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总览·释义·察情:古诗词炼字题解答三步走

2019-06-19蔡焕杰

中学生天地·高中学习版 2019年5期
关键词:赏荷胭脂拟人

蔡焕杰

古诗词赏析题中有一类炼字题,要求同学们说出某个字的表达效果。求解这类问题可以分三步走:总览全诗,解释字义,洞察思想感情。

【试题回放】 2018 学年第一学期温州九校联盟高二年级期末测试第24题

临江仙·梅

[宋]李清照

庭院深深深几许,云窗雾阁春迟。为谁憔悴损芳姿。夜来清梦好,应是发南枝。

玉瘦檀轻无限恨,南楼羌管休吹。浓香吹尽有谁知。暖风迟日也,别到杏花肥。

鹧鸪天·赏荷

[金]蔡松年

秀樾横塘十里香,水花晚色静年芳。胭脂雪瘦熏沉水,翡翠盘高走夜光。

山黛远,月波长,暮云秋影蘸潇湘。醉魂应逐凌波梦,分付西风此夜凉。

24. 李词中“玉瘦檀轻无限恨”和蔡词中“胭脂雪瘦熏沉水”两句都用到了“瘦”字,其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请简要分析。(4分)

字不离句,句不离篇,诗词中某个字的表达效果不能孤立地谈,必须将其置于全篇中理解。所以,赏析词意前,我们要先整体解读诗词。

宋代女词人李清照的《临江仙·梅》写的是早春时节,庭院深深,楼阁重重,闺人在孤独中韶华渐逝,梅花在笛声中消散芳菲。清瘦的梅与憔悴的人融为一体,令人顿觉凄然。李词写得凄恻幽怨。

而金代词人蔡松年的《鹧鸪天·赏荷》摹写出的则是另一种画面:初秋时日,十里横塘,远山如黛。月下荷花,清雅润泽,暗香袭人。天光月影之间,秀美的荷花恰似凌波仙子使人陶醉。蔡词读来恬美而温馨。

有了这样的整体解读后,再来分析具体字词在作品中的含义。两首词表现的内容大相径庭,“瘦”字的含义也截然不同。

李词中“无限恨”笼罩全篇,“玉瘦檀轻无限恨”中的“瘦”,是以拟人的手法形象地写出梅花瘦削、枯槁的形态。

而蔡词“胭脂雪瘦熏沉水”中的“瘦”虽然同样使用了拟人手法,但这月下水中的荷花氤氲在宜人的馨香之中,作者传神地刻画出红中透白的荷花纤巧清秀、亭亭玉立的姿态。

最后,在理解字义的基础上,进一步指出该字在意境创造、情感抒发或者主旨表达、结构安排上的作用。具体到这两首词,李词的“瘦”字透出哀伤,写的是女主人公在深闺之中思念远人的寂寞与惆怅;蔡词中的“瘦”字透出把玩的意趣,写的是士大夫观赏月下荷花的爱怜与欣悦。

【参考答案】

李词中的“瘦”,以拟人的手法形象地写出梅花瘦削、枯槁的形态,意境悲凄;(1分)表现贵族女子在深闺之中思念远人的寂寞与惆怅。(1分)

蔡词中的“瘦”也使用拟人手法,传神地刻画出荷花纤巧、清秀的亭亭玉立之姿,意境清雅;(1分)写出士大夫观赏月下荷花时的美好想象,透露出词人的闲适与喜悦。(1分)

李词中的“瘦”指的是“人”瘦,是“减了玉肌”,为人憔悴,表达的是词人无限的思念与惆怅。蔡词中的“瘦”指的是“花”瘦,花容零落,表达的是词人内心的悲凉。

李词中的“玉瘦”指的是身体上的消瘦,她因为思念丈夫身体消瘦,郁郁寡欢,表达了她对丈夫的无限思念和内心的哀痛叹惋。蔡词中的“胭脂雪瘦”写的是暮夏初秋荷塘花谢凋零的场景,写出了荷花枯萎、干瘦的情状,表达了词人对荷花破败的惋惜之情。

【分析】

这两个回答在对诗词的整体把握上都出现了问题。一是沒有注意到李词词牌后的题目“梅”,以为“瘦”是直接写人,而实际上“瘦”的是梅花,整首词将清瘦的梅与憔悴的人融为一体。二是对于蔡词的基调把握有误,作者月下赏花,荷花的“瘦”并非凋谢零落,而是亭亭玉立的纤巧,作者内心是闲适喜悦的,这两位同学却读出了“悲凉”“惋惜”。

鉴于两位同学都写到了李词有思念、惆怅之情,可分别给1分。

李词中的“瘦”修饰“玉”,表现出人的憔悴,更体现出词人背井离乡的无限恨和深深的孤寂,以及归乡之思。蔡词中的“胭脂雪瘦”体现了秋荷的妩媚与销魂,表达了词人对荷花的热爱和秋夜赏荷的迷醉、闲适。

李词中的“瘦”是“消瘦”的意思,表现的是佳人消瘦,为情憔悴而损了芳姿,体现出一种落寞、痛苦与哀怨。蔡词中的“瘦”是“瘦小”“细瘦”的意思,表现了荷茎的柔美细长、荷花的美好娇柔,体现了荷花之美令作者陶醉。

【分析】

对比错解1和2,错解3仍然未能体察李词中“瘦”是对梅花的拟人化表达,并且对人憔悴的原因分析——“背井离乡”“归乡之思”,完全是背离语境、无中生有的。但错解3注意到了蔡词中的“瘦”并不是指荷花枯萎了,而是表达“秋夜赏荷的迷醉、闲适”,可以得2分。

错解4虽然也未能写出李词中“瘦”的拟人化表达,但是将下阕的“瘦”与上阕的“为谁憔悴损芳姿”联系起来,领悟“瘦”的内涵是相思之苦与寂寞之愁,这种洞察力值得鼓励。并且这位同学对蔡词“瘦”的赏析,比错解3更为到位,可得3分。

李词中的“瘦”表现的是花朵的枯瘦,作者借景抒情,写出了内心的愁苦。蔡词中的“瘦”写出了荷花的纤细与娇媚,刻画了一幅荷花袅娜、荷香浓郁的画面,抒发了词人内心恬淡、安适的心情。

李词中的“瘦”表现的是花朵生长状态不好、体态消瘦的情状,也暗喻了自己的憔悴与消瘦,表达了内心的愁苦。蔡词中的“瘦”则表现了荷花亭亭玉立的姿态,表达了作者对荷花的喜爱和赏荷时的喜悦。

【分析】

这两个回答虽然存在瑕疵,比如都没有明确、正确地指出两首词用的是拟人手法,但都读出了两首词中“瘦”字使用的巧妙:把花人格化,又借花喻人,对情感的把握也比较准确,可得4分。

需要注意的是,在涉及某个字眼表达效果的题目中,如果出现了语法现象和表现手法,如比拟、词类活用、化动为静等,这个术语应该首先提出,这往往构成一个采分点。

最后要提醒同学们,诗歌中有个别语句读不懂,不要有畏难情绪。比如这两首词中的“檀轻”(“檀”原为木名,此处指如檀木的浅绛色,“檀轻”指颜色浅红)、“秀樾”(清疏的树影)、“静年芳”(荷花娴静,是一年中最好的光景)、“分付”(嘱托)等词,都不苛求准确理解,只要能够正确把握诗歌的写作主体、情感基调和基本脉络即可,千万不要因几个生僻字词草草作答甚至轻言放弃。

【解题指导】

这是一道传统与创新相结合的语用题,只有约25%的同学回答正确。有同学回答“有才则灵;唯客独尊”“有技则灵;唯味独尊”“有诚则灵;唯饼独尊”,与标准答案“有权则灵;唯我独尊”相去较远。

仔细研究,发现同学们在答题中暴露了两个主要问题。首先是没有将漫画和语段材料联系起来分析,只抓住写对联的要求,忽视了语段材料和漫画的提示。其次,对漫画的寓意理解不到位,不知道“王伦遗风”的意思,因此不能准确分析并概括寓意。

题目由文字材料和漫画组成,答题时,我们应将两部分的内容联系起来进行分析。文字材料交代了漫画中对联的写作背景,介绍了武大郎烧饼店的对联源于《陋室铭》中的“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对联的横批是“王伦遗风”。再看漫画画面,矮伙计与“高人”形成了鲜明对比,形象地表现了武大郎烧饼店的招聘特点:“高人”不用。

“山”有名,是因有“仙”。武大郎开店有如此“脾气”,是因有“饼”、有“技”还是有“诚”?都不是。只因他是“店主”,他有“用人权”,他把自己视为本店“至尊”,不符他“脾气”的就不用,这就是“唯我独尊”。这也与横批中“王伦遗风”的内涵,即“妒贤嫉能,不让能干的人出头”的性格相吻合。

答题时,面对自己不了解的内容,同学们需要掌握“挖熟猜生”的技巧,即通过联系自己熟悉的、已看懂的内容,猜测陌生的、不懂的内容。比如材料中提到的“王伦遗风”,是《水浒传》中的典故。不少同学对此根本不了解,怎么办?此时就可联系过去故事中武大郎懦弱、好面子的形象,再结合题目中“我们掌柜的有个脾气,比他高的都不用”一句,推测出因为他是店主,又嫉妒“高人”,因此不用“高人”。这样借熟悉的知识来猜测陌生内容的含义,同样能准确把握漫画的寓意“妒贤嫉能”,有助于拟写对联内容。

猜你喜欢

赏荷胭脂拟人
热带雨林的胭脂太阳
赏荷花,享荷趣,品荷昧,好一个夏日赏荷好去处
秋日赏荷
飞鸟赏荷
拟人句
拟人句
拟人句
学会拟人句
十里荷香赏荷归来
花明驛路 胭脂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