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倡议溢出效应为对外传播拓宽思路
2019-06-19房宁
房宁
过去5年中,随着中国“一带一路”倡议从概念到大众参与,“一带一路”精神被写进联合国、中非合作论坛、上合组织、亚欧会议等重要国际机制成果文件,成为世界上最受欢迎的公共产品和最大规模的合作平台,它的溢出效应已经催生出多个新经济板块,影响到各国政府和企业界的投资战略和决策,催发了经贸往来和人文交流的新动态。
提升“一带一路”倡议的国际关切
作为中国对外传播主渠道的新华社英文对外发稿也得益于“一带一路”的这些溢出效应,借力拓宽报道面,提升报道的活力和亲和力。
比如,《“一带一路”目的地旅游“走红”猪年春节》这则报道被新华社外国改稿专家推选为当周表扬作品,说明外国专家从一个普通英文读者的角度喜欢并接受这篇稿件传达的信息。报道中的主人公作为上海一家律师事务所工作的白领,一年到头忙碌,“旅游过年”是她放松的方式。近年她的心愿是,每年至少前往一个“一带一路”沿线目的地。人物的案例紧扣携程旅行网发布的报告:今年春节假日,中国人前往海内外1300多个目的地,涉及近100个国家和地区,出境游客接近700万人次。泰国、印度尼西亚、新加坡、越南、马来西亚、阿联酋、柬埔寨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上榜前20大最热出境游目的地榜单。
再如《“一带一路”国家看好与中国的产能合作》稿件关注到“中国中部国际产能合作论坛暨企业对接洽谈会”吸引了近100个国家的2000多名企业代表和经济组织代表参与投资洽谈,其中“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是主力军。
记者在会议上采访项目对接情况,收集各国与会政府官员的直接引语。稿件中出现了罗马尼亚、埃塞俄比亚和柬埔寨等国政府官员的话,传递出各国吸引中国直接投资的意愿和新举措。稿件还加入商务部的数据,中国已在“一带一路”沿线25个国家建立了56个经贸合作区,累计投资超过185亿美元,包括与泰国、柬埔寨、马来西亚、印度等国的经贸合作区,以及与老挝、越南等国的跨境经济区。这些园区将为中企“抱团”走向“一带一路”打造产业集群式“走出去”的平台。
这种报道体现了“一带一路”推进包容性增长的魅力指数在上升。近年来,“一带一路”“朋友圈”越来越大,取得丰硕成果,实现了多方共赢。
利用外媒的信息需求,努力引导做正面报道
然而,正如在中美贸易冲突的报道中,西方媒体有意引导舆论,说中国侵略性的经济政策对美国和世界形成威胁,这成为美国对中国发起贸易战的借口,“一带一路”也被西方媒体解读为“中国的马歇尔计划”,妄图进一步“印证”中国发展的“侵略性”。
中国要在这一舆论场上持续发声。过去5年来,我们的“一带一路”英文报道不断深化,角度越来越丰富,涉及“一带一路”互联互通建设的各个项目,对经济新增长点的孕育、人文交流、基础设施的改善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设,稿件形成了一定的声势,反映了中国持之以恒的努力。
但记者和编辑在报道也遇到了不少困难,比如国家权威部门提供“一带一路”的宏观数据比较少,我们的报道都是区域性的案例,在做综合的报道的时候往往缺乏有效数据。如果相关国家部门能够增加统筹,定期由权威部门发布“一带一路”重大项目进展,回应海外关切,那么我们在对外传播中才能做出比较扎实的新闻稿件,也有利于我们在舆论上掌握主动。
翻开过去5年中国“一带一路”建设的“成绩单”,由一批重大投资项目带动,中国与沿线国家贸易总额已超过6万亿美元,对沿线国家投资达到800多亿美元,为沿线国家创造了超过24万个工作岗位。往来于中国与欧洲以及“一带一路”沿线各国的集装箱国际铁路联运班列,是“一带一路”建设过程中一个独特的现象。截至2018年6月底,中欧班列累计开行已突破9000列,运送货物近80万标箱,国内开行城市48个,到达欧洲14个国家42个城市,运输网络覆盖亚欧大陆主要区域。
“一带一路”推进中出现的这些动态,是不容外媒忽视的。海外媒体制作了大量关于介绍中国“一带一路”的文字和视频报道。
2018年8月中国隆重庆祝“一带一路”建设工作5周年。英国《卫报》提前一个月刊出了《什么是中国的“一带一路”》的专题报道,文章是这样开头的:中国正在60多个国家推进或规划大规模建设项目,北京数百亿美元的“一带一路”倡议被称为“中国的马歇尔计划”,一个统治全球的国家战略,一个经济发展减速时的经济刺激计划,也是一个配合中国海外投资的庞大的市场营销。
由这则报道可以看出西方媒体仍在通过英文主流媒介把控舆论,妖魔化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由于固守这种观念,西方媒体很难允许不同的声音出现,客观上造成了中国对外传播主渠道发出的正面报道仍然难以在外国主流英文媒体上落地。
但我们同时应该看到,《卫报》在“一带一路”五周年前夕推出这则专题报道,正说明了尽管报道观点不同、立场不同,这家媒体对“一带一路”这个话题是高度重视的。客观地说,中国声音在国际话语权中仍处于弱势状态。英文主流媒体对中国政策的解读一向不缺乏质疑和批判。
巧用“节点”,持之以恒,耐心挖掘人物故事
中国国家领导人充分认识到,在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中,中国要持之以恒地迈出坚定步伐,引领和推动各方打造国际合作的平台。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指出:我们要以共建“一带一路”为重点,同各方一道打造国际合作新平台,为世界共同发展增添新动力。
在报道中,我们要重视用事实说话,抱着“日久见人心”的信念。只有持之以恒地、踏实地去做才能得到更多认可。因此新华社保持较高频次的“一带一路”报道是有必要的,是符合国家战略的。
应该看到,“一带一路”倡议是推动中国与世界的双向互动,合作方都迫切需要了解彼此的信息。我们要增加对各国政策经贸动态的报道。“一带一路”沿线各国都在把参与中国“一带一路”倡议作为经贸发展的新机遇,推进其交通、产能、能源、贸易和民生的发展,并且學习借鉴中国在经济发展和扶贫攻坚等方面的经验。我们的报道要充分覆盖到这些具体的项目和人文交流中,全面记录和展示中国“一带一路”是如何开展的,用新闻消息和讲故事的报道方式生动、直接、客观地呈现。
今年有不少可以利用的“一带一路”报道机遇,比如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中美关系正常化40周年,新中国成立70周年。这些关键“节点”可以帮助提高“一带一路”报道的对外关注度。配合这些“节点”,我们可以充分报道互联互通的建设,中国输出扶贫经验,推广产业园、自贸区等中国经济发展经验,在全球范围孕育新增长点、新动能等角度。中国打开进口大门,降低关税,开放市场,推进“一带一路”建设走深走实,让世界看到多极化发展的可能性。这是中国对开放性世界经济的推动,也是中国推进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的具体表现。
新华社对外编辑部正在指导地方分社加强建设对外报道力量,积极收集“一带一路”重点项目案例和报道线索,采访国外政要、国际组织、跨国企业和当地民众,努力让通对过外英文报道放大国际社会于我有利的声音,讲好互利互赢的故事。正如国家主席习近平所说:“世界那么大,问题那么多,国际社会期待听到中国声音,看到中国方案,中国不能缺席。”
新华社正在加快构建内外并重的工作格局,把加强对外报道作为建设世界性通讯社的基础工程。在与西方媒体的同场竞技中,只有主动设置有热度、带锐度的议题,才能讲出、讲好中国故事。一线编辑和记者队伍需要努力提升采写能力,写出更符合外国读者阅读习惯的稿件。
我们不能用做对内报道中“想当然”的思路来做英文报道。我们有不少稿件中人物的出现大多只是个例子,扣上主题立意后,人物就不再出现了,并没有一个完整的人物形象和故事,也不引人入胜,人物形象缺乏真实感。读者刚刚被人物的出现带入,就被“强行”引入到主题信息。一个带着批判眼光的读者,会因为对稿件中人物选取的可信性的质疑,进而怀疑整个报道的可信性,认为我们的报道有过度吹捧的嫌疑。这要求我们一线记者在采访时,要少一些“功利心”,耐心挖掘人物故事。对外传播就是需要通过一个个鲜活的故事、典型的人物、精彩的瞬间,反映“一带一路”的推进和对世界的贡献作用,使我们的报道真正成为海外观察中国的指南、解码中国的钥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