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流浪地球》报道看中国科幻电影对外传播
2019-06-19王笛
王笛
近年来,“过春节看电影”已经成为中国的一项新年俗,而“科幻电影”出乎意料成为今年春节电影档的关键词,尤其是一部现象级科幻电影《流浪地球》的出现,更是引起海内外媒体广泛关注。笔者选取《纽约时报》在内的多家外媒和国内主流媒体关于这一话题的报道,对比分析中西方媒体呈现的多元化视角和报道策略,希望对中国电影文化对外传播提供一些启示。
中国电影业进军科幻电影
在《流浪地球》2019年2月5日正式上映前夕,《纽约时报》和《金融时报》就关注到这部电影,并且不约而同看好它,从两篇报道的标题便可看出。《金融时报》题为《中国电影公司实现巨大飞跃 进军科幻电影》,而《纽约时报》的标题《〈流浪地球〉:中国电影业加入“太空竞赛”》更是花费了心思。冷战时期,美苏争霸的核心战场就是太空,标题选取“太空竞赛”这个意识形态很浓的历史名词,一方面是类比中国电影业进军几乎被美国垄断的科幻电影领域,同时又一语双关,暗示中美两国国力较量。《纽约时报》开篇指出,中国是太空探索的后来者,在电影领域,也是科幻片的后来者,但这种局面即将发生改变。中国首部以太空为背景的超级大片《流浪地球》即将上映,外界对此寄予厚望,认为该片代表着中国电影制作新时代的曙光。《金融时报》认为,进军科幻电影市场,反映出中国电影制作人的预算在不断增加,并且他们更有信心去把握这种以往被好莱坞垄断的话题。文章还通过采访中国电影导演得出结论,《流浪地球》的上映是一个里程碑,表明中国电影市场在制作方面正变得日益多元化。
对比分析两篇报道,可以发现这两家英美大报一致认为,中国科幻电影尤其是太空题材电影的崛起,背后体现的都是中国综合国力的提升。两篇文章都提到前不久中国发射“嫦娥四号”,首次实现探测器在月球背面登陆,而这部电影的上映正值中国太空计划取得里程碑成就之际。《金融时报》更是把科幻电影在中国的发展与上世纪70年代的美国作类比,认为当前科幻电影在中国兴起,跟上世纪70年代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执行太空任务后,科幻电影在美国受到欢迎很相似。报道通过采访该片导演,指出这部科幻大片能够成功的一个重要逻辑基点:除非一个国家具有一定实力,否則就不可能拍科幻电影,因为如若不然,观众就不会相信他们的国家能够解决故事中的问题。
传播中国特色文化精神更要坚定“四个自信”
通过对比国内外报道可以发现,外媒和国内主流外宣媒体关于中国首部科幻大片的文章在角度选取、观点传达上不尽相同。以新华社在不同时间节点播发的多篇英文报道为例,都侧重了中国人对故土的深深眷恋、集体主义精神和命运共同体等中国特色文化精神的传播。而一种基于中西方文化差异而非生硬自说自话或者强行价值观输出的客观文化报道,也并非带不来好的传播效果。在2018年11月中国科幻大会召开期间,《流浪地球》就已经在科幻圈引起热议。新华社以此为契机,发表了题为《〈流浪地球〉能否开启中国科幻元年?》的探讨式前瞻英文报道。文章开头坦言,尽管中国科幻电影元年这种提法在过去几年都没能成为现实,但一部新电影的出现又一次激起了中国观众的新期待。稿件通过采访制片人指出,这部电影并不想成为一部好莱坞复制片,而是要在情节、人物、情感表达和场景设置上都要采取中国方式,因为它本身讲的就是中国故事。文章也自然而然地点出电影构思中一个巨大的中西方文化差异,即跟西方科幻电影中地球遇到灾难,人民会选择登船逃离不同,在这部中国电影里,人们要把地球带走,影片所体现的中国人对地球家园和故土的眷恋跟这个国家长久的农耕历史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尽管对这部新影片抱有很大期待,作者仍直面问题:中国电影产业和市场是否已经做好准备。紧跟着用中国科幻产业和国内科幻电影票房等一系列数据来说明中国科幻电影发展的现状,同时分析造成中国科幻电影稀缺的深层次原因。这种抑扬顿挫,同时配有深入分析和数据支撑的客观叙述方式体现的正是文化报道中应该坚持的“四个自信”,也让报道本身更具有说服力。
影片上映当天,新华社又播发了另一篇英文报道,文章通过采访导演本人,指出与美国科幻片标榜的个人英雄主义不同,这部中国电影讲的不是一个单打独斗的超级英雄拯救了世界,而是跨越了国籍、种族和语言的普通人作为一个命运共同体团结起来,共同应对灾难的故事。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文化是对外报道记者义不容辞的职责。我们在做文化报道时应该坚定“四个自信”,不必妄自菲薄刻意回避中国特色,也不必盲目自大地自说自话,而应该客观、深入、细致、自信地讲述中国特色文化,不断地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理解和沟通。
多元化讨论展现文化报道精神内核
《流浪地球》的上映不仅在中国观众中引发一场热议,更在中国媒体中掀起了一场观点多元化、报道形式多样化的文化大讨论。这部电影上映不久,新华社播发了一篇国际时评《我们为什么需要科幻》来阐述科幻的意义所在,评论认为科幻除了能激励人类探索未知,推动科技发展之外,更重要的,它可以帮助人们以全新视角来审视自身环境和处境,警示人类在技术、文化、伦理等领域可能面临的问题,并提出“另类”解决方案,同时也可以提醒人们用另一种视角去思考日常生活中的种种选择和挑战。除了消息、评论和分析性综述报道,新华社还推出了科普类文章,来探讨《流浪地球》电影中的科与幻,将电影中提到的如“引力弹弓效应”“洛希极限”“重元素聚变发动机”等概念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读者解释,并分析哪些说法具有较强的科学基础,哪些现在还只是幻想。《人民日报》专门刊登了一篇关于《流浪地球》的作品品鉴,文章认为,从流行文化最能看出社会的心态和国家的气象,这部电影展现出来的强大工业制作能力和有待贯通精进但不容小觑的综合实力,都令人自豪。作者认为,尽管影片存在有待完善提升之处,但对中国观众而言,观看《流浪地球》远比看一部“完美无瑕”的外国炫酷大片更有意义。比起其他国内媒体,《科技日报》似乎更在意这部电影的科学性,针对观众关于这部电影中“科学硬伤”的激烈争论,这家专业报纸也较起真儿,刊登了一篇题为《“流浪地球”靠谱吗?科学家这么说》的文章。在认真严谨地“澄清缪误”之后,文章也指出,国内科幻电影引起这么热闹的讨论还是第一次,尽管带着地球去流浪并不现实,但它所引发的公众对科学的关注,足以令人欣慰。在众多媒体为这部电影拍手称赞时,《中国青年报》也给出了清醒忠告,一篇评论文章提醒,未来的创作者如果将《流浪地球》当作最高的范式,不假思索地模仿,只会踏入固步自封的陷阱,这股“科幻热潮”也没法走远。恰如《科技日报》提到的,一部科幻电影能激发如此大规模舆论场热议的情形并不多见,国内媒体报道呈现出了多元化报道,而理性、平等、包容的讨论,恰恰是文化报道的精神内核。
中国电影走向世界
让中国电影走向世界是我们一直努力的方向,但这个过程并不顺利,一些在中国市场创造票房奇迹的国产大片却很难在外国观众中引起共鸣,甚至电影中一些让中国观众扬眉吐气的元素,反而在海外观众中产生了负面效应。但这次《流浪地球》的海外反馈或许可以给我们带来新希望。《流浪地球》在美国知名影评网站IMDb上目前的评分是7.7,而美国经典科幻电影《星际旅行2:可汗之怒》的评分也是7.7。一些打分观众给出了很高评价:“看这部电影之前,我担心它的情节会是中国导演和演员打造的好莱坞的陈词滥调——某个英雄拯救了世界。事实证明并非如此,反个人主义、真正的国际主义、人类作为一个共同体的观点、浓烈的思乡之情,这些都成为科幻领域开创性的元素。”“很棒的中国电影。东方的解决方案有时能更好地解决人类命运的问题吗?这是近几年我要思考的问题。”
从外国受众的这些反馈中,我们可以获得一些启示。与之前《战狼》《红海行动》几部爱国主义题材的票房冠军不同,《流浪地球》这部科幻题材的电影关注的是全人类的终极命运,展现了宇宙的力量,主题本身就超越了国界,自然更容易在国外观众中产生共鸣。其次,影片虽然借鉴了外国观众熟悉的好莱坞技巧和视觉语言,但它最终要表达的仍是中国情怀。在影片最后地球即将与木星相撞的紧要关头,中国救援队女孩韩朵朵疾呼各国救援队共同协作不放弃,更是展示了一种强调“国际合作、众志成城”来应对全球挑战的中国方案。而海外观众的积极反馈也让我们看到,《流浪地球》的“中国特色”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对好莱坞科幻大片单一审美的一种冲击。在一些西方影评人看来,这恰恰代表了未来科幻大片的发展趋势。美国科技媒体《前沿》(The Verge)的一篇影评最后写道:“一旦各国都有制作全球性科幻大片的能力,吸引力最强的可能来自于最有特色、最具个性、最能说明其文化根源的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