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情洋溢的民族特性造就一座艺术宝库
2019-06-19
“我们的音乐,我们的艺术,我们的传统服饰,都被偷走了,在世界各地的演奏厅和博物馆里,它们被当作西班牙、匈牙利、捷克、法国……的文化演奏着、展示着。”这是加拿大作家、吉普赛人罗纳德·李在《天咒的吉普赛人》中的一段文字。
不得不承认,流浪的吉普赛人在欧洲艺术文化发展进程中起到了不小的作用。也许是因为不知根在何处,流浪于世界却又不被世界接受,吉普赛人信奉“今朝有酒今朝醉”,造就了热情、奔放、洒脱的民族特性。
艺术家们从这无拘无束、独具魅力的性格中汲取了无数灵感,在世界艺术长廊中塑造了许多熠熠闪光的人物形象:《巴黎圣母院》中美丽善良、命运凄惨的埃斯梅拉达,《叶塞尼亚》中能歌善舞、聪明勇敢的叶塞尼亚……在这些文艺作品中,成为主角的吉普赛人被艺术化地渲染,加深了这个民族的神秘和传奇。
在文学作品中,吉普赛人往往能歌善舞,这与现实中的他们热衷用音乐舞蹈表达心声有关。在吉普赛人眼中,手风琴不是拿来倾诉孤独的,嘹亮的歌声不会表达更多的无奈与苦难,音乐里有的,是自由和热情。至于吉普赛舞蹈,在《巴黎圣母院》中,雨果这样描述:
她在一张随便垫在她脚下的旧波斯地毯上翩翩舞着,旋转着,涡旋着……她就这样飞舞着,两只滚圆净洁的手臂高举过头上,把一只巴斯克手鼓敲得嗡嗡作响;只见她的头部纤细,柔弱,转动起来如胡蜂那样敏捷;身着金色胸衣,平整无褶,袍子色彩斑斓,蓬松鼓胀;双肩裸露,裙子时不时掀开,露出一对优美的细腿……
女性舞者穿着艳丽多层的裙子,袒露肩颈和双臂,舒展地旋转……你应该发现了,热情洋溢的弗拉门科舞就源自吉普赛舞蹈。
想要直接领略吉普赛歌舞的魅力,歌剧《卡門》是不二选择。这部根据同名小说改编的歌剧,是世界上出演次数最多的歌剧,它塑造了家喻户晓的吉普赛女郎形象——敢爱敢恨的卡门,贡献了大量耳熟能详的乐曲——《卡门序曲》《斗牛士进行曲》《波西米亚舞曲》……吉普赛人的激情、自由、热烈在其中展示得淋漓尽致。
时间是用来流浪的,生命是用来遗忘的,灵魂是用来歌唱的。神秘浪漫、奔放热情,一驾马车载起陨落的星月,茫茫平原指向未知的他乡。留不住的吉普赛人,血液里有风!