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赞赏年轻人的奋斗,也请理解他们的压力

2019-06-19邢多多郑晶心

风流一代·青春 2019年6期
关键词:张敏工作企业

邢多多 郑晶心

在互联网行业,“996”并非新话题

张晓嘉本科就读于河北省唐山学院,刚入校时学的是对外贸易经济行业,它属于文科专业,后来转成了更好就业的计算机专业。她的男朋友也学的这个专业,方便互相切磋。

2017年毕业后,他俩决定到北京发展,当时进入的是一家软件公司,因为工作很简单,从事的是最简单的代码编写,相应的工资也很低,每人每月只有5000元。在北京这样高消费的地方,很快就坚持不下去了。2017年年底,张晓嘉和男朋友商议后,决定到武汉打拼,进入了中科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与此同时,也开启了“996”上班模式。

和BAT(B=百度、A=阿里巴巴、T=腾讯)这些大的互联网公司不同,张晓嘉所在的私企,所有项目都是外包项目,他们要跟着项目组到对方的单位操作。这样问题就来了,虽然“996”工作模式已经够辛苦了,但依然要跟着项目公司一样的制度上下班。

张晓嘉上个项目去的是一家保险公司,早上8:30上班,晚上9:30下班,一周工作6天,这还是其次,因为需求方的要求不停在变,导致一个项目要返工很多次……

张晓嘉现在的工资每月有8000元,男朋友的工资每月有2万元,虽然工资上涨了,但他们没有任何闲暇出去旅游,或者偶尔放松一下。

随着项目组不停地变动,张晓嘉早上常常7点多就出门,晚上10点才回来,简单收拾一下,就睡觉了。“但是怎么说呢,作为年轻人,而且是家庭条件不好的年轻人而言,我们依然抱着打拼和学习的状态来对待这份工作。因为真的想有个家,靠自己努力打拼出来的家。我们的目标就是赚钱,即使对‘996模式不赞同,我们依然能接受。”

张晓嘉的同事們反应不一样,新人们肯定不赞成“996”模式,最主要的问题不是加班累,是觉得付出与收获不平衡。因为当初签的合同明明写着每天工作8小时,结果每天都是无偿加班,时间还不固定。家里有孩子的同事更接受不了,他们觉得时间和亲情比钱更加重要。有一个同事家在北京,因为项目需要调到武汉,一待就是两年,导致夫妻关系不佳,甚至闹到了离婚的地步。但是面对这样的现状,做了几年的老员工也不敢轻易换岗位,再换一个工作又是从头开始,现在就算累,就算家庭不和睦,毕竟打拼了几年,在单位有点地位。

在互联网行业,“996”工作模式已经存在了多年。小米公司的一位运营人员,曾经经历过三家互联网公司。最早的一家是创业公司,生存艰难,就一直是“996”模式,上班还要打卡。对于刚毕业的她来说,这个压力太大了。有个冬天晚上10点多,下着小雪,刚下班走在路上,她接了老板一个电话:“群里现在怎么有用户的问题没人回答!”她一下就哭了,边走边哭,一直哭着走到地铁站,第二天还是照样来上班。不过,她也理解某些公司实行“996”的苦衷:“有时候产品在关键时刻,就要比别人快,才有可能活下来。”

互联网收入模式和传统模式不同,会呈现出比传统行业快得多的指数级增长。这使得“快”成为决定性的要素,只要快,就可以使得网络效应更加明显,用户体验更好。这一点比较一下《王者荣耀》的迅猛发展历程就可以理解。

中国的很多互联网公司都被打上“狼性”的标签,一些铁腕的企业管理方式已经被行业,甚至全社会默认、接受。在整个行业快速膨胀、员工可以得到超高回报的背景下,这种“狼性”气质得到的多是正面评价。过去几年,尽管互联网公司员工过劳猝死的案例也时常见诸报端,但从业者普遍能换来丰厚回报,多数从业者习惯了牺牲个人时间,换取业绩增长。

但现在情况不一样了,首先是随着大量程序员的涌入,人力资源市场的供需发生了变化。

在过往十余年间,中国的资本与互联网产业完美结合,诞生了若干庞然巨企。只要把用户数和营收做上去,企业就可以迅速上市,这一模式被广泛接受。在刺激之下,各种新热点不断出现:共享单车、各种O2O、直播、新零售等等,还有大量其实可有可无、只是打着“互联网”这个美妙旗号的所谓“创新企业”,这些企业出现得快,消失得也快。

在这一背景下,程序员可以选择的大企业更少,已有的那些成熟互联网企业有了更多的话语权,它们希望从员工身上获得更多的人力价值,如果不能实现,还有大量的后备队伍可供选择。

独立评论员慕峰说,因为资本补贴的局限性,因为互联网企业本身营利能力的局限性,因为前期资本补贴创造了大量无效的工作岗位,形成了大量的行业薪酬泡沫,所以,这个行业迟早会有一场来自市场化压力的薪酬变革。大量底层程序员感受到了凉意,因此在网上发声,形成和企业话语权的博弈。

创业者的困境

2019年4月,京东内部邮件里列出了“三种人”:不能拼搏的人、不能干的人、性价比低的人,不管是身体原因还是家庭原因,凡是不能拼或者拼不动的员工,要淘汰掉或者协商解决掉。刘强东在朋友圈也说出了自己的苦衷:京东四五年未实施末位淘汰制,人员急速膨胀的背后是发号施令者变多和实干者变少,混日子的人快速增多,长此以往京东会面临逐渐被市场淘汰的危机。他一方面强调,京东永远不会强制员工“996”,但另一方面又说,只有一起拼杀于江湖,一起承担责任和压力,一起享受成功成果的人,他认为才能称得上是兄弟。

马云在微博上也针对“996”发问:不付出超越别人的努力和时间,怎么能够实现想要的成功?马云表示,任何公司不应该也不能强制员工“996”,但年轻人要明白幸福是奋斗出来的。“加入阿里,你要做好一天工作12个小时的准备,否则你来阿里干什么?我们不缺8小时上班很舒服的人。”

毫无悬念,这两位大佬的态度并没有赢得舆论多少的掌声。把“996”等同于“奋斗”,首先在法理上站不住脚。根据我国《劳动法》和《国务院关于职工工作时间的规定》,劳动者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8小时、平均每周工作时间不超过40小时。如果加班,则需要“与工会和劳动者协商”,而且延长的工作时间一般每天不得超过1个小时,最高每天不能超过3个小时,每月不能超过36个小时。

企业对于内部管理固然有强势的权限,京东的员工就直言:“现在在裁员嘛,大家都懂,谁也不敢提早走,我们每周统计一次打卡,谁早谁晚一目了然,早走说不定就被裁掉了。”

但“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程序员阿南说:“谁愿意天天加班?但我们公司领导特别奇葩,他没走,谁也不能提早走。只要你有个两三天是早下班的,他马上会认为你的工作量不饱和,然后给你增加任务量。反正明知道是没法提前下班了,那大家就一起‘磨洋工呗,本来6点就能做完的活儿,就拖着,磨蹭到9点再完工。”

企业可以通过“员工自愿”来避免劳动监察部门的审查,员工又想方设法“磨洋工”来避免企业增加自己的任务量。在这种情况下,企业降低了效率,员工被压榨了生活空间,可谓是两败俱伤。

张敏是南京品佳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的老板,去年有一段时间她在公司也实行了“996”制度,大概有两个月。时间有点短,但却是一次代价十分大的尝试。

公司小,意味着项目不饱和,很多人可能没有那么多事情做,星期六来加班,更是“磨洋工”。她有一次听到员工休息时讨论自己这个月还差几小时的任务量,突然觉得有点好笑。

公司有一位从苏宁易购跳槽过来的技术员,他告诉张敏,之所以选择来这家相对小的公司上班,也是因为项目不饱和。苏宁有一条硬规定,上班未满一年的员工是不能跟着项目组跑的,那就意味着自己真的没活做。为了完成所谓的考勤制度,还得从早上9点熬到晚上9点,周六加班更是无聊至极。

张敏曾和员工深度聊过加班这个话题,发现当下有很多新进行业的程序员是非常积极向上的,他们最在乎的还真不是时间问题,更在乎能学到什么、能获得怎样的历练。软件行业需要的也正是这个——扎实的技术。话又说回来,等你有了扎实的技术,就能独当一面,伴随的就是升职加薪。张敏觉得这正是很多中高层管理人员并不反对“996”的原因,毕竟付出和收获成正比。

当然,自己是老板,说话總是站在资本家的角度。她相信说完这些话,就会有人问:“既然知道‘996没有什么效果,为什么还要执行?”张敏想说:“老板和员工一样,都不希望自己的公司是‘996制度,但老板又和员工不一样,我们要让每一个来公司的人发挥他的价值。”

如何让员工在工作中获得成就感,她至今都没有找到更好的方式。最近几年,公司相继招来了很多90后员工,有相当一部分员工存在“沉不住、坐不下”的状况。张敏也相继实行了很多制度来改善这种现状,比如“965”(工作时间是早9点到晚6点,每周工作5天),效果并不佳。软件行业不像其他行业,项目来时,根本顾不上休息。之后张敏又尝试了“996”模式,上班时间达标就可以获得更高的加班费以及年底分红,但这样做的问题更大,没项目的时候,大部分人都是为了拿补贴来加班,真正有技术的人更是抱怨不断,觉得这样做很可笑。对张敏而言,公司更是损失了大把资金。

站在公司的角度来说,张敏也不赞成“996”,但不知道哪种模式更适合软件行业的发展,她也是在不断地更改和摸索更适合程序员的工作模式。现在,公司实行的还是朝九晚五的上班模式,但是为了跟进项目来加班的人,就有加班费,还有更多的机会加入下一个项目,为自己创造更大的价值。她不知道这种模式是否最适合,但就现在看,比“996”上班模式有效得多。

从张敏的探索来看,也许社会上对“996”的争论并不是坏事。随着中国人均GDP接近1万美元,人们对“美好生活”也有了更高的诉求,员工幸福感与企业发展如何实现共存?创业者崇尚“拼搏与奋斗”,年轻人吃点苦有助于成长,但对员工的劳动权益也要合理维护。我们赞赏年轻人的奋斗,但也要理解他们的压力,企业应切实拿出能让劳动者心甘情愿和企业同甘共苦的利益保障制度。因此,在未来,如何更有效调动员工积极性,提高生产效率,提高员工获得感,应成为企业思考的命题。

沉默的大多数

丁一在一家央企国际贸易集团某服装部门工作6年了,前几年上班的时间很规律,朝九晚五,每周工作5天,休息两天,她可以把工作和生活安排得安逸而舒适。变化开始于去年,公司开始明确要求实行“996”工作时间,变化原因来自于业务量的剧增。他们这个部门有30多人,一年要完成1.8亿多元的业务量,利润要达到1800多万元,所以不加班是不可能完成工作任务的。

刚开始的时候,丁一和同事们也是诸多不适应,被迫放弃了原有的很多活动以及陪伴家人和孩子的时间。公司其他部门是早上9点上班,丁一他们部门业务量特别大,所以所有人都是8点半就到岗,晚上都是到9点钟。丁一作为部门负责人,常常是在晚上11点后才能离开办公室。

不能不努力,丁一和同事们的薪酬,包括年底的奖金、分红、配股等,全部要靠业绩达成才可实现。业绩越多,他们才能够有更多的收益。

再次,员工都是一个萝卜一个坑,每个人的工作都是业务链上的一个环节,只要有一个人懈怠了,就会加重其他同事的工作量,所以整个部门没有一个人敢松懈,都尽力完成自己应尽的工作量,不给别人增加负担。

客户基本都会在周五的晚上或者是节假日前的一两个晚上,把资料交给丁一和她的同事们,那他们就必须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客户指定的要求。对于客户来说,他们不会去管丁一这边是周末,还是节假日。丁一只能占用自己的周末或节假日去完成工作,经常办公室里做不完,就把笔记本电脑带回家,在家里接着去完成。

公司也有年休假,但对于丁一和同事就是奢望。即使申请了年休假,在休假中,想放下工作,好好地陪一下家人也是不可能的,电话和微信随时会响起。而且,也必须把笔记本电脑带在身边,应对随时需要的资料处理。今年”五一“小长假,丁一一家和朋友自驾游,一路电话和微信就没歇过,电脑也没有关闭过,导致现在丁一最怕听到手机铃音和微信声,只要一接起,就是没完没了的事务需要处理,各种问题应接不暇。

诉了这么多苦,但话说回来,当丁一和同事们把一张张图稿完成、一件件样品敲定、一笔笔订单完成的时候,那份成就感也是满满的。剧增的业务量也是丁一和同事们努力得来的,从之前的几十万元到现在的上亿元,都是他们投入心力挣得的,所以,要说辛苦也辛苦,但颇丰的收益也足可以慰藉了。

悠闲的工作节奏是人所向往的,但现在的整体大环境都竞争激烈,丁一觉得自己和同事们在奋斗中实现了企业的价值和个人的价值,也是蛮欣慰的。

在竞争性的央企,在医生、护工、教师、消防员、公务员、快递员、农民工等很多职业中,也经常面临“996”的情况,但很少听到反对“996”的声音。有的是因为话语权的微弱,但更多的是因为个人和企业的成长节奏同步,获得感强于压迫感,或者职业的使命感和荣誉感、幸福感足以抵消来自工作时间的压力。毕竟,金钱不是决定一切的因素。

(经受访者要求,本文中出现的张晓嘉、张敏、丁一等为化名)

猜你喜欢

张敏工作企业
新婚夫妻是这样虐狗的
揭开虫虫世界的奥秘
二年级下册第七单元检测题
2018上海企业100强
不工作,爽飞了?
2016,中国企业500强发布
选工作
新申请企业一经受理便预披露
新申请企业一经受理便预披露
企业名片Enterprises Ca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