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措并举助推产业高质量发展
2019-06-20张于喆
张于喆
常州经济开发区正处于转型发展、创新发展、跨越发展的关键时期,正步入“不迎则滞、不进则退、不谋则偏”的关键阶段,其中,产业高质量发展是决定开发区竞争成败的关键。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推进常州经济开发区产业高质量发展,必须要通过建设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塑造开发区参与国际国内竞争的产业新优势。为此,要按照“满足近期、预留远期、适度超前、留有余地”的原则,加大要素市场培育力度,引导各生产要素合理流动,重点强化资金、土地、技术、人才、环境容量的有效供给和综合保障,为高效整合各类资源和要素、提升产业集成和协同水平、凝聚发展合力、提升全球竞争力提供有效保障。
一、加强组织领导
充分发挥政府部门在制定实施标准、营造政策环境、提供公共服务等方面的主体作用,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加强整体规划布局和分布组织实施,为推动开发区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提供坚实有力支撑。
建立部门统筹协调机制。加强常州经济开发区相关部门沟通协调、统筹谋划的会商制度,坚持同谋划、同部署、同考核,完善主体责任清单和配合责任清单,推进各项重点任务的落实及重大专项的实施,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增强企业获得感。研究成立产业高质量发展专家咨询委员会,以破解制约开发区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瓶颈问题为重点,主要负责对开发区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发展战略、发展规划、产业定向、项目筛选、园区建设等重大问题提供咨询意见和建议,为重大问题、重大政策和重大工程提供决策咨询和智力支持。
建立动态调整机制。建立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工作考核、督查和评价机制,定期检查工作进展情况,强化信息反馈、检查督导、工作会商、分析评估等工作制度建设,加强考核问责。围绕产业高质量发展规划提出的主要目标、重点任务和政策措施,督促和约束各部门切实履行职责,对不认真履行职责、工作明显滞后的部门,进行重点督办,并为部门动态调整和规划修订提供依据。
推进体制机制创新。管委会领导除本职工作、分管工作外,分头负责推进产业高质量发展,带头联系服务企业,协调解决项目推进遇到的问题,为服务企业察实情、办实事,解决实际问题,抓重点工作的政策指导、跟踪问效和有效落实。要以更快更好更方便服务企业和群众办事创业为导向,在关键领域改革、探索适应产业高质量发展要求的新招硬招上用功发力,跳出过去的老套路、旧框框,推动“放管服”改革向纵深推进,不断优化办事创业和营商环境,切实解决影响企业和群众办事创业的堵点痛点,实现以高水平政务服务推动常州经济开发区产业高质量发展。
二、创新金融服务
深入贯彻落实全国金融工作会议精神,以支持创新创业、服从服务发展为指引,充分发挥金融在服务实体经济、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的作用,进一步加大金融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持和服务力度,切实“回归本源”,再创常州经济开发区产业发展新辉煌。
推动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争取国家有关政策性金融机构向常州经济开发区的重点行业领域、重点企业发放软贷款用于项目的参股投资,对常州经济开发区重点企业发展所需核心技术和关键设备的引进提供融资支持,并对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大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项目提供资金支持。每年由常州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在上下半年各组织1—2次诚信开发区高质量发展论坛暨银企合作促进会,及时沟通信贷政策、项目信息,引导商业银行介入产业高质量发展重点项目的前期工作,及时进行项目评估,依法依规为重点企业的技术、业务和应用创新提供贷款服务。
加快金融产品创新。加强税务部门与银行机构间的密切协作,进一步推动“银税互动”,支持银行为依法纳税的小微企业提供免抵押、免担保、免手续费、利率优惠、审批快速简便的纯信用贷款,助推符合条件的中小微企业将纳税信用转化为融资资本,创新“互联网+税务+金融”服务模式,实现税务、银行和企业三方共赢。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在境内外资本市场挂牌、上市、发债,推动項目收益债、可转债、企业债、公司债等应用,支持上市公司再融资和并购重组,扩大资本市场融资规模。
有效防范金融风险。加强对常州经济开发区重点企业资金链的监控,根据开发区财力实际情况建立重点企业资金链应急救助基金,用于防范和化解重点行业领域内龙头企业因经营中出现的暂时性资金周转困难诱发资金链断裂,进而引发关联企业出现困局的财务危机。
三、完善土地保障
进一步突出“创新驱动、减量集约、产城融合”的工作思路,完善产业项目准入和退出机制,科学配置土地资源要素,扩大产业用地有效供给,提高产业用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为推动常州经济开发区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加强产业用地保障。在满足常州市城市总体规划的要求下,落实征地责任,提前做好公开出让前的征地工作,保证重点产业项目的腾迁净地工作,争取扩大重点行业领域的产业建设用地。注重产业高质量发展与土地使用调整的结合,制定低效和闲置产业用地加快流转奖惩结合的管理办法,加大闲置土地处置力度,促进开发区低效和闲置土地的再开发,提高土地使用效率,增加建设用地供应潜力,推动产业结构和土地利用结构的双调整和双优化。对重点产业中的重点企业通过出让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权所缴纳的土地出让金,工程竣工后若达到入园时承诺和规定的投入产出、税收等经济指标,予以要素资源配置、税收等方面的扶持和优惠。
优化用地供应方式。优先安排符合开发区产业发展规划中明确的重点产业、核心企业项目建设用地,建立健全产业用地综合效益评价与差别化存量建设用地盘活政策。根据土地用途、规划条件、产业用地需求等具体因素,设定每平方米注册资金、亩产产值、亩产利润率、单位能耗排放、劳动生产率等与土地使用挂钩的严控指标,选择适宜的产业用地出让方式,着力解决低效产业用地退出难问题。建立“弹性年期”土地供应制度,适当缩短项目用地年期,切实降低企业用地初始成本。不断完善土地续期使用制度,入园企业向开发区租赁产业用地的,每期年期期满时,如土地使用权人符合准入协议继续履约条件的,可以申请优先享有下一期土地使用权。
强化产业用地监管。推行企业投资项目承诺制,健全并实施动态监管和定期评估制度,对涉嫌构成闲置土地的产业项目,按照国家关于闲置土地处置的相关规定执行。按照一定的建设期、投产期和剩余使用期,推行产业用地的分阶段弹性管理。坚持按用途管理、平等对待用地主体的原则,依法依规保障各种所有制经济主体依法平等使用土地,进一步营造公平竞争的土地市场环境。按照“弹性年期”方式供地的,严格按照开发区确定的弹性年期总出让年限履行出让、竞价、成交并签订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等手续。
四、夯实人才支撑
充分发挥人才在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中的重要支撑作用,进一步加强常州经济开发区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打造一支与开发区现代产业体系发展相适应的人才队伍,强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智力支撑。
加强高层次人才引进。围绕开发区现代产业体系的构建,坚持国内与海外并重,链接国内外“高、精、尖、缺”行业领军人才,搭建与高校、院所及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等先进地区交流合作平台,着力打造拥有关键技术、引领新兴产业的高端人才队伍,为开发区产业高质量发展引进智力资源。鼓励开发区内重点企业采取兼职聘用、联合攻关、项目合作等方式柔性引进高层次人才和团队,对特殊专业人才设置特聘岗位;对引进聘用高层次人才和团队成效显著的,给予引进单位一次性补助。
培养专业技能人才。充分发挥企业主体作用和职业(院校)基础作用,围绕开发区产业高质量的需要,大力支持职业技术培训,努力建设高技能人才和高素质产业工人队伍。鼓励开发区龙头企业建立职业(院校)实践基地,引导行业、企业和用人单位参与高校人才培养,推动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技术工人培养模式。广泛开展各种形式的职业技能竞赛和岗位练兵活动,倡导崇尚技能、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探索打破身份、所有制界限,不斷提高“工匠”等技能人才的经济待遇和社会地位,培育一批具有高超技能、高尚职业道德的开发区“工匠”。
完善人才评价选拔机制。鼓励处于区域或行业领先水平的市场主体,结合国家职业技能标准,制定专业人才选拔使用办法,自主探索技能人才的评价要素和评价标准,探索建立“自主评价+业内评价+市场评价”的多元评价体系。针对应用型人才,突出市场评价,探索企业评价与社会认可相结合的技能人才评价制度改革;针对基础型研究人才,突出同行评价,探索引入第三方参与人才和人才项目评价。充分发挥市场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打通党政人才、专业技术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在体制内外的顺畅有序流动,鼓励党政干部到市场和企业施展才华、建功立业,促进人才资源优化配置和合理开发利用。
五、提升创新能力
大力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着力突破“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等重点环节,构建开放、协同、高效的共性技术研发平台,增强企业创新发展动力,集中力量培育发展具有国际竞争优势、自主可控的先进制造业集群。
培育新型创新机制和创新主体。鼓励企业围绕做强做精主业,积极吸引集聚各类优质创新资源,进一步加大研发创新和技术改造,进一步增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打造一批创新水平高、成长性好、科技支撑作用强的优势创新企业,构建大中小企业协同创新发展的企业梯队体系。营造良好的创业创新生态,聚焦利用和整合现有创新资源,充分发挥既有龙头骨干企业的支撑引领作用,培育发展一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打造特色鲜明、竞争力强的产业集群,为构筑现代化经济体系增强内生动力和活力。坚持创新强区,积极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充分发挥现有产业和企业的中坚作用,加强战略协同、产业链协同、创新协同、主体协同,打造“产学研用金”相结合的开放协同创新体系和机制。结合区域产业基础和资源禀赋,制定鼓励军工技术成果转为民用的政策和分配激励机制,探索建立军政企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走出一条符合地区实际的军民融合创新发展道路。
大力推进重大项目建设。切实抓好重大产业项目、重大基础设施项目、重要民生项目的推进实施,充分发挥重大项目的示范引领作用,以重大项目建设促进有效投资的落实和区域创新要素的自由流动与高效配置,着力补短板、调结构、惠民生、增后劲。大力发展工业互联网,组织实施重点平台建设工程和“企业上云”计划,培育一批智能制造系统集成服务商,实施一批技术改造项目,全力推进传统产业改造提升。围绕“提升科技服务供给能力、创新科技服务组织方式、改善创新服务效率与效益”等关键诉求,打造一批与常州经济开发区重点产业相关的知识产权、投融资、人才创业等公共服务平台,强化平台支撑。
构建数据驱动的制造业新模式。深化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加快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培育壮大新动能,实现“制造”向“智造”的转变。聚合企业、用户、投资机构、院校与研究机构、政府部门的力量,围绕上下游企业之间的业务数据互联互通,创建一批示范智能车间和智能工厂,加快推动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构建工业互联网平台体系,坚持数据模型化、资源服务化和应用平台化,推进横向协同、纵向贯通和外部共享的通道资源建设,促进供应链企业高效协同,实现生产资源优化配置、制造能力精准利用。
六、优化发展环境
坚持发展实体经济不动摇,积极融入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要加强谋划、做好规划,主动与国家层面对接,积极争取国家层面给予更多支持,着力补缺补短补软,优化要素供给,提高发展协调性和可持续性,构建支持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高效能保障体系。
建设现代化的基础设施硬环境。按照统一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实行“多元化投资、市场化运作、滚动开发”的建设模式,加快常州经济开发区内道路、供电、供水、供暖、排污、通信、有线电视、绿化等现代化基础设施的建设,通过提升基础设施供给和项目投资承载能力,开拓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新空间。加快建设高速畅通、移动安全、泛在覆盖的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构建万物互联、平安高效、人机交互、服务便捷、智慧绿色的现代基础设施体系。加强数据分析基础设施建设,建设多种类数据的海量训练资源、标准数据测试和满足智能计算需求的基础资源公共服务平台,积极扩建以合规性为导向的“应用程序接口”(API),推动实体经济的数字化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