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的国际镜鉴与启示
2019-06-20陈曦卞靖
陈曦 卞靖
大航海时代以来,赶超与崛起成为各个国家谋求自身发展、提升国際地位的主题和愿景。在这个过程中,英国、美国等老牌资本主义国家,相继借助体制变革、科技革命等,实现了经济社会的跨越式发展,成为现代化水平较高的发达国家。身处欧洲中心、长期分裂的德国、以及被西方列强以武力打开国门的日本,作为后发国家的代表,短时间内脱颖而出并最终实现超越,更是难能可贵。总体看,生产力的革命性发展是推动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最根本、最深层的决定性因素,发展模式、科技信息和人力资源等均是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的重要影响因素。同时,在这个过程还必须加强制度创新、收入分配等基础性配套制度建设。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既是我国未来发展的重大战略目标,也是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迫切要求。对于这些典型国家主要经验和作法的系列梳理,对我国开展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具有重要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一、美国: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的领跑者
美国经济经历了以农业为主的初步发展时期、以工业为主的高速发展时期以及当前以高新技术为支撑的可持续发展时期。通过充分把握两次工业革命的机遇,实现了经济体系的现代化。至19世纪90年代,美国超跃英国,真正成为头号经济强国,现代化经济体系基本形成。二战后,美国的经济体系不断完善,成为全球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潮流的引领者,并长期保持优势。
(一)以科技创新为引领,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
美国科技创新经历了从引进模仿、到自主创新、再到持续引领的过程。其中,大规模的研发投入、立法保护发明专利、关键技术军转民等政策都有效地促进了科技创新发展。同时,技术创新不仅改变了生产方式,还向各个经济领域扩展,带来了工作组织、工业布局、管理结构和企业规模的变化,对整个生产系统和社会经济结构产生了巨大影响。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在科技创新的引领下,美国出现了以知识为基础、以信息为主导、以全球市场为导向、以网络为载体、以周期弱化为特征的新经济。以信息技术产业为核心的高新技术产业兴起,用高新技术武装和改造的传统产业得到了进一步发展。信息产业化、产业信息化成为新的产业体系优化的标志。产业的信息技术化和新经济相结合将美国的现代化推到了新的高度。
(二)优化现代金融服务,保障实体经济快速发展
从19世纪50年代开始,美国投资银行家们开始登上舞台,大型投资机构与实体经济特别是制造业的联系不断紧密和牢固,通过富裕资本的产业间配置,对美国经济发展发挥了关键作用。此后,美国逐渐形成了以高度发达的资本市场为主、以灵活的银行信贷为辅的金融支持体系。一方面,美国的资本市场自由竞争、运行高效,使得资金配置主要在证券市场实现,完备的资本市场层次能够满足企业多样的融资需求。另一方面,风险投资为技术创新提供了资金,分担了高科技企业的风险,加速了高科技的产业化进程,促进了产业集群的形成。此外,还出台一系列鼓励和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金融支持政策,通过小企业管理局建立良好的贷款担保机制,为高成长性的中小企业发展提供了有效支撑,保证了经济活力。
(三)增强人力资源支撑,夯实经济发展人才基础
美国南北战争解放了大量的黑人奴隶,教育改革培养了大量的工程技术人才,不断涌入的移民和快速扩张的城市促进了城市人口的大量增加,为工业的发展储备了人力资源条件。此后,对于研究生的重点培养满足了生产力发展和科技进步的需求,为20世纪初美国成为世界电力技术革命的领导者奠定了科学理论基础,储备了应用型的工程师人才。二战后,美国通过《军人再适应法案》,减少了战争带来的高等教育发展“低谷”,弥合了战争所造成的人才“断层”。参与再教育的退役军人成为战后初期军事科技向民用科技转轨、60年代空间技术起步等科技发展过程中的骨干力量。《国防教育法》授权联邦政府给予州立院校资金支持,用以加强关键学科教学和资助高层次人才完成学业,为美国科学技术向深层领域推进和高精尖技术发展储备了人才。
二、德国:后发资本主义国家实现赶超的典范
与英法美等国不同,德国在19世纪中期仍处于分裂状态,直到1871年,在铁血宰相俾斯麦的推动下,一个崭新统一的德意志民族国家才建立起来。至此,德国开始了自己的强国之路。后虽历经两次世界大战的严重破坏,但都奇迹般地迅速恢复再次崛起,并超过英法等欧洲老牌强国,一度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成为后发国家努力实现现代化的学习榜样。
(一)抓住工业革命机遇,实施科学合理的产业发展战略
德国第一次工业革命采取轻重工业同时发展的战略,同时政府拨巨款修筑铁路,有效带动了钢铁、冶金、机械、能源等重化工业的快速发展。德国抓住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机遇,以新技术改造传统工业,同时积极培育和发展电气、化工等新兴工业,使德国成为第二次工业革命浪潮中的领袖国家。此后,德国一直高度重视制造业发展,将其视为立国强国之本。
(二)积极发挥政府作用,实行了历史学派指导下的市场主导与政府干预
作为后发国家,德国没有照搬英法等国自由竞争化的工业发展模式,而是较多地发挥了政府的积极作用。二战后,德国引导汽车、石化等行业的大型企业兼并重组,将“规模优势”发挥到极致。同时,在优势行业领域打造上下游整体产业链,形成原材料、加工制造、产品研发应用等环节均有大型企业支撑的产业体系,从而提高了德国企业对该领域的掌控能力和国际竞争力。进入21世纪,德国根据全球制造业的新思维新趋势,于2013年提出“工业4.0”战略,以引导本国工业在新一轮科技革命中抢占先机。
(三)高度重视科学教育,以此为基打造科技创新强国
对教育的高度重视,是德国历经曲折、却总能快速恢复的关键所在。即使处于向法国政府支付巨额战争赔款的困难时期,德国仍于1810年建立了集教学与科研一体的柏林大学,成为现代大学制度的鼻祖。为此,普鲁士国王甚至将自己的王宫都捐献出来。同时,德国还建立了享誉全球、先进高效的职业教育体系,形成效果较好的双元制职业教育,为其制造业发展培养出大量的高素质、高技能的工程师和技术工人。正是由于对学历教育和职业教育的高度重视,德国才能涌现出一代又一代的科学巨匠和伟大思想家,不但引领了第二次工业革命,也使自己站在了世界科学技术发展的前沿。
(四)实施科学合理的区域规划,平衡地区经济发展
德国是一个高度重视规划的国家,城市规划覆盖了全国各地。从规划理念看,形成发挥特色、均衡发展和生态环保三大理念。从规划体系看,形成了联邦、州、地方的三级规划,联邦和州规划具有较强前瞻性,规划期限一般在50年以上,地方规划的操作性和约束力则更强。从规划程序看,形成了征求公众意见、制订规划初稿、反复征求意见、修订后经议会通过的流程,规划一经出台,就具有权威性和严肃性,任务机构不得轻易更改。
三、日本:东亚国家实现现代化的代表
日本是短期内从落后国家顺利进入发达国家行列的典范。19世纪中叶,日本被欧美列强用坚船利炮打开国门,随后开展明治维新运动,大力推行“脱亚入欧”战略,开启了日本走向近代化并开始崛起的帷幕,并引领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东亚模式”。
(一)两次工业革命交叉进行,实现工业化的快速发展
明治维新初期,日本刚刚开始工业化,主要发展以棉纺织工业和食品工业为代表的轻工业。通过中日甲午战争,日本在轻工业处于快速发展时期的同时,开始了以钢铁冶炼、机械制造、化学工业、石油及煤制品为代表的重化工业发展。二战后,得益于美国的产业转移和自身科技能力的快速提升,于20世纪60—70年代,再次实现了向以汽车工业、家电工业、精密机械等为代表的技术密集化和高附加值化的工业阶段发展,并最终完成工业化。
(二)作为后发国家,确立了政府主导型的发展模式
二战后,日本在工业化道路上进行了有效的宏观调控和适时的产业结构调整,通过技术引进、补贴出口、限制进口等政策,实现了工业的高速增长,并适时推进产业从资本密集型产业向知识密集型转变,从而在短短的20多年内迅速成长为世界第二经济体。但同样要看到,这种政府主导型的发展模式有其制度缺陷,政府对经济的判断错误及政策的失灵,成为日本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走向长期萧条的一个重要原因。
(三)实行技术引进后本土化、商业化的科技创新战略
作为技术立国的典范,日本在战后采取技术引进战略,投入大量资金用于购买国外专利,从而迅速缩小与欧美发达国家技术差距。在技术引进过程中,日本政府和企业特别注重对技术的吸收、模仿、消化和改进,努力将各项技术转化为商业制造,甚至提出了“一号机进口、二号机国产”的口号。到了20世纪60年代末,主要依靠引进欧美新技术的时代已基本结束,日本进入了从技术引进到技术自立的时期。20世纪90年代后,日本又开展了一轮以突出知识创造、加强“产学官”合作、确立民企创新主体地位、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等为主的新一轮科技体制改革。
(四)提出教育立国战略,善于学习和接受外来先进文化
1871年,日本开始仿照西式教育构建小学、中学和大学三级国民教育体系。在二战宣布投降的第二天,日本政府就采取了复校复课措施,将教育视为立国之本。同时,日本对外来文化采取开放态度,积极吸收先进之处,并加以内化。从汉唐时期学习中华文化,到明治维新时期学习西方先进技术和思想,日本都能开放地接受这些外国文化,同时又能与本土文化有机结合,形成与其技术引进相似的引进、消化、吸收、改造模式。经过多年发展,日本国民素质得到大幅提升,为技术进步提供了智力支持,为经济发展培养了一大批工程师、技术人员和熟练劳动力。
(五)较好解决了收入分配差距问题,实现了从投资型向消费型社会的转变
1960年,以实施“国民收入倍增计划”为标志,日本政府开始从投资带动向消费拉动模式转变,并成为其经济发展进入黄金时代的起点。在此期间,日本政府通过完善税收调节收入分配制度、推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最低工资制度等一系列措施,迅速缩小了阶层间和城乡间的收入差距,大幅提升了居民生活水平。20世纪80年代初,日本的中产阶层规模超过1亿人,建立了较为稳定的橄榄型社会。
四、主要启示
(一)生产力的革命性发展是推动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的最根本、最深层的决定性因素
生产力发展的水平和状况归根结底是一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一国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都是在一定的生产力所提供的物质技术基础之上运动和发展的。这就客观地决定了生产力发展在整个现代化经济体系中所处的核心和基础地位。从以上三个国家的发展历程来看,工业革命带来的一系列变革大大改变了一国的经济状况,使现代化经济体系初具雏形:社会生产力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产业结构中工业比重大大提高;以乡村和农业为主体的经济体制,转变为以城市和工业为主体的经济体制;劳动力集中到工厂和城市,公路、铁路、运河的修建中,火车、轮船的发明创造增强了区域间的流动性,城市化水平大幅提高;通过机器大工业生产满足海外市场的巨大需求,对外开放程度大幅提升。
(二)后发国家需要建立符合自己国情的发展道路和经济体制
德国的高速工业化向我们展示了一种后发国家在短时期内迅速赶超先进工业国家的成功发展模式。一方面,充分发挥政府在推动经济发展方面的重要作用,由国家制定政策和法律,引導经济运行的方向,在特定阶段克服了英国开创的自由市场经济的弊端,为后发国家在发展道路上提供了一种新的模式。另一方面,在产业发展过程中,后进国家在起步阶段不能囿于传统经验模式,而应通过发展合适的龙头产业拉动其他相关产业发展,抓住关键产业取得事半功倍的成效,从而迅速缩短与先进国家的差距。当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发国家不能再通过技术引进来推动经济发展,而应在通过新技术新工艺改造传统产业的同时,开展具有前瞻性、合理性的战略新兴产业,以顺利完成转型升级。
(三)科技创新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第一发动机
抓住全球性科技革命的机遇,实现本国的跨越式发展,是一个国家特别是后发国家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动力。美国之所以能够成为当今世界超级大国,关键因素正是其持续不断的创新能力。每次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都会带来世界经济快速增长,导致世界各国间国力和地位对比的重大变化,为新兴大国崛起提供难得的历史机遇。作为后发国家,往往都要借助于当时最新科技革命的成果,顺势而为,利用后发优势迅速将新技术应用于产业发展,同时大力培育新经济,力争在产业的升级换代上走在世界的前列,抢占产业技术、管理技术的制高点。
(四)人力资源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关键要素
优良的人力资源是推动科技文化创新、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不竭动力来源。大航海时代以来,一个个崛起的大国无一不是高度重视人力资源。特别是后发国家,更是把培养人力资源作为实现赶超的关键所在。美国高度重视教育,立国后不久就颁布了《全民教育法案》,要求每个公民都要接受教育,并且对教育不吝投入,建立了世界上规模最大、水平最高的教育体系,特别是高等教育方面远远领先其他国家。德国和日本依靠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产学结合”的职业教育体系,培养出大量的工程师和一线技术工人,有力支撑了其科技和产业发展。
(五)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必须具备必要的基础性制度保障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需要多方面的基础条件,制度创新和体制改革无疑是突破“瓶颈”的关键。制度创新和体制改革促使社会政治经济体制及其运行方式产生根本性转变,使制度因素与经济、科技等要素处于相互促进、相互推动的关系中。同时,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应更加注重社会公平和区域协调发展。如若收入和地区差距过大,则会导致居民消费严重不足,经济增长失去内生动力。因此,对收入分配结构进行有效调整,更加重视发展的公平性,营造利于中产阶层发展壮大的环境,从而建立中等收入者占绝对多数的“两头小,中间大”的橄榄型社会,也是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途径。
(陈曦,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助理研究员。卞靖,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副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