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藏民族文学的发展过程及趋势

2019-06-20次成加措

青年文学家 2019年15期

摘  要:文化研究是当代藏族文学研究的重要模式。文化研究对于探索当代藏族文学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和社会历史内涵,展现当代藏族文学的地域文化特色,揭示文学的民族文化精神和文化心理意识,提高文学作品的文化品格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文学现状;西藏文学;文化迁移

作者简介:次成加措(1981-),男,本科,西藏昌都市贡觉县则巴乡第二小学校长,研究方向:藏文学。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9)-15-0-02

1、引言

藏族文学实际上是一首悲情的历史之歌,是对光明的歌颂。与此同时,它也奏响了西藏当代文学的壮丽交响曲。千千万万的农奴和他们的作家真诚地认识到,党、人民政府和人民解放军是现实世界的“活佛”和“菩萨”,指引他们走出苦海,走向幸福和光明。《萨》是对党、对人民政府、对人民解放军的抒情诗,曾是西藏当代文学的一种感人至深、感人至深的“永恒追求”。易熙独特的“生者”演绎了黑暗与光明激烈斗争的悲剧交响曲。在这些交响乐的旋律和花的波浪中,我们似乎感到一种“感激”的涌动。

2、西藏文学的发展现状

2.1藏民族文学的发展背景

藏族文学应在内容和形式上统一。正所谓艺术源于生活,只有身为藏民或体验或藏民生活,才能创作出具有藏族特点的文学,并且只有藏族文学,才能准确地再现藏族人民的生活风貌,两者不能分离。以藏文和汉语为例,反映了藏文文学的民族特征,藏文比汉语更容易使用。

那么如何界定西藏文学呢,只有明确了西藏文学的界定标准,才能科学论述西藏文学的发展。本文认为,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是界定西藏文学的基本指导思想。各民族之间的差异性,不仅源于各自所处的地理环境及生活条件上的差异,还在于各民族在表达本族文化时精神形式的差异。

藏族文学作为民族意识形态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具有自己的民族特色。没有藏族特色的文学就不是藏族文学。我们应该拿出关于我们民族文学创作的一些东西,西藏文学向他的文学宝库演变,中华民族的光辉是值得骄傲的。

2.2早期藏民族文学特点

2.1.1讴歌英勇无畏的民族精神

历史发展的长河,不时会出现时代的变迁和取代,而时代的变迁则必然伴随着新旧时代文化的冲突和更迭,在这样的背景下,就会出现跨越了新旧文化的文学作品、风格及形象。来自甘孜的扎西达娃正是一位跨越文化的作家,对于历史与文化的敏感,使扎西达娃从 西藏历史文化积淀丰厚的拉萨八角街步入藏族文坛。在他的早期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其中的人物多以身负历史文化的重压而憧憬期待新时代的形象出现。在他的藏书和藏历中,到处都可以看到古代文物的真实生活,帕皮是冈山地区的孤单女子,静谧与群山,山洞里的法师,与曾林吉姆有着同样命运的四个女人,藏文作家扎西达瓦在静谧中与动荡的西藏历史文化有着深厚的联系。

2.2.2反應广大 劳动人民的思想

当代藏族文学创作经历了一个悲壮的“刀枪”时代。然而,长歌和豪迈的风格并没有持续过久,被留在1980年以前的回忆当中。从19世纪80年代开始,一群年轻的藏族作家,穿越烈日的高原,越过障碍的“类”和“斗争”,陷入高天上的厚土,提取的民族精神,命运的真正建立和人性的普遍睡眠和幸福的国家历史和深谷所有生命的灵魂。这是新一代作家的心态,他们在历史和时代中从对抗重建到和解,从纷争重建到亲和。当时的藏族文学作品大多深刻地反映了当代农民强烈的爱恨情仇。

英雄不见了,新一代的青年作家更关心普通人的命运,关心那些有着万丈光芒的人,牵扯在风雪中的朝圣者们像以前一样在路上相见,芭蕉街的怪兽,菩萨的吟诵,农夫的鞠躬,草原上的放牧,以及他们的妻子、丈夫、情人、朋友、敌人、熟人和陌生人、领袖和领袖,就像他们的普通人和普通人一样。在地球的混乱,不同层次的类,生活在相同的庄园,甚至在同一栋楼的房间,可以是一个贵族的儿子,农奴女士的儿子流行歌曲晋王经常给穷人农奴流和悲伤,幸存的好处相比,一个人,在两个不同的线,彼此空间,彼此生死战斗,更真实,更人性。人性是当代藏族文学的共同主题。与其说他们关注的是那些平凡的人,不如说他们是通过探索人性的奥秘和命运来探索最平凡的人,展现出最具特色的人文景观。

3、西藏文学的发展趋势

文学是作家用以表达自身意识、思想以及情感的重要窗口,通过文学,可以将作家的思想内涵与内心活动进行物化表现。当代藏族文学在我国当代文学具有不容小觑的地位和独特贡献,当代藏族作家在作品中所描写的极端民族主义及其背后的文学思维方式,是一个西藏的国家在世界文学的真正感觉和思维方式转变,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改善内心的真正对象。

所谓心理意象,原本是先民在未知与求知、恐惧与崇拜、自觉与无能的激烈冲突中产生的幻想与幻觉。当代心理意象思维发展的核心是情感与理解(理性),这是感知和感知世界的心理模式,将这种心理模式无处不在,置于一切自然现象和一切人类现象之中。想象所有角色和事物的创造。当代藏族文学的发展方向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3.1社会的对照越来越鲜明

当代藏族作家,尤其是年轻一代,具有强烈的主观意识和膨胀的心理张力。他们通过对现实的主观化来创造主观现实。因此,在当代藏族文学中很难找到“旁观者”。“我”的生命力、活力、喜怒哀乐的情感和道德的情感需要,都体现在他们的作品中,创造了精神的对象。人与天的交迭 与移情,产生了神奇的心理意象和奇形怪状的时空意象,使现实成为情态和意象,以表达自然、社会和生活的观点。

3.2人性化向自由感性发展

摘要当代藏族文学作品所创造的世界,很难按照客观的现实逻辑、哲学逻辑的因果关系和矛盾规律、现实主义的原则来解读。这个世界也不同于浪漫主义所创造的世界。它呈现出复杂、无序的时空、颠倒的因果关系和一种神话世界。在当代藏族文学中,我们不难发现,在这个时代的藏族文学图景中,我们似乎无法找到规律与秩序,一切都陷入了“原始”与“无序”的混沌之中。

3.3主体性和目的性的增强

叙事结构的心理时空表现为叙事,即对一般意义的理解、语言作为本体意义的功能以及言语的现实交际活动。但是,作为一个文学叙事和叙事结构的表达意义,作为主体性的文学本体意义和目的,意义和价值的直接实现和现实,和当代藏族作家,尤其是年轻文学连接方式和思维方式和情感自由是一致的,他们的叙事风格和叙事结构,表现出鲜明的空间特征的是叙事结构,是心理时空序列的反映。时空运动不仅是宇宙的基本秩序,也是叙述和叙述的基本原则。老一代藏族作家的叙事与叙事基本上遵循客观的时空序列、线条的运动组合和“长卷”线条的艺术。然而,当年轻一代的藏族作家崛起时,他们把“自我表达”奉为最高的文学之神。时空序列体现在其叙事结构和叙事结构中,不是客观的时空序列,而是理性的时空序列。

4、推动藏民族文学转型的因素

4.1对人性探索的需求

对人性的深刻探索,使年轻一代藏族作家痴迷于回归“人性本源”,甚至回归“人性”。在他们的著作中,原始,强烈的本能冲动,赤裸裸的人性的灵魂,以及粗糙的温柔、聪明、枯燥、自信和谦卑,才华横溢,可怜的山脊,温柔和残忍,善与恶,真与假,爱和根,美与丑天生交错,混合、重叠和打印到一个活生生的精神世界。这是真实的世界,真实的生活,真实完整的人,真实的藏人。

4.2宗教对藏民族文学影响的弱化

藏族传统文学与宗教齐头并进,宗教意识成为藏族传统文学的基础。尽管当代西藏文学的发展已经与宗教脱离,但宗教的文化精神、宗教的奥秘和宗教的形象世界仍然对当代西藏文学产生了鲜明的吸引力。

宗教诞生于痛苦和恐惧颤抖的内心。因此,宗教是藏族历史文化的灵魂和主人。几千年来,从古代万物有灵论的神话世界到我们宗教的自然崇拜,直到佛教的盛行和白雪皑皑的高原上佛像的阴影,宗教曾经是藏族社会融合的意识形态。此外,封建农奴制加强了“神权统治”。宗教意识深深地渗透到人们的心中,甚至使人们用“上帝之眼”看到世界,用“上帝之心”度过一生,在虚无主义理想的另一面享受精神陶醉的舒适。在雪地里,随处可见飘扬的神旗、燃烧的烟云、神的微笑、魔鬼的凶猛、磕头、祈祷、膜拜神山。神秘、神奇、神圣的世界。近代以来,宗教对文学的影响越来越小,使藏族文学失去了部分神秘色彩。

4.3内容和形式的多态化

真正的藏族文学应该而且必须是内容和形式、艺术和人民、文学遗产和现代文学创作的统一。藏族既然学会了有自己的民族特色,那么文学家的特殊包袱的瑕疵只能从两个方面来表现,即作品的内容,在形式上两者都是辩证统一的,必須决定要有某种形式,内容上要有形式上的内容,但这种服从是积极,积极,对内容有很大影响。一个好的、适合形式内容的作品,可以充分而深刻地表达主题、内容的表达;然而,一个不适合内容的形式,往往会破坏艺术形象,从而破坏作品内容的表达。因此,赵氏民族特色作品的完美表现,也离不开内容和形式的统一。也就是说,文学作品的民族化不仅是指内容的民族化,而且在某种意义上是指与内容相适应的以语言为导向的文学形式。就像京剧必须执行的语言和歌唱风格适合汉族在京剧丰富它独特的民族特色,藏戏只能执行在演唱风格适合西藏语言富有民族特色的藏族人民,深受大众喜爱。没有真正的民族特色。当然,用英语唱藏戏,作为一门艺术,在国际舞台上并非没有成功的希望。然而,正如茅盾先生所指出的那样,这种翻译的文艺现象略逊于真正的产品:“仅仅因为民族文学作品形式的主要因素是以民族语言为基础的文学语言,任何一个民族都或多或少不可避免地会失去其炽热的民族精神。”昨天,它的文学作品被翻译成其他语言。“在西藏民族文学发展的过程中,其文学形式和内容的多态性发展无疑推动了西藏民族文学向更大方向的转变。

总结:

综上所述,当代藏族文学在其产生与发展过程中,并非是孤立存在,其中藏族社会文化生态系统一直贯穿于当代藏族文学的发展历程。宗教文化在西藏文化中占统治地位,即便是现代,仍是藏族社会文化生态系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西藏的历史进程发展产生重大影响。敏感的现代藏族作家,他们在现实生活中忠实地观察民族文化和民族情感,在他们的作品中始终建筑一个宗教世界的出现,创造一个佛陀虚荣的奥秘,不仅不可避免,而且它是当代藏族文学的鲜明特征之一,是藏族文学的杰出表现。

参考文献:

[1]高玉,文学语言视角研究的回顾与展望[A].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第十届年会论文摘要汇编[C].2014年.

[2]盛光希,文学语言的二元对立与统一[A].当代文学研究资料与信息(2006.5)[C].2015年.

[3]高万云,文学语言的哲学思考[A].文学语言理论与实践丛书——辞章学论文集(上)[C].2012年.

[4]张先亮,文学语言文化特征论[A].文学语言理论与实践丛书——辞章学论文集(下)[C].2016年.

[5]刘福根,新时期文学语言的创新与规范[A].第三届全国语言文字应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4年.

[6]华旦尖措,试论藏族文学语言的结构与特征[D].西北民族大学,2017年.

[7]张飞,文学语言的模糊修辞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