄子与郭象——从《逍遥游》《齐物论》及郭注谈起[J].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53(01):132-141.

[4]王永豪. “无己”逍遥、“无功”逍遥和“无名”逍遥——论庄子“逍遥游”思想的三个层面[J]. 社会科学研究,2007(01):142-151.

[5]杨锋刚. 庄子《逍遥游》思想旨趣辨正[J].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36(04):117-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