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闻驯化视角下国际媒体对中国雾霾的报道策略研究

2019-06-19田甜王玲宁

对外传播 2019年3期
关键词:专家学者雾霾经济体

田甜 王玲宁

世界格局的多级化趋势、新兴经济体的崛起及新媒体的蓬勃发展,冲击和改变着西方媒体垄断国际信息流的格局。同时,随着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并参与到全球治理体系中去,尤其是在“一带一路”建设愿景逐步转化为现实的背景下,中国议题也越来越多地引起更多非西方媒体的关注。而在环境议题全球化的背景下,中国的环境问题正日益引起国际媒体的关注。自2011年美国大使馆开始播报中国的PM2.5后,雾霾不仅频频成为国内媒体和公众关注的热点话题,国际媒体也参与到这一新闻议题的建构和生产中来。雾霾作为环境报道议题,其特殊性在于,它不只是关乎科学和技术的自然生态话题,也是一个交织着政治、经济、社会、外交及伦理等各种命题的复杂场域。所以,国际媒体在对中国雾霾进行报道时所表现出的国家环保形象,不仅影响到中国的国家形象,也会直接影响到国际舆论。

“新闻驯化”是分析国际新闻报道实践的一个重要的理论视角。简单地讲,它是指新闻从业者在报道一起外国新闻事件时,通过某些方式使之与本国受众之间建立起某些意义上的关联。本文以国际新闻驯化为理论视角,选取了来自于西方国家、非洲和拉美新兴经济体、亚洲新兴经济体以及周边国家的20家国际媒体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定量的内容分析方法,勾勒出国际媒体对中国雾霾报道的驯化情况,以及采取的驯化策略,并比较了不同国家媒体报道的异同。

一、国际媒体关于中国雾霾报道的驯化程度

关于如何判断一则新闻报道是否被驯化,黄顺铭认为,如果一篇报道中出现例如地名、人物、事物等标记,能让读者与本国的政治、历史、文化、社会等方面建立起某些关联,那么这篇报道就被认为是经过驯化的。统计显示,20家国际媒体关于中国雾霾的报道共计111篇,其中亚洲新兴经济体和西方国家的媒体对中国雾霾的报道数量较多,分别占据报道总量的50%和35%。根据新闻驯化的含义判断,在所有新闻报道中共有99篇经过了驯化,驯化比例高达89%。而西方国家、非洲和拉美新兴经济体、亚洲新兴经济体以及周边国家的媒体在驯化比例上并没有明显的差别,都在80%以上,其中西方国家媒体的驯化比例略高于其他地区的媒体,驯化比例达到了92%。

二、国际媒体是如何驯化中国雾霾报道的

本文结合环境报道的特征,主要从报道的消息源、引语来源、是否提及对本国的影响、是否与本国对比、是否提供背景资料等方面的变量来考察国际媒体的驯化策略。以下,本文将经过驯化的99篇报道作为研究对象,未经驯化的12篇报道不纳入考察范围。在99篇驯化的新闻报道中,有95篇注明了消息来源,其中有75篇新闻报道来自于本国特派记者或本国通讯社,占所有驯化稿件的76%。外电稿件有20篇,比例约为20%。西方主流媒体将近90%的报道,来自本国特派记者或本国通讯社,即采用境内消息源。非洲、拉美新兴经济体及日本、韩国等周边国家媒体全部采用境内消息源。菲律宾、印度、印度尼西亚等亚洲新兴经济体的媒体虽然也会采用境外消息源,但是这些媒体更倾向于采用境内消息源。

在引语来源方面,邀请本国官员或权威人士评论新闻事件是媒体进行新闻驯化的策略之一,虽然国际媒体也会采访本国政府官员或专家对中国雾霾的看法,但是其更倾向于引用新闻发生地(中国)的政府官员及专家学者的话语。在99篇经过驯化的新闻中,除了17篇无引语的新闻,引用中国政府官员和知名人士话语的新闻占比为37.4%。如《纽约时报》在《不要称北京的雾霾为雾霾,要称之为气象灾害》(Dont Call I“tSmog”in Beijing, Call It a“Meteorological Disaster”)的报道中引用了两位中国政府人士和一位专家学者的话语,分别是中国生态环境部环境监测局局长、北京市人民代表大会法律委员会副主任和中国工程院院士。紧随其后的是引用本国专家学者的话语,比例为18.2%。如《纽约时报》在题为《中国计划到2020年在可再生能源上至少花费3600亿美元》(China Aims to Spend at Least $360 Billion on Renewable Energy by 2020)的报道中引用了某环境网站编辑山姆?吉尔(Sam Geall)及俄克拉荷马州总检察长史葛?普鲁特(Scott Pruitt)的话语。此外,国际媒体倾向于采访雾霾发生地普通民众对雾霾天气的看法,中国普通民众的引语引用率仅次于中国专家学者引语的引用率,为13.1%,而第三方国家的普通民众引语引用率最低,只有1%。

就不同媒体而言,西方国家的媒体引语来源非常多元,既有中国和本国的政府官员、专家学者、知名人士,也有中国和本国的普通民众,还有国际组织官员。其中,包含来自中国政府官员、专家学者、知名人士的引语的报道有16篇,在已驯化的西方主流媒体报道(36篇)中比例为44.4%。来自亚洲新兴经济体的媒体引语来源也较为多元,虽然援引中国政府官员、专家学者、知名人士话语的报道有15篇(30%)之多,但是引用本国政府官员、专家学者话语的报道也有11篇(22%)。周边国家和非洲、拉美新兴经济体国家的媒体所采用的引语来源比较单一,主要来自本国政府官员、专家学者,而非洲、拉美新兴经济体国家报道的引语主要来自中国政府官员、专家学者。

“提供有利于帮助受众理解新闻事件的背景资料”也是一种新闻驯化的方式,提供背景资料能够将一则遥远而陌生的国际新闻事件纳入到本国受众的认知体系中。记者在向国内受众报道国际新闻事件时,会通过提供背景知识的方式帮助国内受众理解,这种国际新闻驯化的

方法更多地被用在硬新闻中。就99篇被驯化的中国雾霾报道而言,所有报道都提供了背景资料,可见提供背景资料是国际媒体驯化中国雾霾报道的重要手段。例如阿根廷《民族报》在一篇讲述“中国24座城市拉响重度雾霾警报”的报道中对PM2.5的危害进行了解释,“小于2.5微米的悬浮颗粒(PM2.5)足够细,可以进入肺部深处,其与心脏病发作、中风、肺癌和哮喘的風险增加有关”。俄新社在《小心,雾霾:中国的红色预警来自于空气污染》(Осторожно, смог: "красный" уровень тревоги вПекине из-за загрязнения воздуха)的报道中对PM2.5的安全浓度标准进行了解释,“(北京的)空气质量指数AQI达到了256,小颗粒PM2.5的浓度为每立方米205微克。而世卫组织建议的PM2.5安全水平为每立方米25微克”。再如德国《世界报》在一篇题为《中国发布雾霾红色预警;治霾已上升到国家战略高度》(Alarmstufe Rot;Smogbelastung in China steigt auf aberwitzige Werte)的报道中也对北京测得的PM2.5数值进行了解释,“周二在北京进行的危险颗粒物(PM2.5)测量显示,每立方米空气中的有效颗粒物超过450微克——是世界卫生组织(WHO)限值的十八倍”。日本《读卖新闻》在《中国北京,大气污染拉响警报》(中国-北京、大気汚染警報)的报道中提供的关于PM2.5的背景资料为,“细颗粒物(PM2.5)的浓度为每立方米400微克(日本环境标准为35微克)”。这样的背景解释,不仅让本国受众理解了中国雾霾的严重程度,而且提供了参照标准,这些参照标准有的是国际组织的标准,有的是受众所在国家的标准,这使发生在中国的雾霾事件在本国受众心理上产生了关联性,实现了对中国雾霾报道的驯化。

科恩(Akiba Cohen)等人认为强调国际新闻事件对本国产生的影响或意义是驯化国际新闻的策略之一。但本研究发现,大多数媒体并没有阐述中国雾霾事件对本国的影响,只有与中国地缘关系较近的日本和韩国将“提及对本国影响”用作了驯化手段,着重报道了中国雾霾对本国的影响。例如日本《每日新闻》在题为《日本最新投放10台机器检测PM2.5”》(PM2.5監視体制を強化,最新機器10か所,発生メカニズム解明へ)的报道中提到,日本环境省从2017年4月起,将进一步强化对中国飞来的PM2.5颗粒的观测,报道称环境省将在日本全国10个地方引进最新仪器,进行24小时观测,并用详细的成分分析来解析PM2.5的发生机制和特定来源。韩国《朝鲜日报》在《新年上班第一天,遭遇雾霾袭城》(?? ? ???, ????? ??)的报道中写道,“受中国雾霾影响,新年第一天开始,韩国大部分地区出现严重雾霾现象”。虽然没有科学证据表明韩国和日本的PM2.5一定来自于中国,但是两国媒体都在报道中表示其雾霾的发生与中国有关。

陈韬文等人认为,通过替换概念或与国内同类新闻事件做对比来促进受众理解,也是新闻驯化的一种策略。这种驯化策略在印度媒体的报道中表现的尤为突出,例如《印度斯坦时报》几乎每一篇与雾霾或空气污染相关的报道都会与中国对比,在《无空气可呼吸:印度去年的空气污染死亡人数超过了中国》(No Air to Breathe: India Beat China in Air Pollution Deaths Last Year)的报道中,印度媒体指出,绿色和平组织(Greenpeace)的报告称,2015年印度因空气污染而死亡的人数超过了中国,中国政府的强力措施非常有效,而印度缺少机构间的合作。再如在《空气末日:微克级死亡》(Airocalypse: Death by Micrograms)一文中,印度媒体指出“中国建立了联合对抗空气污染的机制,而印度没有。只在污染程度严重的时候采取应急行动是不够的,2015年对于中国来说是空气治理取得显著成效的一年,对于印度则是最差的”。《纽约时报》在《不要称北京的雾霾为雾霾,要称之为气象灾害》一文中研究了PM2.5与肺癌的关系,对比了中国、印度和美国的肺癌发生率,无形中强化了受众和雾霾事件的关联性,实现了对中国雾霾报道的驯化。

对国际新闻进行驯化的目的在于设法激活新闻,把新闻故事个人化并赋予本国意义,使之更容易引起本国受众的共鸣和注意。例如,《纽约时报》在《惊恐,怀疑,北京雾霾含耐药基因》(Fear, Then Skepticism, Over Antibiotic-Resistant Genes in Beijing Smog)的报道中以中国著名演员章子怡“带女儿逃离雾霾”的微博为切入点报道中国雾霾。《泰晤士报》在《雾霾影响儿童上课,北京将在清洁能源上花费3000亿英镑》(Beijing to Spend £300bn on Clean Energy as Children Choke in Class)的报道中写道,北京的一位母亲向政府官员提交了一份请愿书,恳请政府保护儿童的健康。这些报道将雾霾新闻的切入点放在个人故事上,让这些新闻有了更多个人化的色彩,拉近了国际新闻事件与本国读者之间的距离。

三、国际媒体对中国雾霾报道驯化的共性和差异性

在报道一起国际新闻事件时,为了拉近新闻事件和本国受众的距离,媒体通常会对国际新闻事件进行驯化。中国的雾霾问题作为一个环境问题,不仅仅是中国自身面临的问题,也是世界上其他国家曾经面对过或者正在面对的问题,由此,国际媒体对中国雾霾报道的驯化程度都较高,有89%的新闻报道经过了驯化。在驯化策略上,就本文分析的所有雾霾报道而言,提供背景资料几乎是所有媒体都会运用到的手段,这和环境议题本身的专业性有很大的关系。作为一个科学议题,环境议题存在着知识上的专业性,因此,为了让本国受众更好地理解,对何为PM2.5及PM2.5的危害程度,各国媒体都进行了专业性的解释。在采用的消息源上,各国媒体都比较倾向于使用境内消息源,西方国家的主流媒体有近90%的报道采用境内消息源,非洲、拉美新兴经济体及日本韩国等周边国家媒体则全部采用了境内消息源,菲律宾、印度、印度尼西亚等亚洲新兴经济体的媒体采用境内消息源的比例也远高于境外消息源。

然而,受国家利益、意识形态、社会文化背景、外交关系及环境议题本身的特征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不同国家媒体的驯化策略也存在着差异性。在引语来源上,西方国家的媒体和亚洲新兴经济体媒体的引语来源非常多元,其中既包括中国和本国的政府官员、专家学者、知名人士,也包括中国和本国的普通民众,甚至还有的来自国际组织官员。周边国家和非洲、拉美新兴经济体国家的媒体所采用的引语来源比较单一,周边国家主要来自本国政府官员、专家学者,新型经济体国家主要来自中国政府官员、专家学者。由于地缘关系的影响,日韩等国较多地运用了“提及对本国的影响”这一策略。而印度由于和中国一样,目前也面临着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所以印度媒体较多地采用了“与本国情况进行对比”这个策略。

(本文系上海外国语大學2016年导师引领计划项目成果之一,项目编号:41000761)

(限于版面,本文略去作者所加注释)

猜你喜欢

专家学者雾霾经济体
新德里雾霾
工作图什么?
扫清“霾”伏
有些日子没被某编毒舌插刀了,雾霾都散了!
新兴经济体分裂为三大阵营
学者挂职缘何仍是“凤毛麟角”
雾霾里的春天
“氧化亚氮”的叫法不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