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民族文化探寻
——壮族传统祭祀舞蹈“棒棒灯”
2019-06-20熊爱桃
■ 陶 冶 熊爱桃
缘起
“一山不同族,十里不同音”,云南各少数民族与其他民族特别是汉民族相互影响、相互交融,创造了各具特色、丰富多彩、以多种原始形态流传的多元民族文化,形成了风格迥异的文明,成为璀璨的民族记忆瑰宝。
近几年来,云南省档案局重点围绕本民族第一个厅级干部、第一个处级干部、第一个大学生、研究该民族的著名专家学者、国家及省级非物质文化传承人等开展少数民族档案征集及口述历史访谈工作。不断加大少数民族档案和少数民族文化保护和抢救力度,进一步积累和丰富档案馆藏资源,形成大量的少数民族照片、音频、视频档案。这些档案把具有浓厚民族特点的民族文化“原汁原味”地保存,之后更能“活灵活现”地展现出来。
2018年3月,云南省档案局口述历史档案采集工作人员到云南省壮族、苗族聚居地开展壮族、苗族代表性人物口述历史档案采集工作。此次采集的对象中就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壮族“棒棒灯”代表性传承人——沈国凡。
沈国凡,砚山县者腊乡夸溪村民委批洒村小组人,壮族侬支系,现年78 岁,2010年被省文化厅、省民族事务委员会命名为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棒棒灯”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沈国凡从小就跟着爷爷学跳“棒棒灯”,一直热爱并继续传承这份事业。沈国凡的口述为我们清晰的展示及再现了壮族“棒棒灯”的由来、历史、传承状况。同时也从不同的侧面反映了建国后壮族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变迁。
“棒棒灯”壮族语称为“哄龙”,“棒棒灯”是其汉语的形象称呼。原是壮族先民驱魔镇妖、祈福平安、祭祀祖先一种祭祀仪式,经过长时间的传承及发展,逐渐演变为一种壮族民俗活动。
据沈国凡介绍,固定的时间段,披洒村都要举行盛大的“棒棒灯”祭祀舞蹈活动。披洒村隶属于文山州砚山县者腊乡夸溪村民委员会,从砚山县城出发,大约30 分钟车程就能到达。披洒村坐落在砚山县者腊乡的一个山坳里,村民绝大多数都是壮族,他们依水而居、能歌善舞。在披洒村,壮族独特的地域文化特色随处可见。壮族“棒棒灯”舞蹈就源自于这个青山绿水的小村中,至今已有1300 多年历史,该舞蹈2009年被列入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传说
“棒棒灯”来源于一个传说故事,相传唐朝年间,在壮族寨子附近的山涧里,住着一只像牛一样的怪兽,人们称它为牛魔精,它常到田间地头糟蹋庄稼且让牲畜发瘟,致使村里连年饥荒,严重危害村民生命安全。当村民组织围剿时,牛魔精都躲进山涧不露面,村民一直无法除此大害。后来,村里人发现牛魔精喜欢躲在僻静的地方偷看节庆热闹场面,遂将此事禀报唐王。唐王得知后,便派高、岳二将前来助战。高、岳二将按照唐王旨意组织村民砍来树枝制成响声清脆的木棒,挑选男女演习舞蹈。准备妥当后,在一个晚上,村民们敲锣打鼓,举着灯笼火把来到牛魔精的洞外,跳起棒棒舞和手巾舞,并由两人拿着用连杆细线穿着的貂鼠上蹿下跳。经过三天三夜的引诱,出洞偷看的牛魔精终被埋伏在洞外的高、岳二将射死。至此,为害一方的牛魔精终被消灭。为铭记这个日子和唐王恩德,村民在村庙设立了唐王天子神位,并于每年正月举行祭祀活动。现在,每到这个时节,村里的男女老少都要跳“棒棒灯”,重温当时除妖的情景,以此纪念唐王恩德,祈求唐王保佑全村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六畜兴旺。
传承
据沈国凡介绍,“棒棒灯”祭祀舞蹈活动是村里很神圣的一件大事,祭祀舞蹈活动内容丰富,寓意深刻,集成壮族民间舞蹈、壮族民间音乐小调、壮族民间传统文化为一体。按当地惯例,“棒棒灯”跳三年、停三年。活动时间为农历正月初二至十六,全村男女老少都要参与。
“棒棒灯”表演舞步雄健,感情细腻,风格古朴,场面热烈,生动活泼。舞蹈主要以敲打棒棒为主,左右打棒,高举打棒、转棒。男演员动作大方奔放且夸张,女演员的动作优雅细腻、含蓄且内敛,表演时特色浓郁,气势磅礴。“棒棒灯”活动规模大,涉及人员多,通常在村内场园举行。活动主体一般为50 余人,其中,师傅4 人,高、岳2 人(武将,男性饰演),舞牛头1 人(男性饰演),诱牛1 人(男性饰演),灯手6 人(男性女性均可),舞蹈队12 人,(8 位男性6 位女性,8 位男性跳棒棒,6位女性舞手巾),乐队12 人,其他十余人。乐队一般分为两组,以鼓、锣、镶为主要乐器的打击乐为一组,以笛子、二胡、三弦、奏琴为主要乐器的民间器乐为一组。
活动前要清扫寨子和村庙,任何人不得上山干活,外出做事。其整个活动主要分四个程序,一是祭祀仪式;二是村中游行;三是场园表演;四是送神。舞蹈主要为三种舞蹈,一是“牛头舞”;二是“棒棒舞”;三是“面巾舞”,表演时还穿插着“貂鼠舞”等舞蹈。跳“牛头舞”时,由一舞者头顶用纸裱成的牛角舞牛头,另外两名舞者上身披花布舞牛身和舞牛尾,伴随脚上的跳步、踏步,跃步转身、马步、蹲档步等步伐形成不同舞姿。跳“棒棒舞”时,每人持两根一尺五寸长花椒木棒,于胸前和头顶作云手“8”字反复转动敲击,同时扭动腰肢让跨步左右摆动,伴随脚上的跳步、跃步、转身、弓步、蹲裆步等步伐形成规定的舞姿和队形。跳“面巾舞”时,女演员双手持毛巾,毛巾随步子自然摆动,微摆双跨,随男伴而舞。右手挥舞于胸前做“∞”字摆动,队形与横排、竖排、直排居多,对歌时为圆圈。
随着社会历史变迁,各民族文化的深度交融发展,“棒棒灯”祭祀舞蹈在表演的艺术形式上相较于原始的表现方式有一些简单的变化,但整个祭祀舞蹈的程序及其独特的壮族文化特色依然保留着。流传至今1300年依然鲜活存在于世,并得到传承和发展的“棒棒灯”是璀璨而瑰丽的少数民族文化。这也是壮汉两族融洽共处,深度融合的体现。而“棒棒灯”千年的完整传承,则体现了世世代代壮族人民的勤劳、聪慧及对舞蹈的热爱。
发展
“千年跳一舞,一舞跳千年”,“棒棒灯”舞蹈被列入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其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其活态性,它的传承以人为载体,代代相传,生生不息,历经千年风雨而依然鲜活于世。无论是从“棒棒灯”的唐王派遣高、岳二将帮助击杀牛魔精的传说,还是从“棒棒灯”舞蹈的动作细节中,都不难发现文化的高度融合和人民融洽共处,这些当地壮族的祭祀习俗和传统舞蹈形式涉及到当地壮族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各个方面,是当地壮族人民劳动与生活的缩影和文化积淀,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科学、经济、和教育价值。
档案部门从档案视觉出发,以口述档案形式对这些少数民族文化进行了充分记录,对其民族历史文化的研究将发挥极其重要的作用。目前,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深入推进,云南迎来历史性发展机遇,档案部门将积极围绕云南“三个定位”战略目标以及“三大攻坚战”,主动跟进云南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充分利用民族文化资源优势,为云南的经济大开发、大发展营造开放的社会文化环境,让悠久而深厚的云南少数民族文化在新时代绽放异彩,充分发挥档案存凭、留史、资政、育人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